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丙烷论文-余国枢,谭煜亮,李振球

二氯丙烷论文-余国枢,谭煜亮,李振球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氯丙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溶剂型,胶粘剂,1,2-二氯丙烷,GC-MS

二氯丙烷论文文献综述

余国枢,谭煜亮,李振球[1](2018)在《溶剂型胶粘剂中1,2-二氯丙烷含量的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溶剂型胶粘剂中1,2-二氯丙烷(DCP)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RTX-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中1,2-二氯丙烷(DCP)浓度在0.2~5.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方法检出限为5mg/k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0.0%~94.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8%~3.93%(n=6)。该方法能有效地对溶剂型胶粘剂中1,2-二氯丙烷(DCP)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有简单、快速可靠性高等特点,能满足实验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检验检测》期刊2018年04期)

何嘉恒,戎伟丰,蒙瑞波,胡嘉雯,吴邦华[2](2018)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同时测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经二硫化碳解吸,以DB-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质量浓度分别在1.16~17 400.00 mg/L和1.19~17 850.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检出限均为0.07 mg/L,平均解吸效率分别为96.9%~98.2%和95.8%~96.8%,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为0.4%~0.6%,批间RSD分别为1.6%~3.2%和1.2%~2.8%,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4 d。结论本方法解吸效率和灵敏度较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周青,李嘉琳,王玲,孙爱丽,徐水英[3](2018)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中的1,2-二氯丙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血液中1,2-二氯丙烷的方法。方法:用甲苯提取血液中1,2-二氯丙烷,联用GC-MS方法检测。采用全离子扫描方式(SCAN)检测其保留时间(RT)。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方式采集数据,确定线形范围,计算检出限。用标准品配制浓度分别为100 ng/ml、400 ng/ml、1000 ng/ml的1,2-二氯丙烷加入血液,分别选择甲苯、乙酸乙酯二种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平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1,2-二氯丙烷在甲苯中成线形分布,y=62.989x–49.966,R2=0.9989;采用SCAN方式检测,1,2-二氯丙烷色谱峰RT为2.32;选择SIM信噪比S/N=3,1,2-二氯丙烷最低检出浓度为2 ng/ml;日内精密度RSD为2.6%。日间精密度RSD为3.2%;标准品配制100 ng/ml、400 ng/ml、1000 ng/ml的1,2-二氯丙烷于血液,回收率较高的为乙酸乙酯,其次为甲苯,两者相差不大。结论: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血液中1,2-二氯丙烷的方法,灵敏、快速、线性范围好。(本文来源于《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期刊2018年01期)

[4](2016)在《年产8000吨1,3-二氯丙烯、年产3.2万吨1,2-二氯丙烷、年产10000吨1,2,3-叁氯丙烷建设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该项目位于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由岳阳市云溪区道仁矶溶剂化工厂投资建设,建设年产8000吨1,3-二氯丙烯、年产3.2万吨1,2-二氯丙烷、年产10000吨1,2,3-叁氯丙烷建设项目。项目属于技改项目,主要利用工业用二氯丙烷(DD混剂)通过间歇、连续精馏得到产品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利用粗叁氯丙烷(环氧高沸)通过间歇、连续精(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6年07期)

[5](2016)在《从氯醇法环氧丙烷废液中提取1,2-二氯丙烷的工业装置和连续精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氯醇法环氧丙烷废液中提取1,2-二氯丙烷的工业装置和连续精馏方法。环氧丙烷废液经过精馏,逐级冷凝再精馏再冷凝,分离后得到1,2-二氯丙烷产品无色透明、无刺激性气味,纯度可达95-99%(wt),收率90-95%,设备无腐蚀。本发明采用连续精馏工艺,不需加入共沸剂水,避免设备腐蚀的问题,同时,精馏过程连续运行,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6年07期)

孙程超[6](2015)在《1,2-二氯丙烷催化脱氯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制备了FeCl_3-AICl_3-TiCl_4/AC催化剂,将其应用于1,2-二氯丙烷催化脱氯制丙烯的反应中。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XRD、BET和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本文还考察了1,2-二氯丙烷分别在NaOH水溶液、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除反应制得1-氯丙烯。采用高压釜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反应工艺条件对消除反应的影响。一、1,2-二氯丙烷催化脱氯反应本文以FeCl_3、AlCl_3、TiCl_4为活性组分,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负载法制备了FeCl_3-AlCl_3-TiCl_4/AC催化剂,并通过XRD、SEM、BET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从XRD和SEM谱图中得出,活性炭负载金属氯化物后,石墨特征衍射峰仍然明显存在,说明金属氯化物均匀负载在活性炭表面,并未对活性炭的石墨结构造成破坏。BET结果表明:FeCl_3-AlCl_3-TiCl_3/A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81.4m2/g,孔体积0.23cm3/g,催化剂的孔结构以微孔为主,含有部分中孔。从NH3-TPD谱图中可以看出该催化剂存在较多的弱酸位以及少量的中酸位。实验考察了FeCl_3-AlCl_3-TiCl_4/AC催化剂对1,2-二氯丙烷脱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处于250~300℃时,FeCl_3-AlCl_3-TiCl_4/AC催化剂主要催化1,2-二氯丙烷脱氯化氢生成1-氯丙烯。当温度高于350℃时,催化剂主要催化1,2-二氯丙烷脱氯气生成丙烯。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总选择性在91%左右。在低空速下,FeCl_3-AlCl_3-TiCl_4/AC催化剂主要催化1,2-二氯丙烷脱氯气生成丙烯,随着空速的增加丙烯的选择性随之降低。当反应温度为460℃,质量空速为0.6h-1时,FeCl_3-AlCl_3-TiCl_4/AC催化剂对1,2-二氯丙烷的催化活性最高,1,2-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大于99%,丙烯的选择性为87.9%。二、1,2-二氯丙烷碱性消除反应本文以1,2-二氯丙烷碱性消除脱氯化氢制备1-氯丙烯为探针,采用高压釜反应装置,考察了不同溶剂、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等因素对消除反应的影响。1、以1,2-二氯丙烷为原料,将其与NaOH水溶液混合,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制备了1-氯丙烯。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50℃,NaOH和1,2-二氯丙烷摩尔比为1.1:1,NaOH摩尔浓度为12mo1/L、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其用量为1,2-二氯丙烷的0.5wt%,反应时间为2h,1,2-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可达94.7%,1-氯丙烯的选择性为69%。2、以1,2-二氯丙烷为原料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除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0℃,NaOH和1,2-二氯丙烷摩尔比为1.1:1,无水乙醇与1,2-二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85:1、反应时间为1h,1,2-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可达97.5%,1-氯丙烯的选择性为57.7%。3、以1,2-二氯丙烷为原料与NaOH甲醇溶液共热发生消除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NaOH和1,2-二氯丙烷摩尔比为1.4:1,无水甲醇与1,2-二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34:1、反应时间为0.5h,1,2-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可达96.2%,1-氯丙烯的选择性为63.2%。实验结果表明:进攻试剂的碱性越强和/或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溶剂的极性越小越有利于消除反应。与醇作溶剂相比,水作为溶剂的优点是成本较低,1-氯丙烯的选择性相对最高。水作溶剂缺点是反应能耗高,需添加表面活性剂,产生大量的氯化有机废水造成环境污染。与水作为溶剂相比,醇作为溶剂时产物分离后醇溶剂可重复使用。与乙醇作为溶剂相比,甲醇作为溶剂时1-氯丙烯的选择性较高,且甲醇的价格低于乙醇。综合考虑,1,2-二氯丙烷在NaOH甲醇溶液中反应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5-10-01)

高梦璠[7](2015)在《从二氯丙烷废液中萃取回收氯丙醇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过程中生成大量的二氯丙烷副产品,在这些二氯丙烷副产品中含有8%左右未反应完全的氯丙醇,直接影响到环氧丙烷的收率。本文以水为萃取剂,对从二氯丙烷溶液中回收氯丙醇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本文以水为萃取剂对两相的分相时间、相比以及萃取级数对氯丙醇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为1:1时,氯丙醇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最大,分配系数为2.333,萃取率为89.01%。并采用单液滴法研究了温度、两相界面积等因素对氯丙醇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及两相间界面积增大,氯丙醇萃取速率也增大。该研究为水萃取氯丙醇的工业化打下基础,也为后续模拟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为了将实验数据更好的应用于工业生产,本文还对水萃取氯丙醇的传质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随着比表面积、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依据双膜理论,建立滴内、外分传质系数经验式,回归了传质系数方程的参数,建立了新的传质系数模型,该模型较好的反映了萃取条件下的传质系数,且模型的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9.626%,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水萃取氯丙醇工业设备的设计与放大。采用本文研究的实验数据为依托,矫正了NRTL方程模型参数,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水萃取氯丙醇的错流及逆流工艺进行了对比,确定了萃取塔的逆流萃取流程,并将逆流工艺进行模拟优化,研究了相比、塔板数、温度、压力对萃取塔萃取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优萃取条件,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平均相对误差为8.643%,说明模拟值与实验值数据相关性好。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氯丙醇的萃取工艺过程的开发,为其工业化设计提供较准确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05-01)

[8](2013)在《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就1,2-二氯丙烷统一分类和标识(CLH)提议征求意见》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已开始就产业界提出的将1,2-二氯丙烷列为《分类、标识和包装法规》(CLP法规)中定义的2类致癌物的提议征求意见。这次意见征求截止12月23日。同时,德国已通知ECHA,该国打算为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提交一项统一分类和标识提议。该提议预计将于11月底提交,旨在删除CLP法规中定义的2类眼刺激性物质和1类急性水生毒性物质分类。(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张伟,吕婧,杨志强,吕剑[9](2013)在《1,1,1-叁氟-2,3-二氯丙烷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态法,测定了1,1,1-叁氟-2,3-二氯丙烷(HCFC-243db)在293.59—400.80 K温度区间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并用Antoine方程ln p=A-B/(T+C)进行关联,确定了蒸汽压方程的3个参数A,B,C的值分别为17.205,5 485.902和90.276。Antoine方程计算得到的饱和蒸汽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05%—2.88%之间。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到HCFC-243db在293.59—400.80 K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蒸发热为28 326.222 J/mol,通过Antoine方程计算得到的常压沸点为345.12 K。(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3年10期)

吴雯婷,周志俊[10](2013)在《日本报告1,2-二氯丙烷引起接触工人的胆管癌》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13年3月发布了《印刷工厂所发生的胆管癌是否与工厂作业有关》报告书。该报告书指出,印刷工厂所发生的胆管癌,极有可能是因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1,2-二氯丙烷所导致的。现将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希望引起国内同行关注。日本厚生劳动省因在2012年3月接收到大阪府某印刷工厂的胆管癌工伤赔偿的申请,于当年9月组成专门调查委员(本文来源于《环境与职业医学》期刊2013年06期)

二氯丙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同时测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经二硫化碳解吸,以DB-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质量浓度分别在1.16~17 400.00 mg/L和1.19~17 850.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检出限均为0.07 mg/L,平均解吸效率分别为96.9%~98.2%和95.8%~96.8%,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为0.4%~0.6%,批间RSD分别为1.6%~3.2%和1.2%~2.8%,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4 d。结论本方法解吸效率和灵敏度较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的同时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氯丙烷论文参考文献

[1].余国枢,谭煜亮,李振球.溶剂型胶粘剂中1,2-二氯丙烷含量的检测方法[J].中国检验检测.2018

[2].何嘉恒,戎伟丰,蒙瑞波,胡嘉雯,吴邦华.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J].中国职业医学.2018

[3].周青,李嘉琳,王玲,孙爱丽,徐水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中的1,2-二氯丙烷[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

[4]..年产8000吨1,3-二氯丙烯、年产3.2万吨1,2-二氯丙烷、年产10000吨1,2,3-叁氯丙烷建设项目[J].乙醛醋酸化工.2016

[5]..从氯醇法环氧丙烷废液中提取1,2-二氯丙烷的工业装置和连续精馏方法[J].乙醛醋酸化工.2016

[6].孙程超.1,2-二氯丙烷催化脱氯性能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

[7].高梦璠.从二氯丙烷废液中萃取回收氯丙醇过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8]..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就1,2-二氯丙烷统一分类和标识(CLH)提议征求意见[J].生态毒理学报.2013

[9].张伟,吕婧,杨志强,吕剑.1,1,1-叁氟-2,3-二氯丙烷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与关联[J].化学工程.2013

[10].吴雯婷,周志俊.日本报告1,2-二氯丙烷引起接触工人的胆管癌[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

标签:;  ;  ;  ;  ;  

二氯丙烷论文-余国枢,谭煜亮,李振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