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颗粒论文-王忠,杨家翚,李瑞娜,刘帅,赵怀北

液化颗粒论文-王忠,杨家翚,李瑞娜,刘帅,赵怀北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化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柴油机,煤液化柴油,废气再循环,气体成分

液化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杨家翚,李瑞娜,刘帅,赵怀北[1](2018)在《EGR组分对煤液化柴油颗粒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煤液化柴油颗粒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组成元素以及氧化特性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热重试验的方法,通过改变EGR率(0%EGR,15%EGR)和废气组分(15%N2,15%CO_2和30%CO_2)采集了柴油机燃用煤液化柴油的颗粒,分析了颗粒微观结构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EGR率小于15%时,颗粒粒径呈单峰正态分布.在0%EGR,15%EGR,15%N2,15%CO_2氛围下,颗粒粒径分布的峰值粒径分别为60.4,60.4,69.8,52.3nm.引入30%CO_2时,颗粒粒径呈双峰正态分布,粒径分别在14.3nm和52.3nm.引入EGR和N2后,颗粒群变得紧凑,不易氧化.引入CO_2后,颗粒群变得疏松,易于氧化.不采用EGR,颗粒结构主要呈链状,引入15%EGR和15%N_2,颗粒结构主要呈团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张昭,魏星,王刚[2](2018)在《颗粒长短轴比对饱和砂土液化影响的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流软件(PFC)进行了不同长短轴比颗粒组成的饱和砂土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剪切试验模拟,研究了颗粒长短轴比对砂土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长短轴比通过影响砂土试样的接触数量,进而影响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前后应变幅值,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区间效应,长短轴比值为1. 6时颗粒接触数量最大,抗液化强度最高,剪应变幅值最小。(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吴琪,陈国兴,周正龙,凌道盛[3](2018)在《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粗细粒混合料液化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粗细粒混合料的液化强度CRR,对具有不同细粒含量FC和相对密度Dr的粗细粒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不排水循环叁轴试验。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将粗细粒混合料分为类粗粒土、中间性态土和类细粒土;用骨架孔隙比esk表征混合料骨架颗粒的接触状态,引入参数b与m描述粗细粒混合料从类细粒土到类粗粒土过度中粗粒与细粒对颗粒接触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C的增加,具有相同Dr粗细粒混合料的CRR先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具有不同FC和Dr的粗细粒混合料CRR都随esk的增大而降低。分析表明: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esk是合理地表征粗细粒混合料CRR的一个物理状态指标,且两者呈现较好的负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闻宇,喻国良[4](2016)在《机械振动作用下淤泥液化产生的细颗粒释放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械振动作用下,利用环境扫描显微镜,对水下淤泥样品液化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获得了振动前后淤泥样品颗粒表面形貌.分析结果发现,淤泥样品在振动载荷作用后,泥沙粒径分布范围缩小,平均粒径减小,黏粒含量有所增加,孔隙率变大.振动载荷的作用破坏了泥沙的微观结构,使其释放出大量的细小颗粒,进而影响其宏观的物理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孟涛[5](2016)在《液化粉土动力特性的颗粒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存在着粉土层,该类粉土具有渗透性大,抗压强度低,在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现象等特点,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室内土力学试验对粉土的宏观响应方面的研究较多,但随着土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土体工程性质的改善是微观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宏观响应,颗粒离散元法可以在分析土体宏观力学响应的同时,研究受荷过程中细观组构参量的演化规律,故近年来已成为解决土体渗透破坏、液化变形、剪切带等非连续介质问题的—种有效的、富有发展前景的数值模拟方法。本文利用颗粒离散元法中的叁维颗粒流方法(PFC3D),以粉土和生物改性粉土试验研究结果为基础,从宏细观结合的角度对单调与循环加荷条件下粉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细观模拟。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粉土的常规叁轴试验结果为基础,得到叁维条件下粉土力学性质模拟的细观参数,建立离散元方法的单调双轴细观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散粒体材料之间的作用主要靠颗粒间的接触传递剪力,颗粒间的摩擦系数不同,相应的宏观特性也发生变化。随着颗粒间摩擦系数的增大,其对应的初始弹性模量及峰值强度也越大,而关系曲线逐渐由应变硬化向应变软化转变;在体变-轴变曲线中,摩擦系数越大,相应的剪胀现象也越明显。(2)基于粉土及生物改性粉土的循环叁轴试验结果,采用等应力幅和等应变幅两种加载方式,对室内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细粒含量、应变幅值条件下,土体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数值结果显示,采用等应变幅值循环双轴加载方式的颗粒流数值,可再现室内试验孔压累积、强度衰减、刚度衰退、“初始液化”等液化特性,并能够定性地模拟循环加荷条件下液化破坏标准室内试验的一般规律;采用等应力幅值循环双轴加载方式的数值模拟,可通过在细颗粒间采用线性接触模型,并且调整侧墙的位移速率,再现应变破坏和液化破坏的双重标准的室内模型试验过程,其动应力-应变关系及动孔压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3)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细粒含量的填充对粉土的液化特性影响明显。PFC3D数值分析中,细颗粒间加入粘结模型后,两种数值计算结果中动强度随细颗粒填充量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似。数值试样的动强度并不随细粒含量的增加呈单调变化,而是存在一个转折点,填充的细粒含量低于该点时,动强度呈递减趋势(等应变幅值加载)或变化不大(等应力幅值加载),高于该点时,动强度呈显着递增趋势,这与前人的试验规律相似。进一步说明土体宏观力学响应是微细观结构变化的结果。(4)细粒填充的粉土宏观液化过程在细观上对应于一定的组构变化规律。“初始液化”前,平均接触数随振次的增加持续减少;“初始液化”后,伴随加荷剪胀、卸荷剪缩的交替作用,平均接触数大幅震荡。并且初始接触数及细粒含量与破坏振次的关系曲线基本一致。在细粒填充较少时,其初始平均接触数也相对较少,破坏所需的振次较少;当细粒填充达到一定数值后,初始平均接触数和细粒含量与破坏振次的关系曲线均发生转折,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初始平均接触数也随之增多,所需的破坏振次也逐步增加。(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1-01)

吴焕然[6](2014)在《南京砂颗粒形状及静态液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滑坡机理的研究发现,一些边坡失稳是由静态液化引起的,静态液化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不同地区颗粒呈球状的石英砂进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一种片状粉细砂,主要成份为石英碎屑、长石和少量的绿泥石、白云母片、其它粘土质矿物及风化金属矿物,与球状颗粒标准砂在矿物成分、级配、颗粒形状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以纯净南京片状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分析砂土矿物成分、颗粒成分、密实度和颗粒形状等对砂土稳态特征及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给出了南京砂的矿物成分、级配及干密度特征。发现标准砂A砂的矿物成分为石英,杂质极少;纯净南京砂B、C、D砂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含量超过50%,其次为长石(正长石、斜长石),含量在20~35%之间,还含有少量其他矿物。相对于B、C、D砂,A砂级配较好,具有更高的极限干密度及更小的极限孔隙比。(2)将四种砂按粒组拍摄显微照片,获取其形状特征定量参数。按粒组分析,0.075~0.1mm,1~2mm粒组颗粒扁平度AR小、延性差,轮廓系数FF大,磨圆度好,更接近球形。按砂类分析,假定各粒组颗粒比重相当,依据颗分数据对不同粒组颗粒形状参数加权平均,得各天然砂土颗粒形状定量参数。分析可得A砂AR较小,近球状,B、C、D砂AR较大,呈片柱状;A、C砂FF较大,磨圆较好,B、D砂FF较小,磨圆较差。(3)以上述四种砂其粒径介于2mm~0.075mm范围内的粒组成分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松砂在不同围压下及不同密实状态的砂土进行不排水剪切试验。从变形强度特征及孔隙水压力响应方面,分析了四种砂的剪切特征,试验结果表明B、C、D砂比A砂更具有密砂的剪切特征。(4)纯净南京砂B、C、D叁种砂类中的松砂在低围压(<400kPa)下均具有较大的液化程度,标准砂A砂在50kPa围压下,液化程度较大,围压超过100kPa后,液化程度显着减小;B、C、D砂液化程度对相对密实度更敏感,随着相对密实度增加,液化程度迅速减小。(5)从稳态理论分析,(?)“平面中,B、C、D砂稳态线高于A砂临界状态线,主要原因是B、C、D砂最大、最小孔隙比均大于A砂,且临界状态线升高的顺序与不均匀系数Cu减小的顺序相同。(6)分析A、B、C、D四种砂的形状参数与稳态强度及松砂有效强度两种强度指标的关系,发现四种砂的松砂的内摩擦角与其扁平度AR、轮廓系数FF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AR越大、FF越小,松砂内摩擦角越大;而稳态内摩擦角仅与AR相关性较好,AR越大,稳态内摩擦角越大。这主要因为剪切过程中的次生各向异性,准稳态点之前,砂土处于颗粒结构重组初期,AR、FF对松砂内摩擦角均有显着影响;准稳态点之后,砂土颗粒结构重组基本完成,FF影响减弱,AR通过影响结构重组的程度控制稳态内摩擦角。(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01)

郑少华,王笑亮,李明通,辛力,冉孟胶[7](2013)在《超临界水条件下颗粒和催化剂对褐煤液化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应用"控制变量法"对温度、催化剂及煤样粒径对褐煤液化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达到超临界点时,褐煤气液化反应明显加快,其转化率由15.84%(亚临界水)升至94.64%;催化剂KOH使褐煤转化率达到最高,为94.64%,但转化成液态油仅为3.36 ml,约2.69 g,液体转化率为12.78%。,在同等煤粒径(0.9~2.0 mm)条件下,催化剂K2CO3更有利于褐煤液化成油类物质,产生油量8.01 ml,约6.41 g,液体转化率为30.48%;煤样粒径越小,褐煤转化率越高,但小粒径褐煤主要向气体转化,而大粒径褐煤主要向液体转化。因此,在超临界状态下采用同等粒径(0.9~2.0 mm)的煤样并添加催化剂K2CO3对褐煤转化成油类物质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华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王军方,丁焰,尹航,谭建伟,殷宝辉[8](2013)在《液化石油气汽车颗粒物数量排放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颗粒物数量测试仪器ELPI对瞬态循环下的汽油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进行颗粒物排放测量。结果表明,两种车辆排放的颗粒物中,粒径小于70nm的颗粒物均占绝对优势,占总排放的80%~90%;大于490nm的颗粒物在总排放中的比例均非常小。且颗粒物数量排放浓度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车速超过70km/h后,颗粒物数量排放随车速的增幅升高。但两种车辆相对比较,汽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数量比液化石油气汽车多。(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3年07期)

李强,何红光,齐志龙[9](2011)在《库、新、沙地区高水位、细颗粒地层场地土液化判别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软土地基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首先确定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以及抗震烈度等基本参数,依据地层及建筑物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次选用某一勘查工程示范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22期)

刘洋,赵学同[10](2010)在《基于颗粒-流体耦合的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个基于颗粒—流体耦合的细观力学模型,对饱和砂土地震液化问题进行了分析。砂颗粒采用离散元的颗粒流理论(PFC)模拟,液相水通过求解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计算。采用相似原理建立了场地模型,在输入地震波的作用下,分析了不同深度的渗透系数、超孔隙水压力、加速度响应等。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液化过程中土体孔隙率不断变化,渗透系数也随之改变。液化首先在模型的表层产生,接着向深部发展;而超孔隙水压力则从底部开始消散,然后逐渐向上发展,直至完全消散。液化的产生阻碍了基地加速度进一步向上传播,这与离心试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期刊2010-12-24)

液化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流软件(PFC)进行了不同长短轴比颗粒组成的饱和砂土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剪切试验模拟,研究了颗粒长短轴比对砂土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长短轴比通过影响砂土试样的接触数量,进而影响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前后应变幅值,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区间效应,长短轴比值为1. 6时颗粒接触数量最大,抗液化强度最高,剪应变幅值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化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忠,杨家翚,李瑞娜,刘帅,赵怀北.EGR组分对煤液化柴油颗粒排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8

[2].张昭,魏星,王刚.颗粒长短轴比对饱和砂土液化影响的离散元分析[J].路基工程.2018

[3].吴琪,陈国兴,周正龙,凌道盛.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粗细粒混合料液化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

[4].杨闻宇,喻国良.机械振动作用下淤泥液化产生的细颗粒释放机理[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6

[5].孟涛.液化粉土动力特性的颗粒流模拟[D].扬州大学.2016

[6].吴焕然.南京砂颗粒形状及静态液化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

[7].郑少华,王笑亮,李明通,辛力,冉孟胶.超临界水条件下颗粒和催化剂对褐煤液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

[8].王军方,丁焰,尹航,谭建伟,殷宝辉.液化石油气汽车颗粒物数量排放特征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3

[9].李强,何红光,齐志龙.库、新、沙地区高水位、细颗粒地层场地土液化判别及处理[J].科技信息.2011

[10].刘洋,赵学同.基于颗粒-流体耦合的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C].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2010

标签:;  ;  ;  ;  

液化颗粒论文-王忠,杨家翚,李瑞娜,刘帅,赵怀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