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震层论文-廖思佩,侯强,杜永超

多震层论文-廖思佩,侯强,杜永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震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幔对流,川滇地区,应力场,多震层

多震层论文文献综述

廖思佩,侯强,杜永超[1](2015)在《川滇地区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多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应力状态及层间耦合作用对于探讨板块驱动机制、强震孕育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地幔对流在岩石圈底部引起的拖曳应力与地壳内的多震层应力耦合关系表征了岩石圈力学耦合强弱程度。利用EGM2008重力模型的11~36阶球谐系数计算了川滇地区岩石圈底面地幔对流应力场;同时,搜集并整理川滇地区2000年至今的1131个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法得到该区芦山地震前和现今的多震层应力场;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应力场的相关性,并探讨了不同区域的力学耦合情况与强震发生关系。结果表明:(1)川滇地区大部分位于耦合与解耦的中间地带;耦合区域基本按块体分布,东侧华南块体强耦合,西北部藏北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西南部滇西南块体部分耦合;解耦主要发生在松潘?-甘孜块体附近,以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强耦合的华南块体。(2)分析孕震原因,提出川滇地区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多震层应力场耦合程度强弱交界处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从现今耦合关系来看,龙门山断裂带仍处于耦合强度变化梯度非常大的区域,具备孕震储能条件,地震危险性较高,其他危险区域大致有:岷江、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红河及南汀河断裂带附近。(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31青藏高原周缘的构造变形与深部动力学过程、专题32青藏高原及周边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专题33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响应》期刊2015-10-10)

刘俊来,岛田充彦[2](2000)在《大陆地壳多震层成因与一个新的地壳断层带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范围温度和围压条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于围压1.5 GPa,温度25~650℃、应变速率2×10~(-6)次/s条件下实验变形万成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力学与显微构造分析,阐述了大陆地壳岩石圈内不同条件下变形岩石及其主要组成矿物内的脆性破裂到晶质塑性显微构造组合,提出脆-韧性转变域内脆性破裂机制和晶质塑性机制同时出现、互相制约和依存.脆性破裂机制与晶质塑性机制之间的迭加与抑制作用导致岩石强度具有异常变化,并合理地解释了大陆地壳多震层的成因与中、上地壳强震发震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地壳断层带模式。(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0年10期)

周真恒,邓万明,向才英[3](1998)在《壳内多震层孕震环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壳内多震层的介质结构及其内、外环境是制约地震(尤其强震)在该层内孕育、发生的重要因素。现今多震层孕震环境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多震层位于上地壳下部至中地壳,岩石组合为角闪岩相(上部为绿片岩相)变质岩和花岗质岩石;多震层具有相对高速、高密度、高阻的介质结构,其下部对应脆韧变形转换带和最大剪切应力带;多震层(或强震震源)之下存在壳内低速高导体;多震层应力场具有区域性分区特点,壳内地震活动截止温度约300~400℃;多震层内震源断层具有区域性特点,不同地区震源断层可能具有不同的孕震机制;“坚固体孕震模式”对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1998年04期)

李秋生[4](1998)在《壳内低速层与大陆多震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壳内低速层与大陆多震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用实测人工地震资料,采用更合理的震源深度投影成图方法,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震源投绘在地壳结构剖面图上,揭示了浅源地震分布与地壳结构构造的某些关系,指出地震多发生在壳内低速层底界面以上,而且集中于低速层顶界面附近。如果深大断裂切穿低速层,则沿着这些断裂的地震活动性明显提高,特别在断裂与低速层的交汇部位,往往是强震易发部位。对引用的文献资料分析后进一步指出,壳内低速层对震源深度的控制作用具有普遍意义,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3)》期刊1998-06-30)

李秋生[5](1998)在《壳内低速层与大陆多震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壳内低速层与大陆多震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用实测人工地震资料,采用更合理的震源深度投影成图方法,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震源投绘在地壳结构剖面图上,揭示了浅源地震分布与地壳结构构造的某些关系,指出地震多发生在壳内低速层底界面以上,而且集中于低速层顶界面附近。如果深大断裂切穿低速层,则沿着这些断裂的地震活动性明显提高,特别在断裂与低速层的交汇部位,往往是强震易发部位。对引用的文献资料分析后进一步指出,壳内低速层对震源深度的控制作用具有普遍意义,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期刊1998年00期)

魏若平[6](1993)在《天山地震带多震层分布及大震前地震活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山地震集中发生于多震层(Seismogenic Layer)中,中强震及巨大地震则均发生在地壳上部的多震层中。多震层的分布与地壳厚度、低速层、地质构造及其它地球物理因素有关,且天山东、中、西各段多震层的分布特征各异。通过对研究区中强地震主体活动分区、划分地震幕及分析其它地震活动性参数认为:近百年来中亚地区地震活动的演化经历了几次起伏式的大衰减。目前天山地震带东段为地震活跃带。本文用勃朗(Brown)线性指数平滑预测方法预测该段未来7.0级大震可能发生的时间为1994年左右。(本文来源于《内陆地震》期刊1993年03期)

苏怡之,张家声[7](1992)在《攀西地区地震活动与多震层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地质构造、地球物理深部地震测深剖面及重力均衡异常资料,分析了攀西地区地震活动叁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地壳深表构选的关系。认为该区地震震中平面分布具有典型的裂谷地震活动特征,地震震中范围所反映的地震断层与该区主要构造线走向及均衡异常(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1992-06-01)

马宝林[8](1990)在《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27—30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举行。来自意大利、希腊、日本、苏联和中国的50多名专家学者对大陆地区地震震源集中分布在10—20公里深度的中部及中-上部地壳进行多学科综合性讨论,会议分4个专题进行:①大陆地震活动性和地壳应力场;②大陆地壳的结构和孕震的环境和过程;③浅部构造的活动性与中深构造的关系;④岩石地球化学的理论研究和地壳岩石的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1990年12期)

马宗晋,张家声,刘国栋,刘若新[9](1990)在《大陆多震层研究现状和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世纪五十年代,B.Gutenberg(1951,1954)和H. Benioff(1954)即已讨论过沿太平洋周边地震震源在剖面内的分布图象,浅、中、深震源密集排列,呈现一致向着大陆倾斜的现象,并注意到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这是利用震源分布揭示地壳-岩石圈构造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到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国区域地震台网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震源测定的精度也有明显提高,这就为认识大陆内部震源深度分布的规律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一些国家的学者先后注意到大陆震源在地壳中上部的一定深度范围内呈优势分布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1990年03期)

卢造勋[10](1990)在《地震成因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宗晋教授和刘国栋教授于1989年发起,经大会组织委员会充分准备,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组织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苏联、日本、希腊、意大利及我国的代表共50多人,大会宣读论文50余篇,主要内(本文来源于《东北地震研究》期刊1990年02期)

多震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范围温度和围压条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于围压1.5 GPa,温度25~650℃、应变速率2×10~(-6)次/s条件下实验变形万成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力学与显微构造分析,阐述了大陆地壳岩石圈内不同条件下变形岩石及其主要组成矿物内的脆性破裂到晶质塑性显微构造组合,提出脆-韧性转变域内脆性破裂机制和晶质塑性机制同时出现、互相制约和依存.脆性破裂机制与晶质塑性机制之间的迭加与抑制作用导致岩石强度具有异常变化,并合理地解释了大陆地壳多震层的成因与中、上地壳强震发震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地壳断层带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震层论文参考文献

[1].廖思佩,侯强,杜永超.川滇地区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多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探讨[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31青藏高原周缘的构造变形与深部动力学过程、专题32青藏高原及周边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专题33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响应.2015

[2].刘俊来,岛田充彦.大陆地壳多震层成因与一个新的地壳断层带模式[J].科学通报.2000

[3].周真恒,邓万明,向才英.壳内多震层孕震环境研究进展[J].地震地质.1998

[4].李秋生.壳内低速层与大陆多震层[C].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3).1998

[5].李秋生.壳内低速层与大陆多震层[J].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1998

[6].魏若平.天山地震带多震层分布及大震前地震活动特征[J].内陆地震.1993

[7].苏怡之,张家声.攀西地区地震活动与多震层构造[C].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1992

[8].马宝林.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国际地震动态.1990

[9].马宗晋,张家声,刘国栋,刘若新.大陆多震层研究现状和讨论[J].地震地质.1990

[10].卢造勋.地震成因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J].东北地震研究.1990

标签:;  ;  ;  ;  

多震层论文-廖思佩,侯强,杜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