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鲁寺论文-王青

夏鲁寺论文-王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夏鲁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夏鲁寺,壁画,岩彩,教学

夏鲁寺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19)在《论夏鲁寺壁画对当代岩彩画创作教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夏鲁寺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一座寺庙,其壁画艺术造型典雅,技艺精湛,是西藏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寺院壁画之一,对当时的壁画艺术风格产生深厚的影响,同时,夏鲁寺作为西藏壁画的典型代表,对当代的岩彩绘画创作的教学也有极大的启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廖旸[2](2019)在《从夏鲁寺东无量宫回廊壁画看布顿对藏式佛塔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夏鲁寺东无量宫叁面有回廊环绕,其内侧壁画绘制于1355年后,主要表现十座大塔,展示具吉祥米聚塔圣地、善逝八塔形制与大菩提塔量度,覆盖了藏式佛塔从建筑外观到宗教意涵的多个层面。上述题材虽非布顿大师首创,但在1352年前后经他择选、厘定、融汇而集大成,最终得以广泛传播。壁画创作忠实于布顿对佛塔的理解与设计并予以完整反映,在藏传佛教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范式般的重要意义,可由此窥见西藏艺术臻于成熟定型并形成自我体系的时代风貌。(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当增扎西[3](2018)在《夏鲁寺观音造像题材类型、图像特征及宗教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解读夏鲁寺观音题材造像的图像内容,梳理夏鲁寺造像艺术中观音题材造像题材类型和图像特征;阅读相关观音密宗法门的仪轨文本,分析夏鲁寺观音题材造像与寺院传承观音法门传承之间的关系;试图对夏鲁寺乃至后藏年楚河流域早期的观音信仰形态特征加以判断。(本文来源于《青藏高原论坛》期刊2018年04期)

贾玉平[4](2018)在《夏鲁寺美术中的波罗风格与尼泊尔风格及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波罗风格和尼泊尔风格在西藏美术中的流变复杂,亟待深入研究。本文着重以夏鲁寺壁画为主,联系达隆唐卡等作品,分析比对其图像及其装饰母题,探究波罗风格在西藏美术风格史的流变及其与尼泊尔风格的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8年09期)

孟瑜[5](2017)在《西藏夏鲁寺母虎本生壁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夏鲁寺一层回廊上绘有一幅母虎本生壁画,画面下方配有题记。然而该壁画图像和题记内容并不相符。作者在各种舍身饲虎本生版本的基础上,判断该壁画应当是依据《金光明经》梵文本或者藏文译本所创作,而非题记所依据的Vyāghrījātaka(《母虎本生》)。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相关图像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分析夏鲁寺的这幅壁画。(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7年04期)

翟若普[6](2017)在《夏鲁寺早期回廊形态考证——关于夏鲁寺一层大殿回廊建筑结构与壁画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夏鲁寺是西藏后藏地区唯一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11-14世纪佛寺遗迹,对于元代政教史、汉藏交流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夏鲁寺一层集会大殿转经回廊内壁中部为切入点,通过对千佛壁画的分布规律、墙体迭压打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壁面千佛壁画题记文本的比对、考释,发现夏鲁寺一层回廊中部、北部建筑部分墙体的修筑和其上壁画的绘制年代要早于现存的其他建筑结构。结合夏鲁寺建寺史,可以推测这一部分壁画的绘制年代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当时的夏鲁寺存在一条围绕西翼、北翼建筑分布的不规则转经道,这条转经道在后期的扩建中被改造,结合新修建筑形成了如今的转经回廊,原来的壁画都被保留在早期墙体之上。这一研究补充和丰富了对夏鲁寺早期建筑形态的认知。(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7年04期)

杨鸿蛟,王瑞雷[7](2017)在《夏鲁寺文化艺术研究现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夏鲁寺对于西藏元代历史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起国内外藏学家和艺术史家的高度关注并为之倾心于研究,本文即从考古、艺术史、历史与语言学等专业角度对其学术史加以分述。(本文来源于《西藏艺术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张巍[8](2017)在《夏鲁寺壁画艺术风格解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论述元代西藏佛教艺术特色,以夏鲁寺壁画为例,从内容、题材、风格、构图、教化等方面分析,同时阐述传承关系,以五方佛为立足点,把夏鲁寺和敦煌465窟壁画进行剖析,从构图、造型、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最后,感受西藏佛教壁画艺术魅力的同时,领悟出在以后的绘画创作道路上的借鉴作用和精神指向性,收获颇多。(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7-04-20)

王传播[9](2017)在《夏鲁寺甘珠尔殿“释迦说法图”意蕴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夏鲁寺甘珠尔殿北壁西侧绘有一铺精美的释迦牟尼说法图,学界对此铺说法图的理解多局限于"礼佛图"或"释迦牟尼说法图"等笼统概念,未做深入探究。文章首先以释读说法图榜题框内题记为线索,认为此段题记乃源自《金刚手甚妙慧大本续》,并结合题记内容论证此身"说法释迦"实为如来相金刚手菩萨,以此统筹观察"说法释迦"与两侧的金刚萨埵和双身大成就者实为表现金刚乘密法的传承谱系;同时以13—14世纪西藏早期绘画中的大成就者形象为依据,辨识出释迦牟尼身侧听法的双身大成就者为乌仗那国王因陀罗部底及其明妃——女性大成就者"罗什米伽罗",最终考定此铺"说法图"场景实为假借释迦牟尼佛之形象来表现金刚乘佛教于人间赡部洲传布的渊源图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7年01期)

贾维维[10](2016)在《夏鲁寺多闻天王和八大马主组像的图像与文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夏鲁寺14世纪的多闻天王和八大马主图像入手,结合梵、藏、汉文文献以及西藏、敦煌、印度等地的图像材料,深入讨论这一组像的文本和图像发展脉络。作者认为该图像是依据布顿传承的"桑噶派"多闻天王与八大马主图像体系绘制,并将汉、藏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因素融于一体。西藏本土在14世纪之后骤然涌现大量同题材艺术作品的原因,与元代皇室对西夏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政策、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教势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布顿大师对相关文本和图像体系的规定与推崇等多种因素都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藏学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夏鲁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夏鲁寺东无量宫叁面有回廊环绕,其内侧壁画绘制于1355年后,主要表现十座大塔,展示具吉祥米聚塔圣地、善逝八塔形制与大菩提塔量度,覆盖了藏式佛塔从建筑外观到宗教意涵的多个层面。上述题材虽非布顿大师首创,但在1352年前后经他择选、厘定、融汇而集大成,最终得以广泛传播。壁画创作忠实于布顿对佛塔的理解与设计并予以完整反映,在藏传佛教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范式般的重要意义,可由此窥见西藏艺术臻于成熟定型并形成自我体系的时代风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夏鲁寺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青.论夏鲁寺壁画对当代岩彩画创作教学的影响[J].中国文艺家.2019

[2].廖旸.从夏鲁寺东无量宫回廊壁画看布顿对藏式佛塔的贡献[J].民族研究.2019

[3].当增扎西.夏鲁寺观音造像题材类型、图像特征及宗教传承[J].青藏高原论坛.2018

[4].贾玉平.夏鲁寺美术中的波罗风格与尼泊尔风格及相关问题[J].装饰.2018

[5].孟瑜.西藏夏鲁寺母虎本生壁画分析[J].中国藏学.2017

[6].翟若普.夏鲁寺早期回廊形态考证——关于夏鲁寺一层大殿回廊建筑结构与壁画的调查[J].中国藏学.2017

[7].杨鸿蛟,王瑞雷.夏鲁寺文化艺术研究现状综述[J].西藏艺术研究.2017

[8].张巍.夏鲁寺壁画艺术风格解析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7

[9].王传播.夏鲁寺甘珠尔殿“释迦说法图”意蕴考释[J].中国藏学.2017

[10].贾维维.夏鲁寺多闻天王和八大马主组像的图像与文本研究[J].藏学学刊.2016

标签:;  ;  ;  ;  

夏鲁寺论文-王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