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增厚论文-李琚,项尖尖,王宝华,叶争渡,许敏

胸膜增厚论文-李琚,项尖尖,王宝华,叶争渡,许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胸膜增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胸膜增厚,超声,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胸膜增厚论文文献综述

李琚,项尖尖,王宝华,叶争渡,许敏[1](2019)在《超声检查胸膜增厚对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观察测量胸膜厚度,探讨超声检查对于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10例胸腔积液患者,测量胸膜厚度,结合实验室检查,其中良性149例,恶性61例,根据胸膜厚度进行分组对照。结果:胸膜厚度≥10mm 61例中以恶性胸水为主(93.4%),胸膜厚度<10mm 149例中良性胸水为主(97.3%)。结论:超声测量胸膜厚度,以10mm为界,作为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陈华昕,欧勤芳,赵新国,程亮,郑建[2](2019)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发生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发生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4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检测其胸腔积液中有核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与胸膜增厚的相关性。结果 143例患者中,发生胸膜增厚47例,占32.87%,未发生胸膜增厚96例,占67.13%;胸膜增厚组与胸膜未增厚组比较胸腔积液量、是否胸腔引流、胸腔积液有核细胞数、蛋白含量及腺苷脱氨酶(A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量与胸膜增厚之间存在负相关(r=-0.3909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ADA、有核细胞数、蛋白含量是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生胸膜增厚的危险因素(OR=1.202、1.006和1.199,P<0.05)。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生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包括胸腔积液有核细胞数、蛋白含量及腺苷脱氨酶。(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洪菲,崔岩飞[3](2019)在《中药熏洗治疗结核性胸膜增厚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结核性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结核性胸膜增厚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8周采用B超检查胸膜厚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100.0%)显着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TNF-α、FIB及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周后,干预组胸腔积液中TNF-α、FIB及TGF-β1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8周,两组胸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周、8周,干预组患者胸膜厚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结核性胸膜增厚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6期)

詹伏兰,林静,刘丹萍[4](2019)在《超声检查对胸水合并胸膜增厚疾病诊断及疗效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对胸水合并良、恶性胸膜增厚疾病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4年超声检查发现的单纯性胸水及胸水合并良、恶性胸膜增厚病例共100例,其中单纯性胸水21例,胸水合并良、恶性胸膜增厚分别为52例和27例。结合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学结果,从发病年龄、胸膜表面光滑度、增厚胸膜表面是否有结节及钙化、胸水性状及经相应治疗后胸水吸收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胸水透声性好,吸收较完全。胸水合并良性胸膜增厚的胸膜表面均较光滑,由结核性病变引起的良性胸膜增厚中有2例胸膜表面见小钙化点,6例结核性病变及4例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例胸水反复吸收不良。恶性胸膜增厚胸膜表面欠光滑,有3例表面见结节小凸起,15例为血性胸水,12例胸水反复,吸收不良。结论:超声检查在胸水合并良、恶性胸膜增厚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马喜迎,甘昭平[5](2019)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BP)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TBP胸膜增厚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共脱落11例,最终试验组71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常规短程强化抗结核化疗方案+胸腔穿刺抽中-大量积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每次150m L,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中医症状评分、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胸水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胸胁痛评分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胸胁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胸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胸水TNF-α、FIB、TGF-β1、A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69/71),对照组为88.2%(60/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缓解TBP胸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胸腔积液中TNF-α、FIB、TGF-β1水平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文斌,纪晓微,蔡蒙婷,陈聪,吴恩福[6](2018)在《3种胸膜增厚性疾病的CT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对结核性胸膜炎(TP)、胸膜转移瘤(MPD)、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43例患者(TP组95例,MPD组31例,MPM组17例)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各个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结果:TP组多为男性,多表现为局限性、规则、非环形胸膜增厚,均匀强化,不伴纵隔胸膜增厚及胸内淋巴结肿大;MPD组多为女性,多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和结节样、非环形胸膜增厚,均匀强化,伴纵隔胸膜增厚,不伴胸内淋巴结肿大;MPM组多为女性,多表现为弥漫性、结节样和肿块样、非环形胸膜增厚,不均匀强化,不伴纵隔胸膜增厚及胸内淋巴结肿大。TP组年龄小于MPD组及MPM组(P<0.05);TP组胸膜最大厚度小于MPD组,MPD组胸膜最大厚度小于MPM组(均P<0.05)。结论:患者年龄,性别,最大胸膜厚度,病变范围、形态、样式,强化模式,纵隔胸膜增厚,胸内淋巴结肿大对于TP、MPD、MPM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高锟,方雪晖,陈文俊,肖珺,汤钰[7](2018)在《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的演变过程及相应肺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了解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形成、消散的规律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且定期随访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8个时间点(出院时对应时间点1、出院后1个月对应时间点2、出院后2个月对应时间点3、出院后3个月对应时间点4、出院后4个月对应时间点5、出院后5个月对应时间点6、出院后6个月对应时间点7、出院后9个月对应时间点8)胸腔超声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小于时间点2(P<0.05);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与时间点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在时间点3为拐点。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小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在时间点5为拐点。时间点6用力肺活量(FVC)实测值、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实测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大于时间点5(P<0.05);时间点6 FVC实测值、FEV_1实测值、MVV实测值与时间点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在时间点6为拐点。时间点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实测值大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 DLCO实测值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O实测值在时间点5为拐点。结论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残留的少量胸腔积液在出院后2个月左右基本自行吸收;当有少量胸腔积液不能抽尽时胸膜增厚达高峰,之后胸膜增厚逐渐减少,4个月后相对稳定;损伤的肺功能在胸腔积液基本被控制4~5个月后恢复到平台期,基本达到参考范围下限,之后恢复的速度变慢。(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高锟[8](2018)在《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的演变过程及与相应肺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了解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形成、消散的规律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且定期随访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7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8个时间点(出院时对应时间点1、出院后1个月对应时间点2、出院后2个月对应时间点3、出院后3个月对应时间点4、出院后4个月对应时间点5、出院后5个月对应时间点6、出院后6个月对应时间点7、出院后9个月对应时间点8)胸腔超声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小于时间点2(P<0.05);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与时间点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在时间点3为拐点。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小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在时间点5为拐点。时间点6 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大于时间点5(P<0.05);时间点6 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与时间点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在时间点6为拐点。时间点5 DLCO实测值大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 DLCO实测值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O实测值在时间点5为拐点。结论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残留的无法被抽除的少量胸腔积液在出院后2个月左右基本自行吸收;当有少量胸腔积液不能抽尽时胸膜增厚达高峰,之后胸膜增厚逐渐减轻,4个月后相对稳定;损伤的肺功能在胸水基本控制4~5个月后恢复到平台期,基本达到参考范围下限,之后恢复的速度变慢。(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19)

雷晓红[9](2016)在《胸膜增厚超声检测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胸膜增厚超声检测与鉴别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98例胸膜增厚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资料。结果 298例胸膜增厚患者中,良、恶性胸膜增厚组在伴有点状回声胸水出现率和胸膜增厚程度及血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胸膜增厚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准确性高及可重复检测等特点,并且结合良、恶性胸膜增厚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6年07期)

刘远高,孔浩[10](2015)在《肋骨外伤中邻近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内青枝骨折、微细骨折的CT平扫以及叁维成像进行综述,通过邻近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的间接征象进一步进行确诊。(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胸膜增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发生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4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检测其胸腔积液中有核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与胸膜增厚的相关性。结果 143例患者中,发生胸膜增厚47例,占32.87%,未发生胸膜增厚96例,占67.13%;胸膜增厚组与胸膜未增厚组比较胸腔积液量、是否胸腔引流、胸腔积液有核细胞数、蛋白含量及腺苷脱氨酶(A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量与胸膜增厚之间存在负相关(r=-0.3909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ADA、有核细胞数、蛋白含量是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生胸膜增厚的危险因素(OR=1.202、1.006和1.199,P<0.05)。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生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包括胸腔积液有核细胞数、蛋白含量及腺苷脱氨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胸膜增厚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琚,项尖尖,王宝华,叶争渡,许敏.超声检查胸膜增厚对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陈华昕,欧勤芳,赵新国,程亮,郑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发生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

[3].洪菲,崔岩飞.中药熏洗治疗结核性胸膜增厚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

[4].詹伏兰,林静,刘丹萍.超声检查对胸水合并胸膜增厚疾病诊断及疗效的评估价值[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9

[5].马喜迎,甘昭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

[6].李文斌,纪晓微,蔡蒙婷,陈聪,吴恩福.3种胸膜增厚性疾病的CT诊断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

[7].高锟,方雪晖,陈文俊,肖珺,汤钰.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的演变过程及相应肺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

[8].高锟.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的演变过程及与相应肺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

[9].雷晓红.胸膜增厚超声检测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评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6

[10].刘远高,孔浩.肋骨外伤中邻近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的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

标签:;  ;  ;  ;  

胸膜增厚论文-李琚,项尖尖,王宝华,叶争渡,许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