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自治论文-李先波,赵彩艳

审判自治论文-李先波,赵彩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判自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治,行政审判,权利型,审判机制

审判自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先波,赵彩艳[1](2018)在《“自治”或“回应”:行政审判模式的反思与走向——构建面向权利型审判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行政审判正历经从"自治型"向"回应型"的模式变迁,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表明"回应型"审判模式的成型。"自治"根基尚不扎实即匆忙转向"回应",导致实践中两种模式交织,引发案件数量激增、诉权滥用频发、案多人少矛盾加剧等问题。两种审判模式存在内生性与外生性、保守性与开放性、形式性与实质性间的冲突,采用混合审判模式,有利于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有效化解行政纠纷。构建面向权利型审判机制,是破解我国当前行政审判困境的不二路径。(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马永平[2](2016)在《论程序自治的合目的性——《刑事审判参考》叁个非法证据排除指导案例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程序由开始走向终结并最终完成闭合具有运行的内在推动力,这种自治性的特征进而表现为对程序行为有因必有果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限制程序的恣意与反复。诉讼制度越发达,程序的闭合特征就越明显,闭合能力也越强,程序违法行为也就越早被发现,并引发程序发展方向的实质调整。在程序的基本功能难以充足发挥的状况下,首要任务是疏导畅通原有程序,而非增设流程。《刑事审判参考》叁个指导性案例提供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的实践样本,表达了司法所能提供出的最大运行空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是程序自治功能的延伸和展开,否则其实践效果仍将停留于证据采信规则层面,所增设的流程环节只能空置,难以实现遏制非法取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林燕萍,娄卫阳[3](2015)在《意思自治原则在上海涉外审判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关法条数占总法条数的四分之一。作为一种法律选择方法,意思自治原则已被各国普遍承认并逐渐扩大了适用范围。相较之,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意思自治原则的规定具有法律原则的性质。司法实践中,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仍处于简单化、低层次、被动式的援引上,其行使条件、具体限制和适用范围依然模糊。检视上海四家法院在涉外案件审理中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运行效果,可为完善立法与司法提供实证参考。(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5年12期)

席建华,韩建英[4](2011)在《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的若干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的审判工作与内地的审判工作相比,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有的地方往往忽视或不完全了解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特点,执法情况不尽如意,甚至引发过少数民族群体示威事件。另外,民族自治地方法院的上级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民事二审、再审等案件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特点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1年05期)

王安异,毛卉[5](2000)在《论审判的自治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思考了审判自治的法治蕴涵,认为中国审判改革的选择不在移植审判自治的制度, 而在于给审判再生产提供自我完善的条件, 并进行必要的控制, 且审判控制并不能取代法官的自主审判。审判的自主和控制是审判改革中的一对矛盾,二者整合于审判公开。(本文来源于《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审判自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程序由开始走向终结并最终完成闭合具有运行的内在推动力,这种自治性的特征进而表现为对程序行为有因必有果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限制程序的恣意与反复。诉讼制度越发达,程序的闭合特征就越明显,闭合能力也越强,程序违法行为也就越早被发现,并引发程序发展方向的实质调整。在程序的基本功能难以充足发挥的状况下,首要任务是疏导畅通原有程序,而非增设流程。《刑事审判参考》叁个指导性案例提供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的实践样本,表达了司法所能提供出的最大运行空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是程序自治功能的延伸和展开,否则其实践效果仍将停留于证据采信规则层面,所增设的流程环节只能空置,难以实现遏制非法取证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判自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先波,赵彩艳.“自治”或“回应”:行政审判模式的反思与走向——构建面向权利型审判机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马永平.论程序自治的合目的性——《刑事审判参考》叁个非法证据排除指导案例评析[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

[3].林燕萍,娄卫阳.意思自治原则在上海涉外审判中的运用[J].法学.2015

[4].席建华,韩建英.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的若干特点[J].法律适用.2011

[5].王安异,毛卉.论审判的自治与控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

标签:;  ;  ;  ;  

审判自治论文-李先波,赵彩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