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女生论文-牛明天,李敏

中小学女生论文-牛明天,李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小学女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国,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培养

中小学女生论文文献综述

牛明天,李敏[1](2019)在《英国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育意识对人的体育行为具有导向性,影响人们的体育参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体育参与具有性别差异,在一项针对青少年课外体育参与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男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为26.3%,女生仅为17.6%,在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上小学生最好、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差。体育意识影响体育参与,男女生之间体育意识不同造成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差异。英国12-15岁的女孩中有叁分之一被归类为超重或肥胖,身体活动不足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只有32%的13-15岁女孩参与体育锻炼,男孩则有46%。体育锻炼不足会对女孩健康造成威胁,如何解决女孩体育锻炼不足问题以及体育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就要从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出发。体育中的性别平等会影响人们的体育活动,英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和促进体育中的性别平等上相继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最早的《性别平等法》颁布于1975年。英国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在逐渐改变人们对女性体育的错误看法,女性体育领导及女性体育榜样的带动,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有利活动改变女孩体育参与现状,结合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共同为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而努力,取得了较为有效的效果,女孩对体育的态度积极了许多,体育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英国所独有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体育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借鉴英国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培养的经验,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女孩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英国政府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1)英国国家政策及战略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英国的性别平等政策、女性体育政策、体育发展战略在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起着宏观调控作用。在政策及战略的共同推进下,英国的女性体育在逐渐地发生变化。在2014-2015学年的英国学校运动会上,177,630人参加了校运会,其中51%为女生。2)英国财政支持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英国政府通过对体育活动少的人群、体育志愿者及工作者、体育设施、体育赛事上提供资金支持,以培养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2.英国社会因素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1)英国大众传媒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其一,英国女性体育宣传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英国广播公司体育主管Barbara Slater说,女足世界杯的观众从2011年的510万增加到了2015年的1240万,2015年有近一半的观众是第一次观看女足比赛的。英国的女性体育媒体报道、女性体育影视、女性体育广告可以传播女性体育文化,从而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其二,英国女性体育榜样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essica Ennis-Hill在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冠军后,迅速在社交网络推特上吸引了130万粉丝。英国女优秀运动员形成明星和榜样效应,可以鼓励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增加体育自信心,激发体育意识的形成。2)英国社会女性经济地位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2011年以来女性体育的商业投资有所增长,英国每十万人就有659名体育工作者,男女各占50%。英国体育领域的女性领导、就业及投资的增加,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的带动女性体育的发展,解决体育中的不平等问题,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3)英国体育组织/协会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组织及协会为改变体育中存在的问题而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体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通过活动的举办来提高中小学女生体育积极性,培养体育意识。3教育对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改进学校体育中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学校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文化、学校体育设施、学校朋友的支持这六个影响体育意识培养的因素,推动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结论:1)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培养需要国家的支持。我国急需女性体育政策及体育战略支撑,为女孩体育发展提供财政支持,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才能够顺利的进行。2)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培养需要社会的支持。大众媒体能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女性体育媒体报道、女体体育影视、女性体育明星带动女性体育文化的传播,改变体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培养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女性体育领导、女性体育就业、女性体育投资的增多,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体育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男女不平等现象才会解决。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组织和活动的带动。3)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优秀的学校体育。解决好学校体育中影响女生体育意识培养的因素,才能为中小学女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晨,李敏[2](2019)在《加拿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研究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女性总体体育参与率不高,且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中小学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对中小学女生影响深远,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预防身体疾病和克服心理障碍,因此对加拿大针对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加拿大在提升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提升效果,为我国提高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加拿大的为提升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率,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分析主要政策内容,提升路径和执行效果,并深入剖析加拿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的特点及成因。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加拿大的为提升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率,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分析主要政策内容,提升路径和执行效果,并深入剖析加拿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的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我国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政策及实施的几点启示。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活动实施现状:1)非政府组织跨机构联合开展体育活动现状。加拿大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促进女生体育参与活动,为提高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率做出巨大努力,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加拿大体育和体育活动体系,使女孩和妇女能够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政府、组织和领导人合作,挑战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2)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尽管有广泛的证据表明,体育运动的好处,但女孩参加体育运动和继续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往往受到来自父母、监护人和同龄人的社会压力的影响。具体来说,同龄人的影响、缺乏社会支持、鼓励、积极的榜样、自信和金钱都是女孩们不再参与体育活动的首要原因。加拿大政府在健康调查中发现了女生体育参与率不如同年龄段男生,且随着女生进入中学,体育参与率有所下降。经过调查发现:资金不足是影响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的首要障碍,具体可以将影响女生的参与障碍归纳为主观因素(兴趣、心理和身体因素)和客观因素(时间、环境、交通和成本)。3)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加拿大促进妇女体育和身体活动协会努力在为女生体育参与创造更多机会。在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加拿大促进妇女体育和身体活动协会联合其他协会,与省市地区合作体育组织合作,为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包容安全平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女孩和妇女以及该组织可以从更多的女性参与中获益。通过一系列提升措施,尽力解决中小学女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遇到的障碍,致力于给女孩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促进女孩的体育活动参与。4)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效果。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加拿大卫生措施调查》,第5周期报告(2016-2017)显示,近40%的5-17岁儿童和青少年达到了健康指南所建议的体育活动目标,5-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40%人达到了建议的每天60分钟MVPA的体育活动目标。男孩(52%)是女孩(26%)的两倍,5-11岁的儿童(47%)是12-17岁青年(31%)的1.5倍。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体育活动在逐渐减低,并且女生的体育参与一直低于男生。平均而言,5-17岁的儿童和青年每天在MVPA中用时63分钟。儿童(65分钟)的平均每日MVPA略高于青年(61分钟),男孩(77分钟)的平均每日MVPA显着高于女孩(49分钟)。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对我国的启示:1)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妇女体育政策。我国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相对独立的、专门促进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完整意义上的妇女体育政策,即使在体育相关的文件中关于妇女体育政策的内容也出现较少。政策作为保障女性参与体育权力的的手段,因此为保障我国女性体育权力,也应出台相关女性体育政策。2)创造一个包容且安全的女性体育环境。一个安全并且包容性的女性体育环境,女孩自己不仅可以参与其中,当女生获得了体育的好处,也能够带动自己的父母和自己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可以在社区之中举办一些针对女孩的体育活动,同时也邀请女孩的父母一同参加,这样也能让父母了解女孩参与体育的好处,并给女孩支持和鼓励。3)通过社会女性体育组织的带动促进女生的体育参与。社会女性体育组织主要是为了促进女性体育的参与而成立的,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女性体育组织带动女性体育的发展,在组织的带领下举行社会性的女孩体育活动,推动女孩体育的发展,提高我国女孩的体育参与。4)增加女性体育的宣传,提高女性体育曝光率。女性体育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的途径进行传播,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手机上app也可以推送相关的女性体育新闻、体育健康知识,从而增加提高女性体育的曝光率,让更多的女孩能够了解女性体育,进而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荣荷花,毛红芳,王海鸣,曹敏,宋魏[3](2019)在《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2016年9—10月就读于上海市嘉定区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女生2 476名进行横断面调查及身高体重的测量,分析人口学特征、月经初潮年龄分布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嘉定区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11岁,95%的可信区间为10.20~14.38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主要与父母关系、户籍、BMI及学习压力有关。【结论】嘉定区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上海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基本一致,BMI及环境因素与月经初潮年龄关系密切,需针对性改善青春期保健服务。(本文来源于《上海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冉敏,彭林丽,何芳,杨静薇,刁华[4](2018)在《重庆市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与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女生月经初潮现状,探讨女生月经来潮时间早晚与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的关系,为开展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女生5 393名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 848名女生经历了月经初潮,月经来潮女生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2.5±1.1)岁。控制体质量指数和年龄等协变量后,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组的女生平均每周进行≥5 d的高、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分别是非提前组的1.35(1.07~1.70)和1.38(1.06~1.66)倍;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组女生平均每天静态行为时间≥2h是非提前组0.76(0.59~0.97)倍;女生月经初潮提前组与非提前组在睡眠时间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1,P<0.05)。结论月经初潮时间的早晚会影响女生的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时间,且月经初潮提前组睡眠时间长于非提前组。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青春期女生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06期)

余娟[5](2018)在《加强中小学女生安全教育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中小学女生安全教育对于落实"因性施教"的教育原则,加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女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身安全教育、生理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人际交往安全教育。加强中小学女生安全教育,要提高认识,推进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多地运用体验式教学,进行家校合作。(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8年05期)

王新梅,周岳峰,周岳岗[6](2018)在《德育视角下中小学女生校园暴力问题与研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校园暴力出现了若干的新特点,比如中小学生中女生受到暴力影响的案件数目不断增加。这些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伤害,与此同时还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就必须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现阶段问题的解决。一般情况下包括目的、内容和方法叁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我国现阶段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女生校园暴力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我国和国外各个国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希望为之后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07期)

孙雨[7](2016)在《基于生态学模型的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体力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为了探究中小学女生一周每天不同强度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简称“PA”)现状和分析不同年级、校别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简称“SES”)女生一周休闲时间(Leisure-time,指工作日早晨8点-下午4点以外的所有时间和双休日全天。)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and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简称“MVPA”)的差异性,再基于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简称“EM”),从个人、家庭(父母)、组织(学校)、环境(社区)、政策五个层面分析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PA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仪器测量法,测量样本一周日常PA,着重分析研究样本“一周休闲时间MVPA”的情况;在前期测量和调查的铺垫下,运用访谈法进一步分析女生休闲PA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女生一周平均每天休闲时间MVPA的消耗时间11.15mins。其中,一周工作日休闲时间MVPA为9.64mins/d,双休日的消耗时间13.32mins/d,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周末MVPA消耗超过工作日MVPA消耗时间。不同年级女生一周休闲MVPA活动量差异显着;不同校别、不同SES等级女学生一周休闲MVPA差异不显着。2.个体层面中:态度、动机、性格、情绪和自信心以及自身的运动技能会对其休闲时间PA产生影响。其中,干预作用最显着的是“自身喜好”。3.家庭层面中:父母态度和支持(言语鼓励、主动陪伴和物资支持)对女生休闲时间PA有影响。特别是父母的主动陪伴能增加女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时间。家庭健身开销和家用器械数量以及使用情况对女生闲暇时间身体活动也有影响,但主要受自身的兴趣和有无时间活动决定。4.组织(学校)层面中:同学态度不干预女生休闲时间PA,主要受同学支持中“言语鼓励”的促进作用较多。体育老师支持能激发女生的活动兴趣。学校体育氛围较好,女生参与积极性高。学校体育设施不影响女生闲暇时间PA。学校体育课新颖能促使女生活动量增多。多数女生课后作业繁多,缺乏时间活动,这一点成为主要阻碍因素。5.环境(社区)层面中:社区内外环境优质、安全性高、生活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完善、出行便捷且距离公共活动场所较近,对女生休闲时间PA的阻碍作用较小,活动时间较多。6.政策层面中:政策通过学校层面对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PA进行干预,影响是间接的。研究结论:上海市中小学女生一周久坐时间较长,休闲时间MVPA活动量较低。不同学段、不同SES等级女生休闲时间PA无差异;不同年级女生休闲时间PA有差异,高年级PA高于低年级。研究证实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PA受生态学理论模型五大核心层面的具体因素制约。特别是个体层面的自身爱好,家庭层面的父母主动陪伴,组织(学校)层面的同学言语鼓励,环境(社区)层面的社区内外体育设施及通达距离对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PA有重要影响。政策层面通过间接方式影响女生休闲PA。(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6-05-23)

阮仕武[8](2015)在《中小学男女生学习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家庭和学校,男生和女生是共同平等的学习群体,但人们总是说:"女孩听话,男孩不听话。"这是因为男女学生在中小学,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家长、社会对女生的评价往往好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在哪里?为何出现差异?在教学中应采取什么策略?(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5年52期)

孙雨,王丽娟,康茜[9](2015)在《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国内关于女学生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简称"PA")的独立性研究甚少,研究者对331名中小女生7天PA展开量化研究,着重对女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校别和不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简称"SES")的一周休闲时间(Leisure-time,指工作日早晨8点-下午4点以外时段及双休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期刊2015-11-05)

王存宝[10](2014)在《速度干预练习对北京市中小学女生速度素质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关注。速度素质是人类运动素质中最基本的身体素质,速度素质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女生的速度素质的发展情况同样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能够促进中小学女生身体素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的协调发展,使其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本次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发、数理统计法、观察测试法和实验法五种研究方法。再通过各种研究方法,询问有关青少年运动素质研究的专家,获得在青少年时期,中小学女生速度素质发展水平以及身体各机能的发育特点;结合图书馆有关资料以及网络各种有关青少年速度素质训练的期刊杂志,找出青少年速度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训练方法,并在有理论知识指导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不同的适合各年龄段中小学女生训练的方法,并通过观察测试法获得在速度素质训练中的规律,并获得训练前后中小学女生速度素质水平的数据,最后通过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和spss18.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找出实验前后的不同并分析出原因,给出切实可行的有利建议。结论:1.对照组中小学女生速度素质与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女生速度素质增长规律大致吻合,整体水平要高0.05s左右。2.对照组实验前后结果表明,在身体自然增长下,小学女生速度素质水平呈现一定幅度的提高,初一、初二速度素质水平达到最高,从初叁至高叁速度素质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3.实验组实验前后的结果表明,在处在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小学阶段尤其是7-12岁这个年龄阶段,实施一定的速度素质练习,速度素质水平能有明显的提高,增长幅度最大在0.3s左右,其次是处在青春期年龄的初叁、高二和高叁阶段,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增幅在0.3-0.35s左右。4.通过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女生实施有效的速度素质干预练习,能有效提高速度素质水平,比在身体自然增长规律下提高的快。(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期刊2014-05-01)

中小学女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女性总体体育参与率不高,且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中小学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对中小学女生影响深远,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预防身体疾病和克服心理障碍,因此对加拿大针对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加拿大在提升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提升效果,为我国提高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加拿大的为提升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率,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分析主要政策内容,提升路径和执行效果,并深入剖析加拿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的特点及成因。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加拿大的为提升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率,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分析主要政策内容,提升路径和执行效果,并深入剖析加拿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的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我国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政策及实施的几点启示。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活动实施现状:1)非政府组织跨机构联合开展体育活动现状。加拿大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促进女生体育参与活动,为提高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率做出巨大努力,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加拿大体育和体育活动体系,使女孩和妇女能够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政府、组织和领导人合作,挑战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2)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尽管有广泛的证据表明,体育运动的好处,但女孩参加体育运动和继续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往往受到来自父母、监护人和同龄人的社会压力的影响。具体来说,同龄人的影响、缺乏社会支持、鼓励、积极的榜样、自信和金钱都是女孩们不再参与体育活动的首要原因。加拿大政府在健康调查中发现了女生体育参与率不如同年龄段男生,且随着女生进入中学,体育参与率有所下降。经过调查发现:资金不足是影响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的首要障碍,具体可以将影响女生的参与障碍归纳为主观因素(兴趣、心理和身体因素)和客观因素(时间、环境、交通和成本)。3)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加拿大促进妇女体育和身体活动协会努力在为女生体育参与创造更多机会。在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加拿大促进妇女体育和身体活动协会联合其他协会,与省市地区合作体育组织合作,为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包容安全平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女孩和妇女以及该组织可以从更多的女性参与中获益。通过一系列提升措施,尽力解决中小学女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遇到的障碍,致力于给女孩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促进女孩的体育活动参与。4)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效果。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加拿大卫生措施调查》,第5周期报告(2016-2017)显示,近40%的5-17岁儿童和青少年达到了健康指南所建议的体育活动目标,5-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40%人达到了建议的每天60分钟MVPA的体育活动目标。男孩(52%)是女孩(26%)的两倍,5-11岁的儿童(47%)是12-17岁青年(31%)的1.5倍。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体育活动在逐渐减低,并且女生的体育参与一直低于男生。平均而言,5-17岁的儿童和青年每天在MVPA中用时63分钟。儿童(65分钟)的平均每日MVPA略高于青年(61分钟),男孩(77分钟)的平均每日MVPA显着高于女孩(49分钟)。加拿大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对我国的启示:1)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妇女体育政策。我国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相对独立的、专门促进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完整意义上的妇女体育政策,即使在体育相关的文件中关于妇女体育政策的内容也出现较少。政策作为保障女性参与体育权力的的手段,因此为保障我国女性体育权力,也应出台相关女性体育政策。2)创造一个包容且安全的女性体育环境。一个安全并且包容性的女性体育环境,女孩自己不仅可以参与其中,当女生获得了体育的好处,也能够带动自己的父母和自己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可以在社区之中举办一些针对女孩的体育活动,同时也邀请女孩的父母一同参加,这样也能让父母了解女孩参与体育的好处,并给女孩支持和鼓励。3)通过社会女性体育组织的带动促进女生的体育参与。社会女性体育组织主要是为了促进女性体育的参与而成立的,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女性体育组织带动女性体育的发展,在组织的带领下举行社会性的女孩体育活动,推动女孩体育的发展,提高我国女孩的体育参与。4)增加女性体育的宣传,提高女性体育曝光率。女性体育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的途径进行传播,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手机上app也可以推送相关的女性体育新闻、体育健康知识,从而增加提高女性体育的曝光率,让更多的女孩能够了解女性体育,进而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小学女生论文参考文献

[1].牛明天,李敏.英国中小学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张晨,李敏.加拿大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提升路径研究与启示[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荣荷花,毛红芳,王海鸣,曹敏,宋魏.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9

[4].冉敏,彭林丽,何芳,杨静薇,刁华.重庆市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与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18

[5].余娟.加强中小学女生安全教育刍议[J].教育导刊.2018

[6].王新梅,周岳峰,周岳岗.德育视角下中小学女生校园暴力问题与研究对策[J].考试周刊.2018

[7].孙雨.基于生态学模型的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体力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8].阮仕武.中小学男女生学习差异分析[J].教育.2015

[9].孙雨,王丽娟,康茜.中、小学女生休闲时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量化研究[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15

[10].王存宝.速度干预练习对北京市中小学女生速度素质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标签:;  ;  ;  ;  

中小学女生论文-牛明天,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