法国组曲论文-龙迪

法国组曲论文-龙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国组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赫《法国组曲》BWV816,装饰音,钢琴演奏技法

法国组曲论文文献综述

龙迪[1](2019)在《巴赫《法国组曲》BWV816中的装饰音演奏技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共写了叁套古组曲,其中法国组曲最受欢迎。本文以《法国组曲》BWV816这部作品来阐释,在巴赫钢琴复调的作品中装饰音的演奏技法,其每一首装饰音的弹奏方法大致相同,由于市面上对于巴赫复调作品的版本很多,演奏方式也颇具争议。本文选择了巴赫《法国组曲》维也纳原始版并结合爱马努埃尔的《试论钢琴键盘乐器演奏的正确方式》进行解说,希望能给钢琴演奏的爱好者带来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20期)

吴佳丽[2](2019)在《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的音乐结构完美平衡,音乐元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对位细腻精巧。本文对巴赫《第五法国组曲》的力度、指触、装饰音及踏板等方面进行简略剖析,试图体会真实音乐意图,尽可能完美表现音乐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9期)

杨与昂[3](2019)在《刍议巴赫作品世俗性在<法国组曲>中的具体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组曲》是巴赫组曲作品中最具个性化的表达与充满人情意味的作品,本文从巴赫成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巴赫个人独特的人生轨迹两方面分析研究,并挑选《法国组曲》中最有价值以及富有趣味的舞曲,深入分析巴赫作品世俗性在法国组曲中的具体表现。(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1期)

沈红[4](2019)在《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着名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他成功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他为键盘乐器写了20多套古组曲,而法国组曲是他众多组曲中的一种。本文这部组曲全部在d小调上完成,由5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既差异较大又内在统一。演奏者在每首乐曲之间都要留有准备的间隔时间。本文将从作品的音乐风格、触键、和声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希望能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指导今后的弹奏。(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9期)

杨与昂[5](2017)在《从巴赫《第一法国组曲》浅谈巴赫的世俗性与宗教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整个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以巴赫的作品价值性以及后世的流传性最高。在巴赫音乐作品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影响因素就是宗教色彩以及世俗色彩。本篇论文从巴赫键盘作品的《法国组曲NO1》进入,尝试通过从和声语言,音乐肢体,曲式结构,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提炼巴赫键盘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并例证其世俗性与宗教性的体现,并得出巴赫音乐在这两个方面互相融合并不可分割的结论。只有从宗教因素以及世俗特性这些文化的角度深挖研究作品,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领会作品更深层面的精神内涵,使巴赫的风格特点更加具体化,准确化,令学生更加通透其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更加真实,生动,准确地演绎这些作品,体会巴赫作品对音乐后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宗教在音乐的文化内涵中伴有的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20期)

白玲丽[6](2017)在《对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之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被称为复调音乐的巅峰。巴赫作为钢琴音乐的开创者,在钢琴创作体裁上进行了革新。钢琴这一乐器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有着其它乐器无法超越的优越性-演奏多声部作品。钢琴的演奏者应具备一心多用的同步思考能力,巴赫的作品充满了内部结构的交替平衡,理性又不失美感。巴赫共写了叁套古组曲,其中法国组曲最受欢迎。本文通过对《法国组曲》的归纳总结,对作品BWV816的分析说明,对演奏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演奏给予了借鉴。(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高翔[7](2017)在《从社会学视角剖析巴赫键盘音乐中的世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他的创作不仅将巴洛克音乐艺术推向了顶峰,同时也对后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乃至近现代的严肃音乐创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巴洛克时期(1600-1750)前后,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等政治和思想上的变革席卷欧洲大陆,西方音乐文化顺应历史潮流的变化,衍生出新的精神风貌。巴赫一生司职于教堂和宫廷,作为虔诚的新教教徒,创作了大量的宏伟精美的宗教题材作品,由衷地表达了对上帝的歌颂与赞美。但同时受时代因素影响,巴赫的许多音乐创作又超出了宗教音乐的范围,尤其是其键盘音乐,集中体现了巴赫内心的人文精神内涵。这种贴近生活、解放人性的理念在巴赫虔诚的宗教信仰下巧妙地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因此极具研究价值。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不同人采用的解读方式有所不同,所以从中领悟到的内容也大不相同。笔者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应用到对巴赫键盘音乐世俗性的研究当中,主要采取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从社会构成及其运行、社会控制与群体意识、文化的导向功能、主亚文化、社会互动、社会流动与分层这几个方面分别来剖析巴赫键盘音乐中体现出的世俗意义。之后又以巴赫键盘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一《法国组曲》为例,通过阐释笔者自身在第叁组曲学习与演奏中的体会,具体说明巴赫键盘音乐中世俗性的体现。通过以社会学和音乐学两种不同角度的探究与体会,笔者感受到了巴赫键盘音乐里所抒发的对人类精神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这种具有人性情感的表达让巴赫的音乐更加贴近人们心灵。巴赫在他的键盘音乐里描绘了一个既有趣又有序的世界,我们在其中不仅看到了对上帝的敬仰,更看到了对人类文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巴赫的键盘音乐在发展了创作与演奏技巧的同时,更加巧妙地实现了世俗情怀与宗教信仰浑然天成的和谐统一,让人们灵魂得到升华的同时,也让内心重归于大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7)

张帆[8](2016)在《舞曲节奏律动的风格——巴赫《法国组曲》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通常大家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时,基本把握不好风格。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帕蒂塔》每组组曲都由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这些舞曲的节奏韵律风格等的学习掌握,对于更好地诠释巴赫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法国组曲》第五组为例,简要分析组曲中不同舞曲的音乐风格。(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孙旭[9](2016)在《关于手风琴演奏巴赫《法国组曲》NO.5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塞·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音乐巨匠,本文通过对巴赫作品《法国组曲》NO.5的分析,试图发掘出作品在手风琴演奏领域的技法特点和音乐文化内涵。全文共分为叁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巴赫《法国组曲》的创作背景、影响及结构分析;第二章对手风琴演奏巴赫《法国组曲》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第叁章主要以各乐章为例对每一乐章的演奏做出自我见解。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对第五首《法国组曲》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和演奏提示,对如何运用手风琴演奏好这首作品提供理论依据;并以这部作品为载体,抛砖引玉,让手风琴学习者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期刊2016-06-10)

侯亚荣[10](2016)在《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法国组曲》BWV817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法国组曲》BWV817是六首作品中最具华丽、节奏最快、舞曲构成形式最多的一首作品,旋律悠扬、短小精致,音乐风格更趋向于德国式的构思,对演奏者手指机能的运动具有一定的考验。我国对这部作品艺术特征的研究寥寥可数,大多数都倾向于构成组曲形式的舞曲特点或者只侧重其中一方面进行研究,相对而言不够全面。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手段方面的阐述,比较全面的论述了该作品的艺术特征,从而给演奏者们提供一个更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0)

法国组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巴赫的音乐结构完美平衡,音乐元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对位细腻精巧。本文对巴赫《第五法国组曲》的力度、指触、装饰音及踏板等方面进行简略剖析,试图体会真实音乐意图,尽可能完美表现音乐的生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国组曲论文参考文献

[1].龙迪.巴赫《法国组曲》BWV816中的装饰音演奏技法[J].黄河之声.2019

[2].吴佳丽.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J].戏剧之家.2019

[3].杨与昂.刍议巴赫作品世俗性在<法国组曲>中的具体表现[J].北方音乐.2019

[4].沈红.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J].戏剧之家.2019

[5].杨与昂.从巴赫《第一法国组曲》浅谈巴赫的世俗性与宗教性[J].北方音乐.2017

[6].白玲丽.对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之探索[D].吉林大学.2017

[7].高翔.从社会学视角剖析巴赫键盘音乐中的世俗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8].张帆.舞曲节奏律动的风格——巴赫《法国组曲》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9].孙旭.关于手风琴演奏巴赫《法国组曲》NO.5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

[10].侯亚荣.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法国组曲》BWV817的艺术特征[D].山西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法国组曲论文-龙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