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郑仰峰,翟成,倪冠华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郑仰峰,翟成,倪冠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裂液,水锁效应,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文献综述

郑仰峰,翟成,倪冠华[1](2019)在《基于表面活性剂解除水锁效应的压裂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煤层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的水锁效应问题,对水锁效应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向压裂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来解除水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7种表面活性剂都可以提高煤体的润湿性能,且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越高,其接触角θ越小,润湿性能越好,表面张力σ降低的越多,直到趋于平缓;7种表面活性剂的黏附功都小于纯水的;根据Laplace公式计算压裂液和煤体孔隙壁之间的毛细管力,通过比较σcosθ的数值大小,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是降低毛细管力的最佳选择。(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肖丹凤,任伟,司淑荣,范克明,王永昌[2](2019)在《两种盐对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裂液用表面活性剂是一端亲水基加一条疏水碳链,通过加入无机盐屏蔽亲水基静电斥力,使疏水碳链相互缠结形成蠕虫状胶束网络结构增加黏度来携砂。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的分子结构研究表明,电离度高导致静电斥力大,限制了溶液的进一步增黏能力提升。通过室内研究确定了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其反离子为氯离子,可有效降低静电斥力,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无机盐以调配其黏度,使其从流动态溶液转变为黏弹性凝胶,大幅提升压裂液增黏能力,使其具有造缝携砂性能。实验对比研究了KCl和NH_4Cl两种工业用盐对表面活性剂增黏效果, NH_4Cl具有用量低、增黏效果好的特点,确定可用于现场压裂液配方。该实验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压裂施工。(本文来源于《采油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张学鹏[3](2019)在《压裂用渗吸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渗吸作用已经被证明是致密油藏的重要开采手段,向入井流体中添加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地层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为亲水性,使入井流体与微裂缝中的原油完成置换过程,增强液体在储层岩石中的自发渗吸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入手,设计合成了一种能够增强水溶液渗吸效果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NS),并优选亲水性纳米材料与之复配得到渗吸增效表面活性剂体系(ANF),进一步提高了渗吸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和认识如下:(1)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异构醇醚作为主要反应原材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酯化中间体,然后再与亚硫酸钠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一种能够增强渗吸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链同时具备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使用FT-IR和~1HNMR表征对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及官能团进行确认,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摩尔比和催化剂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顺丁烯二酸酐和异构醇醚摩尔加量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在100℃下反应4h;最佳磺化条件为:亚硫酸钠与酯化中间体摩尔加量比为1.5:1,催化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在90℃下反应3h。(2)对渗吸增效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润湿性能,改善油湿性表面润湿性的能力和在岩心中的自发渗吸效率进行了测试。当渗吸增效表面活性剂ANS的使用浓度为0.3%时,在清水和矿化水(10g/L)中的润湿时间分别为85s和150s,能够满足快速吸附要求,且吸附稳定,在砂岩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大于35mV。能够使油滴与油湿性岩心薄片之间的接触角从28°增大到130°,有效改善油湿岩石的表面润湿性,静态自发渗吸效率可以达到38%左右。如果浓度过大,界面张力过低,毛细管作用力不足,导致渗吸速率效率基本不变甚至还略有下降。因此,ANS的最佳使用浓度以0.3%为宜。(3)优选亲水纳米材料Nano-SiO_2-500S,与ANS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当纳米材料在复合体系中的含量为1.5%时,可以使油湿性岩心的接触角改变量增大到120°左右,同时体系的渗吸效率达到43%左右,相比ANS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5%。对渗吸增效复合体系与压裂液常用助剂的配伍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体系与黏土防膨剂、压裂液减阻剂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但是整体作用效果变化不大,配伍性良好。同时,该体系与原油乳化后能在较短时间内破乳脱水,实现油水分离。(4)确定了渗吸增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生产工艺,通过放大试验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并进行了3井次的现场加注试验。使用现场原料配制小样进行性能测试,与室内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性能稳定,同时,试验井产出液中含油率上升、含水率下降。表明该体系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自发渗吸采收效率,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范华波,薛小佳,李楷,周晓群,吴顺林[4](2019)在《驱油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体积压裂理念带来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革命,微裂缝渗吸驱油理论改变了压裂液行业的传统认识。从分子设计入手,合成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配套优选了炔醇纳米二氧化硅油剥离剂,构建研发了驱油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与常规胍胶压裂液体系比较,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改变性能,渗吸效率为38%,驱油效率达20%以上。现场试验见油速度快,投产初期产量高,含水低,增产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刘斌[5](2019)在《新型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地层中容易吸附和沉淀,从而造成地层二次伤害的问题,室内通过合成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清洁压裂液体系的耐温抗剪切能力较好,在130℃,170 s~(-1)条件下剪切100 min后,黏度仍可以保持在50 m Pa·s以上;体系悬砂能力强,在90℃时单颗陶粒的沉降速度仅为0.28 mm/s,小于常规胍胶压裂液中的0.93 mm/s;压裂液遇到煤油或地层水时会自动破胶,破胶液具有黏度低、界面张力小以及残渣体积分数少的特点。破胶液对储层天然岩心的伤害率小于10%,具有低伤害特性,能够达到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现场压裂施工过程顺利,BM-312井压后产油量远大于使用常规胍胶压裂液的邻井BM-313井,压裂增产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1期)

何鹏,刘寒梅,张伟,杨蔷[6](2018)在《一种耐高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石油开采过程中传统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容易吸附,同时耐温性能差的问题,结合表明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制备一种耐高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此,以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例,采用流变仪作为试验仪器,以粘度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不同疏水碳链碳数、不同基团数、不同氯化钠掺量、甲苯酸钠掺量和不同有机醇OA掺量对压裂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的影响,得到当磺酸盐表面活性剂(4%)+有机醇OA(3%)的配方下,其粘度最高,并且耐温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11期)

张鹏远,赵文娜,张硕[7](2018)在《一种耐高温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温条件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耐高温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主剂的改性合成及配套盐类的优选,研发出了一套耐高温、耐剪切、无残渣、无滤饼、低伤害的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体系,可以有效降低液体对储层渗透率的污染程度,提升高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该技术产品主要针对高温低孔低渗储层措施改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着眼于解决压裂施工中缺乏高温条件下耐剪切能力强、对储层伤害低的压裂液体系。研究成果已经在冀东油田南堡区块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油田的肯定和认可。(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8年S1期)

肖博,蒋廷学,张正道,赵昆,吴魏[8](2018)在《纳米复合纤维基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因为具有低伤害的特性,在煤层压裂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煤层割理裂隙发育、对表面活性剂吸附量大的特点,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中引入功能性纳米复合纤维,形成纳米复合纤维基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体系。通过实验确定纤维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4%~0.7%,最佳长度为6~12 mm。对压裂液体系开展了室内评价,结果显示此压裂液体系在预防支撑剂回流、缓解煤粉聚集、降低滤失、增强携砂性能、降低摩阻等方面效果显着,且对支撑剂层的导流能力伤害较小。此体系对于中国煤层气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9期)

郭辉,庄玉伟,褚艳红,曹健,赵根锁[9](2018)在《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生产能力和油气井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而压裂液是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因素。相较于水基植物胶压裂液和以单链表面活性剂为稠化剂的传统清洁压裂液,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在耐温、携砂和保护油气层等使用性能上更具优势,是新一代清洁压裂液发展重点。本文综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等的优缺点,讨论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在油田领域的应用现状: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的制备方法成熟,耐温性能较好,可以应用于中高温油田,但是其生产成本较高;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能有效减少表面活性剂在地层的吸附损失,降低储层渗透率伤害,但是其合成条件苛刻,耐温性不高,适用于中低温油田;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溶液的耐温性好,但是其制备过程繁琐、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发展低成本的合成方法及耐高温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赵梓平,李振东,沈文青[10](2018)在《抗高温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清洁压裂液普遍存在抗温性能差的问题,文中通过合成抗温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添加相关助剂,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抗高温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室内对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清洁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剪切性能,在140℃,170 s-1条件下剪切90 min后,黏度仍可以保持在50 m Pa·s以上。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和滤失性能。使用煤油和地层水破胶60 min后的体系黏度均小于5.0 m Pa·s,破胶液的界面张力达到0.554 m N/m,残渣质量浓度低于1 mg/L,说明体系破胶迅速彻底。另外,压裂液体系对储层岩心的伤害率低至10%左右。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抗高温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的A33-9井压裂后的日产油量是使用常规胍胶压裂液施工的A33-10井的3倍多,取得了明显的压裂增产效果。(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8年04期)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压裂液用表面活性剂是一端亲水基加一条疏水碳链,通过加入无机盐屏蔽亲水基静电斥力,使疏水碳链相互缠结形成蠕虫状胶束网络结构增加黏度来携砂。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的分子结构研究表明,电离度高导致静电斥力大,限制了溶液的进一步增黏能力提升。通过室内研究确定了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其反离子为氯离子,可有效降低静电斥力,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无机盐以调配其黏度,使其从流动态溶液转变为黏弹性凝胶,大幅提升压裂液增黏能力,使其具有造缝携砂性能。实验对比研究了KCl和NH_4Cl两种工业用盐对表面活性剂增黏效果, NH_4Cl具有用量低、增黏效果好的特点,确定可用于现场压裂液配方。该实验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压裂施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参考文献

[1].郑仰峰,翟成,倪冠华.基于表面活性剂解除水锁效应的压裂液性能研究[J].煤矿安全.2019

[2].肖丹凤,任伟,司淑荣,范克明,王永昌.两种盐对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采油工程.2019

[3].张学鹏.压裂用渗吸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9

[4].范华波,薛小佳,李楷,周晓群,吴顺林.驱油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发与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9

[5].刘斌.新型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J].断块油气田.2019

[6].何鹏,刘寒梅,张伟,杨蔷.一种耐高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制备及性能研究[J].当代化工.2018

[7].张鹏远,赵文娜,张硕.一种耐高温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天津科技.2018

[8].肖博,蒋廷学,张正道,赵昆,吴魏.纳米复合纤维基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性能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9].郭辉,庄玉伟,褚艳红,曹健,赵根锁.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压裂液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8

[10].赵梓平,李振东,沈文青.抗高温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8

标签:;  ;  ;  ;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论文-郑仰峰,翟成,倪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