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祧继产论文-仵宏慧

承祧继产论文-仵宏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承祧继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北民间故事,至鬯承祧,母题,审美内涵

承祧继产论文文献综述

仵宏慧[1](2018)在《承祧继产观念下的民间故事母题审美内涵研究——以东北民间故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民间故事中流传许多表现至鬯承祧、子孙承继的母题类型故事。古人这种十分重视子嗣承继的表现,与中国传统孝礼宗法观念有着直接关系。在东北民间故事中也不乏此类承祧继产的作品。从比较此类型故事的共性和个性入手,分析研究东北民间故事中传宗继产母题所蕴含的特殊审美内涵。(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孔梅[2](2009)在《儒家承祧继产观念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承祧继产观念在古代小说中作为一个母题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独立体系,并被世人关注。宋元以前,承祧继产小说从内容上大多只针对皇室的继承,且结构较单一;之后,内容和结构逐渐多样化。在理清承祧继产故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宋元以后同类小说的叙事结构,并指出这种结构具有的优点,同时指出这种结构也存在过于模式化的弊端。(本文来源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王雪峰[3](2009)在《“叁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承祧继产已经成为“叁言二拍”的重要故事类型,但它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只在极少专着中有所提及,专门研究“叁言二拍”承祧继产的论文只有一篇。本文以此作为选题,试图对“叁言二拍”中的承祧继产故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从基本类型、历史渊源、本质意蕴、法律规定、道德认同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第二章界定了承祧继产的内涵和外延,并对“叁言二拍”中承祧继产故事进行了厘定,并确定为十六篇。第叁章对“叁言二拍”承祧继产故事进行了分类,即后母对前妻子女继承权的剥夺、兄弟争产、赘婿争产、叔侄争产等。第四章是重点,首先对承祧继产故事进行了历史溯源,梳理了历史上此类故事的类型;其次,探讨了承祧继产故事的本质意蕴;再次,寻绎承祧继产故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透视人们对家庭财产纠纷的破解智慧;最后,从伦理道德、心理期待等方面对“叁言二拍”承祧继产故事进行了总体把握。本论文选择文化、人性、伦理的切入角度,研究“叁言二拍”中承祧继产故事。对承祧继产故事的发展脉络做了系统的梳理,对“叁言二拍”承祧继产故事涉及的法律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古代法律和伦理道德对承祧继产行为的共同作用,分析了人们对上述二者的顺应与违背,详细探讨了承祧继产故事的本质意蕴以及作品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教化思想以及心理期望等。通过上述努力,希望能对“叁言二拍”的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潘红艳[4](2008)在《“叁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承祧继产”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宗族血统延续和家庭财产承继为内容的社会现象,是封建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映,是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家庭最为关注的内容和最为核心的任务。在“叁言二拍”中,这类故事占有一定的比例,已成为一种重要题材类型。有关这一故事类型的研究,自“叁言二拍”问世以来,历代研究虽不乏新的学术见解,但大多只涉及这一类型故事的某一层面,对这一类型故事做全方位整体观照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问题从类型学和社会学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同时借助民俗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揭示这一类型故事的创作动因及文化意蕴,并由此进一步探讨此类型故事对现代生活产生的影响。据统计,“叁言二拍”中有关承祧继产型故事共有十八篇。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力求从社会学、民俗学角度进行探索。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对承祧继产型故事进行解读:首先,论述了承祧继产型故事的嬗变。主要从早期的承祧继产型故事和宋元明时期“叁言二拍”中的承祧继产型故事两个层次进行全面地分析。早期的承祧继产型故事所关注的大都是皇位爵位等,市井生活很少成为作品的主题,而“叁言二拍”出现了描写对象的下移,不自觉地把笔触伸向了平凡的市民生活。其次,论述了“叁言二拍”中的承祧故事和继产故事。我们从“叁言二拍”中承祧继产型故事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血统的延续和财产的承继两个方面。关于血统的延续这一方面,“叁言二拍”作了生动、细腻地描写和揭示。祈求子孙繁盛是中国自古以来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忠孝观念的核心,故有“不孝有叁,无后为大”的观念。为了有子嗣,为了使祖先留下的血脉不至于断送在自己手中,人们费尽心机,想方设法延续香火。关于财产的承继,“叁言二拍”从正反两方向描述了让产和争产的故事,对争产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让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论述了承祧继产型故事的文化意蕴。主要从承祧继产型故事在“叁言二拍”中体现的文化意蕴和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体现的文化意蕴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中国古代的家庭除具有祭祀祖先和宗族绵延的神圣职责外,还具有伦理教化的作用。有着两千多年文化传统的儒家文化,已根深蒂固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之中,加之中国宗法社会的影响,宗族观念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承祧继产的观念也同时深深植根于民众的意识之中,成为厚重的心理积淀,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影响。承祧继产问题涉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叁言二拍”所描写的承祧继产型故事进行探讨,尽可能把这一故事类型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相结合,力求从总体上揭示这一题材故事所产生的文化意蕴和社会心理。限于文本研究的内容、范围,不可能揭示这一问题所涵盖的全部内容,但从中依然可以透视明代社会中后期的社会思想的变迁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8-05-23)

胡元翎,吴光正[5](2000)在《“叁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的文化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 中国人一向重视种姓的传袭。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国的家族观念,更有一个特征,是‘父子观’之重要性更超过了‘夫妇观’。夫妇结合,本于双方之爱情,可合亦可离。父母子女,则是自然生命之绵延。由人生融入了大自然,中国人所谓‘天人合一’,正要在父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承祧继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家承祧继产观念在古代小说中作为一个母题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独立体系,并被世人关注。宋元以前,承祧继产小说从内容上大多只针对皇室的继承,且结构较单一;之后,内容和结构逐渐多样化。在理清承祧继产故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宋元以后同类小说的叙事结构,并指出这种结构具有的优点,同时指出这种结构也存在过于模式化的弊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承祧继产论文参考文献

[1].仵宏慧.承祧继产观念下的民间故事母题审美内涵研究——以东北民间故事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2].孔梅.儒家承祧继产观念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模式[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王雪峰.“叁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初探[D].山西师范大学.2009

[4].潘红艳.“叁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研究[D].延边大学.2008

[5].胡元翎,吴光正.“叁言”“二拍”承祧继产型故事的文化观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

标签:;  ;  ;  ;  

承祧继产论文-仵宏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