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少儿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当代少儿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摘要:书法与京剧艺术一样,都是中国艺术中的国粹,是汉语言文字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最初文字的形成,到书法艺术的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它承载着汉字所赋予的种种字体形式,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学不光是一种美的教育,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综合效应。本文主要以颜真卿的楷书《颜勤礼碑》为例,探讨少儿书法教学的重要性、课程内容、进度等。在给出合理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提高少儿的书写水平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少儿书法书法在教学颜勤礼碑

一、中国书法教育渊源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出现同汉文字的诞生一样极其久远。据对半坡、姜寨的考古发现,早在炎黄立国之前,具有文字意义的刻符的书写在陶器上应用已较普遍,郭沫若认为: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商代的甲骨文和钟鼎文,是学术界公认的已具完整体系的古汉文字。孔子兴私学,将“书法教习”列入“六艺”,成为学人的必修,其后的2500年,书法均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不渝。《三字经》是当时的儿童启蒙教程。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谈到书法时,很有感触地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在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

二、当代少儿书法教学现状

(一)书法的影响力日趋衰落

清末民初,当“西学东渐”成为时尚,新的一代都以钢笔字为“荣耀”,毛笔字成了遗老遗少的陋习,新文化运动在“打倒孔家店”“反封建”的同时,也将方块汉字也列入了“黑名单”,认为中国之落后,同繁杂的汉文字系统有关。书法教育的衰落,原因有多种。一是电脑键盘输入法的使用逐渐代替毛笔书写,二是自近代书写工具——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的使用,汉字的书写工具发生了巨变,因此毛笔的使用渐渐退出了学校教育;三是当代中国学校课程种类增多,学生完成作业需要书写速度较快的硬笔;四是学校教师的更新换代,使得一大批没有接受过书法教育的教师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本身缺乏写字意识和书法意识,也写不好汉字,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能力。

(二)书法教学缺少审美内涵

目前的书法教学仅仅是写字课,这种“写字课”要求字体工整和四平八稳,追求千人一面的风格,而很少涉及书法欣赏和审美。此外,在书法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其实书法教学不仅是一门习字课程,还应该是美育课程,它对提高少儿的审美水平和美的创造力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家长盲目选择书法兴趣班

书法教学的过程是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书法艺术浓厚的文化底蕴,应当充分挖掘,要认识书法的文化价值,但是目前的少儿书法教学,被书法考级所扰乱,导致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报名书法兴趣班。如今造成市场上开设了诸多辅导班,与此同时,家长在择校时遇到很多问题,或许出于功利原因,辅导机构的教师不顾孩子年龄的阶段性过早的接触毛笔书法,为今后的学书之路埋下隐患,因此,在此劝诫各位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必须擦亮双眼,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以《颜勤礼碑》进行少儿书法教学

临摹经典碑帖是练习书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内容。古代少儿学习书法过程中一直有权威规范的书写教材,从先秦到隋代主要以“字书”为主,字书具有识字和书写的功能;唐朝书法教育较之前代最明显的特征是,书写教材开始选取前代和当代的书法名家法帖作为习字范本,儿童书法教材更加专门化和规范化,《千字文》是唐代最主要的童蒙书写教材;宋至清朝末年在全国范围内也一直将《千字文》用作启蒙识字教材。

2008年,教育部下达《在中小学校开设毛笔字书法课程》通知,2012年部颁新课标,将书法教育正式列入中小学校课程,要求小学三年纪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恢复书法课程。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提出要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列出中小学阶段的临摹范本,“楷书的经典范本主要有:欧阳询《九成宫醛泉铭》、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颜勤礼碑》赫然在列,它是楷书的经典范本之一,同时也是颜真卿的得意之作,此碑笔力沉着内涵,结体宽博,雍容端正,笔势相向而多内蕴,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它既不像《多宝塔》那样方正谨严,秀丽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坛记》那样古拙中透露出几分霸气(夏长先语),是颜氏晚年楷书代表作之一。适合作少儿书法的人门教材。下面以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为例,来谈其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应用。

《颜勤礼碑》

颜书用笔给人的感觉除了笔毫的横向运行之外,更加剧了笔锋的纵向提按,如横折、竖钩等,一种起伏跳跃之象油然生于笔画之间,这便丰富了笔画的表现力,加强了笔迹的动感和力度,这种笔画对比律动的巧妙融合便造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强烈地吸引着观赏的视线。《颜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1.横轻竖重,对比明显。汉字有许多字都是由横画、竖画,或者是以横竖画为主组成的。对于这些字,《勤礼碑》在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形式俊美。2.以纵取势,内紧外松。《勤礼碑》体势多取纵势,这样每个字看上去很紧密,但通过字内部的穿插、揖让、避就、虚实等手法的运用,整个字形端庄、稳重,有一种庙堂之气。3.字形方正,豁达端庄。颜字改变了欹侧的结构,用较为端平的笔画写出。左右也基本对称,字呈方形。4.雍容大度,宽博古荡。雍容大度,宽博古荡是颜体的艺术特色,也是其结构特点。圆笔中锋的笔法;并列两竖的相向,造成一种外拓的张力,有力度,动感强。

此碑结构开张,笔画位置经营疏密得当。字的中宫笔画互相避让,留有空间,显得开通疏朗。书的外部笔画则较规整,力求稳重,字结构往往上面紧缩,下部舒展,故此书具有内松外紧和上松下紧的特点。颜体以正面形象示人,几乎每字都字大撑格,字的外围空间余空极少,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也十分紧迫,这就造成了一种夺人的气势,给人一种饱满和充实感,颜字表现出一种博大的、包容万物的气象。这种气象就使颜字的“外紧”并不显得拥挤和窒息了。

作者简介:刘春娥(1992年4月—),女,汉族,山东济宁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书法。

标签:;  ;  ;  

浅谈当代少儿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