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岛屿论文-张栋,栾兆擎,徐丹丹

太湖岛屿论文-张栋,栾兆擎,徐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湖岛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andsat影像,人为干扰,太湖,岛屿变化

太湖岛屿论文文献综述

张栋,栾兆擎,徐丹丹[1](2019)在《1984~2017年太湖岛屿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围堰、跨区域调水、清淤等人类活动导致太湖中的岛屿面积的变化及其边界的迁移。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探究太湖内岛屿面积的变化趋势及边界的迁移方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为因素对岛屿动态变化的的影响,进而指导太湖治理工作。通过波段分析、非监督分类以及分类后处理的方法从Landsat影像中提取岛屿信息,获得1984~2017年不同时期的岛屿面积和边界数据,并对岛屿面积和边界数据进行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最终结合从文献、年鉴和其他与太湖相关资料中总结的与太湖岛屿相关的人为活动信息分析引起太湖主要岛屿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小贡山、漫山岛和叁山岛屿总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与年际间波动幅度不同,岛屿面积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可归纳为清淤和旅游开发,自然驱动因子为流水侵蚀;岛屿边界的迁移与"禁止围网养殖"、"湿地公园建设"等政策实施呈现显着相关性,且具体变化与政策颁布之间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林琢,吉少雯[2](2018)在《太湖流域岛屿型传统村落的建筑技艺与传承初探——以叁山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吴中太湖流域,叁山岛独具特色的岛屿型传统村落,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丰厚,曾是太湖水上交通运输重要的避风港和中转站,被誉为"芜申之咽喉""太湖之驿站"。在岛上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传统的村落布局、街巷肌理和为数众多的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精美的明清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古建筑群不仅构筑了叁山岛村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底蕴,也为研究苏南地区,乃至太湖地区明清传统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范例。但其传统民居历经时代的变迁,日渐衰败,如何保护传统民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8年S1期)

谢东方[3](2015)在《湖景观不够 岛屿游不完 群峰赏不尽 太湖 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名声而逸名》一文中研究指出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叁角洲中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淡水湖之一,与鄱阳湖、洪泽湖、巢湖、洞庭湖并称五大淡水湖。湖区以岛多峰多景秀而着称,是中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故有"太湖天下秀"之称。因其地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叁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5年01期)

戴焱淼[4](2011)在《叁山岛:守望一片净土》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城南约50公里的西南太湖中,散布着几个小岛。千百万年前,这里还是群峰的山顶,一次次地质运动,最终它们被水包围,成为长江下游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岛屿。   叁山岛,这个默默矗立在太湖中的小岛,与世无争。即便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飞(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1-05-20)

丁晔[5](2007)在《太湖岛屿旅游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岛屿度假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热点。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滨海及岛屿生态旅游因其给旅游者以远离城市喧嚣和彻底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而备受旅游者青睐,岛屿已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地区。但是岛屿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岛屿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岛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处理好岛屿旅游开发和其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是当前岛屿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岛屿旅游业的发展,现已开发旅游的许多岛屿因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受损、旅游项目雷同、产品老化等问题,而出现旅游吸引力递减的态势。与之相比,岛屿因其旅游环境的原生性和独特性,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更容易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投资,大手笔、超前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同时更能迎合现代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而成为岛屿旅游开发的另一个重点。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与开发赖以开展的客体,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岛屿旅游业发展的好坏,除取决于人们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和合理开发外,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即旅游资源的数量、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空间的分布于组合情况。因此,要合理开发岛屿的旅游资源,就必须全面认识其旅游资源的特点。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岛屿生态旅游由于具有原生性、神秘性和独特性而更具有无穷的魅力。大、小椒岛是没有常住居民的岛屿,受人类的影响比较小,森林植被率高,生态环境保存良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从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可知,旅游者对共性大,个性小的旅游资源没有特殊偏好,影响他们决策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因子。大、小椒山岛属于地方性旅游资源,相应的客源结构也是地方性的,其客源主要还是太湖沿岸地区,可以吸收少部分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游客,参与性旅游是主动地将旅游者自身的愿望、情趣、伦理在旅游活动中自我实现。参与性旅游的兴起,实际上是一场旅游革命的萌芽,标志着人类已朦胧的意识到,旅游不只是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迹,而是现代人实现自我,获取一种健康的心理调适和梦幻般的生活过程。在参与性岛屿旅游活动中,水上体育活动一直受到欢迎。因此,大、小椒岛的旅游业应该定位为参与性岛屿生态旅游。岛屿远离大陆,是由岛上的土壤、动植物、气候和大海形成的一个独立生态单元,其生态环境脆弱,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认识旅游开发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并采取措施减缓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岛屿的可持续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循环经济现已风靡全球,它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尝到了它的甜头,我国也不例外。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战略选择。(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7-04-07)

王莉[6](2006)在《叁山岛要整体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莉)“叁山岛整体开发项目”昨天在苏州服务业发展经贸洽谈会上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6个亿,将在五至六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对2.8平方公里叁山岛的整体开发。    据了解,这个总投资达6亿元的太湖叁山岛整体开发项目,由上海鹏瑞发展实业公司等投资(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06-09-26)

太湖岛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吴中太湖流域,叁山岛独具特色的岛屿型传统村落,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丰厚,曾是太湖水上交通运输重要的避风港和中转站,被誉为"芜申之咽喉""太湖之驿站"。在岛上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传统的村落布局、街巷肌理和为数众多的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精美的明清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古建筑群不仅构筑了叁山岛村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底蕴,也为研究苏南地区,乃至太湖地区明清传统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范例。但其传统民居历经时代的变迁,日渐衰败,如何保护传统民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湖岛屿论文参考文献

[1].张栋,栾兆擎,徐丹丹.1984~2017年太湖岛屿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2].林琢,吉少雯.太湖流域岛屿型传统村落的建筑技艺与传承初探——以叁山岛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

[3].谢东方.湖景观不够岛屿游不完群峰赏不尽太湖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名声而逸名[J].中国地名.2015

[4].戴焱淼.叁山岛:守望一片净土[N].文汇报.2011

[5].丁晔.太湖岛屿旅游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探讨[D].南京林业大学.2007

[6].王莉.叁山岛要整体开发[N].苏州日报.2006

标签:;  ;  ;  ;  

太湖岛屿论文-张栋,栾兆擎,徐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