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螺钉论文-陈文炬,罗泽龙,余浩庆

微螺钉论文-陈文炬,罗泽龙,余浩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螺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错颌畸形

微螺钉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炬,罗泽龙,余浩庆[1](2019)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口外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磨牙移位、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和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9.25±0.46)分、上中切牙倾角差(5.26±1.28)°、凸距差(25.31±1.21)mm高于对照组的(8.18±0.38)分、(3.32±0.34)°、(17.12±1.35)mm,磨牙移位(2.41±0.22)mm低于对照组的(3.85±0.41)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错颌畸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黄山霞[2](2019)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口腔正畸的64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正畸,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种植体正畸,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效的只有1例,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患者有7例都无效,总有效率才只有78.13%,观察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正畸时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临床上的推广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钟胜频,刘海桥,钟声,陈丽燕,刘克华[3](2019)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钉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钉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矫正的错畸形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支抗组和微螺钉种植体组,各56例。强支抗组给予传统强支抗治疗,微螺钉种植体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效果;用X线测量分析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唇部软组织指标、牙列指标、上颌骨指标差值,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微螺钉种植体组治疗时间短于强支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强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螺钉种植体组治疗前后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E线、下唇-E线差值均大于强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螺钉种植体组治疗前后上切牙宽度、下切牙宽度、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差值均大于强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螺钉种植体组治疗前后上颌宽度、下颌宽度、SNA角、SNB角差值均大于强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螺钉种植体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强支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钉进行口腔正畸治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唇部软组织、牙列、牙槽突的美学形态,具有较好的正畸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2期)

常红梅[4](2019)在《正畸联合微螺钉在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中使用正畸联合微螺钉的修复效果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颌牙伸长邻牙倾斜患者88例,通过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均组44例。参照组颌牙伸长邻牙倾斜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观察组颌牙伸长邻牙倾斜采用正畸联合微螺钉修复模式方式,对比不良反应、总有效率、叁项典型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颌牙伸长邻牙倾斜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牙齿修复模式后,观察组与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95.45%)、38(86.36%),x2值4.1952,组间差异P值<0.05,具有数据可比性,观察组修复有效性明显高于参照组;接受常规牙齿修复模式的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20(45.45.%),明显高于观察组2(4.54%),组间差异值较大,x2值=2.4682,P值<0.05,数据具有比对意义;接受常规牙齿修复护理模式的参照组在水肿、炎症、牙髓坏死叁项典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9.09%)、1(2.27%)、0(0.00%),明显低于接受正畸联合微螺钉修复模式方式的参照组患者,x2值分别为4.8889、3.8801、4.1905,P值分别为0.0270、0.0488、0.0406,P值均<0.05,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联合微螺钉在颌牙伸长邻牙倾斜修复中具有非常显着的应用效果,应该在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科学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王焱[5](2019)在《正畸治疗中微螺钉支抗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微螺钉支抗的稳定性。方法选取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种植微螺钉36颗,通过评价种植数量、种植位置、种植位置的反应、种植力度、加力时间、患者口腔卫生等临床变量并结合SPSS 19.0软件分析技术来确定影响微螺钉支抗稳定性的因素。结果在36颗微螺钉中,33颗微螺钉种植成功,成功率为91.7%。患者治疗时,种植部位不同,微螺钉的稳定性不同;若在种植早期施加种植力度,则会影响正畸治疗,若在后期加大种植力度,则对治疗无显着影响;口腔卫生良好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及微螺钉的稳定性更加显着,而其他变量则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结论种植部位、治疗初期的稳定性及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是影响微螺钉支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郭雯雯[6](2019)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口腔正畸治疗患者80例,均为我院口腔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方案治疗(观察组,n=40)与采用普通支抗方案治疗(对照组,n=40)效果、并发症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正畸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7.5%,相较对照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牙龈炎1例,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水肿2例,牙齿松动2例,牙龈炎3例,并发症率为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且临床安全性也较为理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1期)

赵向东[7](2019)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的效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6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对照组选择口外弓强支抗,治疗组选择螺钉种植体支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操作时间、上中切牙倾角改变量、上中切牙凸距改变量、第一磨牙位移与对照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畸形进行有效矫正,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与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张丽,孙倩[8](2019)在《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成人双颌前突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与对照组(40例,传统方式支抗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各个阶段时间(排齐整平时间、精细调整与被动保持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及主动矫治时间)、矫治前、后的蝶胺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交角(SNA)、上中切牙角(U1-SN)、下中切牙角(L1-MP)、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U1-LI)及并发症(矫治器松动、矫治器脱落、口腔肿胀)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排齐整平时间、精细调整与被动保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关闭拔牙间隙时间、主动矫治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的U1-SN、L1-MP均显着降低,U1-LI均显着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S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略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着,能缩短矫治时间,提高矫治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3期)

李鑫[9](2019)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实施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正畸效果。结果观察组正畸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着更高(P<0.05)。结论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口腔正畸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2期)

吕红[10](2019)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X线测定结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磨牙位移量(3.67±0.67)mm小于对照组的(5.92±1.21)mm,上中切牙倾角差(27.53±3.26)°、上中切牙凸距差(5.78±0.71)mm均大于对照组的(11.49±1.26)°、(3.85±0.2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微螺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口腔正畸的64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正畸,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种植体正畸,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效的只有1例,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患者有7例都无效,总有效率才只有78.13%,观察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正畸时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临床上的推广价值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螺钉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文炬,罗泽龙,余浩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2].黄山霞.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3].钟胜频,刘海桥,钟声,陈丽燕,刘克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钉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

[4].常红梅.正畸联合微螺钉在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5].王焱.正畸治疗中微螺钉支抗的稳定性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6].郭雯雯.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赵向东.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治疗中的效果探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8].张丽,孙倩.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9].李鑫.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10].吕红.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标签:;  ;  ;  ;  

微螺钉论文-陈文炬,罗泽龙,余浩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