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静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岩静脉,保护策略
岩静脉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19)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保护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将所选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应用电凝法将患者的岩静脉与所属支切断,观察组患者在术中保护岩静脉与所属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对术后结果较为满意,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24例(80.00%),严重不良反应者2例(6.67%);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者16例(53.33%),严重不良反应者0例(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患者在术中给予岩静脉保护,可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罕少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黄涛[2](2017)在《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提高叁叉神经痛(TN)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60例TN患者接受MVD治疗,术中进行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并且比较2组手术情况,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的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的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的焦虑,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价的生存质量。结果:监测阴性53例为阴性组,另7例为阳性组。阴性组手术效果良好,术后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NRS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阴性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阳性组中,2例血管破裂而切断静脉、术后发生后颅窝水肿,另5例术后疼痛未能完全缓解。60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8.33%。结论: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岩静脉功能,有助于提高TN患者MVD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7年05期)
王峰,李杨,王波,李玉[3](2017)在《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对那些药物治疗无效的叁叉神经痛病人是最有效治疗方法。岩静脉与叁叉神经关系密切,也是颅后窝重要引流静脉,故在叁叉神经痛MVD中常成为阻障术野暴露与影响手术操作的路障静脉。因此,岩静脉处理是MVD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同是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王峰[4](2017)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及对预后的影响,对比评价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对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对比评价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方法。用来对比分析的参数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岩静脉及其属支与手术入路的关系、电凝切断的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9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均发现岩静脉,其中,岩静脉主干作为路障静脉或责任血管22例,电凝切断10例;岩静脉属支作为路障静脉或责任血管34例,电凝切断17例;其中脑桥横静脉与小脑中脚静脉共同作为责任血管1例。13例岩静脉未阻挡手术入路,均未切断。本组病例中岩静脉电凝切断27例,其中听力下降5例,面部麻木3例,小脑半球梗塞1例,疑似大脑脚幻觉症1例,死亡1例;岩静脉未切断42例,听力下降4例,面部麻木2例。[结论]岩静脉与叁叉神经关系密切也是颅后窝重要的引流静脉,故在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中常成为影响手术的操作的路障静脉或直接作为责任血管。因此岩静脉及其属支的处理是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同是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何少宇,李玉,李杨,任仲坤,王波[5](2016)在《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92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表现,将岩静脉和其属支分为四种情况:1岩静脉主干妨碍手术操作;2岩静脉属支妨碍手术操作;3岩静脉为责任血管;4岩静脉未妨碍手术操作。结果岩静脉主干妨碍手术操作32例,电凝切断10例;岩静脉属支妨碍手术操作40例,电凝切断28例;岩静脉及其属支为责任血管3例,电凝切断1例;岩静脉未妨碍手术操作17例,均未切断。术后疼痛消失8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手术有效率为97.8%。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复发3例。术后死亡1例,为小脑梗死,术中切断岩静主干。结论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是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同时也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何少宇[6](2016)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形态特点及其对术野暴露的影响,探讨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对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岩静脉和其属支与手术入路的关系、电凝切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岩静脉不同处理方案对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总结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方法。[结果]62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中均发现岩静脉,其中岩静脉的主干阻挡入路16例(25.8%),电凝切断7例(11.3%),岩静脉的属支阻挡入路29例(46.8%),电凝切断14例(22.3%),岩静脉及其属支作为责任血管7例(11.3%),电凝切断3(3.3%),10例(16.1%)岩静脉未阻挡手术入路,均未切断。本组病例中岩静脉电凝切断24例,其中听力下降5例,面部麻木2例,小脑出血性梗死1例:岩静脉未切断38例,听力下降3例,面部麻木2例。[结论]岩静脉为颅后窝重要的引流静脉,与叁叉神经关系密切,故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手术过程中,岩静脉常成为阻障手术入路的路障静脉,影响术野的暴露,阻障手术的操作。因此岩静脉的处理是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同是也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代明安,冯树贵,闫鹏,杨磊[7](2015)在《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解决岩静脉压迫方法2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术中发现岩静脉压迫叁叉神经时的解决办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术中发现岩静脉压迫叁叉神经REZ区,在岩静脉上方颅底壁表面使用电凝适当烧灼,在岩静脉接触颅底壁表面处,滴入医用生物胶约,并迅速借助显微器械使岩静脉牢固粘连颅底壁上,待生物胶凝固后,叁叉神经REZ区完全解除压迫结果。结论:此解决岩静脉压迫的方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复发,且完全保留岩静脉,不影响后颅窝的静脉循环,大大降低了切断后可能出现局部引流不畅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期刊2015-12-01)
侯高磊[8](2015)在《岩静脉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微血管减压治疗叁叉神经痛术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10例国人带颈成人湿尸颅标本进行解剖,重点对岩静脉进行观察、测量,了解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TN)中岩静脉的临床应用及意义,为该手术时如何处理岩静脉提供解剖依据与参考。方法1 10例共20侧彩色乳胶灌注尸颅标本,观测桥小脑角区岩静脉的解剖结构,包括解剖形态、走行等,并进行测量、分类,记录其与叁叉神经、内听道等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2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30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录像,观察岩静脉在术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解剖研究结果讨论岩静脉在该术中的临床意义。3所有测量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x±)(最小值min~最大值max)表示,对部分测量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1岩静脉在后颅窝位置相对固定,个体解剖差异较大,多由单支或数支分支汇合而成,常见为V、Y形态,呈悬空游离状,被周围蛛网膜固定,其长度为(8.77±3.40)mm,外径为(3.49±0.66)mm。2本组10例标本共20侧CPA区,发现岩静脉为单干型者13侧(65%),双干型6侧(30%),3干型1侧(5%);岩静脉主干多由1~4支属支汇合形成,本组岩静脉主干共28支,其中3支(10.7%)有1支引流分支,12支(42.9%)为2支引流分支,10支(35.7%)为3支引流分支,3支(10.7%)为4支引流分支;在所有标本中,小脑桥脑裂静脉分支出现率为100%,岩静脉多由小脑桥脑裂静脉单独或与其他分支汇合形成,只有1属支岩静脉可以看做为小脑桥脑裂静脉的延续,而2属支或以上者,多由小脑桥脑裂静脉与脑桥横静脉、桥脑叁叉静脉或小脑中脚静脉等属支汇合而成。3根据岩静脉汇入岩上窦位置与内耳门关系,将其分为叁种类型:汇入岩上窦位置位于内耳门外侧为外侧型,位于内耳门上方为中间型,位于内耳门内侧为内侧型,本组外侧型6侧(30%),中间型2侧(10%),内侧型12侧(60%)。4岩静脉和叁叉神经的关系密切,岩静脉各分支汇合部距离叁叉神经根部(REZ)的距离为(3.75±1.45)mm;其中4侧(20%)岩静脉或其属支与叁叉神经接触,3侧为桥横静脉,接触位置位于脑池段2侧(其中1侧为岩静脉一属支穿过叁叉神经),REZ部1侧,1侧位于叁叉神经进迈克尔囊部;主干位于叁叉神经根内上侧2支(7.1%),位于叁叉神经外上侧22支(78.6%),位于叁叉神经上方4支 (14.3%)。5回顾分析30例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临床及手术录像资料,发现岩静脉44支,其中单干型18例(60%),双干型10例(33.3%),叁干型2(6.7%)例,岩静脉或其属支为责任血管4例(13.3%),静脉单独压迫3例(10%),另外1例(3.3%)与动脉协同压迫,压迫位置在脑池段3例,另外1例压迫位置在叁叉神经根部(REZ)部,未发现迈克尔囊部压迫者;最常见责任血管为桥横静脉,而小脑桥脑裂静脉常为探查叁叉神经的障碍。结论1岩静脉在后颅窝位置相对固定,但个体解剖差异较大。2岩静脉与叁叉神经关系密切,既可能成为手术探查过程中的障碍,也可能是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3熟悉岩静脉显微解剖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保护、减少静脉并发症以及防止遗漏责任血管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5)
曹伟,马辉,刘斌,范高阳,段德义[9](2015)在《岩静脉贯穿型压迫致叁叉神经痛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45岁。主因右侧面部发作性疼痛8年、加重6个月,于2014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右侧面部疼痛,呈电击样,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叁叉神经痛"。予卡马西平0.10 g(3次/d)口服,治疗初期疼痛症状缓解,但后期效果渐差,口服药物不能控制发作且疼痛症状剧烈,说话、进食、洗漱时可诱发,为求手术治疗收入我院。入院后神经科检查:右侧叁叉神经第2支分布区感觉稍迟钝,触摸右侧颧弓可引发疼(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钱涛,王坤鹏[10](2014)在《叁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叁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叁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B组,手术开始按照于炎冰等采用的手术探查方向,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比较2组手术中岩神经保护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92.5%(37例);术后并发复视1例,随访期间好转。B组有效率95.0%(38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2例,随访期间好转。结论叁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并结合神经内镜辅助进行观察,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叁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4年28期)
岩静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提高叁叉神经痛(TN)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60例TN患者接受MVD治疗,术中进行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并且比较2组手术情况,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的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的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的焦虑,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价的生存质量。结果:监测阴性53例为阴性组,另7例为阳性组。阴性组手术效果良好,术后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NRS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阴性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阳性组中,2例血管破裂而切断静脉、术后发生后颅窝水肿,另5例术后疼痛未能完全缓解。60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8.33%。结论: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岩静脉功能,有助于提高TN患者MVD有效性与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静脉论文参考文献
[1].徐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保护策略[J].罕少疾病杂志.2019
[2].黄涛.岩静脉暂时阻断试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
[3].王峰,李杨,王波,李玉.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策略[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
[4].王峰.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的处理[D].昆明医科大学.2017
[5].何少宇,李玉,李杨,任仲坤,王波.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
[6].何少宇.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的处理[D].昆明医科大学.2016
[7].代明安,冯树贵,闫鹏,杨磊.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术中解决岩静脉压迫方法2例临床分析[C].《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2015
[8].侯高磊.岩静脉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微血管减压治疗叁叉神经痛术中应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5
[9].曹伟,马辉,刘斌,范高阳,段德义.岩静脉贯穿型压迫致叁叉神经痛一例[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
[10].钱涛,王坤鹏.叁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