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陈继征,王倩,徐松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陈继征,王倩,徐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CV,CORE,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文献综述

陈继征,王倩,徐松[1](2012)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通过FOXO1/PGC-1α途径上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转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稳定表达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CK1)转录水平的影响,并分析HCV CORE调控PCK1转录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HCV感染致2型糖尿病机理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反转录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表达HCV CORE的Huh7-lunet-core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Huh7-lunet-core细胞系中PCK1、FOXO1以及PGC-1α转录水平变化,并结合Western blot分析FOXO1的活性变化。【结果】HCV CORE的稳定表达显着增强PCK1的转录水平,HCV CORE不影响FOXO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但降低FOXO1的磷酸化水平,激活了FOXO1的转录活性,并增强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HCV CORE在Huh7-lunet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激活FOXO1的转录活性,并与PGC-1α协同作用,上调PCK1的转录,从而导致肝糖异生过度发生,对HCV CORE调控PCK1转录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能为HCV感染相关的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柏雪莲,魏庆宽,李瑾,韩广东,崔勇[2](2008)在《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基酶诱导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清洁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小鼠用表达的PEPCK融合蛋白10μg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腹腔免疫注射,对照组小鼠仅用弗氏不完全佐剂注射。每隔2w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2w后,分别取小鼠脾脏、血清,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对刺激的应答水平,ELISA检测血清各种细胞因子及抗PEPCK抗体。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的脾脏,且粘连严重,CD4+T细胞增殖明显(73.5±3.69),CD4+/CD8+比值显着升高(5.1±0.98)(P<0.01);且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小鼠;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12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逐步增高。结论结核杆菌PEPCK能够有效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尤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是很好的抗结核候选疫苗分子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严晋华,叶建平,翁建平[3](2006)在《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IKK依赖性激活转录辅抑制物HDAC3/SMRT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核受体辅抑制物如何调节肝细胞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的转录,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内毒素血症性休克时,低血糖的发病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人HepG2肝细胞瘤株和大鼠 H4IIE肝细胞株作为肝细胞模型,经cAMP和TNF-α处理,观察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和mRNA水平。(本文来源于《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1-0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检测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清洁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小鼠用表达的PEPCK融合蛋白10μg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腹腔免疫注射,对照组小鼠仅用弗氏不完全佐剂注射。每隔2w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2w后,分别取小鼠脾脏、血清,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对刺激的应答水平,ELISA检测血清各种细胞因子及抗PEPCK抗体。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的脾脏,且粘连严重,CD4+T细胞增殖明显(73.5±3.69),CD4+/CD8+比值显着升高(5.1±0.98)(P<0.01);且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小鼠;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12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逐步增高。结论结核杆菌PEPCK能够有效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尤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是很好的抗结核候选疫苗分子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参考文献

[1].陈继征,王倩,徐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通过FOXO1/PGC-1α途径上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转录[J].微生物学报.2012

[2].柏雪莲,魏庆宽,李瑾,韩广东,崔勇.结核杆菌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基酶诱导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

[3].严晋华,叶建平,翁建平.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IKK依赖性激活转录辅抑制物HDAC3/SMRT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表达[C].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标签:;  ;  ;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论文-陈继征,王倩,徐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