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莲藕论文-杨培刚,刘丽萍,熊少华,刁一峰

切片莲藕论文-杨培刚,刘丽萍,熊少华,刁一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片莲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莲藕,切片机,曲柄滑块,优化

切片莲藕论文文献综述

杨培刚,刘丽萍,熊少华,刁一峰[1](2014)在《新型莲藕切片机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莲藕切片机切削藕片时易沾刀,藕片易破碎,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莲藕切片机,该切片机切削系统采用具有急回特性的偏心曲柄滑块机构,大大提高了切削效率,且由于刀片切削点速度处处相同,解决了藕片破碎的现象;同时该切片机采用落料孔落料的方式,通过落料孔孔壁阻止藕片沾随刀片,从而进一步解决传统切片机藕片易沾刀的现象。最后在新型莲藕切片机的基础上对切削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找到系统满足运动性能前提下的最小尺寸。(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4年02期)

郝玉龙,徐伟民[2](2009)在《切片莲藕臭氧保鲜呼吸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臭氧保鲜包装理论,根据果蔬呼吸作用与薄膜透气特性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以臭氧作为保鲜气体的果蔬呼吸数学模型,并以切片莲藕作包装物、聚乙烯尼龙复合(PA/PE)膜作包装袋为例,利用遗传算法(GA)对呼吸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识别。另外,根据已建立的呼吸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温度条件下袋内气体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7.5℃下模拟值与实测值能够很好地吻合,从而模拟值可为臭氧对果蔬保鲜包装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郝玉龙[3](2009)在《切片莲藕保鲜包装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臭氧作为保鲜气体对切片莲藕保鲜包装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对臭氧抑制莲藕褐变的机理进行分析。第二,建立切片莲藕保鲜评价标准。第叁,采用不同初始浓度的臭氧,不同的包装薄膜,不同贮藏温度及不同的相对充填臭氧量,对切片莲藕进行保鲜包装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透气(氧)系数高的PE、HDPE薄膜不适合莲藕保鲜、其莲藕表面色泽和风味都无法得到保证;而透气(氧)系数低的PA/PE薄膜结合臭氧可以极好地保持莲藕色泽洁白与风味正常。2)相对充填臭氧量对切片莲藕的保鲜包装有明显的影响。3)用PA/PE作为包装薄膜、充入臭氧,在低温5℃下储藏切片莲藕,可以有效地抑制褐变和呼吸强度,其切片莲藕保鲜时间长达20天。第四,建立基于臭氧切片莲藕保鲜包装呼吸数学模型。第五,利用包装内各组分气体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数据,借助于遗传优化算法对呼吸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并根据温度和呼吸速率的关系求出不同储藏温度下切片莲藕的呼吸速率。通过试验发现在低温0-10℃臭氧钝化酶消耗的速率R_3与温度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对不同温度下包装袋内的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模拟,在7.5℃下比较模拟值与实测值结果相当的吻合。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项新型的切片莲藕保鲜技术,能够为其它果蔬臭氧保鲜包装提供试验参考与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工业学院》期刊2009-06-15)

韦恩铸,胡建平[4](2008)在《莲藕切片机推料装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莲藕切片机在切片过程中易发生粘刀,从而影响其切片质量。针对一种新型往复式莲藕切片机,设计了一种随动的藕片推料装置。同时,分析了推料过程中,藕片的受力状况,并利用万能试验机测定了藕片与刀片之间的垂直黏附力与水平黏附阻力,得出了藕片的黏附特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推藕板顺利推出黏附藕片的力学条件。通过新型莲藕切片机切片推料试验,得出了在不同工作转速下的推料性能。(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8年11期)

郝玉龙,徐伟民,杨福馨[5](2008)在《基于臭氧生鲜切片莲藕保鲜包装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臭氧抑制莲藕褐变的机理;然后用臭氧作为保鲜气体对切片莲藕保鲜包装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包装薄膜袋、臭氧量及储藏温度对切片莲藕的褐变、失重率及感官指标有明显影响;用PA/PE膜作包装袋、储藏温度为5℃,可以有效的抑制切片莲藕呼吸强度和褐变,其切片莲藕保鲜时间长达20d。(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08年10期)

杨德勇,韦恩铸,闫军朝,胡建平[6](2008)在《莲藕切片机惯性力平衡仿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莲藕切片机的切片质量。本文运用机构的平衡理论分析了自行设计的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工作时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通过添加平衡质量块来平衡机构的惯性力。在此基础上应用虚拟样机技术,用PRO/E建立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数字样机,通过在ADAMS中仿真得到由惯性力引起的振动力与平衡质量块的质量和质心位置的关系。通过优化平衡质量块的质量和质心位置,减小了振动力,从而为进一步改进了原有样机的结构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8-09-01)

闫军朝,韦恩铸,胡建平,陈树人[7](2008)在《基于ADAMS的莲藕切片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莲藕切片机结构参数,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研究,首先用Pro/E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柔性化处理;以此为基础,在ADAMS中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藕片的最佳切削时段是0.15s~0.25s,曲柄轴承支座在X方向的支座反力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要比Y方向的支座反力大得多,切削过程中连杆对刀片垂直方向的作用力是引起藕片表面不平度、有斜边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8-09-01)

韦恩铸[8](2008)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新型莲藕切片机仿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莲藕切片机采用了曲柄滑块式切削机构、气吹式退料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切削藕片易破碎、粘刀藕片难清理等问题。但该机型仍存在:快速切削时机械振动大、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切削面存在斜边现象,影响其表面质量;气吹式退料装置结构复杂等问题。为此,本文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原样机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寻找影响其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优化设计,改进原样机结构,以提高切片机切削质量与工作效率。主要工作以下几方面:1)运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新型莲藕切片机虚拟样机模型,包括切削机构、工作台架、物料导桶等。2)运用ADAMS对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包括切削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以及整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振动分析,得出了:切削机构的不平衡惯性力是引起切片机台面振动的主要原因;在切削过程中连杆对刀片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是引起藕片表面不平度、有斜边的主要原因。3)运用动平衡理论对切削机构进行惯性力平衡分析,提出了在曲柄上添加平衡质量块来部分平衡机构惯性力的方法,并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对平衡质量块的质量m及质心到曲柄中心的距离L进行了参数优化,得出质量块的质量m=8kg,L=70mm时,振动力的峰值与未优化前比较减小了一半。4)将原有对心曲柄滑块式切片机构改进为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通过优化刀片移动导路偏距来减小切削过程中连杆对刀片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得出当曲柄偏心距为80mm时,切刀在切藕阶段连杆对刀片垂直方向的作用力最小,从而为提高藕片表面平整度创造了条件。5)针对原有莲藕切片机气吹式退料装置结构复杂问题,设计了一种随动推料装置。通过分析不同切削速度下,推藕板对粘刀藕片的作用力变化,得出了不同切削速度推藕板顺利推出藕片所需的质量大小,为优化推料装置结构提供了依据。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本文对新型曲柄滑块式莲藕切片机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对改进后的莲藕切片机进行了切片加工试验,得出:工作转速从改进前的60~70转/分钟提高到90~100转/分钟,藕片的破碎率仍保持在≤3.5%,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藕片厚度相对误差从改进前的15%降低到了≤10%;改进后的随动推料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很好的解决了藕片粘刀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8-06-01)

高梦祥,张长峰,吴光旭,阮大卫[9](2008)在《交变磁场对鲜切莲藕切片保鲜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强度的交变磁场对鲜切莲藕切片进行处理,并对其外观、多酚氧化酶活性、还原糖含量、VC含量和pH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为1.2A/m的交变磁场处理的鲜切莲藕切片,其外观最好,多酚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其还原糖含量比对照组的消耗量小,VC含量比对照组的损失量小,pH值比对照组低。(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韦思铸,雷恒群,孔祥次,胡建平[10](2007)在《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的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莲藕切片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曲柄滑块式切削机构。利用 pro/e 建立了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的叁维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用 MSC.ADAMS 软件对建好的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关键部件的速度,加速度曲线以及受力情况。探讨了切削机构中相关结构参数对关键部件受力及其切削质量的影响。仿真所得结果为切削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莲藕切片机的工作性能,缩短设计开发周期。(本文来源于《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8-01)

切片莲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臭氧保鲜包装理论,根据果蔬呼吸作用与薄膜透气特性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以臭氧作为保鲜气体的果蔬呼吸数学模型,并以切片莲藕作包装物、聚乙烯尼龙复合(PA/PE)膜作包装袋为例,利用遗传算法(GA)对呼吸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识别。另外,根据已建立的呼吸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温度条件下袋内气体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7.5℃下模拟值与实测值能够很好地吻合,从而模拟值可为臭氧对果蔬保鲜包装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片莲藕论文参考文献

[1].杨培刚,刘丽萍,熊少华,刁一峰.新型莲藕切片机设计与优化[J].食品与机械.2014

[2].郝玉龙,徐伟民.切片莲藕臭氧保鲜呼吸模型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9

[3].郝玉龙.切片莲藕保鲜包装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09

[4].韦恩铸,胡建平.莲藕切片机推料装置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8

[5].郝玉龙,徐伟民,杨福馨.基于臭氧生鲜切片莲藕保鲜包装的试验研究[J].包装工程.2008

[6].杨德勇,韦恩铸,闫军朝,胡建平.莲藕切片机惯性力平衡仿真优化[C].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

[7].闫军朝,韦恩铸,胡建平,陈树人.基于ADAMS的莲藕切片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C].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

[8].韦恩铸.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新型莲藕切片机仿真优化[D].江苏大学.2008

[9].高梦祥,张长峰,吴光旭,阮大卫.交变磁场对鲜切莲藕切片保鲜效果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8

[10].韦思铸,雷恒群,孔祥次,胡建平.莲藕切片机切削机构的动力学仿真[C].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

标签:;  ;  ;  ;  

切片莲藕论文-杨培刚,刘丽萍,熊少华,刁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