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批评论文-徐勇

选本批评论文-徐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本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选本编纂

选本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徐勇[1](2019)在《选本批评与“先锋派”的接受及其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中,有关先锋派的选本编纂极具症候性。一段时间内,围绕先锋作家的文学实验和对先锋文学作品的指认,众多选本各行其是,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但若从"认识装置"的角度看,这种混乱其实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资源针对1985年以来文学新变所做的不同阐释的表征。就历时的层面而言,其某种程度上也是如何看待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90年代文学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映。"先锋派"这一概念所显示出来的指向文学创新的"话语集合",需要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特定语境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陈宗俊[2](2017)在《论政治文化对“十七年”新诗选本批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影响"十七年"选本批评的众多因素中,政治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之所以选择政治文化视角来研究"十七年"文学选本批评,是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非文学的世纪","文学自身的本体性要求未能得到充分的张扬,文学的审美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②。因此,我们试从政治文化这一角度关注如下问题:"十七年"诗歌新诗(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何水英[3](2016)在《从选本批评看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及意义——基于《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的重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苑英华》历来被认为是续《文选》而来,其与《玉台新咏》的关系极少被关注。《文苑英华》与《玉台新咏》重合诗歌87首,这透露出宋初与梁代后期的叁个文学共性:其一,对艳诗"吟咏性情"功能的认可;其二,对梁代永明体诗人与宫体诗人态度的相似性;其叁,文辞尚丽的相类性。此外,《玉台新咏》在编纂体例上对《文苑英华》也有影响。从选本批评角度对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进行探讨,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分体编录型文学总集在宋初的演变特点,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宋初的文学观念。(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武海军[4](2016)在《选本批评与桐城派文论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纂散文选本是桐城派构建与宣扬其文论主张的一项重要举措,方苞所编的《古文约选》、《钦定四书文》是其"义法"理论的具体体现,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叁者统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等理论也是通过编纂《古文辞类纂》来进一步构建与实践的。方、姚的选本批评及其构建起来的桐城文论对桐城后学的散文选本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后来桐城派选本选文定篇、文风取向的自觉理论依据。这种独特的选本批评视野对于深入考察桐城派的文论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黄雅莉[5](2015)在《文体规范下的艳情文学观──《玉台新咏序》和《花间集序》的选本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玉台新咏序》与《花间集序》观之,《玉台新咏》与《花间集》的产生,既有"诗道不出乎变复"的历时性原因,二者以艳情主题、女性形象、情采诉求之"变"实现对正统文学的悖逆;也有"群体的选择与互动"的共时性时空背景,二者都产生于衰世乱局的宫廷与贵族文人的文艺沙龙里,相对于胡夷里巷歌谣或敦煌民间曲子词,是雅文学。《玉台新咏》与《花间集》娱乐、抒情、审美和重视读者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文学的功能。《花间集》对《玉台新咏》的接受,是艳情话语在特定时空中的影响效应,完成了对《玉台新咏》的反思和超越。《玉台新咏》和《花间集》文体本身的社会期许与历史定势,尤其是作品对审美愉悦和情感思想内涵追求的差异,是导致二序文学史地位及评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5年06期)

武海军[6](2015)在《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湘乡派文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湘乡派代表作家通过编纂《经史百家杂钞》《古文四象》《续古文辞类纂》等散文选本来构建和宣扬湘乡派文论,这种选本批评视野对于深入考察湘乡派的"宗经致用、经济入文""汉宋兼采、骈散并重""‘古文四象’说"等文论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陈宗俊[7](2015)在《论“十七年”臧克家的诗歌选本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间臧克家的诗歌选本批评,反映着这一时期诗人诗歌活动的某种悖论:一方面,臧克家通过选本的序跋写作与选本删改等批评活动,鲜明地表达了他紧跟时代步伐的激进姿态;另一方面,透过这些诗歌选本批评的某些言说及其策略,显示出臧克家作为一个诗人真诚的一面。臧克家诗歌选本批评中的这种"说"与"被说",折射出"十七年"诗歌批评的某种矛盾性与复杂性。(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5年05期)

王婧文[8](2014)在《南宋古文选本批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南宋古文选本的研究现状,大都从选本的编选体例、版本源流的考证、编选意图、选文标准等方面介入。对于南宋古文选本所体现的古文创作论、古文风格论所述甚略,还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南宋显传于世的五大古文选本(吕祖谦《古文关键》谢枋得《文章规范》楼昉《崇古文诀》真德秀《文章正宗》王霆震《古文集成》)为研究对象,探讨南宋古文选本所体现的古文创作论、古文风格论。全文主要由绪论、南宋古文选本的选文观、南宋古文选本的古文创作论、南宋古文选本的古文风格论以及南宋古文选本批评对后世的影响等五个部分构成。在绪论中,本文阐述了南宋古文选本的研究现状,本论题的选题依据、可行性分析以及前瞻性期待。第一章阐述了南宋古文选本的选文观。首先,阐述了南宋古文选本的选文标准——“以理为宗”,由于受理学风气的影响以及对“道”的体认不同,形成了“重道轻文”“文道并重”的文学观点。其次,阐述了南宋古文选本的选文目的——为科举而作,文中对南宋古文选本所体现的实用思想进行论述,在古文编选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古文的实用价值,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掌握更多的写作技法。第二章对南宋古文选本体现的古文创作论进行阐述。首先,南宋古文评点家以编选古文的形式,开始关注古文字法、句法、章法,探讨为文的技巧,以总结南宋古文编选中的古文文法论。其次,论述南宋古文选本所体现的古文体式论,是古文程式化的具体体现。选本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古文的程序化进程。第叁章论述了南宋古文选本所体现的古文风格论。首先,品评家在品评的过程之中,推崇新奇的文章风格。其次,指出南宋古文评点家推崇有刚性气势的文章,认为文势要讲求曲折与顿挫。第四章论述了南宋古文选本批评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首先,南宋古文选本是“古文文法论”的源头;其次,南宋古文选本的编纂对唐宋八大家经典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唐宋八大家”的雏形;最后,南宋古文选本大量编选秦汉之文,对明代中期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说的提出具有导向作用,是“文必秦汉”的先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显传于世的南宋五大古文选本,力图反映南宋一百五十年间古文选本所体现的古文创作论、古文风格论,着重探讨南宋古文选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0)

何水英[9](2014)在《从选本批评看宋初唐诗学的演进——基于《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十叁种选本选录唐诗的比较,可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发现宋初选唐诗更突出题材意识,题材有日常生活化倾向;宋人对唐诗选录态度更具包容性,这有利于唐诗精华的全面吸收;更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对唐代诗人的接受较唐人而言变化也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周璐[10](2013)在《从《国朝文录》看李祖陶的选本批评及学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朝文录》在保存一代文献、传播清代古文上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国朝文录》编选目的和编选体例入手,探究其选文标准和选本价值,力求呈现出李祖陶的选本批评及学术思想。(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选本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影响"十七年"选本批评的众多因素中,政治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之所以选择政治文化视角来研究"十七年"文学选本批评,是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非文学的世纪","文学自身的本体性要求未能得到充分的张扬,文学的审美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②。因此,我们试从政治文化这一角度关注如下问题:"十七年"诗歌新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本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徐勇.选本批评与“先锋派”的接受及其衍变[J].文学评论.2019

[2].陈宗俊.论政治文化对“十七年”新诗选本批评的影响[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

[3].何水英.从选本批评看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及意义——基于《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的重诗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武海军.选本批评与桐城派文论构建[J].求是学刊.2016

[5].黄雅莉.文体规范下的艳情文学观──《玉台新咏序》和《花间集序》的选本批评[J].武陵学刊.2015

[6].武海军.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湘乡派文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

[7].陈宗俊.论“十七年”臧克家的诗歌选本批评[J].东岳论丛.2015

[8].王婧文.南宋古文选本批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9].何水英.从选本批评看宋初唐诗学的演进——基于《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的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周璐.从《国朝文录》看李祖陶的选本批评及学术思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

标签:;  ;  ;  

选本批评论文-徐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