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旋转床论文-操伟伟,李育敏,汪建峰,计建炳

喷射式旋转床论文-操伟伟,李育敏,汪建峰,计建炳

导读:本文包含了喷射式旋转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压降模型,公式

喷射式旋转床论文文献综述

操伟伟,李育敏,汪建峰,计建炳[1](2016)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气相压降》一文中研究指出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超重力旋转床,旋转床压降是衡量旋转床性能的重要指标。建立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压降模型,并以水-空气为实验体系,在转子动圈内径为250 mm,外径为590 mm,高为200 mm的喷射式旋转床中进行实验,测得喷射式旋转床干床压降和湿床压降,根据实验数据及压降模型拟合得到喷射式旋转床压降公式,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为喷射式旋转床的工业应用提供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6年S2期)

李肖华,吴杰,刘学军,李育敏,姚文[2](2013)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旋转床的气相压降是旋转床应用和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空气-水体系在常压条件下,对喷射式旋转床的气相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喷射式旋转床的气相压降随F因子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喷淋密度的增加对气相压降影响不明显.当转速为800r/min,F因子为1.24kg0.5/(m0.5·s),喷淋密度为11.76m3/(m2·h),压降为800Pa时,回归的气相压降模型表明:气相压降与转速的平方、F因子的平方和液量的负四次方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敖翔[3](2013)在《喷射式旋转床流体力学及内动密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接触设备,可极大强化气液传质过程。为了降低旋转床的压降,在折流式旋转床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床(喷射式旋转床),其核心部件是喷射式转子与盘管式液体分布器。转子由上下两块动盘及固定在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同心环动圈组成,并采用整体旋转的方式。本文采用空气作为气相,对不同尺寸转子的喷射式旋转床进行了流体力学的研究,考察气相动能因子和转速对旋转床压降的影响。采用N2对超重力旋转床的离心液环密封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实验,得到了离心液环密封装置的临界密封压力和减压系数。实验结果表明:(1)喷射式旋转床的离心压降随转子厚度或转速的增大而增大。(2)旋转床的干床压降随F因子的增大而增大。(3)旋转床的转子内径固定时,干床压降随着的转子外径或气量的增大而增大。旋转床的转子外径固定时,干床压降随着的转子内径或气量的增大而增大。(4)旋转床的床层压降随床层的厚度减小而降低。(5)本实验用的离心液环密封的最大密封压力是最小密封压力的1.5~2.5倍左右,两者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6)离心液环密封的减压系数可以通过改善旋转腔内部结构,提高密封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3-04-01)

高升[4](2012)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占60%,然而每年化石燃料燃烧发电、炼钢和石化产品生产等行业都会排放出大量的C02气体,导致大气中CO_2含量不断升高。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它利用离心场代替重力场,其传质效率比传统的塔器设备提高了 1~3个数量级,已被广泛应用到精馏、吸收、解吸、萃取、纳米颗粒材料制备等领域。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是由浙江工业大学开发的,具有传质效率高、压降小等优点。本文建立了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实验装置,讨论了旋转床转子转速、吸收剂进口温度、气体流量、吸收剂中CO_2含量等影响因素对脱碳率和气、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了吸收剂浓度、吸收剂再生次数对脱碳率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研究了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功耗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1)脱碳率、气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旋转床转速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旋转床功耗却一直快速增加;(2)脱碳率、气相传质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先逐渐增大,后减小,适宜温度为46℃;(3)随着吸收剂浓度的增加,脱碳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吸收剂适宜浓度(质量分数)为40%;(4)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脱碳率逐渐降低,气相传质系数先逐渐增加,后减小,旋转床功率变化不大;(5)吸收剂中CO_2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吸收,解吸到过低的CO_2浓度会消耗太多的能量,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解吸到0.6%以下即可使用。本文为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用于沼气净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王营,李肖华,李育敏,姚文,许丽英[5](2012)在《喷射式旋转床转子对传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醇-水体系,在常压全回流条件下,对叁种转子的喷射式旋转床进行精馏试验.结果表明:喷射式旋转床的每米理论塔板数均随气相动能因子、转速的增大出现峰值,转子Ⅰ的传质效率高于转子Ⅱ和转子Ⅲ.转子Ⅰ的每米理论塔板数在30~42块之间.每块理论板压降随气相动能因子、转速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条件下转子Ⅰ的每块理论板压降低于转子Ⅱ和转子Ⅲ,转子Ⅰ的比压降在90~180Pa/块之间.装有液体分布器的转子Ⅰ的每米理论塔板数比无液体分布器时的高40%~60%.(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姚文[6](2012)在《新型转子结构对喷射式旋转床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接触设备,它利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场取代重力场可极大地强化对传质与微观混合过程。喷射式旋转床是在折流式旋转床基础上改进的新型旋转床,其核心部件是喷射式转子与同步旋转的盘管式液体分布器。转子结构对喷射式旋转床的性能取决定性作用。本文以乙醇-水物系在常压全回流条件下对10种不同结构的喷射式转子的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气相动能因子和转速对旋转床传质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旋转床的传质模型,得到了旋转床内传质系数的求解方法。采用空气-水物系研究喷射式旋转床的气相压降。采用CO2对超重力旋转床的离心液环密封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旋转床内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随F因子或转速的增大而增大。(2)传质效率随F因子或转速的增大而出现极值,圆孔板内填充鲍尔环,组合复合圈能传质效率提高0.45~1.28倍,HETP在25~68mm之间。(3)旋转床的干床压降、湿床压降均随F因子增大而增大,喷淋密度对湿床压降影响不明显。(4)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和气相压降的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在9%以内。(5)离心液环密封的气体泄漏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转速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2-04-12)

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张海燕[7](2011)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A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在超重力旋转床上进行CO2吸收实验,考察了转子转速、吸收温度、吸收剂流量、气体流量、吸收剂中CO2浓度等因素对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吸收温度为40℃、吸收剂流量为1m3/h、气体流量为12m3/h、转速为1000r/min时,吸收速率达到158.35mol/s。(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1-10-21)

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张海燕[8](2011)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A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在超重力旋转床上进行CO_2吸收实验,考察了转子转速、吸收温度、吸收剂流量、气体流量、吸收剂中CO_2浓度等因素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吸收温度为40℃、吸收剂流量为1 m~3/h、气体流量为12 m~3/h、转速为1000 r/min时,吸收速率达到158.35 mol/s。(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1年S1期)

王营,李肖华,李育敏,童政富,姚文[9](2011)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传质模型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醇-水物系,在常压全回流条件下,对网孔板式(转子Ⅰ)和百叶窗式(转子Ⅱ)两种转子结构的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和折流式旋转床(RZB)进行精馏实验,并建立了旋转床理论塔板数和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e)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3种结构旋转床转子的每米理论塔板数均随转子转速增加而增大,且转子Ⅱ和RZB转子随气相表观动能因子(F因子)增大出现峰值;转子Ⅰ的每米理论塔板数最大为40.7块,转子Ⅱ的每米理论塔板数最大为40.0块;在转子转速为1 040r/min、F因子为1.1m.s-1(kg.m-3)0.5时,转子Ⅰ的比压降是RZB转子的10.0%,转子Ⅱ的比压降是RZB转子的13.6%;转子Ⅰ和转子Ⅱ的KGae随F因子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1年04期)

王营[10](2011)在《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结构优化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重力旋转床(又称RPB)作为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利用离心力场对传质过程进行极大的强化,已广泛应用于吸收、解吸、精馏、萃取和纳米粉体材料制备等领域。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是新开发的具有独特结构的超重力旋转床,其核心部件是转子和盘管式液体分布器,转子由静盘和装有一系列同心圆环的动盘构成。与常规旋转床相比,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只有下盘旋转,上盘静止,可以方便地在静盘上设置进料口和在一台设备内同轴串联多个转子,因而可应用于连续精馏过程。在超重力旋转床中转子是最重要的部件,不同的转子结构决定旋转床的性能。在常压、全回流条件下,采用乙醇-水体系对喷射式旋转床5种不同转子结构的传质性能进行研究,考察气相动能因子、喷淋密度、转速和转子结构对喷射式旋转床传质性能的影响。采用空气-水体系对叁层复合板式的喷射式旋转床的流体力学和功率消耗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5种不同转子结构的喷射式旋转床传质效率均随F因子、喷淋密度和转速增大出现极大值,存在最佳操作条件;大开孔率的圆孔板式动圈有利于传质;叁层复合板式动圈传质效果最好,每米理论塔板数在30~50块之间。(2)喷射式旋转床转子外端存在气相端效应,此处传质效率较高;盘管式液体分布器能显着改善液体在转子内的周向和轴向初始分布,显着提高喷射式旋转床的传质效率。(3)喷射式旋转床气相压降随F因子和转速增大而增大;喷淋密度对压降影响较小;采用气体雷诺数、液体雷诺数和转速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对两种转子结构的喷射式旋转床气相压降进行关联,平均误差在10%以内,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4)喷射式旋转床轴功率消耗随液体流量和转速增大而增大,随气体流量增大而减小;甩液功率占轴功率的20%~70%,甩液功率占轴功率的比例随液体流量和转速增大而增大。(5)5种转子结构中,叁层复合板式转子具有传质效率高、比压降低和功率消耗低的特点,是喷射式旋转床较理想的转子结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喷射式旋转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旋转床的气相压降是旋转床应用和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空气-水体系在常压条件下,对喷射式旋转床的气相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喷射式旋转床的气相压降随F因子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喷淋密度的增加对气相压降影响不明显.当转速为800r/min,F因子为1.24kg0.5/(m0.5·s),喷淋密度为11.76m3/(m2·h),压降为800Pa时,回归的气相压降模型表明:气相压降与转速的平方、F因子的平方和液量的负四次方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喷射式旋转床论文参考文献

[1].操伟伟,李育敏,汪建峰,计建炳.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气相压降[J].应用化工.2016

[2].李肖华,吴杰,刘学军,李育敏,姚文.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

[3].敖翔.喷射式旋转床流体力学及内动密封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高升.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5].王营,李肖华,李育敏,姚文,许丽英.喷射式旋转床转子对传质性能的影响[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

[6].姚文.新型转子结构对喷射式旋转床性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7].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张海燕.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C].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2011

[8].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张海燕.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吸收CO_2的研究[J].化工进展.2011

[9].王营,李肖华,李育敏,童政富,姚文.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传质模型及实验研究[J].石油化工.2011

[10].王营.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结构优化及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标签:;  ;  ;  

喷射式旋转床论文-操伟伟,李育敏,汪建峰,计建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