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注论文-马楠

郑玄注论文-马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郑玄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禹贡,地理志,东观汉记,郡国志

郑玄注论文文献综述

马楠[1](2019)在《郑玄注《禹贡》所引地理志系《东观汉记》之地理志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玄注《尚书·禹贡》每每引用"地理志",此"地理志"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并非完全一致,不合之处却可得到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的印证,当为《东观汉记》之地理志。《东观汉记》地理志编纂于桓帝前期,此后马融在东观着述,以病去官,郑玄游学关中,在融门下七年,得以采地理志注《禹贡》。文本比勘显示出《东观汉记》地理志处于《汉书·地理志》与《续汉书·郡国志》之间,当为《郡国志》的直接文献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许子滨[2](2019)在《告朔与朝享——《论语》告朔之饩羊章郑玄注的辨识与诠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玄注礼,以《周礼》为正,《论语注》所见礼说为其明证。本文旨在辨识及复原唐写本告朔之饩羊章郑注之文,并诠释当中的"告朔"及"朝享"。篇中所论,主要针对近人错误释读唐写本郑玄《论语注》中的"庙享"。传世众多引用郑玄此注的文献,确有将"朝享"写作"庙享"的例子,如明范钦天一阁及清张海鹏《墨海金壶》本韩愈《论语笔解》所引郑注便是一例,其中所录韩愈说亦然。然而,韩愈解说中出现的"庙享",与郑注一样,皆为"朝享"之误,伊东龟年《挍刻韩文公论语集解》可提供佐证。郑玄说的"朝享",本于《周礼·司尊彝》之文。依郑义,"朝享"专指一种间于禘祫与四时之祭的特定祭名。"庙享"不见于现存郑玄经注及其他着作,唐人疏释郑义,也没有用上此词。总之,"庙享"与"朝享"两词,含义有别,不能混同。郑玄用"朝享"注解告朔之饩羊章,实据《周礼》解《论语》,为其以《周礼》会通经典的体现。要想理解其确切含义,就必须把它放在郑玄整个礼学体系中来考虑。(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9年03期)

王静宜[3](2019)在《《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词语命名理据的探求自古以来就是语言学与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郑玄对词语理据的探索上承先秦声训下启刘熙《释名》,处于枢纽地位。郑玄对《周礼》作注,以汉制比况古制、以今语解释古语,成为人们研读《周礼》的定本。本文以郑玄对《周礼》双音词的理据训释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理据学研究理论,运用整理分类、描写解释、词义分析、统计归纳等研究方法,多角度考察、分析《周礼》双音词郑玄注中具有理据训释的293个双音词,力图探求郑玄《周礼》双音词理据训释的基本面貌。在揭示它们命名理据的基础上,归纳郑玄双音词理据训释的理论、方法及得失。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说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方法,并对汉语双音词命名理据研究和《周礼》双音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辨别标准和分类。利用现代理据学相关理论,区分郑玄的词义训释与理据训释的不同,明确辨别《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标准,根据辨别标准,确定了郑玄蕴含理据训释的293个《周礼》双音词;依据双音词的词汇意义,对选取的《周礼》双音词进行分类。第叁部分,《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特征。通过分析《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指出郑玄已有对词语理据的自觉探求意识,归纳总结出郑玄理据训释术语并总结对双音词的理据探求方法。第四部分,《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考察。这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主要对郑玄的理据训释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郑玄所注双音词的命名理据特点。第五部分,《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理据训释的价值与不足。这部分归纳了郑玄双音词理据训释对词语命名理据研究的贡献,分析了郑玄双音词理据探求的时代局限性。第六部分,结语。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论文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1)

禹菲,姜广辉[4](2018)在《《论语》马融注与郑玄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马融和郑玄曾经各有一部完整的《论语注》。后来何晏《论语集解》集八家之注,其中选收了马融和郑玄的注。因为每条经文所选基本是一家之注,其中所选马融和郑玄之注,因为经文不相交集,长期无从比较。近年新出《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则提供了对比研究的条件。我们也许可以设想,当年何晏做《论语集解》时,面对《论语》的每一条经文,都要同时研读八个注本,从中选优汰劣。就所比较部分而言,何晏的去取是可以信赖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何晏取马融注而未取郑玄注,是因为马融注更好。当然,何晏一定也有取郑玄注而弃马融注的。那样的情况应该也有不少,可是今天已经看不到被弃的马融注部分。因此,不能就此认为马融注整体上都比郑玄注好。我们只能说,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马融注比郑玄注好,所以才成为何晏去取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8年01期)

许子滨[5](2018)在《《礼记·曲礼上》“奉席如桥衡”郑玄注义证——兼论《仪礼·士昏礼·记》之“桥”》一文中研究指出《礼记·曲礼上第一》记为尊者扫除、布席之仪节中有云"奉席如桥衡"。郑玄以井上桔橰为喻,説明奉席左昂右低,犹如桔橰上衡木低昂之状。后人有采用郑义而与孔疏异説者。自宋以降,有注家对郑注多所质疑,并别出新説,将"桥"与"衡"释作两义,只是迄无定解。众説之中,唯郑注得其实。郑玄以桔橰比喻奉席之状,甚为贴切。依郑义,将卷席横奉,其高度约与心平衡,而左端席头稍高于右端,犹如展席有首尾般。藉"左昂右低",体现阳尊阴卑之辨。执禽、鱼、皮等,以左首为尊,可充作奉席"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的注脚。换言之,"奉席如权衡"无非是遵行左首为阳为尊的观念。而郑玄所言之左右,当就奉席者而言,而非属于长者。前人有谓《士昏礼·记》"笲,缁被纁里,加于桥"与《曲礼》"奉席如桥衡"二"桥"为同物。其説不足信据。"加于桥"之桥不属于笲(盖),而别是一物。(本文来源于《经学文献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2期)

郭珂[6](2018)在《天子失权下的隐逸——郑玄注《论语·微子》八乐人是周平王乐官考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微子》篇记有太师挚等八位乐官流散各处事,因《论语》未细述其供职对象及流散年代,后世学者对此问题注有多说。《汉书·古今人表》注文存见一条郑玄《论语注》佚文,颜师古称郑玄注八乐人是周平王时人。因郑玄《论语注》早亡,郑注具体内容记载不详,学者多据《汉书注》直称郑说有误,但对此注之缘由鲜作推究。综合分析唐写本《郑玄论语注》残卷、传世文献所见《郑玄论语注》佚文以及郑玄其他着述之相关内容,可知郑玄是以周平王失权致天下无道释乐人流散,以乐人是为隐避混乱无道的政治局面而流走。郑玄对乐人的注说中融入了本人对社会时局、政治状况的感悟。(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18年02期)

马嗣瑞[7](2017)在《兼采古今,择善而从——论郑玄注经“兼采古今”的特点及其所属派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玄作为汉代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其经学思想融合了古今经学的精华,本文试论其经学思想中注经"兼采古今"的特点,即古学为宗,皆采今学以附益其义;在经义的解释上,既简明又精到;同时对礼籍中的矛盾进行调和。郑玄属于古文经学派,在汉代经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吴仰湘[8](2017)在《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孝经郑注》作者问题是中国经学史上一桩公案。郑玄自言注《孝经》,但自陆澄首发难端,陆德明、孔颖达等续加疑辞,刘知几再设"十二验"断言《孝经》非郑玄所注,王应麟继称郑小同注《孝经》。清代汉学复兴,《孝经郑注》作者之争空前激烈,陈鳣、袁钧、严可均、钱侗、侯康、郑珍、潘任、曾朴、皮锡瑞、曹元弼等前后踵继,通过考核证验,寻出《孝经注》必属郑玄的种种内证,同时针对刘知几"十二验"逐一辩驳,又对"郑小同注《孝经》"说予以否定,力翻陈案。这一典型的案例,具体展示出清代汉学持续发展的历程与后出转胜的成就。(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7年03期)

雷铭[9](2017)在《郑玄注《叁礼》方法略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郑玄注解《叁礼》之后,始有《叁礼》之名。郑玄注经,先是统观全局,提纲挈领,总体上纲举目张,以点带面,从而达到"解一卷而众篇明"的目的。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兼采今、古,既注重名物训诂,又注重章句之释,吸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互不兼容的注经方式。然后再具体而微,深入到经文的具体字词,兼用直训和义界的方法注解之。如此,从面到点,从全局到具体,郑玄注经犹如层层剥笋,既兼顾得当,有条不紊,又透彻深入,巨细无遗。(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胡涛[10](2017)在《《许森〈尔雅郑玄注稽存〉述评》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书馆杂志》所刊彭喜双的《许森〈尔雅郑玄注稽存〉述评——兼〈尔雅诂林叙录·郑玄‘尔雅注’(许森辑本)提要辨析》一文中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许森所辑之条数不对;认为许森不区分"《尔雅》郑玄注"与"郑玄本《尔雅》"、多为整合、"袭用"、"分析毫无意义"的观点不正确;认为慧琳《音义》中的材料实无可据太过绝对,主观性太强;对《尔雅诂林叙录·提要》的批评失当,存在一定误读。(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郑玄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郑玄注礼,以《周礼》为正,《论语注》所见礼说为其明证。本文旨在辨识及复原唐写本告朔之饩羊章郑注之文,并诠释当中的"告朔"及"朝享"。篇中所论,主要针对近人错误释读唐写本郑玄《论语注》中的"庙享"。传世众多引用郑玄此注的文献,确有将"朝享"写作"庙享"的例子,如明范钦天一阁及清张海鹏《墨海金壶》本韩愈《论语笔解》所引郑注便是一例,其中所录韩愈说亦然。然而,韩愈解说中出现的"庙享",与郑注一样,皆为"朝享"之误,伊东龟年《挍刻韩文公论语集解》可提供佐证。郑玄说的"朝享",本于《周礼·司尊彝》之文。依郑义,"朝享"专指一种间于禘祫与四时之祭的特定祭名。"庙享"不见于现存郑玄经注及其他着作,唐人疏释郑义,也没有用上此词。总之,"庙享"与"朝享"两词,含义有别,不能混同。郑玄用"朝享"注解告朔之饩羊章,实据《周礼》解《论语》,为其以《周礼》会通经典的体现。要想理解其确切含义,就必须把它放在郑玄整个礼学体系中来考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郑玄注论文参考文献

[1].马楠.郑玄注《禹贡》所引地理志系《东观汉记》之地理志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

[2].许子滨.告朔与朝享——《论语》告朔之饩羊章郑玄注的辨识与诠解[J].史林.2019

[3].王静宜.《周礼》双音词郑玄注的理据训释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禹菲,姜广辉.《论语》马融注与郑玄注比较[J].原道.2018

[5].许子滨.《礼记·曲礼上》“奉席如桥衡”郑玄注义证——兼论《仪礼·士昏礼·记》之“桥”[J].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18

[6].郭珂.天子失权下的隐逸——郑玄注《论语·微子》八乐人是周平王乐官考议[J].中国音乐学.2018

[7].马嗣瑞.兼采古今,择善而从——论郑玄注经“兼采古今”的特点及其所属派别[J].吕梁学院学报.2017

[8].吴仰湘.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J].中国哲学史.2017

[9].雷铭.郑玄注《叁礼》方法略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7

[10].胡涛.《许森〈尔雅郑玄注稽存〉述评》商榷[J].图书馆杂志.2017

标签:;  ;  ;  ;  

郑玄注论文-马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