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长镜论文-徐珂

车长镜论文-徐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车长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反射镜,稳定精度,2,1传动机构,钢带

车长镜论文文献综述

徐珂[1](2014)在《2:1传动机构对上反稳像车长镜伺服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射镜稳定是通过在光学系统的平行光路中,稳定其中一块反射镜,从而使视线(或瞄准线)始终与陀螺自转轴保持一致,实现惯性空间稳定。由于反射镜稳定装置暴露在载体外部的体积小、稳定负载轻,因此广泛应用于坦克、潜艇的光电稳瞄系统中。反射镜瞄准线稳定技术与平台稳定技术,从控制原理、控制方式上来讲是基本相同,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反射镜瞄准线稳定技术中存在2:1传动机构。它是为了消除反射镜转角与瞄准线的二倍角关系,从而达到瞄准线稳定的目的。本论文围绕着2:1机构展开研究工作,重点对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钢带式2:1传动机构,摆杆式2:1传动机构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应用现状,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带有2:1传动机构的国内外上反射镜稳定技术的设计方案及其原理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上反射镜稳定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2:1传动机构对稳定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上反射镜动力学方程的过程中,从上反射镜的运动学出发,着重分析了2:1传动机构的两种形式:摆杆和钢带传动,建立了各自的动力学方程,分析并仿真了其对反射镜稳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消除或减小这些制约因素的措施。为了验证本文中机械谐振对上反射镜稳定的影响,采用实例为钢带式2:1传动机构,通过调试试验,并与摆杆式2:1传动机构的反射镜稳定系统进行比对,得到分析结论。因此,本论文针对上反射镜稳定系统中的2:1传动机构展开的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10-01)

张古今[2](2012)在《某战车车长镜自动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的复合发展,新一代步兵战车已实现了批量生产,同时大量装备于部队。由于该装备信息化程度较高,在装备的生产和部队维修检测过程中,存在对其检测需要的仪器、工具等较繁琐,结果判断需要人为计算,判定精度低,工作量大,检测方式落后和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自动检测程度,简化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效率,需要研制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新型战车车长镜综合检测仪。论文首先阐述了角度测量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角度测量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需求提出了利用“旋转变压器+角度解算模块”构成的鉴幅型跟踪测角方案,该方案可以用于战车车长镜方位和俯仰角度信号的动态测量,并利用串行数据通信接口(采用USB转RS-232形式传输)与上位机通信,实现车长镜随动系统角度输出,进而完成对各项指标的检测。重点研究了车长镜的角度信号进行相关解算的方法,对角度解算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旋转变压器的角度测量精度优化方法,从角度信号处理流过程推导出角度信号与激励响应幅值的关系,采用“初机+精机”的细分原理,为提高测角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并进行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同时对硬件电路的设计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分为电源模块、角度解算模块、信号采集与转换模块和通信模块进行设计说明;在软件设计方面,阐述了软件设计的依据与基本框架,基于.NET Framework平台,采用C#语言实现软件构架,详细说明了各项测试指标的数据处理流程。在软件的数据处理上,对用户等级进行划分,分为管理员和一般使用者,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相关参数,这样的优化设计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与有效性。软件设计上自动校正功能的引入,是本系统软件的一大亮点。(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2-02-01)

邓宏林,郭栓运,扈宇姝,李彰,梁庆仟[3](2011)在《车辆寻北车长镜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一种车辆寻北车长镜的设计,采用2个光纤陀螺和2个加速度计,解决了惯性测量组件力学编排结构设计与寻北、瞄准线稳定共享陀螺信息的问题,设计系统控制流程和组合算法,在保障车长镜瞄准线稳定精度的同时,增加了车体方位平台非调平状态下任意位置的寻北功能,寻北方法是:车长镜方位固定四位置转动,每个位置点停止、延迟、数据采样、存储,四位置转动完毕后,对存储数据组合、滤波、解算,输出寻北结果。对方案设计、实现途径和解算推导方法作了详细论述,性能测试验证设计实现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1年05期)

覃家川[4](2008)在《某战车车长镜测角及通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战车车长观察镜发展的需求,需要精确地测出目标的方位角,把数据通过CAN现场总线传送给火炮控制系统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由于经常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中,就要求使用合适的角度测量传感器和数字通信技术及合理的数字控制电路。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用来测量旋转物体转角的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比其它传感器更适合于本系统的要求。AD2S80AAD是一种高精度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RDC),性能优越,构成的系统具有很高可靠性。SJA1000是一种完全支持最新版本CAN2.0A/B通信协议规约的CAN总线控制器,具有先进的特征,特别适合于本系统,可完成CAN总线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所有功能。收发器PCA82C251是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理想接口器件,它支持110个CAN节点。单片机AT89S52以较高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灵活、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讨论旋转变压器的测角原理,介绍上述器件的应用方法,对某战车车长镜的测角与通信电路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得到了实际有效应用。(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8-10-01)

车长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的复合发展,新一代步兵战车已实现了批量生产,同时大量装备于部队。由于该装备信息化程度较高,在装备的生产和部队维修检测过程中,存在对其检测需要的仪器、工具等较繁琐,结果判断需要人为计算,判定精度低,工作量大,检测方式落后和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自动检测程度,简化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效率,需要研制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新型战车车长镜综合检测仪。论文首先阐述了角度测量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角度测量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需求提出了利用“旋转变压器+角度解算模块”构成的鉴幅型跟踪测角方案,该方案可以用于战车车长镜方位和俯仰角度信号的动态测量,并利用串行数据通信接口(采用USB转RS-232形式传输)与上位机通信,实现车长镜随动系统角度输出,进而完成对各项指标的检测。重点研究了车长镜的角度信号进行相关解算的方法,对角度解算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旋转变压器的角度测量精度优化方法,从角度信号处理流过程推导出角度信号与激励响应幅值的关系,采用“初机+精机”的细分原理,为提高测角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并进行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同时对硬件电路的设计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分为电源模块、角度解算模块、信号采集与转换模块和通信模块进行设计说明;在软件设计方面,阐述了软件设计的依据与基本框架,基于.NET Framework平台,采用C#语言实现软件构架,详细说明了各项测试指标的数据处理流程。在软件的数据处理上,对用户等级进行划分,分为管理员和一般使用者,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相关参数,这样的优化设计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与有效性。软件设计上自动校正功能的引入,是本系统软件的一大亮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长镜论文参考文献

[1].徐珂.2:1传动机构对上反稳像车长镜伺服性能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4

[2].张古今.某战车车长镜自动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3].邓宏林,郭栓运,扈宇姝,李彰,梁庆仟.车辆寻北车长镜的设计与实现[J].应用光学.2011

[4].覃家川.某战车车长镜测角及通信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标签:;  ;  ;  ;  ;  

车长镜论文-徐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