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小组讨论

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小组讨论

一、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娜[1](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指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3](2019)在《黑龙江省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7月)1日至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率调研组来黑龙江省,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工会十七大部署,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开展调研。在哈期间,省委

本报编辑部[4](2019)在《为时代画像 为时立传 为时代明德》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

赵志浩[5](2019)在《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以祁连县为中心》文中提出组织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以祁连县为中心的组织变迁展开研究。1949年以前,阿柔藏族部落组织长期是管理祁连县的主要权力组织;1949年以后,部落组织被取代,祁连县逐步建立了现代县—乡—村三级权力组织体系。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部落组织建立在传统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悠久规则与权力谱系的信仰;而现代权力组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已制定的规则之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根据这些规则发号施令者权力的信仰。由于合法性基础的根本差异,造成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比如权力结构、运行规则、管理成员身份等,这些差异都是这一根本差异的具体表现。阿柔部落组织结构非常简单。纵向间,部落组织存在“金字塔式”的权力配置结构,形成基本层次(千户部落)—中间层次(百户部落)—最低层次(十户部落、帐圈)三个层次;横向间,部落组织没有形成不同职能分工的权力组织主体,部落组织集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职权于一体。在部落组织的顶端,存在一个权威中心——千户,他是组织内部一切权力的来源。在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异,这种差异是源自于组织成员的世袭身份。组织权力沿着上下级之间进行传导,最终到达部落组织的每一个成员。这条权力传输链条能够顺畅运行依靠于部落组织内部严格的惩罚机制。最终,在部落组织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即权力压迫模式。祁连县现代权力组织,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组织系统。纵向间,现代权力组织形成了县—乡—村三个层次;横向间,根据权力配置和职能分工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不同的权力组织主体。在县一级,设置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司法组织、县武装部、县群团组织等不同的权力组织;在乡(镇)一级,设置了乡(镇)党委、乡(镇)人大、乡(镇)政府、乡(镇)武装部、乡(镇)群团组织;在行政村一级,设置了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除了这些正式的权力组织之外,祁连县还设置了议事协调性权力组织——“小组”。这些权力组织共同构成了祁连县域内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枢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党的权力可以纵向延伸到底,横向延伸到边,从而实现对所有层级和不同种类的权力组织的绝对领导,所有其他权力组织依赖于党的组织而存在,围绕着党的组织而运转。本研究将这种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称为权力中枢模式。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发现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社会的县—乡—村各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也是当地社会组织系统的一次断裂,但是二者之间的耦合性,使组织变迁能够顺利完成过渡。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在基层社会中,虽然部落组织解体了,但是部落组织的部分管理规范却嵌入到祁连县现代村级权力组织之中。

高天鼎[6](2015)在《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索人类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不断地试错和纠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共产党国家都曾发生过的大规模冤假错案的现象。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给美国工人通信中所讲的:“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曲折,有迂回,甚至要付出重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同样充满了艰难曲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曾造成过许多冤假错案。从历史上讲,形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很多,对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革命目标的共产党人,更有其历史探索的特殊性。如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高度集中的制度弊端,激进的阶级斗争思潮等等,都是产生众多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防止再发生这些错误。小至政党、团体,大至民族、国家,都是在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中走向成熟的,可以说,纠错是一项完成其成人礼的活动。纠错活动最主要的政治标志,就是清理和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不仅表现了领导集团具有拨乱反正的睿智和决心,更是对历史负责的郑重态度,也是政治上走向成熟,制度上走向完善,国家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不断纠正了一些历史上的错误,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纠错机制——干部监督制度和干部审查制度。但是,由于民主建设的滞后,这套纠错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不仅长期遗留了许多未解决案件,而且还不断积累了许多新的案件。特别是建国以后,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以致造成错误的叠加,旧案未销,新案又起,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左”倾路线发挥到了极致,破坏了本不健全的民主法制,造成了全社会的迫害狂潮。政治迫害的范围,上至国家主席,下到普通百姓,多达一亿人之众,冤假错案遍布全国。在“文革”结束后,能否彻底解决这些冤假错案的问题,就成为中共能否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的关键。毛泽东去世之后,继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等人采取非常手段,一举抓捕了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华国锋一方面积极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让一批老干部复出,重回领导岗位,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华国锋又要强调他的继承毛泽东遗志的政治正当性,不能大刀阔斧地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汪东兴还给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设置了“两个凡是”的藩篱。历史转折时期,需要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在这种“乍暖还寒”的背景下,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与随后的中组部部长的任上,率先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推动全党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开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是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重要内容。首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转变为平反冤假错案,并取得初步进展;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进入高潮,形成了层层部署、逐级负责,专门机构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党上下一起动手的局面。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完成;中共十二大以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继续深入,重点转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至中共十三大之前,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案得到了全面清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完成。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历时十年之久,清理的大量案件不可胜数。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全力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数以十万计的一线干部积极努力,保证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顺利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部署,是有重点分阶段展开的:首先解决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穿插处理“文化大革命”前和建国前的历史案件。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基本完成后,重点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一些重大案件和重要人物的平反工作,做过多次结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进程中,胡耀邦功不可没。1977年后,胡耀邦历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组部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先后主持中组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日常工作,曾亲自主持平反一大批冤假错案,批示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在他其主持中组部工作期间,为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后来在中央领导岗位上,胡耀邦也一直关注并指导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进程,参与领导制订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与指导了对林彪、“四人帮”集团的“两案”审判工作,为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除此之外,胡耀邦还关注许多具体案件,作出了许多指示,为一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老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本研究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意义,梳理20多年来关于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重点专题的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学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文化大革命”及之前中共党史上一些重大冤假错案的形成和中共为此而开展的三次大范围的纠正工作;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政治形势,华国锋和中共中央的政治态度,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的背景,以及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的变化。第三章主要内容是:1977年到1978年期间,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和中组.部部长任上,为平反冤假错案、重新确立全党思想路线的推动作用,在组织领导平反工作中取得的初步进展,以及他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推动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努力。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胡耀邦参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参与领导“两案”审判工作等。在此前后,平反冤假错案全面展开,为刘少奇、瞿秋白、习仲勋等中共高级领导人恢复了名誉,为全国各地各部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了平反决定。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处理地下党、肃反、肃托等建国前历史积案,由政法系统经办的一些冤假错案,“文革”重灾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革遗留问题处理”等,以及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情况。结语部分:分析了平反冤假错案与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关系。中共在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对左倾路线有了更深刻认识,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成为全党和全民的共识。

何正涛[7](2015)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特殊时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研究的背景、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水平、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及其意义。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少数民族地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作了界定,并阐述了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在充分肯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经过客观剖析,指出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在论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了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加强经济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物质基础;加强基层党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组织基础;加强文化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文化基础;加强媒介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拓宽宣传平台;加强机制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

沈勃,黄华青,潘曦[8](2014)在《人民大会堂建设纪实》文中研究说明本文1986年7月第一次发表于北京市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选编》,后为全国政协编辑的《文史通讯》等多种书刊转载,并于2004年载于《北平解放首都建设札记》一书。1990年代之后,见于书刊及互联网上的关于"人民大会堂"建设的评述,均或多或少引用此文的局部段落,但此文却很少完整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由此,本次《建筑创作》"人民大会堂"专辑以全文形式刊发,并由《建筑创作》编辑部根据文意加入了注释及插图;插图中未经标注的,均来自《奇迹是怎样创造的——人民大会堂建设史话》;添加注释的过程中,尽管力图将历史人物信息收集完备,但仍有部分人物生平不详;且限于篇幅,仅为读者提供基本信息,并非全面介绍;缺憾之处,望致力于中国现当代建筑历史的研究者予以补正。

王元成[9](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张青红[10](20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200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提到“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①;2007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明确提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②;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中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认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理论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实践是关键。这不仅需要从西方的成功经验中寻求攻玉之石,也需要从中国民主探索的历史中寻求借鉴。近年来,协商民主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一些基础性成果,但从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还相当薄弱。民主协商建立的新政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篇。今天的协商民主理论、制度和实践模式无不印着建国初历史的痕迹。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最能启发人们的思路或唤起人们的警觉。研究建国初协商民主,理论上,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实践上,有利于应对多元利益冲突背景下的民主诉求及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挑战,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史的借鉴。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协商民主思想的构建、协商民主制度的创建和协商民主的实践为主线,运用文献研究、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相统一等方法,在梳理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历史进程的过程中,着重探讨建国初协商民主理论体系、制度建设和实践运作,并对其进行价值审判,揭示其成败得失。中国共产党在求独立、争民主的民主革命历程中秉承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不断进行民主的政治实践,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萌发了协商民主理念。在三三制政权的建设中进行了协商民主的局部实践,并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协商民主初见雏形。“五一”口号开启了协商民主在全国范围内的新起点。一届政协的召开,初步确立了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其民主革命时期初步形成的协商民主思想、局部开展的协商民主实践,在全国性轰轰烈烈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协商民主进行理论探索、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首先,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围绕“为什么要协商”、“与谁协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协商民主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对协商民主的地位、协商的必要性、协商主客体、协商原则、协商形式和场域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理论上的探索为制度建设和实践运作提供了理论铺垫。中国共产党着手在实体性规范、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制度建设,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协商民主的运行。有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保证,协商民主实践得以生动地开展。协商实践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论文择取了土地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和文字改革四个案例分别作为四个不同领域的典型代表进行考察。在土地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等党的“既定政策”上,通过协商,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改变了原来的价值偏好,在思想上与中共取得了一致意见;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集思广益,制定了“比较完全”的宪法;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鲜活的协商民主实践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立体式协商模式的特征。立体式协商模式,保证了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能够全面、真实、有效地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从而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最后,论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梳理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揭示了协商民主的成功与不足。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权利。新中国初期协商民主对当代中国协商民主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同时仍存有诸多不足:协商民主思想丰富仍欠系统、内容全面仍有漏洞;制度设计与制度运行亦有背离;协商机构功能日益弱化,协商主动性有所欠缺,协商程度不够也在所难免。

二、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1.3.3 社会认同理论
        1.3.4 国家认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3.2.2 文化心态单一
        3.2.3 政治参与冷漠
        3.2.4 领土意识模糊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4.1.1 匪患的危害
        4.1.2 匪患的肃清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2.2 各级人民政府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4.5.1 培养原则
        4.5.2 培养途径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5.4.1 财政优惠政策
        5.4.2 税收优惠政策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7.1 基本经验
    7.2 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4)为时代画像 为时立传 为时代明德(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国家画院:牢记使命 勇担重任
中国美术报:正本清源 守正创新
代表委员学习心得
    范迪安:加强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人才培养
    徐里:新的期许新的要求
    杨晓阳:创造新成绩 讴歌新时代
    许江:持续建构东方美学体系
    潘鲁生:为时代画像为人民创作
    李象群:艺术高校要有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牛克诚:把作品交给人民及未来去打分
    赵卫: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明德引领风尚
    宋亚平:文化自信首先要尊重历史和传统民族文化
    骆芃芃:讴歌新生活表现新时代
    林阳:艺术应贴近百姓生活
    孔维克:为伟大时代留下壮美画卷
    王珂: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民族自信
    董希源:为新时代画像
美术家学习心得
    何家英:不愧时代不负期待
    周京新:“精业”是高质量地“勤业”
    陶勤:讲清文化优势提供精神激励
    高洪:引导师生投身新时代的火热生活
    郭线庐:树立崇高信仰秉持家国情怀
    韩振刚:匠心以塑精品 诚心奉献人民
    陈孟昕:激活传统艺术的持久生命力
    陈湘波:坚定文化自信 把握时代脉搏
    高云:为人民创作 为时代立传
    尹少淳:自觉承担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陈坚:艺术随时代生长
    郑勤砚:要勇于回答、解读“新时代”
    殷会利:践行面向基层、服务人民的文艺思想
    王向阳:艺术是时代的“表情”和“精神食粮”
    王学辉:创作人民认可的作品
    石向东:用真情实感抒写人民的心声
    刘杰:用画笔讲好中国故事
    孙维国:以创作聚焦人民用作品反映生活
    张望:展现美好的新时代
    萧晖荣:描绘国富民强的盛世图景
    董从民:从鲜活的生活中寻找美
    韩书力:书画家要有社会担当和敬畏之心
    拉巴次仁:创作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精品
    茹峰:描绘新时代浙江画卷
    魏怀亮:推动湖南美术精品创作
    王绍强:履行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责
    应金飞:构建先进的美术馆发展模式
    徐惠泉:将艺术精品奉献人民
    李冬:德不优者不能怀远 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吴凤仪:不负时代重托推进煤矿美术

(5)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以祁连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概念:权力、权威和组织
        一、权力和权力配置
        二、权威和权威类型
        三、组织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政治人类学文献综述
        二、阿柔部落组织的研究综述
        三、现代权力组织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界定、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五节 田野素描:历史变迁中的祁连县
        一、祁连县的自然环境
        二、1949 年以前祁连县行政建制和族群变迁的历史
        三、1949 年以后祁连县行政建制和族群变迁的历史
第二章 追根溯源——阿柔部落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藏族部落发展史略
        一、远古时期的藏族部落
        二、吐蕃时期的藏族部落
        三、分裂时期的藏族部落
        四、元代及之后各时期的藏族部落
    第二节 阿柔部落的历史
        一、有关阿柔部落起源的神话传说
        二、阿柔部落早期发展的历史
        三、阿柔部落发展的鼎盛阶段
        四、阿柔部落的衰落、分裂和北迁
        五、阿柔部落在祁连县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第三章 阿柔部落组织研究
    第一节 阿柔部落组织的构成、层级结构和权力配置
        一、阿柔部落组织的构成
        二、阿柔部落组织的层级结构
        三、阿柔部落组织的权力配置
    第二节 阿柔部落组织的职能
        一、阿柔部落组织的政治职能
        二、阿柔部落组织的经济职能
        三、阿柔部落组织的司法职能
        四、阿柔部落组织的军事职能
    第三节 权力压迫模式:阿柔部落组织的权力运行方式
        一、权威中心
        二、等级结构
        三、惩罚机制
第四章 阿柔部落组织的终结和现代权力组织的建设
    第一节 全国各省藏区的解放和民主政权建设
        一、甘、青藏区的解放
        二、川、滇藏区的解放
        三、西藏的解放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权的建设
    第二节 祁连县的解放和政权组织建设
        一、祁连县解放的历史过程
        二、阿柔部落在祁连地区解放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三、祁连县政权组织建设
第五章 祁连县现代权力组织研究
    第一节 县级权力组织
        一、党委组织
        二、人大组织
        三、政府组织
        四、政协组织
        五、司法组织
        六、军事组织
        七、群团组织
    第二节 乡(镇)级的权力组织
        一、乡(镇)级政权建设的历史
        二、乡(镇)级权力组织的发展阶段
        三、人民公社组织
        四、乡镇权力组织
    第三节 村级权力组织
        一、村党支部
        二、村委会
        三、村民小组
    第四节 议事协调性权力组织——“小组”
        一、“小组”发展的历史和分类
        二、“小组”的设置状况
        三、“小组”的功能与运行
        四、“小组”在县域政治中的地位
    第五节 阿柔部落组织管理规范的嵌入
        一、阿柔部落组织管理规范嵌入的原因
        二、阿柔部落组织管理规范嵌入的作用
第六章 权力中枢模式下祁连县域内各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运行
    第一节 中国现代权力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第二节 权力中枢模式
        一、纵向间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横向间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正式科层权力组织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四、权力中枢模式的特点
        五、小结
    第三节 祁连县权力组织关系和运行方式
        一、各权力组织纵向之间的关系
        二、各权力组织横向之间的关系
        三、正式科层权力组织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四、祁连县权力中枢模式的形成和具体特点
第七章 结语
    一、阿柔部落组织和现代县—乡—村各级权力组织的对比
    二、断裂、耦合与嵌入:部落组织与现代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从传统型权威到法理型权威:权力组织变迁背后的逻辑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 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研究中的重点专题
        (三)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共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一、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一) 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
        (二) 中共建政前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二、建国前十七年的冤假错案概述
        (一) 中共建政初期的冤假错案问题
        (二) 1960年代初期的纠错工作和“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概述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
        (二)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的落实干部政策工作
第二章 从落实干部政策到平反冤假错案
    一、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面临的政治形势
        (一) 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二) “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影响
        (三) 老干部的复出与拨乱反正中坚力量的形成
    二、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
    三、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
第三章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序曲(1977-1978)
    一、中组部拨乱反正的初步实现
        (一) 召开整风会议,整顿组织部门
        (二) 建立健全平反冤假错案的组织机构
        (三) 召开疑难案例座谈会
        (四) 创办《组工通讯》
        (五) 与时俱进地调整审干政策
    二、全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一) 中央党校的“三次路线斗争”讨论
        (二)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三、平反冤假错案的起步
        (一)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平反
        (二) “彭黄张周”冤案的初步平反
        (三) 复查“四清”运动中的冤案
        (四) “恶攻”案件的初步处理
        (五) 内蒙三大冤案的平反
        (六) 知识分子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
        (七) 为右派分子摘帽、改正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突破口
        (一) 平反冤假错案成为中央工作会议的重要主题
        (二)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及舆论宣传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
第四章 平反冤假错案的全面展开(1979-1982)
    一、奠定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础的两件大事
        (一) 进行“两案”审判
        (二) 通过《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中共高级领导人的平反
        (一)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二) 为瞿秋白恢复名誉
        (三) 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平反
        (四) 为习仲勋所涉一系列冤案平反
    三、全国各地、各部门重大事件的平反
        (一) 为中组部冤案平反
        (二) 为文艺界冤案平反
        (三) 解决“一月夺权”的问题
        (四) 为部分民族地区冤假错案平反
        (五) 为潘汉年冤案平反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第五章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1983-1987)
    一、从平反冤假错案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二、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处理
        (一) 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
        (二) 解决肃反、肃托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 全面复查纠正政法系统经办的冤假错案
        (四) 广西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工作
    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基本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7)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挑战
        (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相互交织
        (四)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
    二、选题研究的国内动态、水平
        (一)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含义的研究
        (二)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的研究
        (三)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成绩的研究
        (四)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研究
        (五)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的研究
    三、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研究的思路
        (二)选题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重大意义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大众”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介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一、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要求
        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
        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五、维护西北边疆稳定的要求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绩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一)红军长征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播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种子
        (二)建国初期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一定的教育基础
        (一)注重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培养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的快速发展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广泛的组织和群众基础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坚实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有待提高
        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严重
    第三节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影响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影响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特殊性的影响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影响
        五、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
        四、坚持理论创新的原则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一、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推进思想武装
        (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二)培育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二、在解疑释惑的基础上加强思想疏导
        (一)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
        (二)坚持正面引导与因势利导相结合
        三、在实践锻炼的基础上促进行为养成
        (一)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二)立足本职工作增强理论实效性
    第三节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
        一、加强经济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物质基础
        (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二)关注民生,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二、加强基层党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组织基础
        (一)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三)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
        三、加强文化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文化基础
        (一)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二)传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民族文化
        (三)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
        四、加强媒介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拓宽宣传渠道
        (一)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实现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二)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理论宣传平台
        五、加强机制建设,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
        (一)建立健全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机制
        (二)建立健全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激励机制
        (三)建立健全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监督机制
        (四)建立健全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机制
        (五)建立健全推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馈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人民大会堂建设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党中央敲响了“定锤音”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MADE THE KEY DECISION
十大国庆工程TEN PROJECTS FOR NATIONAL DAY
建筑设计专家云集北京EXPERTS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GATHERED IN BEIJING
新老结合绘新图YOUNG AND OLD COOPERATED FOR THE DESIGN
天安门广场规划THE PLANNING OF TIANANMEN SQUARE
一九五八年国庆前夕ON THE EVE OF NATIONAL DAY IN 1958
周总理初审方案FIRST REVIEW BY PREMIER ZHOU
塑菩萨故事的启示THE STORY OF MOLDING THE BODHISATTVA
设计方案的初步确定PRELIMINARY CONFIRM OF THE DESIGN
要体现“人民是主人”的设计思想DESIGN CONCEPT:PEOPLE ARE THE MASTERS
金、元旧河道的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OF ANCIENT RIVER CHANNEL-JIN AND YUAN DYNASTY
紧张的开工前后BUSY DAYS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CONSTRUCTION
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为节约每一吨水泥、钢材而斗争MAKE EFFORT TO SAVE EVERY TON OF CEMENT AND STEEL
三天没说一句完整话NOT A SINGLE COMPLETE SENTENCE IN THREE DAYS
向中央书记处汇报REPORT TO SECRETARIA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变“大而无当”为“大而有当”MAKE THE HUGE VOLUME USEFUL
政治局讨论国庆工程CENTRAL COMMITTEE POLITICAL BUREAU'S DISCUSSION ON NATIONAL PROJECTS
分片包干分层负责施工EVERY DEPARTMENT TOOK EACH OWN’S RESPONSIBILITY
三个人头一把火THREE LIVES FOR A FIRE
中外古今一切精华皆为我用LEARN FROM THE ESSENCE OF PAST AND PRESENT, HOME AND ABROAD
水天一色THE WATER AND THE SKY MERGE IN ONE COLOUR
也要听听青年人的意见LISTEN TO THE OPINIONS OF YOUNG PEOPLE
踏雪寻石LOOK FOR THE STONE IN THE SNOW
东门廊柱巧搬家SMART MOVE OF THE EAST COLONNADE
专家二次搞“会审”SECOND“JOINT EVALUATION”AMONG THE EXPERTS
要体谅人民的居住困难CONSIDER THE LIVING DIFFICULTY OF PEOPLE
制服“巨蟒捣乱”SUBDUE THE“RIOT OF PYTHON”
圆弧大战BATTLE OF THE ARC
青年突击队YOUTH COMMANDO
几根杉槁救危机SEVERAL PIECES OF FIR WOODS SAVED THE CRISIS
再次反对铺张浪费OPPOSE SQUANDER AND WASTE AGAIN
让实验数据说话LISTEN TO THE TEST DATA
音响难题的圆满解决SOLVE THE PROBLEM OF ACOUSTICS
混凝土柱子的神秘中断THE MYSTERIOUS BREAKING OF THE CONCRETE COLUMN
一年建设五年修好BUILT IN ONE YEAR AND COMPLETED IN FIVE YEAR
全国支援胜利在望VICTORY IN SIGHT WITH SUPPORT OF THE WHOLE COUNTRY
命名NAMING
人民大会堂胜利竣工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梅兰芳演出慰劳建设大军SPECIAL PERFORMANCE FOR CONSTRUCTORS BY MEI LANFANG
正式使用风波DISTURBANCE IN THE OFFICIAL USE

(9)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对象与概念辨析
        1. 民主与政治
        2.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
        3. 民主协商与政治协商
    三. 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1. 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现状及评价
        2. 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概况及分析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的基本思路
        3.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缘起与确立
    一.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及其实现路径和形式
        1. 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民主本质
        2. 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路径
        3.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探索
        1. 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的政治实践
        2. 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的理论探索
        3. 协商民主初见雏形
    三.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初步确立
        1. “五一”口号:协商民主的新起点
        2.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理论探索
    一. 协商民主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 历史必然性
        2. 现实必要性
    二. 协商主体、客体及协商目的
        1. 协商主体
        2. 协商客体
        3. 协商目的
    三. 协商民主的原则与方式
        1. 协商原则
        2. 协商方式
    四. 协商民主的基本场域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协商民主
        2.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协商民主
        3. 最高国务会议的协商民主
        4. 社会领域的协商民主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
        1. 1949—1954:协商民主创制阶段
        2. 1954—1956: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并举格局形成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实体规范建设
        1. 《共同纲领》和《宪法》等相关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与《章程》中的制度规范
        3.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协商委员会《组织通则》中的规章制度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组织机构建设
        1. 协商开展的组织机构
        2. 协商主体的组织建设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建设
        1. 制定协商民主的运行规则
        2. 确立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
        3. 明确协商民主的基本程序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实践运作
    一. 土地改革中的协商民主
        1. 协商必要性分析
        2. 土地改革前的沟通与协商
        3. 土地改革中的协商与讨论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协商民主
        1. 协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 改造前多层次、多方位的协商
        3. 改造中的协商与讨论
    三.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协商民主
        1. “要不要制宪”问题上的协商与共识
        2. 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与协商
        3. 宪法草案全民的参与与讨论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中的协商民主
        1.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协商
        2.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协商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价值审视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价值体现
        1. 历史意义
        2. 理论创新
        3. 当代价值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历史局限性
        1. 理论上的局限性
        2. 实践中的不足
    三.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历史走向
        1. 协商民主理论、制度和实践日趋成熟与完善
        2.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3.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2]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3]黑龙江省大事记[J].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 黑龙江史志, 2019(08)
  • [4]为时代画像 为时立传 为时代明德[N]. 本报编辑部. 中国美术报, 2019
  • [5]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以祁连县为中心[D]. 赵志浩. 兰州大学, 2019(08)
  • [6]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D]. 高天鼎.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7]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 何正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8)
  • [8]人民大会堂建设纪实[J]. 沈勃,黄华青,潘曦. 建筑创作, 2014(Z1)
  • [9]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D]. 张青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自治区党委领导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小组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