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理念论文-尹翠莉,周洁

宪法理念论文-尹翠莉,周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宪法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履职培训,人大立法,现场气氛,人民群众,民生,自身建设,大家,提高质量

宪法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尹翠莉,周洁[1](2020)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 自觉践行“河北发展、人大尽责”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尹翠莉、周洁)1月10日,出席河北省十叁届人大叁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内容丰富,要点突出,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安排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20-01-11)

李晓波[2](2019)在《我国宪法博物馆建设的理念、功能和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法实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基础。"宪法宣誓制度"和"宪法日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有利于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社会氛围,而宪法博物馆具有同样功能,我国建立宪法博物馆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宪法博物馆的建设应以培育宪法文化为理念,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切实提高公民宪法意识,以合法性、原则性和资源性为路径,为宪法实施创造社会条件。(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小萍,孙晓红[3](2019)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法学本科宪法课教学的探索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主渠道的思政课程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延伸和发展,对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宪法课作为法学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的政治性特点决定了其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为了让专业课宪法承担好课程思政的角色,要将思政功能嵌入宪法课程的教学中,挖掘、梳理宪法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以宪法政治性特点为依托,以新中国宪法历史发展为主线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具体要从宪法指导思想的高度来定位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宪法教学内容过程的始终,并与我国宪法实践发展相结合,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课堂上要运用思政教育话语展开交流,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之外找寻更多的资源,采用事实说话的方法进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裴子鑫[4](2019)在《论宪法中的和平理念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战争是人类永恒的伤痛,和平是人类永恒的期待,宪法是人类和平永恒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家政权的法治基石,通过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维护人类社会和平的有力武器。探析宪法之中蕴含的和平理念,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共识,构建严格限制战争权的宪法条款,发挥宪法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为人类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本文来源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亚海[5](2019)在《“共同体”理念下财产权的现代功能与宪法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中,财产权除却传统政治宪法中财产权在个人权利和公权力界限的界分标准功能,还要承载"命运共同体"的功能。然而,目前的宪法财产权体系仍然以传统的政治宪法理念的基本构造为基础,难以涵盖现代财产权的功能判断,需要对宪制理念进行创新和对宪法财产权规范进行重构。社会发展诱发了宪法性质的变迁,现代宪法具有了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多元质素,财产权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超越了传统宪法财产权制度的涵盖范围。财产权现代功能的梳理应立足宪法构造的一般理论框架,通过宪法解释和配套制度的构造,来消弭财产权的功能与宪法现实构造的紧张关系,实现其在财产权的显功能和隐功能、反功能以及"普遍财产权"制度的法律塑造。(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郭巧华[6](2019)在《约翰·马歇尔有关宪法契约条款的理念——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案例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建国初期,宪法契约条款是联邦最高法院判决有关财产权案件所依据的一项重要条款,特别是在马歇尔法院时期,最高法院频频启用该条款,将该条款广泛运用到公共和私人的合同中,极大地捍卫了私人财产权和契约的神圣性。作为早期联邦最高法院的核心人物,约翰·马歇尔对宪法契约条款尤为钟爱。(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9年07期)

吴春萍[7](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宪法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法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现状具有教学目标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不接地气,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等问题。文章结合宪法学科特点,提出宪法教学应注重"宪法人"核心素养培养,应回归生活宪法,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叁方面,并提出宪法翻转课堂的改革路径,从内涵意义、构建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13期)

张静[8](2019)在《传统文化对法治理念实现的影响——以美国宪法选举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人人平等理念的提出到选举权不分种族、肤色、性别的现实,是克服殖民文化、奴隶制文化和女性歧视文化的过程,也是法治理念提出、宪法不断修正、文化不断认同的过程。法治理念、法律制度根植传统文化,二者只有与文化同步、契合方能达到理念与现实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5期)

祝捷[9](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宪法理论的创新和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宪法意蕴,推动了宪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塑造中国宪法学新理论形态的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和提出,为宪法社会基础、宪法价值体系、宪法制度理论和宪法权利理论等宪法理论的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供给了理论养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塑了宪法学的基本样态,是揭示宪法多样化特征、揭示我国宪法与所谓"西方宪政"本质不同的思想指引。(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陈飞凤[10](2019)在《宪法理念对WTO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WTO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多边贸易组织,为国际社会的法治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WTO体制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WTO的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学者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WTO宪法问题的研究。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当中,与WTO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背景下,对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思维的WTO宪法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关于WTO宪法问题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叁种主流的观点:杰克逊的制度宪法论、彼得斯曼的权利宪法论以及凯斯的司法宪法论。杰克逊是用宪法理念在建构WTO,而彼得斯曼和凯斯则是用宪法理念解读WTO的运行制度,本文试图解决宪法理念对WTO影响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做介绍。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杰克逊教授的制度宪法论对WTO组织构建的影响。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宪法学与国际法学中的宪法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接着讲述了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历程,引出对杰克逊教授的制度宪法论的分析。杰克逊用宪法理念对WTO进行研究,关注的是WTO的制度构造,主张用叁权分立的宪法性结构来组织WTO。WTO组织制度的形成部分实现了杰克逊的学术思想,他的学说对WTO的组织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谈论的是彼得斯曼教授用宪法理念对WTO运行制度的解读。WTO权利宪法论的代表人物是彼得斯曼,他将WTO所推崇的贸易自由看作是基本人权的核心,保护贸易自由可以实现对基本人权的保障和对政府对外贸易权力的限制的宪法功能。而WTO的确也在人权保障方面有了一些实践,诸如对健康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劳工权的保障。第叁部分主要讲述WTO的争端解决机构的司法性运作。凯斯教授的司法宪法论的焦点集中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其中上诉机构有“司法造法”的功能,通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创设了宪法规范。同时,这部分也阐述了源于美国宪法的“默示权力”解释方法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WTO在一些案例中体现了对该原则的运用。第四部分指出WTO宪法化需要改善的地方。从机构的构建来看,调整部分机构设置让其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从规范性价值来看,WTO不可能永远只保护单一的价值,应扩展价值目标;从民主合法性来看,加强民主参与减少不当干涉。解决WTO的改革难题需要成员的共同努力。结语提出中西方学者应展开学术对话,让西方学者看到东方文化和实践,完善WTO宪法问题研究,以期理论指导实践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WTO。另外,WTO的宪法问题研究始终要解决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应该增强自己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去,为世界贸易发展贡献一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4-03)

宪法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宪法实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基础。"宪法宣誓制度"和"宪法日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有利于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社会氛围,而宪法博物馆具有同样功能,我国建立宪法博物馆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宪法博物馆的建设应以培育宪法文化为理念,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切实提高公民宪法意识,以合法性、原则性和资源性为路径,为宪法实施创造社会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宪法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1].尹翠莉,周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自觉践行“河北发展、人大尽责”理念[N].河北日报.2020

[2].李晓波.我国宪法博物馆建设的理念、功能和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王小萍,孙晓红.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法学本科宪法课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9

[4].裴子鑫.论宪法中的和平理念及其实现[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

[5].罗亚海.“共同体”理念下财产权的现代功能与宪法构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郭巧华.约翰·马歇尔有关宪法契约条款的理念——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案例为中心[J].史学月刊.2019

[7].吴春萍.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宪法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9

[8].张静.传统文化对法治理念实现的影响——以美国宪法选举权为例[J].法制博览.2019

[9].祝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宪法理论的创新和贡献[J].学习与实践.2019

[10].陈飞凤.宪法理念对WTO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宪法理念论文-尹翠莉,周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