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黄亮

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黄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菌免疫调节蛋白,中华灵芝,水解酶,荧光假单胞菌

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文献综述

黄亮[1](2009)在《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和荧光假单胞菌二乙酰基间苯酚水解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中华灵芝免疫调节蛋白LZ-8结构和功能研究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 Fips)是一类真菌特有的子实体蛋白。他们对于人体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比如:抑制过敏反应、刺激淋巴细胞分裂、增强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转录等。LZ-8是该家族的成员之一,其生物学活性包括免疫调节作用、减轻移植的排斥反应以及抗癌活性。在抗癌活性方面,已报道LZ-8可以作为一种有丝分裂原,刺激人外周淋巴细胞、外周单核细胞和小鼠脾细胞有丝分裂,来增强对于肿瘤的细胞免疫。虽然LZ-8与该家族成员在一级序列上高度保守,但它却显示出对HL60癌细胞系的特异杀伤作用。为了阐明这种特异性的原因,我们解析了LZ-8的蛋白质晶体结构,分辨率达到2.1?。与已发表的同源蛋白Fip-fve的结构比对发现,LZ-8蛋白在纤维连接蛋白III型结构域中的Loop区域有着显着构象变化。这一发现带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可以对该Loop区域进行改造,设计增强这类蛋白的抗肿瘤活性。2.荧光假单胞菌2, 4-二乙酰基间苯叁酚(DAPG)水解酶PhlG结构和催化机制的研究荧光假单胞菌是一大类在植物根部与植物共生的土壤微生物,其独特的抗生素合成和代谢途径对植物的抗病虫害和广义的生物防治都起着重要作用。PhlG水解酶是荧光假单胞菌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叁酚(DAPG)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水解连接乙酰基与酚环之间的C-C单键,将DAPG水解成毒性较低的单乙酰基间苯酚(MAPG)。我们在此研究中运用多波长反常散射的方法解析了PhlG水解酶的蛋白质晶体结构,分辨率达2.0 ?。PhlG的整体结构由Bet v1折迭核心和一些外周区组成。这与经典的α/β水解酶区别很大,因此PhlG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Bet v1结构的水解酶。根据该酶与其底物结合的生物信息学计算结果和定点突变验证,我们推测了该酶的催化活性机制。此外,我们利用计算模拟得到一条可能的底物进出通道。对其周围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化修饰,我们发现,经处理的PhlG水解酶的活性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05-08)

周丛照,赵惠民,薛妍妍,黄亮,何永兴[2](2008)在《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酚生物合成途径中水解酶PhIG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4-二乙酰基间苯酚(DAPG)是由荧光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产生的一类抗生素。它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和蠕虫都有强烈的杀伤力,并对多种植物疾病的生物控制起决定作用[4]。目前已经在荧光假单孢杆菌Q2-87、F113、CHAO和Pf-5等菌株中发现了DAPG[2,5]。DAPG生物合成基因簇包括八个基因ph1ABCDEFGH,其中ph1ABCD负责合成MAPG和DAPG;ph1E合成一种透性酶,具有膜通道的功能:ph1F和ph1H是转录调控基因,控制DAPG的合成;ph1G编码的蛋白具有水解酶功能,能够特异的降解DAPG形成MAPG[1,3]。(本文来源于《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07-27)

李邨,李大光,杨星水,游效曾,黄锦顺[3](1986)在《3-乙酰甲基-2,6-二乙酰基-5-甲基苯酚的合成和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La(Ⅲ)离子或Pr(Ⅲ)离子存在的甲醇溶液中制得了2,4,6-庚叁酮的二聚缩合产物3-乙酰甲基-2,6-二乙酰基-5-甲基苯酚。对它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法结构分析。对于1965个I≥2σ(I)的独立衍射点,最后偏离因子为R=0.064。空间群为P2_1/n。晶胞参数:a=8.395(1)(?),b=7.869(1)(?),c=19.356(3)(?),β=96.69(1)°,V=1270(1)(?)~3,Z=4。(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86年05期)

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4-二乙酰基间苯酚(DAPG)是由荧光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产生的一类抗生素。它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和蠕虫都有强烈的杀伤力,并对多种植物疾病的生物控制起决定作用[4]。目前已经在荧光假单孢杆菌Q2-87、F113、CHAO和Pf-5等菌株中发现了DAPG[2,5]。DAPG生物合成基因簇包括八个基因ph1ABCDEFGH,其中ph1ABCD负责合成MAPG和DAPG;ph1E合成一种透性酶,具有膜通道的功能:ph1F和ph1H是转录调控基因,控制DAPG的合成;ph1G编码的蛋白具有水解酶功能,能够特异的降解DAPG形成MAPG[1,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参考文献

[1].黄亮.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和荧光假单胞菌二乙酰基间苯酚水解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2].周丛照,赵惠民,薛妍妍,黄亮,何永兴.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酚生物合成途径中水解酶PhIG结构和功能的研究[C].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2008

[3].李邨,李大光,杨星水,游效曾,黄锦顺.3-乙酰甲基-2,6-二乙酰基-5-甲基苯酚的合成和结构[J].有机化学.1986

标签:;  ;  ;  ;  

二乙酰基间苯酚论文-黄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