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论论文-杨虎

格物论论文-杨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格物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子,格物论,仁心,主体性

格物论论文文献综述

杨虎[1](2019)在《论感通与格物——朱子格物论的一种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朱子格物论来看,主体性的格物活动需要某种感通存在论的奠基。感通的基本含义是感而通达,包括前主体性的自感自通和主体性的感通活动。感通论描述"人物遭际"在世界中的存在结构,这与其说是"两种东西"的"相遇",毋宁说是"相遇本身";"遭际"既有"相遇"也有"分际"的意思,从"相遇"到"分际"就是从前主体性"切转"到主体性,人物有"际"(分际),才有主客架构的成立,这两者构成了格物的存在论基础和认识论前提。格物是一种主体性的感通活动,其知、情、意分别对应着格物活动的知识向度、情感向度、伦理向度,人物通达处即是主体之"理"在事物中的具体实现。在知之感通中,格物所至之理即是主体的先在之理在物理中的具体实现;在意之感通中,格物所至之理即是主体意志在事物和行为上的具体实现;在情之感通中,格物所至之理即是主体情感能力的具体实现。通过"观法之切转",可以就主体性的感通活动,领悟前主体性的仁心自感自通,但在朱子学语境中,仁心不是性、理,仁心感通只能从形而下的层面来理解,不能成立前主体性的仁心感通论。(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论衡》期刊2019年01期)

辛香英[2](2018)在《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兼与朱子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的格物论是以心即理为基础的,他的格物论经历了早期格物与诚意到后期格物与致良知的发展变化。格物、诚意与致良知叁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同一功夫的不同表述。由于王阳明和朱子都是从《大学》一书出发来阐发对格物的见解,所以二者在某些部分对格物有着相同的见解,但王阳明和朱子对格物的阐释分别是依据心学和理学,因此二者对格物的具体含义以及格物的方法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王阳明格物论的目的是为善去恶,达到至善,实现知行合一。(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杨俊峰[3](2018)在《论朱熹格物论视域中的“物” “理”与“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朱子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种以道德为进路的人生修养工夫。格物工夫的对象是生活世界中的切近之"物",其前提与出发点是善端良知的"已知之理"。从内容上来看,格物之求其"所当然之则"是在具体情境中、始终围绕"本然"之道德倾向进行的道德认知与权衡,而求其"所以然之故"则是对"所当然之则"的反身体察与确信。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知至意诚"的道德自由境界。(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8年07期)

石磊[4](2017)在《朱熹格物论中的“心学”倾向及其对心学工夫论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主"理一分殊",认为理在人(心)亦在物,故内外一理,格外可以明内。朱熹认为人心受到蔽染后依然有见(觉知力),但见得不真实不完全,因其有见而可以格心,因所见不明又必须以格外的方式加以校正补充,其格物论亦由此分为格心中之理和格心外之理两路。朱熹格心的方式与阳明学无异,都是在心念起处辨是非,格外的方式主要为读书和应事接物。朱熹的格物论在本质上格内是根本,格外是对格内的补充。格外在朱熹的理论框架内并不妨碍"心即理""心理合一",故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论"析心与理为二"的论断并不成立。(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7年12期)

吕继北[5](2017)在《宋儒“格物”论与儒释交融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物致知"是儒家工夫论的重要内容。在宋代,"格物"的问题受到了儒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多种阐释方向,受到宋代儒家理学与心学分化的影响,宋儒"格物"论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便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穷理"说和陆九渊、杨简等为代表的"格心"说。这两种对"格物"的阐释方法虽然存在角度、内涵上的差异,但是都在本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等诸多方面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展现出了宋代学术叁教合流的特殊风貌。(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7年12期)

江求流[6](2017)在《从圣人观到格物论:论阳明学与朱子学差异的根源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与朱子都将格物作为成就圣人人格的基本方式,但由于他们对圣人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格物所要承担功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诉求。阳明要求格物论担保主体内在动机正当性,而朱子则要求格物论提供实践行为有效性的担保。因此,他们通过格物所求之"理"在内涵上就必然存在着重大的差异。阳明所求之理,是内在于主体意识之中的良知;而朱子所求之理则是实践行为的规范及其背后的规律。由于良知是先天内在的,因此是心与理一;而实践规范具有自在的性质,因此是心与理二的。盖言之,正是圣人观的差异,导致阳明和朱子对格物论有着不同的诉求,而这种不同的诉求,导致阳明和朱子在心与理的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重大理论差异。(本文来源于《王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张新国[7](2016)在《重建“儒者之学”——朱子《大学》补传成说及对各家格物论的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观念逻辑的双重作用下,宋代儒学在既有思想基础上进行重整。这一过程虽始于宋初,但从实质上说至朱熹才得以完成。朱子对于前人和时贤在新儒学建构中的贡献予以一定肯定的同时,也给予了深刻的理论批评。这一点在朱子补传《大学》中得以集中展现。考察文献可见,朱子于此文本曾反复斟酌,以求既接续儒学精神源头,又能在更宏阔而精微的层次上重塑新儒学,最终建构出明体达用的新儒学体系。至此,儒学发展具有了新的理论基点。(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6年06期)

沈娟[8](2014)在《“物理”还是“道理”——作为实学的朱子“格物”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社仓法及其他《中庸》言:"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代大儒朱熹,也再恰当不过。朱子是一个心思极为缜密之人,又肯认真,无论学问,还是区处事物,莫不文理密察,臻乎极善。抛开其精微深刻的思想体系不论,更不必说他谨于出处进退,严于义利之防之自修实效,单从所谓的事功或实践层面看,朱子居其位,必谋其政,讲求实事,躬历亲履,不避繁细,以故他虽然一生频频辞官,大(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14年00期)

彭荣[9](2015)在《二程格物论的形成与朱子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大学》之格物与穷理等同起来,是二程的理论创造。这既同他们道学思想的发展有关,也与当时的洛学、开学之间的交流有关。格物论的源头是二程与张载关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争论,这一争议在吕大临问学于二程时重新提及,于是程颢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大学》做了发挥,将"格物"奥"穷理"关联起来,并训格为"至",但其所谓穷理只是横向推扩。后来程颐关中讲学,将"格物"诠释为穷其所以然之理,使程颢横向的"至于物"转变为纵向的"穷至物理"。朱子虽然继承了二程的格物论,但其所穷之理是太极演化的生生之理,在本体指向上与二程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朱子在经典为先的语境下展开理论建构,需要在本体层面上打通人心与众物之间的隔膜。(本文来源于《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期刊2015年00期)

尹晓宁[10](2014)在《格物致知新解:“以类相推”的方法论——兼论朱熹格物论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引起极大争议的概念。在围绕这一概念的诸多解释中,以朱熹的解说影响最大。本文认为,朱熹对"格物"的理解,其实是一种纵向的认识论,而根据早期儒家经典及汉唐注疏,并结合文字间的互训关系,可以看出"格物"其实是一种横向的、以类相推的方法论,是对远古以来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方法的概括。这种横向的认知方法是对朱熹"理一分殊"思想体系的一个补充。(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4年06期)

格物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阳明的格物论是以心即理为基础的,他的格物论经历了早期格物与诚意到后期格物与致良知的发展变化。格物、诚意与致良知叁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同一功夫的不同表述。由于王阳明和朱子都是从《大学》一书出发来阐发对格物的见解,所以二者在某些部分对格物有着相同的见解,但王阳明和朱子对格物的阐释分别是依据心学和理学,因此二者对格物的具体含义以及格物的方法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王阳明格物论的目的是为善去恶,达到至善,实现知行合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物论论文参考文献

[1].杨虎.论感通与格物——朱子格物论的一种阐释[J].中国文化论衡.2019

[2].辛香英.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兼与朱子之比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杨俊峰.论朱熹格物论视域中的“物”“理”与“知”[J].中州学刊.2018

[4].石磊.朱熹格物论中的“心学”倾向及其对心学工夫论的批判[J].学术探索.2017

[5].吕继北.宋儒“格物”论与儒释交融思潮[J].学术探索.2017

[6].江求流.从圣人观到格物论:论阳明学与朱子学差异的根源问题[J].王学研究.2017

[7].张新国.重建“儒者之学”——朱子《大学》补传成说及对各家格物论的批评[J].中州学刊.2016

[8].沈娟.“物理”还是“道理”——作为实学的朱子“格物”论[J].朱子学刊.2014

[9].彭荣.二程格物论的形成与朱子的重构[J].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5

[10].尹晓宁.格物致知新解:“以类相推”的方法论——兼论朱熹格物论的缺失[J].浙江学刊.2014

标签:;  ;  ;  ;  

格物论论文-杨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