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王俊清,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

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王俊清,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枸杞木虱,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生物学

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清,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1](2010)在《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ia lyciumiYang)(新种)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Yang&Li)若虫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第1~3日龄的木虱啮小蜂寄生寄主的能力较强。最喜寄生枸杞木虱4龄若虫,其次为5龄和3龄若虫。1头蜂一般一次只产1粒卵,寄生1头寄主,对已被寄生的寄主具有明显的辨别能力。在试验条件下,不能在沙枣木虱和柽柳木虱等其他寄主上产卵寄生,只寄生于枸杞木虱。对不同龄期(3、4、5龄)枸杞木虱若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相同寄主密度下,4龄时寄生数量最大,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a=0.560 9N/(1+0.027 1N)。枸杞木虱啮小蜂具有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随自身密度(P)的增加,对枸杞木虱4龄若虫的发现域(a)随之降低,用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为:a=0.122 2P-0.464 1。(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0年05期)

刘爱萍,王俊清,徐林波,高书晶,曹艺潇[2](2010)在《枸杞木虱啮小蜂繁殖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 lyciumiYang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若虫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实验室对其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枸杞木虱啮小蜂大多进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后代均为雄性,其自然性比为1.80:1。在15~35℃间,随温度升高,枸杞木虱啮小蜂发育历期缩短;从卵发育到成虫时需要8.22℃以上的有效积温217.21日·度。枸杞木虱啮小蜂在25℃恒温条件下繁殖力最高,35℃最低,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喂食20%蜂蜜的条件最适宜其繁殖,其次为20%蔗糖溶液,补充清水只可延长其寿命而不能提高繁殖力。5℃冷藏枸杞木虱啮小蜂蛹15d以内,不影响其正常羽化,冷藏20d或20d以上,羽化率显着降低;冷藏30d内对羽化后雌雄蜂寿命无明显影响,且从冷藏蛹中羽化的雌蜂寄生能力未受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10年03期)

王俊清[3](2009)在《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 Lyciumi Y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 & Li是枸杞的重要害虫,给我国枸杞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给枸杞木虱的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枸杞木虱的一种重要的专寄生天敌—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 lyciumi Yang(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形态、行为、发育、存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观察:成蜂体黑色,略带金属光泽,雌蜂个体明显大于雄蜂。卵长椭圆形,光滑,一端稍膨大。2.枸杞木虱啮小蜂在内蒙古西部地区1a发生5~6代,7月末8月初寄生率达到最高。3.枸杞木虱啮小蜂卵多产于枸杞木虱胸足间,产1粒卵需40~80s。羽化时间多集中在清晨6:00~8:00和下午18:00~20:00点间,雄性较雌性早羽化2~3d。雌雄虫均可多次交尾,交尾时间一般30~40s,交尾后便可产卵。成虫趋光性强,在黑暗状态下,行动迟缓,也不交配产卵。4.枸杞木虱啮小蜂大多进行两性生殖,少数雌蜂也能进行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所羽化的小蜂均为雄性。枸杞木虱啮小蜂的自然性比为1.51:1~2.28:l,平均1.80:1。5.第1~3d蜂龄的枸杞木虱啮小蜂的寄生能力较高。该蜂最喜寄生4龄枸杞木虱若虫,其次为5龄和3龄若虫。一头蜂一般一次只产一粒卵,寄生一头寄主,对已被寄生的寄主具有明显的辨别能力。在试验条件下,枸杞木虱啮小蜂不能在沙枣木虱和柽柳木虱等其它寄主上产卵寄生,只有枸杞木虱才能被枸杞木虱啮小蜂雌蜂所寄生。6.温度和补充营养对枸杞木虱啮小蜂成蜂寿命有显着影响。在16~36℃间[0],分别以15%蜂蜜水溶液、15%蔗糖溶液、百事可乐、不喂食为营养源时,单头饲养未交配的枸杞木虱啮小蜂成蜂[0],随温度的升高,成蜂的寿命逐渐缩短,补充各种营养的成蜂寿命均在36℃时最短;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补充营养能延长成虫寿命,取食15%蜂蜜水的寿命最长,不补充营养寿命最短。7.营养条件对枸杞木虱啮小蜂的繁殖有显着的影响。喂食20%蜂蜜水时其繁殖力最高,各指标均分别为:雌蜂寿命7.56d、雄蜂3.92 d,产卵期为7.16d、每雌蜂日均产卵5.65粒、一生总产卵量为40.24粒、羽化子蜂总数为35.68头;其次为20%蔗糖溶液,补充清水时只可延长枸杞木虱啮小蜂寿命而不能提高其繁殖力。8.通过室内实验发现,温度对枸杞木虱啮小蜂的发育、繁殖均有显着的影响。枸杞木虱啮小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06℃、9.16℃和7.65℃,有效积温则分别为20.53、69.37和127.49日度;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8.22℃以上的有效积温217.21日度。成虫寿命与温度之间呈直线负相关,其关系式为:雌蜂y = -0.44x + 17.904(R2 = 0.9571),雄蜂y = -0.1864x + 7.82(R2 = 0.9136);成虫的平均总产卵量y与温度x呈抛物线相关,其关系式为:y = -0.2523x2 + 12.059x– 105.27(R2 = 0.9773)。枸杞木虱啮小蜂在温度为23.45℃时,单雌总产卵量达到理论最大值。9. 5℃下冷藏枸杞木虱啮小蜂蛹15天以内,不影响其正常羽化、繁殖。冷藏15d以上时羽化率显着降低;冷藏30d内对雌雄蜂寿命无明显影响,而且雌蜂寄生能力也没有受到显着影响。10.分别研究了枸杞木虱啮小蜂在25℃下对不同龄期枸杞木虱若虫及对4龄枸杞木虱若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呈HollingⅡ型,且功能反应受到寄主龄期、温度、寄主密度和寄生物密度的影响。在相同寄主龄期下,枸杞木虱啮小蜂的寄生数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龄期的寄生数量在4龄时最大,5龄时次之,3龄时最少;在同一温度下,寄生数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被寄生的枸杞木虱数量增加,但在25℃~35℃呈相反的趋势。枸杞木虱啮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有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随自身密度(P)的增加,枸杞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木虱4龄若虫的发现域(a)随之降低,枸杞木虱啮小蜂自身密度对其寄生能力的影响可采用Hassell-varley(1969)模型a = QP -m进行模拟,其关系式为a = 0.1222P -0.4641(25℃,4龄枸杞木虱)。上述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大量繁殖和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0)

段立清,刘宽余,Imre,S,OTVOS,冯淑军[4](2005)在《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枸杞木虱的行为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sp.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sinicaYang&Li若虫外寄生蜂,是控制枸杞木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为查明其寻找寄主的信息素,应用四臂嗅觉仪、培养皿两种方法测定了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健康叶、虫伤叶、枸杞木虱若虫、若虫与叶复合体、卵与叶复合体和若虫分泌物等不同物质对木虱啮小蜂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证明枸杞木虱若虫分泌物对木虱啮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四臂嗅觉仪测定时有73%的雌蜂趋向分泌物材料区(P=0.0000)。枸杞健康叶,虫伤叶及其水、正丁烷提取物,卵与枸杞叶复合体对木虱啮小蜂无明显吸引作用。木虱若虫水提物及正丁烷提取物在培养皿中可吸引木虱啮小蜂并可引起刺探行为,但嗅觉仪测定时单独若虫并不吸引木虱啮小蜂,只有活体若虫与枸杞叶片复合体才对木虱啮小蜂有吸引作用(P=0.0004)。木虱啮小蜂通过与寄主若虫的接触,可提高其搜索效率。接触过寄主若虫的雌蜂第一次找到寄主的时间显着少于未曾接触寄主若虫的雌蜂,前者只用后者1/4的时间,说明该寄生蜂能对其寄主若虫进行学习。(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段立清,冯淑军,李海平,邹晓林[5](2002)在《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行为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枸杞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sp .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sinicaYang&Li若虫的外寄生蜂 ,自然寄生率可达 86 5 %。在温度为 2 0~ 2 5℃的室内条件下 ,完成 1个世代需 1 4~ 2 0d。成虫寿命与取食有关 ,取食 1 5 %的蜂蜜水 ,雌性成虫寿命为 1 2~ 1 7d,雄性成虫为 4~ 6d。成蜂最喜欢在 3龄和 4龄若虫上产卵。自然种群消长与寄主虫口密度相关。每年 7月到 8月下旬该蜂寄生率高 ,9月份下降 ,1 0月份几乎不见。(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2年06期)

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 lyciumiYang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若虫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实验室对其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枸杞木虱啮小蜂大多进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后代均为雄性,其自然性比为1.80:1。在15~35℃间,随温度升高,枸杞木虱啮小蜂发育历期缩短;从卵发育到成虫时需要8.22℃以上的有效积温217.21日·度。枸杞木虱啮小蜂在25℃恒温条件下繁殖力最高,35℃最低,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喂食20%蜂蜜的条件最适宜其繁殖,其次为20%蔗糖溶液,补充清水只可延长其寿命而不能提高繁殖力。5℃冷藏枸杞木虱啮小蜂蛹15d以内,不影响其正常羽化,冷藏20d或20d以上,羽化率显着降低;冷藏30d内对羽化后雌雄蜂寿命无明显影响,且从冷藏蛹中羽化的雌蜂寄生能力未受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清,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生物学研究[J].植物保护.2010

[2].刘爱萍,王俊清,徐林波,高书晶,曹艺潇.枸杞木虱啮小蜂繁殖生物学研究[J].昆虫知识.2010

[3].王俊清.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LyciumiY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段立清,刘宽余,Imre,S,OTVOS,冯淑军.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枸杞木虱的行为反应[J].昆虫学报.2005

[5].段立清,冯淑军,李海平,邹晓林.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行为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昆虫知识.2002

标签:;  ;  ;  ;  

枸杞木虱啮小蜂论文-王俊清,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