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尖论文-熊伟姣,何龙飞

花生根尖论文-熊伟姣,何龙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花生根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铝,miR398,花生,靶基因

花生根尖论文文献综述

熊伟姣,何龙飞[1](2017)在《ahy-miR398在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当土壤pH<5时,铝以离子态释放到溶液中,直接抑制根伸长、植物生长,降低了酸性土壤上农作物的生产力。针对酸性土壤的铝毒问题,过去多采用施加石灰对表层土壤进行缓解,但用量较大且用量大、周期长,施用的石灰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运输费用高。因此,在采用各种措施降低土壤可溶性铝的同时,开发和选育耐铝的作物基因型是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修复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以花生铝敏感型中花2号为研究对象,探讨花生在铝胁迫处理下的miR398与靶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其功能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花生铝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调控机理。【材料与方法】以改良的Hoglang培养液培养一周的花生实生苗,以100μmol/L CaCl_2预处理花生苗后,用100μmol/L AlCl_3分别处理0、4、8、12、24h后提取花生苗根尖1 cm总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进行分析,测定花生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含量以及细胞死亡情况。【结果与分析】1、经AlCl_3处理后的花生根尖miR398存在差异表达,在铝处理0-8h之间,miR398表达上调且4-8h差异显着,8h之后miR398表达量开始下降,8-12h差异极显着,但12-24h差异不显着。2、miR398靶基因Cu/Zn-SOD、COX表达量随着miR398的表达上调而降低,miR398的表达下调而升高,但12-24h时Cu/Zn SOD上调显着,而COX上调不显着。3、酶活性测定分析显示,SOD酶活性在0-8h降低,然后上升;COX酶活性在0-12h下降,12-24h上升。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均在0-8h出现上升,8-12h下降,而在12-24h有回升。4、通过evans blue染色测定其OD值发现,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死亡越来越多,且12-24h出现显着差异。【结论】在100μmol/L AlCl_3处理不同时间下,miR398表达量的明显改变,抗氧化酶活性和ROS产生相反变化,表明miRNA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Cu/Zn SOD、COX的表达,从而激活ROS,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产生。(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10-19)

邓伦武,黄文静,何海旺,何虎翼,李创珍[2](2014)在《Steedman’s 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证实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验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否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方法】分别采取100μmol/L AlCl3处理不同时间(0、4、8、12 h)后两个花生品种(铝敏感型中花2号和耐铝型99-1507)的根尖,经过Steedman’s wax包埋切片等一系列过程,利用荧光染料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100μmol/L AlCl3可引起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核质浓缩、核边缘化、呈新月状等,具有明显的PCD特征。花生根尖细胞在铝胁迫下发生PCD,PCD程度与花生耐铝性呈负相关,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结论】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韦汉群[3](2014)在《水花生干叶片水浸液对种子发芽及根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培养皿法和悬空气培养法分别研究不同浓度的水花生干叶片水浸液对2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和根缘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花生干叶片水浸液对供试种子的发芽和根缘细胞存活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水花生干叶片水浸液对供试种子的发芽和根缘细胞存活率的抑制比低浓度的强。总体上表现出随着水花生干叶片水浸液浓度的降低,对供试种子的发芽和根缘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14年02期)

黄文静,徐晶,邓伦武,何虎翼,李创珍[4](2014)在《铝诱导花生根尖活性氧迸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个花生品种中花2号(铝敏感型)和99-1507(耐铝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铝(0、20、100、400μmol/L)在24 h内(0、3、6、12、24 h)对花生根生长、活性氧含量(O·-2、H2O2)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以上铝(Al3+)显着抑制花生根尖生长并引起活性氧迸发,铝浓度增加,活性氧迸发高峰提前,中花2号活性氧含量显着高于99-1507。随着铝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增长,根尖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有所升高,中花2号增加量显着高于99-1507;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趋于平稳;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耐铝型99-1507抗氧化酶活性总体上高于铝敏感型中花2号。反映出铝诱导花生根尖活性氧迸发,快速产生氧化胁迫,而抗氧化能力差异是花生品种耐铝性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杜培,张新友,李丽娜,黄冰艳,易明林[5](2013)在《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快速获得用于染色体分带或者荧光原位杂交的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通过选择适当粗细的花生侧根,经过对二氯苯浸泡预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直接用45%醋酸烘烤压片,得到了细胞平整、染色体分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与HCl解离压片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中试剂对染色体影响微小。与酶解去壁低渗法相比,该方法没有酶解去壁低渗的过程,不需要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较贵重试剂,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制片效率。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花生,也适用于芝麻、水稻、玉米、大豆、青豆、番茄等多种植物。(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詹洁,寇瑞杰,李创珍,何虎翼,何龙飞[6](2009)在《铝胁迫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花生为材料,研究了在铝胁迫条件下,花生根尖细胞线粒体膜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根长试验、苏木精染色和根尖铝离子含量测定,筛选到耐铝品种鲁花11(LH11),铝敏感品种R1549。铝胁迫后,两个品种根尖线粒体MDA含量增加,R1549的MDA含量均高于LH11,在处理浓度是20μmolL-1和100μmolL?1时,两品种的MDA含量差异显着,但在400μmolL-1时,差异不显着;两品种根尖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Ca2+含量呈下降趋势,且随铝溶液浓度增加而加快,R1549的线粒体Ca2+含量下降较LH11快;随处理铝溶液浓度增加,线粒体光密度持续下降,MPT不断增大,ΔΨm明显降低,线粒体中Cytc/a减少,R1549较LH11下降更明显。试验结果说明在较高铝浓度胁迫下,两品种线粒体透性转换孔开放,膜透性增加,跨线粒体膜Ca2+转运系统活性降低,使胞质Ca2+超载,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中,诱导根尖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从而抑制根生长;在低铝浓度下,与铝敏感品种相比,耐铝品种吸收铝少,脂质过氧化水平低,线粒体膜Ca2+-ATPase活性、MPTP和ΔΨm调控能力强,不易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铝能力。(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任艳,王辉,石延茂,李双铃,袁美[7](2008)在《不同预处理对花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生根尖为材料,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5,1.0,1.5,2.0g/L)、8-羟基喹啉(0,2,4,6,8,10mmol/L)和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预处理1~3h,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剂对花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剂对中期染色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预处理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花生根尖细胞中期分裂指数和中期染色体形态的影响均不相同。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处理时间2.5 h效果最好,获得了分散均匀的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中期分裂相。(本文来源于《花生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寇瑞杰[8](2008)在《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条件下线粒体生理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铝是酸性土壤上农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花生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对花生铝毒害和耐性机理的研究还较少。通过根长试验、苏木精染色和根尖铝含量测定,筛选到耐铝品种鲁花11,铝敏感品种R1549。以鲁花11和R1549为材料,进行了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条件下线粒体生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00μmol/L的铝处理4d,R1549发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400μmol/L的铝处理4d,两品种都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同浓度的铝处理4d后,两品种根尖铝含量随着铝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在铝浓度100和400μmol/L时,两品种铝含量均差异极显着,两品种间的差异也达极显着水平。铝能诱导花生根尖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导致膜脂过氧化,R1549较LH11严重。铝胁迫4d的两个品种根尖线粒体O_2~(·-)、H_2O_2和MDA含量也随之升高。不同铝浓度处理后,R1549的O_2~(·-)、H_2O_2和MDA含量均高于鲁花11。在100μmol/L铝处理时,两品种的O_2~(·-)、H_2O_2和MDA含量差异均显着;但在400μmol/L时,两品种的O_2~(·-)、H_2O_2和MDA含量差异均不显着。说明导致膜脂过氧化是铝毒害的原因之一。铝胁迫后,两个品种根尖线粒体S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鲁花11的SOD和CAT酶活性在100μmol/L,而R1549在20μmol/L时达到最高点;100和400μmol/L时,鲁花11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R1549,两者差异极显着。两品种的POD活性随着处理铝浓度的增加而升高,400μmol/L时,鲁花11的POD活性极显着高于R1549。随着铝浓度的增加,两品种的APX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但鲁花11高于R1549,在0、20和100μmol/L时,两品种间差异均极显着,同一品种的不同铝处理浓度间差异不显着;400μmol/L时,两品种的APX差异不显着。鲁花11的GSH-Px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R1549的GSH-Px呈持续下降趋势。100μmol/L时,两品种间GSH-Px活性差异显着;400μmol/L时,两品种间GSH-Px活性差异不显着。随着处理铝浓度的提高,两品种根尖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Ca~(2+)含量呈下降趋势,且随铝处理浓度增加而加快,R1549的线粒体Ca~(2+)含量下降较鲁花11快,但两品种Ca~(2+)-ATP酶活性和Ca~(2+)含量差异不显着。铝处理后,根尖细胞线粒体MPTP和△ψ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铝处理浓度的提高,线粒体光密度持续下降,MPTP不断增大,△ψ明显降低,线粒体中Cyt c含量减少。R1549较鲁花11下降更明显。综上所述,较低浓度铝胁迫下,耐性植物受到刺激,产生一定浓度的活性氧,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但耐铝品种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能及时清除减少铝胁迫产生的活性氧,使植物受伤害程度低;而铝敏感品种产生较高浓度活性氧,抗氧化酶系统清除活性氧能力较弱,容易受伤害。在较高铝浓度胁迫下,耐性和铝敏感品种活性氧产生加快,而清除系统的清除能力却降低,线粒体活性氧浓度较高,造成膜脂严重过氧化,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影响跨线粒体膜Ca~(2+)转运系统,使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中,并激活半胱氨酸酶或其它蛋白酶,从而诱发根尖细胞等产生PCD,根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8-06-01)

詹洁,寇瑞杰,何龙飞[9](2008)在《铝对花生根尖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生为材料,结合根长实验、苏木精染色和根尖铝含量测定等方法,筛选出耐铝品种99-1507和铝敏感品种中花2号。99-1507半抑制浓度大于100μmol/L,中花2号约为60μmol/L。在铝诱导产生细胞程序性死亡后,经苏木精-伊红复染后,花生根尖细胞表现出细胞核致密,核型发生变化,呈新月状或椭圆状,出现类似凋亡小体。(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詹洁,何龙飞,李创珍[10](2007)在《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铝是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而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逆境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铝诱导的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初步报告,但还缺乏足够的证据,也不清楚其与植物耐铝性的关系。我们通过根长实验、苏木精染色和根尖铝含量测定, 从28各花生品种中筛选出耐铝型品种99-1507和铝敏感型品种中花2号,从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了铝胁迫是否可以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结果(本文来源于《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7-08-01)

花生根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检验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否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方法】分别采取100μmol/L AlCl3处理不同时间(0、4、8、12 h)后两个花生品种(铝敏感型中花2号和耐铝型99-1507)的根尖,经过Steedman’s wax包埋切片等一系列过程,利用荧光染料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100μmol/L AlCl3可引起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核质浓缩、核边缘化、呈新月状等,具有明显的PCD特征。花生根尖细胞在铝胁迫下发生PCD,PCD程度与花生耐铝性呈负相关,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结论】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生根尖论文参考文献

[1].熊伟姣,何龙飞.ahy-miR398在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机制[C].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2].邓伦武,黄文静,何海旺,何虎翼,李创珍.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证实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J].南方农业学报.2014

[3].韦汉群.水花生干叶片水浸液对种子发芽及根尖的影响[J].四川林勘设计.2014

[4].黄文静,徐晶,邓伦武,何虎翼,李创珍.铝诱导花生根尖活性氧迸发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

[5].杜培,张新友,李丽娜,黄冰艳,易明林.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

[6].詹洁,寇瑞杰,李创珍,何虎翼,何龙飞.铝胁迫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生理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

[7].任艳,王辉,石延茂,李双铃,袁美.不同预处理对花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的影响[J].花生学报.2008

[8].寇瑞杰.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条件下线粒体生理变化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

[9].詹洁,寇瑞杰,何龙飞.铝对花生根尖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

[10].詹洁,何龙飞,李创珍.铝诱导花生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C].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7

标签:;  ;  ;  ;  

花生根尖论文-熊伟姣,何龙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