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变化效应论文-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

空间变化效应论文-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变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性,重心分析,热点分析

空间变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1](2019)在《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复杂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控形成了当前中国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厘清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及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1995—201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尝试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方法测度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且综合运用重心分析、热点分析工具(Getis-Ord G_i~*)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1995—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如下:①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高于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和经济集聚的城市群以及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研究期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②1995—2015年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新疆、重庆、贵州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省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以及河南)境内,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省份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省份;③土地利用程度对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显着强于其他因子,东部季风区的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强于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生态大区过渡带;④影响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非线性增强作用和双因子增强作用两种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作用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万伟华[2](2019)在《土地利用变化对PM_(2.5)浓度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地表土地利用/覆被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剧烈,同时引起的各种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成为土地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LUCC引起的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要构成的雾霾大气污染效应最为突出,且其已然成为阻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选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水平较高、雾霾污染严重的长叁角核心区为研究区,利用ArcGIS、Geoda、SPSS、Fragstats、R语言等工具,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相关性分析、广义可加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在识别研究区土地利用和P M 2.5浓度时空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分析PM2.5浓度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结构、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和非线性响应关系,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影响的内在机理,指导区域空气污染联防联控,科学制定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配置国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研究区内优势景观类型,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和耕地面积锐减;研究区内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其中,耕地和水域的斑块破碎度增加,建设用地则减小,这与区域内城镇连片发展有关。(2)2000-2015年PM2.5年均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江苏省城市PM25污染较浙江省东部沿海城市更严重。(3)PM25浓度与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呈显着负相关;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导致PM2.5污染加重,林地和草地则对PM2.5浓度有抑制作用。(4)PM2.5浓度与各地类面积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其中,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PM2.5浓度增加趋势会减缓或有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5)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对P M 2.5浓度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由此导致的间接效应比直接效应更为显着。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增加林地、草地等植被覆盖规模,丰富植被类型;高度重视耕地污染问题。同时要重视PM2.5区域联防联控的治理方针,适度打破地区“行政管辖”壁垒。(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玮谦[3](2018)在《丽江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动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旅游流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客源市场分布的研究。丽江的国内旅游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旅游的发展水平还较低,所以丽江旅游流动态变化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丽江的旅游流主要集中在古城与玉龙雪山,而周边区域由于其它因素限制,发展程度较低。根据旅游流转移态等指数,同时借助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丽江旅游流动态变化,从而找出影响旅游流动态变化因素,为丽江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找出明确的决策方向。(本文来源于《度假旅游》期刊2018年11期)

李波,刘雪琪,梅倩,王昆[4](2018)在《湖北省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利用方式变化是引起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优化农地利用结构成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LMDI分解法和聚类分析,分析湖北省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进一步基于Kernel密度估计法研究其时空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1993—2015年湖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年均递增2.77%,总体呈现四阶段变化特征。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因素累积引发276.33%的碳增量,结构、效率、农业劳动力因素则分别累计实现8.05%、79.14%、89.14%的碳减排。(2)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武汉等7个区域属于"低-低"型,荆州、黄冈属于"高-低"型,宜昌、襄阳属于"高-高"型,随州、仙桃属于"低-高"型。(3)2005—2015年林地和草地碳汇量均呈现一定幅度的递减态势,因生态退耕产生的碳汇波动比较大,因建设占用产生的碳排放虽有波动但大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湖北省农地利用净碳排放演进特征发现,总体上湖北省各地市州的农地利用净碳排放的差距呈现缩减态势。分区域来看,鄂东地区各地市州农地利用净碳排放差距有微弱的扩大后又出现明显的缩小,但净碳排放整体上无明显变化;鄂中地区各地市州差距扩大,净碳排放整体有减少态势;鄂西地区各地市州差距有所扩大但不明显,净碳排放整体有增长态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农地碳库建设,建设以绿色为导向的农地补偿制度等推进湖北省农地利用低碳化和可持续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0期)

王雷[5](2018)在《考虑下部支承网架结构地震空间变化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空间结构主要包括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薄膜结构、充气结构等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灵活多变,造型或震撼、或优美,因而成为各种大型公共建筑首选的结构形式。平板网架结构作为其中一员,因其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施工难度低、工期快、造价低、材料环保等诸多优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将有规模更大、跨度更大的平板网架结构不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大跨度的结构面临许多特有的工程设计难题。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结构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学者们常常认为大跨度空间结构超静定次数多、自重轻,抗震性能良好,因此在考虑地震作用时往往采用一致输入获得结构的地震响应,但随着研究理论不断深入,发现对于建筑尺寸较大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地震的空间变化性效应对结构的影响非常显着,考虑地震空间变化性的多点输入比一致输入对建筑的作用更为不利也更接近真实情况。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对大跨度平板网架结构的地震空间变化性效应开展研究,取得以下具体研究成果:1.建立平面尺寸分别为60m×60m、90m×90m、120m×120m的正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结构有限元模型,上部网架杆件采用两端铰接的杆单元模拟,经过计算,得到满足静力设计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截面尺寸,基于谱表示的叁角级数合成法生成考虑行波效应和相干效应的地震动场,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了网架结构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性效应的时程分析。2.考虑平板网架结构屋面荷载、地震加速度、视波速参数变化,考虑行波效应和相干效应,考察了无下部支承结构平板网架在叁维地震输入下一致输入和多点输入的结构响应。对比研究表明,对于无下部支承的大跨度平板网架结构,当考虑地震作用的多点输入时,结构的节点位移和杆件轴力均会放大,特别是网架周边的杆件和节点尤为明显,如果在结构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多点输入,则设计结果偏于不安全。同时还分析了在多点输入的计算过程中,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因素。3.建立了有下部支承结构的跨度分别为60m、90m的正放四角锥平板网架结构模型,考虑行波效应和相干效应,利用全荷载域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以上模型分别进行叁维地震输入下一致输入和多点输入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下部支承结构侧向刚度对上部网架结构的影响后,与无支承网架结构相比,多点输入下网架结构的节点竖向位移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增加或减小,杆件轴力会有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9-01)

白夏,戚晓明,潘争伟,汪艳芳[6](2018)在《区域产业用水需求变化驱动效应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产业用水需求驱动效应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是制定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调控方案、最大程度地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山东省为例,为科学阐述全省17个地市历史年份产业用水需求变化不同因子的驱动效应及空间分异特征,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将产业用水驱动效应分解为经济水平、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及用水效率6类驱动效应,进而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量化不同因素的驱动效应贡献程度,并结合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ISODATA聚类模型对不同因子驱动效应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由此绘制了山东省17个地市产业用水变化不同因子驱动效应的GIS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是促使区域产业用水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其相对贡献率均值分别为39. 93%、-109. 55%,对产业用水变化分别具有正向增量驱动效应和反向减量驱动效应。上述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山东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协同演变机制,可为制定和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适应性协同发展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为东,卢娜,张财经[7](2018)在《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低碳技术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努力已有多年,有必要实证检验这一努力的成效,主要是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效果。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首先采用ESDA方法对低碳技术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接着采用SDM模型实证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响应气候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低碳技术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偏差,代表技术供给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呈现由东向西扩散的特征,东部地区始终最为活跃,中、西部地区创新活力则梯次下降。而碳排放具有"西移"的特征,代表了低碳技术需求的变化方向。(2)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响应了气候变化趋势,表明多年努力取得了成效;而响应的空间溢出效应尽管是正向的,但尚不显着,表明各区域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3)环境规制与市场拉动是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支持性环境规制政策与抑制性环境规制政策均能促进本地低碳技术创新,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表明各区域在环境政策上是"逐顶竞争"关系,但各自为政,示范效应不足。市场拉动指标经济增长与出口对本地低碳技术创新均具有较高水平且显着的促进作用,出口同时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经济增长抑制邻近地区低碳技术创新。据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包括:加强中国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协同治理,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示范效应,改善政策组合;发挥市场的拉动作用,延伸并升级绿色产业链。(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8期)

刘方正,张鹏,张玉波,陈冰,杜金鸿[8](2017)在《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评估:以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研究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会对其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即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近邻效应。当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体现在人工地物的时空变化上。研究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关系到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对象长久的生存和安全。为研究空间近邻效应的变化区间和作用距离,识别驱动因子,本文以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20 km范围内的空间进行分割,结合1990–2015年遥感影像解译和人工地物提取,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驱动因子的相关性检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空间近邻效应评估技术。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域内人工地物面积及景观格局不断扩大和扩张,人为活动影响在增强。(2)人工地物的空间近邻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随距离尺度的增加而下降。(3)空间近邻效应的变化趋势在各区间内的显着性和驱动力因子为:第一区间(1–5km)的下降趋势偶见显着性,驱动力来自防护林;第二区间(6–10 km)的下降趋势具有显着性,驱动力来自城镇用地;第叁区间(11–20 km)的下降趋势具有极显着性,驱动力来自农田。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受人为作用影响明显,须引起关注。(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7年10期)

刘泽彬,王彦辉,田奥,刘宇,邓秀秀[9](2017)在《六盘山半湿润区坡面华北落叶松林冠层截留的时空变化及空间尺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层截留是森林蒸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量描述一直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关观测研究多是在固定样地的空间尺度上进行的。林冠截留量除在样地上受降水、气象条件和冠层结构及生长过程的动态影响外,还在坡面上受植被生长和冠层结构的坡位差异而有很大空间变化和尺度效应,需对此深入理解和精细刻画,从而为实现从样地观测结果上推到坡面的尺度转换并基于此准确评价森林水文影响来提供科学依据。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一个水平坡长425.1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坡面,并均匀划分为空间连续的16个样地。于2015年5—10月,测定了森林冠层结构(特别是叶面积指数,LAI)的坡位差异和动态变化,并同步观测了林外降雨和林内穿透雨及树干茎流,依此计算得到每次降雨事件的冠层截留量。以"离坡顶水平距离(水平坡长)"为尺度标量,分析林冠截留量沿坡面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冠截留量存在沿坡变化和坡面空间尺度效应,且月份变化明显。在整个生长季,林冠截留量沿坡变化总体表现为随水平坡长增加先升高,在坡面中部达最大,之后逐渐降低,以每100m水平坡长的变化量表示的坡面尺度效应为+5.62mm/100m(坡段0~316.6m)和-2.37mm/100m(坡段316.6~425.1m);在5月,林冠截留量沿坡变化总体表现为随坡长增加而逐渐降低,坡面尺度效应为-0.26mm/100m(0~425.1m),在6—8月,林冠截留量沿坡变化总体趋势均和整个生长季相同,6月份坡面尺度效应为+1.28mm/100m(0~261.1m)和-1.78mm/100m(261.1~425.1m),7月为+0.92mm/100m(0~267.6m)和-0.88mm/100m(267.6~425.1m),8月份为+1.28mm/100m(0~211.2m)和-0.34mm/100m(211.2~425.1m);在9月、10月,林冠截留量沿坡变化表现为随坡长增加逐渐升高,坡面尺度效应分别为+2.38mm/100m和+0.81mm/100m(0~425.1m)。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坡位差异及其季节变化是影响林冠截留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各月林冠截留率均与叶面积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可基于不同坡位样地的叶面积指数与其坡面均值的关系、叶面积指数与林冠截留量的关系以及不同坡位样地的叶面积指数测定值,上推估计林冠截留的坡面均值。(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乐勤,方宇媛[10](2017)在《基于LMDI-ESDA模型的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空间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安徽省用水驱动因素,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安徽省2011-2014年用水变化驱动效应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GeoDA095i与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用水驱动效应空间关联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对安徽省用水变化具有显着正向增量效应,而用水强度则呈现为负向减量作用;2)经济增长效应、结构变动效应、用水强度效应呈现为不显着聚集特征;3)合肥市、安庆市为经济增长效应的显着高值聚集中心和结构变动效应的显着低值聚集中心,马鞍山市、淮南市为经济增长效应的显着低值异质中心以及结构变动效应、用水强度效应的显着高值异质中心,六安市为用水强度效应的显着低值聚集中心。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制定差别化的水资源可持续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空间变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地表土地利用/覆被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剧烈,同时引起的各种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成为土地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LUCC引起的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要构成的雾霾大气污染效应最为突出,且其已然成为阻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选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水平较高、雾霾污染严重的长叁角核心区为研究区,利用ArcGIS、Geoda、SPSS、Fragstats、R语言等工具,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相关性分析、广义可加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在识别研究区土地利用和P M 2.5浓度时空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分析PM2.5浓度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结构、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和非线性响应关系,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PM25浓度影响的内在机理,指导区域空气污染联防联控,科学制定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配置国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研究区内优势景观类型,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和耕地面积锐减;研究区内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其中,耕地和水域的斑块破碎度增加,建设用地则减小,这与区域内城镇连片发展有关。(2)2000-2015年PM2.5年均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江苏省城市PM25污染较浙江省东部沿海城市更严重。(3)PM25浓度与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呈显着负相关;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导致PM2.5污染加重,林地和草地则对PM2.5浓度有抑制作用。(4)PM2.5浓度与各地类面积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其中,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PM2.5浓度增加趋势会减缓或有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5)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对P M 2.5浓度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由此导致的间接效应比直接效应更为显着。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增加林地、草地等植被覆盖规模,丰富植被类型;高度重视耕地污染问题。同时要重视PM2.5区域联防联控的治理方针,适度打破地区“行政管辖”壁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变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J].地理研究.2019

[2].万伟华.土地利用变化对PM_(2.5)浓度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9

[3].李玮谦.丽江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动态变化研究[J].度假旅游.2018

[4].李波,刘雪琪,梅倩,王昆.湖北省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

[5].王雷.考虑下部支承网架结构地震空间变化性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白夏,戚晓明,潘争伟,汪艳芳.区域产业用水需求变化驱动效应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王为东,卢娜,张财经.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低碳技术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

[8].刘方正,张鹏,张玉波,陈冰,杜金鸿.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评估:以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物多样性.2017

[9].刘泽彬,王彦辉,田奥,刘宇,邓秀秀.六盘山半湿润区坡面华北落叶松林冠层截留的时空变化及空间尺度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7

[10].张乐勤,方宇媛.基于LMDI-ESDA模型的安徽省用水变化驱动效应空间格局[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

标签:;  ;  ;  ;  

空间变化效应论文-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