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火栓管道论文-查广平,查淑娟,郭志强,熊超,杜杰

消火栓管道论文-查广平,查淑娟,郭志强,熊超,杜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火栓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气管道站场,公共建筑,消防设计,消火栓选用

消火栓管道论文文献综述

查广平,查淑娟,郭志强,熊超,杜杰[1](2015)在《油气管道站场公共建筑消防设计消火栓选用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管道站场公共建筑消防设计,要遵照多个设计规范进行,对具体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优化设计,才能收到不违规的最佳设计成果。关于多层公共建筑室内已设消火栓,是否还需要设消防水箱,经过多规范对比,结论是采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多层公共建筑可不设消防水箱。对于室内不设消火栓的多层公共建筑,如果有条件尽量设消防软管卷盘,否则就要与消防审查部门提前协商决定设置与否。关于站场室外消火栓的选用,要优先选用地上防撞型,在寒冷地区要考虑防冻,在管网压力高的情况下优选调压型。(本文来源于《石油规划设计》期刊2015年05期)

王素辉[2](2009)在《第II建筑气候区室内消火栓管道防冻布置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冬季寒冷或严寒地区,消火栓管道的“防冻保温”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消火栓管道发生冻结,会造成管道阻塞或冻胀,破坏管道、阀门或消火栓,火灾发生时消火栓无法顺利出水扑救,将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第Ⅱ建筑气候区属于采暖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0℃,极端最低气温在-20~-30℃之间,因此在建筑室内消防设计中更应注重管道的保温防冻问题。国内外基于此也产生发展了多种防冻方案:利用建筑供暖系统的热力管道伴暖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管道的设计布置和施工方面比较复杂,且要涉及到不同的管理单位,因此其应用也受到限制,操作性不强;利用防冻液填充消防管道系统的方案在技术上存在难点,与生活给水管连接不当易导致水质污染,且防冻液的填充数量很大,日常的管理维护也很麻烦,因此只在局部和小型管网系统中采用;利用绝热保温加电热伴暖方案运用灵活、安全可靠,能满足不同管道的防冻要求,但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较高;干式消火栓系统因平时管内不充水,不会发生管道冻结的问题,但又存在着火灾发生时供水及时性的问题,且排气阀容易阻塞,不能有效排出管内空气,其安全性较差。放水保温方案可节省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且由于水在管道内经常流动,还能避免消防水腐臭变质,但该方案要求地下水资源含量丰富,地下水温大于100C,这些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以上这些方案大多为被动防冻措施,一旦系统损坏、失灵,管道仍不可避免要产生冻结。在低温条件下,静止不动的水很容易发生冻结,而流动的水是不易发生冻结的。根据这一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主动防冻方案——室内消火栓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串连的系统,使生活给水管网的水经过室内消火栓管网,让室内消火栓管网中的水“循环,流动”起来,从而避免其发生冻结,又可防止消火栓管道内的水腐臭变质。文中分别对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管道主动防冻布置方式的各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总结,并附以系统示意图。对该方案可能引发的问题如水质污染、管径的确定、水箱合用、系统的自动控制等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对该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主动防冻方案与干式系统、电热伴暖防冻系统的灵活结合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其经济性和安全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认为该方案可行。(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4-01)

吴杰生[3](2003)在《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和阀门市置成环状管网的设计特点。并结合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分析了叁种环网的适用条件,指出对于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应根据规范,灵活解决。(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3年05期)

消火栓管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冬季寒冷或严寒地区,消火栓管道的“防冻保温”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消火栓管道发生冻结,会造成管道阻塞或冻胀,破坏管道、阀门或消火栓,火灾发生时消火栓无法顺利出水扑救,将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第Ⅱ建筑气候区属于采暖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0℃,极端最低气温在-20~-30℃之间,因此在建筑室内消防设计中更应注重管道的保温防冻问题。国内外基于此也产生发展了多种防冻方案:利用建筑供暖系统的热力管道伴暖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管道的设计布置和施工方面比较复杂,且要涉及到不同的管理单位,因此其应用也受到限制,操作性不强;利用防冻液填充消防管道系统的方案在技术上存在难点,与生活给水管连接不当易导致水质污染,且防冻液的填充数量很大,日常的管理维护也很麻烦,因此只在局部和小型管网系统中采用;利用绝热保温加电热伴暖方案运用灵活、安全可靠,能满足不同管道的防冻要求,但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较高;干式消火栓系统因平时管内不充水,不会发生管道冻结的问题,但又存在着火灾发生时供水及时性的问题,且排气阀容易阻塞,不能有效排出管内空气,其安全性较差。放水保温方案可节省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且由于水在管道内经常流动,还能避免消防水腐臭变质,但该方案要求地下水资源含量丰富,地下水温大于100C,这些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以上这些方案大多为被动防冻措施,一旦系统损坏、失灵,管道仍不可避免要产生冻结。在低温条件下,静止不动的水很容易发生冻结,而流动的水是不易发生冻结的。根据这一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主动防冻方案——室内消火栓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串连的系统,使生活给水管网的水经过室内消火栓管网,让室内消火栓管网中的水“循环,流动”起来,从而避免其发生冻结,又可防止消火栓管道内的水腐臭变质。文中分别对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管道主动防冻布置方式的各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总结,并附以系统示意图。对该方案可能引发的问题如水质污染、管径的确定、水箱合用、系统的自动控制等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对该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主动防冻方案与干式系统、电热伴暖防冻系统的灵活结合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其经济性和安全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认为该方案可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火栓管道论文参考文献

[1].查广平,查淑娟,郭志强,熊超,杜杰.油气管道站场公共建筑消防设计消火栓选用问题探讨[J].石油规划设计.2015

[2].王素辉.第II建筑气候区室内消火栓管道防冻布置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

[3].吴杰生.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3

标签:;  ;  ;  ;  

消火栓管道论文-查广平,查淑娟,郭志强,熊超,杜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