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隐式差分论文-黄喆

交变隐式差分论文-黄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变隐式差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信道,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ADI-FDTD)

交变隐式差分论文文献综述

黄喆[1](2016)在《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无线信道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可用的频谱资源却越来越少,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信道作为通信的媒介,对通信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时域方法对无线信道进行了电磁分析。在无线信道分析中,通过引入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分析室内无线信道的问题,有效的克服了稳定性条件的限制,提高了计算效率,并进一步用于分析室内环境因素对信道特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将FDTD方法用于无线信道的建模,由于其稳定性条件的限制,当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很小时,会导致计算时间的大幅度增加,这是其面对的最大问题。引入的ADI-FDTD方法,可以摆脱稳定性条件的限制,具有无条件的稳定性,时间步长可以选取的比较大,从而大大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分别采用FDTD方法与ADI-FDTD方法对视距模型进行仿真,将获得结果与文献进行对比,证明了所使用两种方法的正确性;针对热门的超宽带(UWB)信号,本文进一步采用FDTD方法和ADI-FDTD方法对其在典型的室内模型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两者结果再次证明了ADI-FDTD方法在无线信道仿真中的可行性。通过对算例的分析,可以看到ADI-FDTD方法时间步长可以增大,计算时间减少,计算效率相对传统的FDTD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上述的数值建模后,运用时域后处理算法对室内UWB无线信道进行分析,不仅提取了其信道的冲激响应,还得到了与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密切相关的参数。最后分析了室内环境下电磁参数、隔墙厚度等对无线电波传输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1-18)

张玉贤,郑宏兴,计雷雷[2](2014)在《交变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媒质吸收薄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交变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的截断边界问题,设计了一种媒质吸收薄层铺设在截断边界上,通过给定ADI-FDTD算法基本迭代形式,证明了媒质表面满足阻抗条件时可实现无反射条件。在一维和二维ADI-FDTD计算实例中发现,在这种媒质吸收薄层上电磁波能被很好地吸收,达到无反射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朱剑,黎淑兰,刘元安[3](2006)在《交变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叁维柱坐标下的实现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交变方向隐式的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是一种无条件稳定的FDTD 算法。交变方向隐式差分格式不受CFL条件的限制,可以通过增大时问步长来缩短计算时间。本文将交变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推广到叁维柱坐标中,推导了叁维柱坐标中的 ADI-FDTD差分格式。最后应用这种方法模拟了平面波在有损同轴传输线中的传播过程,计算得到衰减常数与相位常数,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来源于《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1-01)

交变隐式差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交变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的截断边界问题,设计了一种媒质吸收薄层铺设在截断边界上,通过给定ADI-FDTD算法基本迭代形式,证明了媒质表面满足阻抗条件时可实现无反射条件。在一维和二维ADI-FDTD计算实例中发现,在这种媒质吸收薄层上电磁波能被很好地吸收,达到无反射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变隐式差分论文参考文献

[1].黄喆.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无线信道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

[2].张玉贤,郑宏兴,计雷雷.交变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媒质吸收薄层设计[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

[3].朱剑,黎淑兰,刘元安.交变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叁维柱坐标下的实现及应用[C].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标签:;  ;  ;  

交变隐式差分论文-黄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