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陈悦

(德阳市衡山路学校四川德阳618000)

往往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的班级,科任教师上课就得心应手,轻松愉快。但对于地理学科而言,一个教师至少上6个及其以上班的课,上完一个纪律好的班,再去上一个差一点的班,往往心情烦躁。很郁闷:觉得咋同是同龄人,为什么一个班的同学那么优秀,而另一个班的学生那么浮躁。这就是我们常遇见的“十个指头不一样齐”,每个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很大,就使得该班的学习氛围很差。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任课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检验,也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1.寻找原因

对于学困生,我首先做到认真观察,找出他们差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而后对症下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子女跟随着他们的父母来到我们的城市,来到我们的学校。随着我校成为外来民工子女定点接收学校,外来民工子女成为生源的一个主要群体,在这些孩子中,不乏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学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在学习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成了学困生,难到是他们的错吗?

1.1与学生早期教育有关。

大部分的外来民工子女是“留守”儿童,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老家同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上中学才被接来同父母同住。他们的基础也许就是个三年级的学生,在加上行为习惯差,纠正起来有难度。这类学生,十有八九都会成为学困生,对老师来说,也是相当累的。

1.2与家长教育观念、重视程度有关。

不少家长因为成天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并不重要,孩子来学校老师看好别出什么事就好。更别说关心孩子今天学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家庭作业有没有完成好。这样长久以来,学生就觉得学不学习无所谓,更有甚者还找点事情让父母关注他,于是扰乱课堂秩序。

2.因材施教,用心教育

2.1调整心态,用心交流。

作为一个科任教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困生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用心交流沟通,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这样会恶性循环的。只有静下来,去换位思考,去体验他们的感受,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2.2用真挚的爱打动学困生的心。

爱,促人感化,催人振作,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在成长过程中,受排斥,被讽刺,遭冷眼的体验较多,他们内心更需要温暖,需要爱。只有从心底里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悟到我们的爱心和期待,才可能让他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火,自觉地将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通常利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通过适时激励,适时表扬,让他们发挥潜力。

2.3耐心地进行有效教育。

教师绝不能歧视、厌烦学困生或对之放任自流,而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点燃他们迟闪的火花,即时给予表扬鼓励;对过错反复的现象,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善于在反复中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我经常利用上课时间给他们时间谈理想,并激励他们一定要为之而努力。时常找他们谈谈为自己的近期目标又花了多少功夫。我还让他们参与一些大赛,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画画,比如摄影,让他们敢于竞争,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4精心上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感兴趣,当然也就学不进去。因此,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采取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采取了背诵古诗、歇后语、小故事和各种游戏活动等形式。有时还在课堂上做起了实验,用橡皮泥制作高山,并按照一定的高度,进行等高线的学习。学困生普遍感到兴趣浓厚,学得轻松愉快,容易接受。

2.5适时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不定时的反思,一是建立“反思本”,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随时把学习中的得失及其原因、改进的方法记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对“反思本”再进行反思。二是成立“回顾日”每周五利用10-15分钟时间集体回顾本周学习情况,通过老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带动学生进行集体反思和个体反思。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训练,学生学习面貌不仅有了改观,他们的内在品质也提升了。

总之,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心理个性特征,对他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的爱心感化他们,催其上进,努力把他们塑造为身心健康的好学生。切忌不要操之过急,有时要冷处理,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切忌不要简单粗暴,这样往往会让你的教育很被动,要主动教育他们,让他们信任你,并不断改进。

收稿日期:2009-12-04

标签:;  ;  ;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