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面天线论文-黄旭峰,马煦

抛物面天线论文-黄旭峰,马煦

导读:本文包含了抛物面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抛物面天线,时延变化,滤波器,旋转关节

抛物面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峰,马煦[1](2019)在《抛物面天线时延变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抛物面天线是卫星导航地面站的重要组成设备,负责完成卫星与地面站时间同步上行信号发射和下行信号接收,是伪距测量重要设备,因此要求抛物面天线工作时自身的时延零值相对稳定。引起抛物面天线时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和天线转动时带来的馈线转动。本文通过分析天线各段时延变化特性,最后给出了减小时延变化的建议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蔡子慧,杨纯,郭庆,倪爱晶,赵婕[2](2019)在《基于机器人的抛物面天线自动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精度抛物面天线快速测量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机器人的叁维自动扫描测量方法。通过robotmaster软件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进行路径规划和离线编程,生成用于天线叁维扫描的自动测量程序,并在现场经过对机器人运动路径调试后,驱动集成夹持在机器人末端的叁维光学扫描仪完成天线表面的自动扫描测量。利用ATOSProfessional测量软件对实际扫描数据与理论叁维模型比对,分析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偏差,并将测量结果与叁坐标测量结果比对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基于机器人与叁维扫描集成的新测量系统对天线自动测量,可有效提高天线产品的测量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天线面型测量范围,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为提高复合材料抛物面天线制造效率和精度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航天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沈迎咏,高晶波,王聪[3](2019)在《星载抛物面天线视在相位中心确定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抛物面天线成像过程中对波束的指向精度有较高要求,而波束指向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精度。基于抛物面天线工作原理及视在相位中心的定义,提出一种抛物面天线视在相位中心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卫星在轨多体系统仿真分析,给出了卫星机动过程中的视在相位中心坐标范围,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视在相位中心坐标偏移量。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有阻尼器和无阻尼器连接方式对天线视在相位中心偏移量的影响关系,为后续抛物面天线指向精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宇航总体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立哲,李科,宋锋,王进凯[4](2018)在《前馈抛物面天线平面近场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前馈抛物面天线采用平面近场测试时由于馈源遮挡使得扫描探头无法置于距天线口面(3~5)λ处的问题,在工程实际中用喇叭天线验证了在距离喇叭口面(3~20)λ范围内,测试距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截断电平为-35 d B的情况下,测试距离对波束宽度的影响为0.05 d B。并将扫描探头置于距抛物面天线口面40λ处,进行了平面近场测试,测试结果与远场测试结果一致,在工程上解决了前馈反射面天线采用近场测试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叶恺,禹卫东,徐伟,王伟[5](2018)在《基于柱形抛物面天线的MIMO SA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柱形抛物面天线的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MIMO SAR)。根据对系统结构和短偏移正交(STSO)发射波形的分析,该文给出该系统的具体处理方法。基于柱形抛物面天线易于在俯仰向形成高增益窄波束的优势,该系统能够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不同波形回波数据进行有效分离,从而获取更多的方位向等效相位中心。通过方位向多通道数据重构处理,成像场景回波数据可利用传统成像算法进行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确保MIMO SAR的成像质量,并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李皓鹏,房海军,孙东华[6](2017)在《高精度星载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的成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某型号星载抛物面天线碳纤维反射面的结构特点、工艺特点与难点,从材料选择、纤维铺层和组装胶接等方面详细论述其成型工艺方法。同时,为满足星载天线反射面型面精度≤0.08mm的高精度设计指标,文章重点论述了在成型过程中采取的模具修正、工装辅助、工艺手段等质量控制措施,最终产品型面精度达到0.069 mm,为高精度星载抛物面天线碳纤维反射面生产制造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46-50》期刊2017-10-21)

荣吉利,夏鹏,冯志伟,项大林[7](2017)在《抛物面天线反射面参数化建模与热变形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分析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天线主反射面热变形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应用PCL,对MSC.PATRAN/NASTRAN进行二次开发,将参数化建模、抛物面拟合、型面精度分析引入有限元计算,并对某大口径复合材料天线主反射面在均匀温度场下的热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优选出合理的铺层方式,获得了变形后的天线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探索出适合于在轨卫星天线减少热变形的铺层设计方法,所获变形值、抛物面拟合参数、型面精度误差等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复合材料天线主反射面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解决了通用CAE软件无法预估热变形对天线性能影响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杨林华,张博伦,蒋山平,张鹏嵩[8](2017)在《真空低温环境抛物面天线的摄影测量网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真空低温环境下卫星大型抛物面型天线变形测量的精度,对摄影测量技术中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测量网形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环拍网形比航带网形更有利于提高抛物面型天线变形测量的精度。为了验证该结论,设计了不同网形的对比试验,搭建了针对实现网形拍摄的移动机构,并以形面偏差的稳定性和长度平均偏差大小作为判断标准,对直径5m的抛物面天线模型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7年04期)

陆大庆,宋开宏[9](2017)在《改进的FB法对抛物面天线远场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是对抛物面上电流直接积分来计算远场的电场值,傅里叶贝塞尔(Fourier-Bessel,FB)法是用有限项级数来逼近积分电流,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文章结合了PO法和FB法,剥离远场公式观察角的同时在傅里叶有限项级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泰勒公式展开,忽略泰勒公式中高阶无穷小项,优化了远场计算效率,并给出了3种方法下抛物面天线远场的电场计算结果、精度、运行时间对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FB法在保证计算准确性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王巍巍,高爽[10](2017)在《基于全站仪的抛物面天线形状检测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抛物面天线的测量,在经过外业采集与建模处理后,对建模数据的检测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对其检测的一种方案。(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7年08期)

抛物面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高精度抛物面天线快速测量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机器人的叁维自动扫描测量方法。通过robotmaster软件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进行路径规划和离线编程,生成用于天线叁维扫描的自动测量程序,并在现场经过对机器人运动路径调试后,驱动集成夹持在机器人末端的叁维光学扫描仪完成天线表面的自动扫描测量。利用ATOSProfessional测量软件对实际扫描数据与理论叁维模型比对,分析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偏差,并将测量结果与叁坐标测量结果比对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基于机器人与叁维扫描集成的新测量系统对天线自动测量,可有效提高天线产品的测量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天线面型测量范围,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为提高复合材料抛物面天线制造效率和精度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抛物面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旭峰,马煦.抛物面天线时延变化特性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

[2].蔡子慧,杨纯,郭庆,倪爱晶,赵婕.基于机器人的抛物面天线自动检测技术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19

[3].沈迎咏,高晶波,王聪.星载抛物面天线视在相位中心确定方法及应用[J].宇航总体技术.2019

[4].李立哲,李科,宋锋,王进凯.前馈抛物面天线平面近场测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

[5].叶恺,禹卫东,徐伟,王伟.基于柱形抛物面天线的MIMOSAR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8

[6].李皓鹏,房海军,孙东华.高精度星载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的成型工艺研究[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46-50.2017

[7].荣吉利,夏鹏,冯志伟,项大林.抛物面天线反射面参数化建模与热变形优化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

[8].杨林华,张博伦,蒋山平,张鹏嵩.真空低温环境抛物面天线的摄影测量网形研究[J].应用光学.2017

[9].陆大庆,宋开宏.改进的FB法对抛物面天线远场的优化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王巍巍,高爽.基于全站仪的抛物面天线形状检测方案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7

标签:;  ;  ;  ;  

抛物面天线论文-黄旭峰,马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