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爪鳖论文-黄广潮

两爪鳖论文-黄广潮

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爪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政府组织,雅加达,野生动物,活体动物

两爪鳖论文文献综述

黄广潮[1](2014)在《千里迢迢归乡路—走私两爪鳖重返印度尼西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2月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以下简称"渔护署")将一批共2264只活体两爪鳖送返印度尼西亚,并在洛伦兹国家公园内的自然栖息地放生,以使这种珍稀濒危动物在自然环境下实现种群的自我繁衍,巩固野外两爪鳖种群。(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4年04期)

李小叁,汪玲,周科,聂刘旺[2](2010)在《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探讨两爪鳖和山瑞鳖的系统进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CR方法对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lp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mt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其它15种龟鳖类和两种鳄类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以凯门鳄和扬子鳄为外群,采用邻接(neighbor joining,NJ)法、最大简约(maximum likelihood,ML)法和最大似然(maximum parsimony,MP)法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均支持将龟鳖目分为3支:侧颈龟科(Pelomedusidae)(非洲侧颈龟Pelomedusa subrufa),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lpta)和一支由其它15种现生龟鳖类组成的进化支.在这里两爪鳖科被认为可能代表一新的亚目;而山瑞鳖聚于鳖科(Trionychidae)中,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最先聚成一支,再依次与马来鳖(Dogania subplana)、非洲鳖(Trionyx triunguis)、印度箱鳖(Lissemys punctata)聚成一组.(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李小叁[3](2010)在《两爪鳖和山瑞鳖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龟鳖目中的系统学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龟鳖类是地球上古老且形态最为特化的一支爬行动物,全世界现存龟鳖类约有450余种。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药用的过度开发以及宠物贸易的影响,龟鳖资源正日趋减少,有些种类已处于濒危,甚至有些种类尚未来得及被科学家鉴定,就已经绝灭。因而研究龟鳖类动物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共价闭合的双链DNA,大小约15~23 kb。由于线粒体具有结构简单、呈母系遗传、很少受到序列重排的影响等特点,已成为研究动物进化和系统发生的重要分子标记。至今(2010年5月),GenBank正式公布出的龟鳖类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只有34种。显然,此对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研究龟鳖目动物的系统发生是有限的。本研究采用PCR、LA-PCR及测序技术获得了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lp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分析了各基因组特点。两爪鳖和山瑞鳖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6 439 bp和17 243 bp,均包括22个tRNA、2个rRNA和13个蛋白编码基因及一个非编码控制区(Control region,CR)。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基因排列顺序和碱基组成均与典型的脊椎动物相似。山瑞鳖NADH3基因的第214位点存在额外核苷酸插入,但在两爪鳖中则没有发现。两爪鳖和山瑞鳖的控制区序列长度分别为972 bp和1 736 bp,均发现有终止相关序列(TAS)、保守序列框(CSB-F和CSB1-3)等几个保守序列区;在两爪鳖CR区的3’末端,发现有CA和AT两种基序(motif)的串联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分别为9次和16次;在山瑞鳖CR区的5’末端,存在一个长为50 bp (ATTTT ACTTT TTTTT CTCT CCCGC GCCCA AGAGATATAAAACCCCTGTAT)的长片段串联重复序列(重复5次),在其3’末端发现有TATAT基序串联重复序列,重复43次。本文结合从GenBank上检索到的另外15种龟鳖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以两种鳄做外群,基于线粒体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合并序列数据,采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nomy method,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和贝叶斯(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了龟鳖类动物的系统发生树,以期探讨两爪鳖和山瑞鳖在龟鳖目动物中的系统进化地位。在NJ树和MP树中,龟鳖目被分为叁大支:侧颈龟科(Pelomedusidae),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和一支由其它15种龟鳖类聚成的进化支,此结果支持将两爪鳖科提升到亚目的水平。然而ML树和BI树则支持两爪鳖科和鳖科构成姐妹群,再同其它曲颈龟物种共同聚为一支,支持将现今龟鳖类分为两大支: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和侧颈亚目(Pleurodira)。此争议还有待于采用更多的分子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在鳖科中,4种树拓扑结构完全一致(仅在置信值大小上略有差异),均显示山瑞鳖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首先聚在一起,构成姐妹群。然后,依次与马来鳖(Dogania subplana)、非洲鳖(Trionyx triunguis)、印度箱鳖(Lissemys punctata)聚集。因此我们认为山瑞鳖与中华鳖亲缘关系最近。(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周婷[4](2005)在《水中潜水艇-两爪鳖》一文中研究指出4年前,我在北京官园鱼市里发现了它——两爪鳖。最初它以机灵、憨厚的姿态吸引了我。当我停步继续观察它时,发现它在水中的游姿犹如一艘潜水艇;再仔细欣赏它时,其朴素单一的体色,柔和流畅的体形使我陶醉,依恋不舍。就这样,我把它领回了家,开始了我与它的零距离接触。(本文来源于《水族世界》期刊2005年04期)

王育锋,田功太,郑慧丽[5](2004)在《两爪鳖(猪鼻鳖)生物学及养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爪鳖以其酷似猪鼻的突出吻鼻和与海龟极相似的鳍状四趾及绅士般的泳态等特点,极具观赏价值,现已成为京沪宠物场上观赏种类,加之其肉质细嫩,因此可望开发为多用途的良种鳖(龟)。1名称、分类地位及其分布其拉丁名为Carettochelysinsculpta,英文(本文来源于《内陆水产》期刊2004年10期)

两爪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PCR方法对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lp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mt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其它15种龟鳖类和两种鳄类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以凯门鳄和扬子鳄为外群,采用邻接(neighbor joining,NJ)法、最大简约(maximum likelihood,ML)法和最大似然(maximum parsimony,MP)法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均支持将龟鳖目分为3支:侧颈龟科(Pelomedusidae)(非洲侧颈龟Pelomedusa subrufa),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两爪鳖Carettochelys insculpta)和一支由其它15种现生龟鳖类组成的进化支.在这里两爪鳖科被认为可能代表一新的亚目;而山瑞鳖聚于鳖科(Trionychidae)中,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最先聚成一支,再依次与马来鳖(Dogania subplana)、非洲鳖(Trionyx triunguis)、印度箱鳖(Lissemys punctata)聚成一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爪鳖论文参考文献

[1].黄广潮.千里迢迢归乡路—走私两爪鳖重返印度尼西亚[J].大自然.2014

[2].李小叁,汪玲,周科,聂刘旺.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探讨两爪鳖和山瑞鳖的系统进化关系[J].生命科学研究.2010

[3].李小叁.两爪鳖和山瑞鳖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龟鳖目中的系统学地位[D].安徽师范大学.2010

[4].周婷.水中潜水艇-两爪鳖[J].水族世界.2005

[5].王育锋,田功太,郑慧丽.两爪鳖(猪鼻鳖)生物学及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2004

标签:;  ;  ;  ;  

两爪鳖论文-黄广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