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代表性论文-李珍

花粉代表性论文-李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花粉代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谷类作物,离体花粉活力,MNU诱变,新技术

花粉代表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珍[1](2016)在《代表性谷类作物离体花粉生殖细胞MNU诱变处理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命科学由基因组学向蛋白组学转向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培育的有效技术途径,高效化学诱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生物学、农学、食品科学等学界及相关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MNU(N-甲基-N-亚硝基胍)是一种高致变率的新型基因诱变剂,在日本已用于水稻受精卵诱变及突变体的规模化开发。然而,MNU用于其它谷类作物的基因诱变研究还未见报道。玉米和高粱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是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基因诱变新技术的研发对于丰富食品素材,保证食品原材料的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致力于谷类作物生殖细胞MNU诱变处理技术的研发,旨在解决该诱变研究中水性处理环节谷类作物花粉活力低的技术难题,最终开发一个对谷类作物基因诱变具有普适性的诱变技术体系。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对不同保护液(PVS)处理下的玉米离体花粉和高粱离体花粉进行活力测定,结果表明PVS1(同时含有甘油、乙二醇、二甲基亚砜、蔗糖四种成分的玻璃化保护液)对谷类作物水性环境下离体花粉存活率的保护效果最好,该条件下玉米和高粱离体花粉活力分别为56.73%和56.17%。(2)基于使用PVS1保护液的前提下,对更具代表性的玉米离体花粉进行MNU诱变处理,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MNU浓度为1.0mmol/L,处理时间为40 min,pH 4.8,磷酸盐缓冲液为10 mmol/L为其最适诱变处理条件。(3)进一步对最适诱变处理条件下的玉米离体花粉进行发育形态学解析,证明此诱变处理条件可以保证授粉、受精过程的顺利完成,并且得出玉米的结棒率为52%。本研究使用的诱导谷类作物花粉生殖细胞发生诱变的MNU诱变剂,与EMS诱变剂相比,理论上具有更高的诱变效率;与日本已报道的水稻受精卵的MNU诱变处理相比,我们期待其具有更高的突变体开发效率。玉米和高粱是我国最主要的旱地农作物。本文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对谷类作物生殖细胞的诱变和突变体的开发提供普适性的借鉴,更对选育作物优异新品种、提高其蛋白和脂肪酸等营养品质、创制食品新素材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6-06-01)

伍婧,马玉贞,桑艳礼,蒙红卫,胡彩莉[2](2013)在《宁夏大罗山表土样品中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宁夏大罗山(森林岛屿)及其周边地区69个样方的植被调查和表土花粉分析的数据,计算得到主要花粉类型的联合指数(A)、低代表性指数(U)、超代表性指数(O)和花粉百分比含量。通过分析表明:禾本科和蒿属花粉与植被的关系呈强相关,花粉的出现能够指示母体植物在当地的生长;桦木属、藜科、云杉属和松属花粉类型具超代表性,但若花粉百分比含量较高仍可以表征母体植物在当地的生长;菊科、蔷薇科、瑞香科、旋花科、榛属、莎草科、大戟科、唇形科、豆科、木樨科、杨属、柳属、蒺藜科和伞形科花粉与植被的关系呈弱相关,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十字花科和柽柳科花粉与植被无相关性,花粉的出现和百分比含量都不能作为母体植物出现的指标。以上结果可为化石孢粉记录的解释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舒军武[3](2012)在《日本本州北部白神山地圆齿水青冈林(Fagus crenata)表土花粉分析及水青冈属花粉的代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和探讨水青冈表土花粉与现生植被的关系及其花粉代表性,我们对日本本州北部白神岳圆齿水青冈林中苔藓表土花粉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结果表明Fagus花粉可有效指示青冈林森林植被:在水青冈优势林中Fagus花粉百分含量达35%—40%以上;偏离水青冈林或无水青冈林分布时,含量低于5%—10%;介于两者之间为含有水青冈的混交林。这一结果与我国众多学者报道的表土花粉研究显示Fagus花粉的低代表性不相一致,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国内取样点松属(Pinus)花粉的突出含量及林地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紧密相关,从而干扰"遮掩"了水青冈花粉具有合适代表性这一特点。(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郑振华,田芳,曹现勇,许清海,李月丛[4](2008)在《中原地区不同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及对周围植被的代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原地区落叶松林、阔叶杂木林、栎树林、油松阔叶混交林、竹林、柏树林、杨树林、河口草甸、农田花粉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森林植被花粉组合均以乔木花粉为主(占50%以上),平原区杨树林、河口草甸和农田均以草本花粉为主(占84%以上),均较好地反映了样点周围植被特征。松树林松树花粉高于70%,周围有少量松树的样点松树花粉占50%左右,周围没有松树的样点松树花粉在30%以下。落叶松林中落叶松花粉仅占2.4%,杨树林样品中未发现杨树花粉,竹林样品中禾本科花粉仅占3.4%,表明落叶松、杨树、禾本科花粉均具低代表性;判别分析也表明落叶松和杨树花粉呈低代表性。受周围和区域性植被影响,农田样点农作物花粉占30%左右,说明农田环境不利于花粉保存,故花粉浓度较其他植被类型低。(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花粉代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宁夏大罗山(森林岛屿)及其周边地区69个样方的植被调查和表土花粉分析的数据,计算得到主要花粉类型的联合指数(A)、低代表性指数(U)、超代表性指数(O)和花粉百分比含量。通过分析表明:禾本科和蒿属花粉与植被的关系呈强相关,花粉的出现能够指示母体植物在当地的生长;桦木属、藜科、云杉属和松属花粉类型具超代表性,但若花粉百分比含量较高仍可以表征母体植物在当地的生长;菊科、蔷薇科、瑞香科、旋花科、榛属、莎草科、大戟科、唇形科、豆科、木樨科、杨属、柳属、蒺藜科和伞形科花粉与植被的关系呈弱相关,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十字花科和柽柳科花粉与植被无相关性,花粉的出现和百分比含量都不能作为母体植物出现的指标。以上结果可为化石孢粉记录的解释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粉代表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珍.代表性谷类作物离体花粉生殖细胞MNU诱变处理技术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6

[2].伍婧,马玉贞,桑艳礼,蒙红卫,胡彩莉.宁夏大罗山表土样品中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J].古生物学报.2013

[3].舒军武.日本本州北部白神山地圆齿水青冈林(Faguscrenata)表土花粉分析及水青冈属花粉的代表性[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2

[4].郑振华,田芳,曹现勇,许清海,李月丛.中原地区不同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及对周围植被的代表性[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

标签:;  ;  ;  ;  

花粉代表性论文-李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