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态仿真论文-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

混合动态仿真论文-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动态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伏系统,MPPT,扰动观察,混合逻辑动态

混合动态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1](2019)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MPPT建模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分析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原理,通过建立混合逻辑动态模型,提出一种新的MPPT控制算法——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功率预测控制算法。与扰动观察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同时也可改善整个光伏系统的动态性能,保证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精准性,实现整个系统控制的快速性,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樊伟,刘天琦[2](2018)在《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能源消耗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车辆行驶的燃油消耗量,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控制进行优化,并对发动机燃油消耗量进行仿真验证.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简图模型,推导出车辆发动机功率方程式.创建发动机能源消耗目标函数,添加约束条件,引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出液压混合动力发动机能源消耗的最优参数.设计车辆控制流程图,利用Matlab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并与优化前仿真结果形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无起停的情况下,优化后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燃油消耗量降低了11.71%;在有起停的情况下,优化后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燃油消耗量降低了19.01%.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参数,车辆制动释放的能量被回收,从而节约车辆行驶所消耗的燃油.(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宋炳玉[3](2017)在《基于动态规划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大难题,新型动力系统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得到广泛关注与快速发展。课题组利用氢气的燃烧特性,提出了氢气缸内直喷局部富氢稀燃汽油机,将氢气直喷到汽油机缸内,促进了汽油的充分燃烧,经济性显着提高,排放有所改善。为了进一步发挥掺氢汽油机的优势,探索节能减排的技术,本文将掺氢汽油机应用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建立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模型,利用动态规划优化算法得到某循环工况下的最佳功率分配策略,利用仿真软件ADVISOR分析装载掺氢汽油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不同构型,确定了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动力性能要求,对BJ2023原型车动力系统进行选型与参数匹配,以搭建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模型。在仿真软件ADVISOR2002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Simulink对各部件模型二次开发,搭建了装载掺氢汽油机的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模型。在ADVISOR2002中创建了车辆定义文件与各部件数据文件并在软件中设置各部件参数,完成车辆仿真平台的搭建。动态规划算法能够将复杂的全局优化问题转化为单阶段决策问题,将其应用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建立了以整车燃油消耗率最低为目标的成本函数,并验证了成本函数的合理性。经过变量离散化、可行区间确定、油耗矩阵预计算以及成本函数求解四个步骤最终计算出最优的能量管理策略,此最优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达到整车经济性最优。由动态规划算法求解出的最优控制策略不能在线应用,因此,需要从最优策略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功率分配规则与换挡规则,并将其用于改进ADVISOR2002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初始的控制策略。将改进后的控制策略嵌入到控制模块,并利用建立的车辆仿真平台进行整车经济性与排放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装载掺氢汽油机的混合动力汽车比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性与排放性大大改善;基于动态规划算法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较初始的控制策略经济性提升了9.1%,说明动态规划算法在优化整车能量管理策略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李海滨,青维,盛燕萍[4](2016)在《基于CT扫描和离散元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虚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的断层摄影,得到沥青混合料组成成分的叁维内部微观结构,提供集料、玛蹄脂和空隙的精确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发二维和叁维模型。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在二维和叁维状态下预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开发并完成一个基于单轴压缩试验的测定玛蹄脂和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及加载频率下动态模量的试验方案。在该离散元仿真中使用了一个叁维离散元的3个重复和二维离散元的6个重复,监测了沥青混凝土在压缩载荷下的应变响应,并计算它的动态模量,然后将叁维和二维离散元得到的动态模量和试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叁维离散元模型成功地预测了在一定温度和加载频率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二维离散元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预测偏低。(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6年05期)

赵龙,李弘扬,叶宁,唐剑,刘晖[5](2016)在《Ad Hoc网络动态时隙分配的混合MAC协议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Ad Hoc网络的节点具有移动性,信道具有多跳共享性的特点,提出动态时隙分配的混合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协议包括时隙分配和时隙竞争2个阶段。在时隙分配阶段,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在为每个节点分配固有时隙的基础上,将不共享信道的节点时隙动态地分配给通信节点;在时隙竞争阶段,通过在子帧中设置不同优先级,在不参与通信节点的主时隙中,数据传输子帧被分成实时业务竞争阶段和非实时业务竞争阶段,竞争成功的节点在这个时隙传输数据,提高优先业务节点的接入概率。采用NS2网络模拟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混合MAC协议提高了系统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实时业务的平均时延,协议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空间复用性,减少竞争,提高接入效率,适合Ad Hoc网络。(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马明君[6](2016)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及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行车密度的加大以及铁路运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成为铁路运输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列车运行调度系统是控制全线列车对铁路资源合理利用的系统,是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铁路运输效率的保证。本文在国内外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理论(MLD:Mixed Logical Dynamic)研究列车调度问题,建立列车运行调度MLD模型,将列车运行调度系统中的连续部分和离散部分统一在一个框架下对列车运行调度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在非极端情况下的优化预测控制模型。主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包括:(1)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研究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核心是逻辑命题与混合线性不等式之间的等价转换,本文对逻辑命题转换成混合线性不等式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通过实例详细论述了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建模过程。(2)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事件往往对列车的运行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列车进站事件会使列车减速、出站事件会使列车加速等。通过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将事件归纳为正常事件和异常事件,并指出列车运行调度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混杂动态系统以及调度的本质是通过正常事件来消除或降低异常事件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3)建立列车运行调度MLD模型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极端情况,如地震、线路中断等。针对此极端情况,调度员只有采取预案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如更换线路,无法恢复列车的正点运行。本文针对非极端情况,即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只会导致列车晚点,采用MLD建模理论建立了移动闭塞形式下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该模型将离散事件和连续过程进行了统一。在模型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正常事件来消除或降低异常事件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本质是在某些时刻改变列车的加速度,恢复列车的正点运行。(4)列车运行调度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以实绩运行时刻表与计划时刻表之间的偏差为优化目标,采用预测控制理论建立列车运行调度的优化控制模型,并采用时域滚动优化方法进行求解,保证每次调整计划都是最优或次优。(5)仿真分析以6个车站和5个区间的调度区段为例,采用C#计算机编程语言建立列车调度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5)

罗凯,崔博文[7](2015)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电机驱动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机驱动系统是一个由离散的控制信号驱动连续状态变量随时间演化的典型的混杂系统。针对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都是研究逆变器中的开关元件开路等结构性变化,不能用于描述系统中的参数变化,本文建立逆变器和电机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中的R、L、Vdc等参数变化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电机驱动系统参数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自动化》期刊2015年06期)

李玉星,潘红宇,谢彬,喻西崇,王武昌[8](2015)在《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在海上FLNG装置的适应性动态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动态仿真技术模拟了混合冷剂与丙烷冷剂分离罐液位变化对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工艺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混合冷剂气液分离不完全时液化工艺流程所受到的影响,并对该工艺流程在海上晃荡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丙烷冷剂与混合冷剂的液位控制在液位波动的情况下仍能使该工艺系统保持稳定,但会发生混合冷剂气液分离不完全的情况,此时会导致混合冷剂制冷效果变差,天然气液化率将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混合冷剂是否分离完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5年03期)

罗凯,崔博文[9](2015)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和电机建模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变电路是一个由离散的控制信号驱动连续状态变量随时间演化的典型的混杂系统,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要么只考虑了系统的离散控制变迁忽略了系统的连续状态变迁,要么只考虑系统的连续状态变迁忽略了系统的离散控制变迁,这非常容易造成重要故障信息的丢失,大大影响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逆变器和电机系统的运行模式,建立逆变器和电机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逆变器和电机的故障模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描述了逆变器故障时系统的输出特性,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5年10期)

刘思嘉,余一平,孙冉,孙建华,熊浩清[10](2014)在《基于PMU数据的混合动态仿真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广域测量系统(WAM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为电力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实测动态数据。借助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得的动态电压、电流和功率数据作为时变注入量,进行混合动态仿真可以实现互联电网的电气解耦仿真,并准确地计及外部网络或模型的动态特性和影响。介绍了基于注入时变电压、时变电流和时变功率的3种混合动态仿真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然后分析了这3种不同时变量测注入混合仿真方法的仿真误差产生原因。最后,通过四机双区域系统仿真分析比较了这3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4年12期)

混合动态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车辆行驶的燃油消耗量,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控制进行优化,并对发动机燃油消耗量进行仿真验证.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简图模型,推导出车辆发动机功率方程式.创建发动机能源消耗目标函数,添加约束条件,引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出液压混合动力发动机能源消耗的最优参数.设计车辆控制流程图,利用Matlab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并与优化前仿真结果形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无起停的情况下,优化后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燃油消耗量降低了11.71%;在有起停的情况下,优化后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燃油消耗量降低了19.01%.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参数,车辆制动释放的能量被回收,从而节约车辆行驶所消耗的燃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动态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MPPT建模仿真[J].太阳能学报.2019

[2].樊伟,刘天琦.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能源消耗仿真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8

[3].宋炳玉.基于动态规划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李海滨,青维,盛燕萍.基于CT扫描和离散元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虚拟仿真[J].中外公路.2016

[5].赵龙,李弘扬,叶宁,唐剑,刘晖.AdHoc网络动态时隙分配的混合MAC协议研究与仿真[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马明君.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系统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及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7].罗凯,崔博文.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电机驱动系统仿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5

[8].李玉星,潘红宇,谢彬,喻西崇,王武昌.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在海上FLNG装置的适应性动态仿真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5

[9].罗凯,崔博文.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和电机建模仿真[J].机电工程技术.2015

[10].刘思嘉,余一平,孙冉,孙建华,熊浩清.基于PMU数据的混合动态仿真方法比较[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

标签:;  ;  ;  ;  

混合动态仿真论文-王建山,杨奕,杨元培,张桂红,胡世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