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效应论文-李宇,钟志强,曾思远,王欣

景观生态效应论文-李宇,钟志强,曾思远,王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生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景观指数,圈层效应,黄埔区

景观生态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钟志强,曾思远,王欣[1](2019)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圈层效应——以广州黄埔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向扩展迅速增长的地区,也是城市各类基础设施迅速间外延伸、逐步建设的地区。黄埔区作为广州东进战略的主要承载体也是广州市城市化的边缘地区,具有典型的城市新区特有的城乡二元格局。本文立足黄埔区这一快速城市化地区,从城市扩张视角研究黄埔区景观生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密度与城市扩张方向没有显着的关联性;(2)形状指数沿城市扩张方向不断增大;(3)多样性指数沿城市扩张方向呈现分异特征。(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9-08-23)

管陈雷[2](2019)在《重庆市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旅游业正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度假区发展势头迅猛。土地是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核心载体,旅游度假区空间转换直接体现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因此,如何准确识别山地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类型,探讨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厘清其景观生态效应,模拟和预测未来用地变化,对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运用ArcGIS 10.2、Fragstats 4.2和IDRISI 17.0软件,分析了2010—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模拟和预测了研究区未来用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探究了土地利用现存问题与对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缓慢发展阶段中,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缓,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较低;在快速发展阶段中,各用地类型之间的面积转换明显增快,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提升。其中,主要以高级住宅用地为先导,以休闲健身用地、旅游旅馆用地、风景观赏用地和旅游餐饮用地跟进增长。从用地规模来看,以高级住宅用地为核心,以风景观赏用地、旅游旅馆用地、旅游餐饮用地以及休闲健身用地等旅游配套设施为辅。实现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以避暑度假、观光游览、康体养生为主的旅游功能与土地利用的相对有效衔接。(2)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呈“核心—边缘”的特征。从静态观察来看,“核心”指仙女山镇行政区域,“边缘”指新开发和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与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从动态演变来看,“核心—边缘”的空间形态日益凸显并表现出点状、线状和面状的空间扩展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从以“林地+耕地”为核心的山地度假小镇与景区依托型土地利用组合模式,逐渐向以“林地+耕地+商服用地”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组合模式转变。土地利用功能逐渐从传统单一的行政、生产和居住功能逐渐转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餐饮、住宿、观光、休闲、购物、康体、健身等“多元复合型”功能。(3)驱动机制:以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居民行为与抉择等内生驱动因素为基础条件,以政府行为、社会投资和旅游业发展转型等外部驱动因素为核心要素,共同形成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4)景观类型和生态效应: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呈下降趋势,同时景观破碎度、聚合度和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主要以林地和耕地等自然景观为主,高级住宅用地、旅游旅馆用地、旅游餐饮用地等城镇建设景观为辅。农村宅基地和耕地的景观破碎度最高,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景观的集聚度最高,而景观聚合度在不断增强,反映出研究区集中连片、多组团式的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区景观人工干扰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以低、较低和中等强度的人工干扰区域占主导,较高和高等强度的人工干扰区域集中分布。(5)CA-Markov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2017年研究区的空间模拟精度为0.91,模拟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反映出高程、坡度、空间距离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较为显着的。在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中,林地将作为主要转出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商服用地仍将持续增多,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增长最为明显;交通运输用地、耕地、园地和草地协同增长,与旅游相关用地的多功能性日渐突显。基于上述结论,从政策、技术、效益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期望通过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用地技术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举措,推动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丁翠[3](2018)在《赵固煤矿区景观生态质量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矿产资源开发及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生态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景观生态质量作为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不仅能反映矿区在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稳定性时能力的大小,也能揭示矿区在满足生物生存和发展等生态功能方面的潜能;景观生态效应是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对景观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对于维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矿区景观生态质量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矿区生态环境改善,加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本研究以焦煤集团赵固煤矿为例,在构建以景观稳定程度和景观干扰程度为准则层的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四象限评价模型对赵固煤矿区时间维度和空间尺度变化下的景观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并基于矿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结合景观变化特征,对矿区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基于景观生态质量及生态效应的变化特征,对不同区域复垦后形成的复垦景观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2008-2016年赵固煤矿区景观生态质量变化显着,时间维度上,研究区景观生态质量整体呈现“良好—较差—好—较好”的变化特征;空间尺度上,矿区开采点附近村庄景观生态质量呈现先变差后好转的变化趋势;而远离矿区开采点的村庄景观生态质量呈现略微变差的特征。(2)2008-2016年赵固煤矿区景观生态效应整体上呈现“变差—好转—变好”的变化特征。人为活动干扰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造成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稳定性降低、景观受干扰程度增加,景观生态效应呈现变差的趋势。随着矿区受影响程度的减轻及政府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景观生态效应增加。(3)对不同区域复垦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沉陷区复垦景观的可持续性要优于其他区域复垦景观的可持续性,不稳定沉陷区复垦景观的可持续性最差。由此可见,进行复垦时要选择合适的复垦区域,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贾旭飞[4](2018)在《基于CLUE-S模型的长安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其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共同影响,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改变了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因而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威胁着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在LUCC的研究中,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预测,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生态效应分析的重要手段。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可以反映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将LUCC与景观格局相结合,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了解区域景观格局特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长安区为研究区域。首先,对长安区2010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和驱动因子间的关系,建立CLUE-S模型;以长安区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长安区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模拟验证;又以长安区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长安区2025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最后,以长安区2010年、2015年和202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长安区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长安区2010-2015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长安区变化最明显的地类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土地利用转移流主要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少量转移。(2)2010-2015年长安区境内土地利用类型图斑的形状及边界都向更加简单、规则的方向发展。除水域外,长安区土地利用类型抵御外界干扰能力、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能力有所提高。(3)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的CLUE-S模型,模拟长安区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精度评价KAPPA值为0.93,远大于0.75,模拟效果较好。表明可以使用相关参数以及CLUE-S模型对未来长安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预测。(4)2010-2025年长安区土地利用类型图斑的破碎度都有所下降,各用地类型都向着更加均匀和连续的整体方向发展,但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差异明显,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区境内景观生态效应指数高值区增加,人类对景观的影响程度变大,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风险升高。(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21)

王兴敏[5](2017)在《长叁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干扰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空间载体,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纽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需求与供给减少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不但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对生态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一系列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纷纷涌现。从景观生态学的方面来说,由于地区的不合理利用使系统内各个要素都受到了干扰,伴随着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系统破坏、交通拥堵、城市热岛效应、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等问题,离开区域景观生态功能,经济社会功能减弱。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中空间分析与生态功能分析的结合,重点是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其核心研究问题为:生态过程受到空间格局及其变化什么样的影响,生态系统又受到人类活动什么样的影响等。长叁角地区的快速发展暴露了 土地利用管理的缺陷,反映出原有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利用RS获取实时的空间地理数据,加上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以共享边界和连接度为切入点,分析长叁角地区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景观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干扰破坏,然后基于景观类型、景观结构、景观功能3个指标构建生态干扰强度评价模型,分析长叁角地区近30年来受到的生态干扰强度变化,并尝试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用途管控等方面研究缓减生态干扰的土地利用策略。结果发现:(1)最长的共享边界类型由1985年的耕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转变为2015年的建设用地-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共享边界,表明长叁角地区土地利用优势景观类型由耕地、林地和水域景观占主导转变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占主导,而建设用地扩张是其主要驱动因素。(2)1985-2015年间长叁角地区建设用地对耕地景观的中干扰共享边界明显增多,且呈现中密度和高密度发生区域大幅增加而低密度发生区域大幅减少的特征;耕地对生态用地的弱干扰共享边界在发生区域和密度水平均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建设占用耕地的非农化过程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基于土地利用共享边界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其类型、长度和形状等边界特征上来测度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生态干扰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具有很好的作用,是分析景观格局动态与景观干扰时空分异已有方法的有益补充探索。(4)利用最小费用模型,以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坡度作为阻力面,通过得出的费用距离我们发现,长叁角地区近30年来高水平连接度下降明显,低连接度面积不断扩张。(5)基于景观类型、景观结构、景观功能3类评价指标构建生态干扰强度评价模型,分析长叁角地区的1985年与2015年受到的生态干扰强度变化,我们得到,长叁角地区近30年的受到的干扰程度加剧,尤其是上海地区和上海市周边(南通、苏州、嘉兴),上海地区处于强干扰状态,而其周边城市生态用地分布也受到较强的生态干扰。其研究内容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东部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杨清可,段学军,金志丰,王磊[6](2017)在《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情景模拟与景观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城镇化进程快速、区位条件特殊的南通市作为案例,集成CLUE-S模型与Auto-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适合不同情景的建设用地扩张的动态分布模型。通过1987年以来遥感影像获取的4个时段的南通市建设用地增长时空特征分析提取先验知识规则,模拟在基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与空间布局,通过景观学知识分析其空间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空间上围绕城区和乡镇中心快速蔓延,呈现"轴线增长-内部填充"交替的周期性波动规律。Kappa系数与模拟正确率(PCM)显示,构建的复合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应用于对未来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未来建设用地扩张集中在城镇周边,其中在经济发展情景下还有向东部沿海滩涂扩展的趋势。由于扩张剧烈,在建设用地集中区呈现出融合成更大面积分布区的现象。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的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均较高,景观格局趋于不稳定,破碎化相对严重。(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魏中龙[7](2017)在《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类对土地空间利用和食物生产属性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土地的自然生态功能属性认识不足,造成大量具有重要生态作用的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用地转换成了城镇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由此引起土地利用/覆被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人工建筑将土地下垫面硬化后改变了地表的覆盖状况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对区域水热循环和局部气候产生不利影响,引发区域“热岛效应”、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并最终导致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功能衰退和生态危机的发生。在国家倡导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讨重庆市巴南区江南新城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从景观的角度分析LUCC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以景观生态优化为目标引导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最终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维护区域生态功能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这对巴南区江南新城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特征2010-2015年,巴南区江南新城LUCC呈现出以建筑景观面积的增加,农田、自然等景观面积的缩小为主要变化方向,以城镇用地大规模侵占耕地、园地、林地等为主要变化过程的特征,且这些变化多集中于研究区低丘缓坡区。同时,研究发现,该时段内巴南区江南新城的生态景观,尤其是自然生态景观基本无增加来源,这说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表现出城市化的典型特征。(2)LUCC对景观指数的影响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指数方面,自然景观中大量景观斑块(特别是小斑块)被占用,导致剩余斑块面积和数量减少、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剩余斑块分布聚集性提高但连接性降低;农田景观是研究期间斑块面积和数量减少幅度最大的类型,耕地破碎化和分散化现象较为明显;建筑景观中村庄斑块数量和面积大量减少,斑块密度有所降低,聚集度降低而分离度增大,分布趋于分散、斑块连接性降低,城镇用地、公路和其他建设用地斑块面积和数量均大幅度增大,斑块密度增大,城镇用地因组团城市化发展而聚集性有所降低,公路聚集性降低而其他建设用地聚集性提高,分离度均降低,连接性增强;疾病景观裸地在研究期间仅有3个斑块转化为了城镇用地和村庄进行利用,分离度增大,其余指数均下降,这与其呈小斑块分散分布特点有关。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方面,表现为整体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下降,景观破碎度有所下降,这主要与小斑块的生态景观转化为了大斑块的城镇等建筑景观有关;边缘长度和密度下降,斑块间物质、能量、物种及其它信息交换的潜力和相互影响的强度减弱;分维数降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人为影响增强;聚集指数升高,但分离度增大,分布聚集性因增加了大斑块得到了增强,但斑块连接性下降,斑块间生态联系受到削弱;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增大,主要是由于人工建筑景观的面积比例大幅度提高,与农田和自然景观面积比例差距缩小,造成整体景观均衡性和异质性升高,这种类型的异质性增大和均质化发展表明的是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稳定性的降低。(3)LUCC对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在景观生态组分方面,不仅具有高功能的生态景观被大量占用,而且有着重要栖息地功能的大斑块林地、河流生态通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占,生态景观的平均生态服务当量降低,景观生态功能受损;在景观生态格局方面,生态景观的分离度变大、连通性减弱,景观分布也趋于分散、破碎化增强、边缘生态效应减弱且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这些变化将阻碍斑块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减弱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引起生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景观的格局状况变差;在景观生态干扰方面,对生态具有负效应的疾病景观裸地和农田景观中的坡耕地虽然得到一定的控制,其面积有所减少但幅度较小,仍会对研究区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无植被覆盖的裸地以及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威胁,而不可避免的是,人工建筑干扰强度的大幅度提高,增强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等的生态干扰,使得区域景观生态压力增大。(4)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与景观生态优化建议通过对区域景观指数和景观生态质量的变化分析,发现巴南区江南新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景观生态系统具有负面的生态影响,造成景观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变差。对此,基于景观生态思维和区域实际,可采取以下优化措施:加强生态用地管理,划定生态红线,制定生态补偿机制等方法保护重要的生态用地组分;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提高农田生产力,缓解耕地资源紧张局面,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景观的占用;根据景观生态学“集中与分散原理”,结合巴南区实际,构建“叁山叁带”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合理对自然疾病裸地进行生态利用,对坡耕地进行生态退耕,在建筑景观与自然生态组分间建设生态缓冲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直接干扰强度等。(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2)

崔王平,李阳兵,李睿康,周亚琳,文雯[8](2017)在《基于梯度分析的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扩展的景观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生态效应,有助于加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和土地管理。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于Arc GIS 9.3和Fragstats 4.2软件,采用景观扩展指数、景观人工干扰强度模型、景观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城市扩展模式、人为干扰强度、景观格局梯度等3个方面对1995—2014年研究区城市扩展过程中景观组分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之后研究区受地形地貌及交通的影响,占主导优势的边缘扩展模式随时间变化呈减弱趋势,跳跃扩展模式优势却不断增强,而填充扩展模式始终处于同期最低值;1995—2014年,以林地、草地、水域等为主的低、低中强度景观人工干扰区域变化稳中略有增长,但以城乡居民点和工业用地为主高强度景观人工干扰区域却在2007年和2014年呈现出向中、中高强度区域蔓延的态势,旱地、水田空间丧失严重;南-北向和东-西向样带随着距城区中心越远,斑块密度、平均欧式最近邻体距离、Shannon多样性指数值越高,而靠近城区中心区域上述相关景观指数值随时间变化却呈下降趋势;且聚集度指数在时空上的变化却正好与之相反。在南-北向和东-西向样带局部区域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存在显着的时空差异,这对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组分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林晓丹,汤俊红,范胜龙,孙巧燕[9](2016)在《PSR框架下土地整理景观生态效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将福建省诏安县白洋乡土地整理项目区视为人类-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考察其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压力-状态-响应"叁个项目层的评价分值均得到提高,景观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由12.866增加到21.124,整理前生态环境为一般,整理后项目区生态环境变为较优.土地总体景观生态效应得到改善,满足人类社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但土地整理中忽略了水塘等的生态维护功能,今后更多地需要从生态角度进行土地整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杨清可[10](2016)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模拟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模和情景分析是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选择城镇化进程快速、区位条件特殊的南通市作为研究区,集成CLUE-S模型与Auto-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适合不同情景的建设用地扩张的动态分布模型。通过1987年以来遥感影像获取的4个时段的南通市建设用地增长时空特征分析提取先验知识规则,模拟在基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不同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过程与空间扩展特征,并通过景观学知识来分析其空间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空间上围绕城区和乡镇中心快速蔓延,呈现"轴线增长——内部填充"交替的周期性波动规律。Kappa与PCM系数显示,构建的复合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应用于对未来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未来建设用地空间扩张集中在城镇周边,其中在经济发展情景下还有向东部沿海滩涂扩展的趋势。由于扩张剧烈,在建设用地集中区,其空间格局呈现出融合成更大面积分布区的现象。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的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均较高,景观格局趋于不稳定,破碎化相对严重。因此,未来的土地利用不仅在总量上控制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还应优化其景观生态格局,为南通市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06-24)

景观生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度假区发展势头迅猛。土地是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核心载体,旅游度假区空间转换直接体现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因此,如何准确识别山地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类型,探讨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厘清其景观生态效应,模拟和预测未来用地变化,对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运用ArcGIS 10.2、Fragstats 4.2和IDRISI 17.0软件,分析了2010—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模拟和预测了研究区未来用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探究了土地利用现存问题与对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缓慢发展阶段中,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缓,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较低;在快速发展阶段中,各用地类型之间的面积转换明显增快,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提升。其中,主要以高级住宅用地为先导,以休闲健身用地、旅游旅馆用地、风景观赏用地和旅游餐饮用地跟进增长。从用地规模来看,以高级住宅用地为核心,以风景观赏用地、旅游旅馆用地、旅游餐饮用地以及休闲健身用地等旅游配套设施为辅。实现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以避暑度假、观光游览、康体养生为主的旅游功能与土地利用的相对有效衔接。(2)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呈“核心—边缘”的特征。从静态观察来看,“核心”指仙女山镇行政区域,“边缘”指新开发和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与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从动态演变来看,“核心—边缘”的空间形态日益凸显并表现出点状、线状和面状的空间扩展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从以“林地+耕地”为核心的山地度假小镇与景区依托型土地利用组合模式,逐渐向以“林地+耕地+商服用地”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组合模式转变。土地利用功能逐渐从传统单一的行政、生产和居住功能逐渐转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餐饮、住宿、观光、休闲、购物、康体、健身等“多元复合型”功能。(3)驱动机制:以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居民行为与抉择等内生驱动因素为基础条件,以政府行为、社会投资和旅游业发展转型等外部驱动因素为核心要素,共同形成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4)景观类型和生态效应: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呈下降趋势,同时景观破碎度、聚合度和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主要以林地和耕地等自然景观为主,高级住宅用地、旅游旅馆用地、旅游餐饮用地等城镇建设景观为辅。农村宅基地和耕地的景观破碎度最高,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景观的集聚度最高,而景观聚合度在不断增强,反映出研究区集中连片、多组团式的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区景观人工干扰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以低、较低和中等强度的人工干扰区域占主导,较高和高等强度的人工干扰区域集中分布。(5)CA-Markov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2017年研究区的空间模拟精度为0.91,模拟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反映出高程、坡度、空间距离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较为显着的。在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中,林地将作为主要转出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商服用地仍将持续增多,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增长最为明显;交通运输用地、耕地、园地和草地协同增长,与旅游相关用地的多功能性日渐突显。基于上述结论,从政策、技术、效益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期望通过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用地技术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举措,推动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生态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宇,钟志强,曾思远,王欣.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圈层效应——以广州黄埔区为例[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9

[2].管陈雷.重庆市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效应[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丁翠.赵固煤矿区景观生态质量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8

[4].贾旭飞.基于CLUE-S模型的长安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其景观生态效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8

[5].王兴敏.长叁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干扰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6].杨清可,段学军,金志丰,王磊.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情景模拟与景观生态效应[J].地理科学.2017

[7].魏中龙.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7

[8].崔王平,李阳兵,李睿康,周亚琳,文雯.基于梯度分析的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扩展的景观生态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7

[9].林晓丹,汤俊红,范胜龙,孙巧燕.PSR框架下土地整理景观生态效应评价[J].宜宾学院学报.2016

[10].杨清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模拟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C].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6

标签:;  ;  ;  

景观生态效应论文-李宇,钟志强,曾思远,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