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胚论文-叶浩田,张琳琳,张登宇

巨大胚论文-叶浩田,张琳琳,张登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巨大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巨大胚,萌发

巨大胚论文文献综述

叶浩田,张琳琳,张登宇[1](2016)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的萌发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萌发生理,为富含功能性成分的水稻新品种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巨大胚突变体MH-ge1及其野生型MH86在种子萌发过程中GABA及其他主要营养成分、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与MH86相比,巨胚突变体MH-ge1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明显降低;淀粉酶活性较低,蛋白和脂肪含量较高;浸种后,突变体与野生型的GABA含量均迅速升高。[结论]巨大胚突变体发芽势较差,发芽率较低;巨大胚突变体发芽糙米GABA的富集与胚的大小基本成倍数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2](2011)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千粒重下降与其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方法]用Richards方程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及其野生型明恢86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对供试材料的灌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胚突变体的起始灌浆潜势大于野生型MH86,但最大生长速率、平均生长速率均较小于野生型,且突变体的最终生长量小于野生型。[结论]突变体的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从而造成巨胚稻突变体籽粒重下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9期)

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3](2011)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千粒重下降与其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方法]用Richards方程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及其野生型明恢86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对供试材料的灌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胚突变体的起始灌浆潜势大于野生型MH86,但最大生长速率、平均生长速率均较小于野生型,且突变体的最终生长量小于野生型。[结论]突变体的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从而造成巨胚稻突变体籽粒重下降。(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1年05期)

张琳琳[4](2008)在《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一文中研究指出伽玛(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神经抑制性递质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稻米的胚部表达,具有平和血压和镇定神经等多种生理功能。稻米作为我国传统主食,富含GABA稻米的研究和开发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稻米的附加值、扩大稻米的利用范围。巨大胚水稻是以具有特别大的胚为特征的一种特异水稻。在育种实践中,可将巨大胚作为富含GABA水稻一个重要的间接选择指标。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区域主栽水稻品种为起始材料,从巨大胚突变体的筛选入手,对巨大胚突变水稻中的GABA、理化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农艺性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巨大胚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和初步的分子定位,并从代谢水平跟踪研究了巨大胚突变体的种子萌发效应和籽粒灌浆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先后以我国水稻核心骨干亲本9311、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的双亲品种---明恢86、Ⅱ-32B、保持系K17B和冈46B、恢复系7954、R084和527、早籼稻品种金早47、以及粳稻品种秀水110为起始材料,从中诱发获得巨大胚突变体37个,突变频率介于1.89×10~(-5)-1.72×10~(-4)之间。(2)5个巨大胚突变体MH-gel、MH-ge2、MH-ge3、MH-ge4、MH-ge5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其野生型无显着差异。除突变体MH-ge5的穗长、有效分蘖、总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千粒重,巨大胚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均与野生型相仿。(3)与正常胚水稻相比,巨大胚突变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质,维生素VB_1、VB_2、VE,必需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以及矿质元素磷、铁、钙、锌、钾等含量显着提高。在干种子中,巨大胚突变体和正常胚水稻间的GABA含量无显着差异。(4)浸种处理后,巨大胚突变体的胚芽米中的GABA、赖氨酸、镁、维生素VB_1、维生素VE和钙等6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比正常胚水稻显着富集。浸种处理后,巨大胚的胚芽米中GABA急剧富集,GABA含量的增加与胚变大倍数相应。(5)巨大胚突变为隐性性状,受单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除MH-gel为新突变外,其它突变都与ge相互等位。选择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358个SSR对MH-gel进行初步定位,将巨大胚突变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的2个标记RM560和RM346之间,与RM560的遗传距离为3.47cM,与RM346的遗传距离为8.33cM。(6)巨大胚突变体MH-gel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在整个灌浆过程中,突变体MH-gel的自由糖含量均高于野生型MH86,籽粒灌浆充实度较差。开花后10d的籽粒代谢物丰度最大,代谢物水平随灌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至25d时基本稳定。突变体MH-gel整体代谢水平略高于野生型,自由脂肪酸、自由糖、氨基酸等代谢物含量随灌浆过程延长逐渐下降。(7)突变体MH-gel发芽势较差,发芽率较低,发芽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始终较低,与野生型相比,巨大胚突变体MH-gel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种子浸水后,GABA含量急剧富集,巨大胚突变体中GABA氨基酸含量增加近6倍。发芽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旺盛,可溶性代谢产物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含量增加,糖类、蛋白质的变化较脂肪类代谢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6-01)

[5](2001)在《日本育出巨大胚水稻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胚芽中含有氨酪酸 ,具有降低血压功能。日本育成巨大胚水稻品种“海米诺里” ,胚芽比“日本清”、“日光”等品种高 3~ 4倍。胚芽内的氨酪酸亦比通常的高约 4倍 ,可作为健康食品原料。该品种是由九州大学的突然变异巨大胚系统 (EB40 )与中国农试的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农林科技》期刊2001年04期)

姜宾[6](2001)在《日本育出巨大胚水稻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胚芽中含有氨酪酸,具有降低血压功能。日本育成巨大胚水稻品种‘海米诺里",胚芽比"日本清","日光"等品种高3~4倍。胚芽内的氨酪酸亦(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01年12期)

李思义[7](2001)在《日本育出巨大胚水稻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胚芽中含有氨酪酸,具有降低血压功能。日本中国农试育成巨大胚水稻品种“海米诺里”,胚芽比“日本晴”、“日光”等品种高3~4倍,胚芽内的氨酪酸亦比通常的米高约4倍,可作为健康食品材料。 该品种是由九州大学的突然变异巨大胚系统(EM40)与中国(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01-02-02)

钱前,曾大力,滕胜,朱立煌,熊振民[8](2000)在《MNU诱发的水稻巨大胚、甜胚乳两个突变体的RFLP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 1 2条染色体上的 72个 RFL P标记与 8种限制性内切酶 (Eco R 、Eco R 、H ind 、 Dra 、 Sca 、Xba 、Bam H 和 Bgl )的不同组合 ,对化学诱变剂 MNU诱变产生的巨大胚、甜胚乳两个突变体及其原始品种金南风叁者之间进行 RFL P分析。结果表明 :巨大胚突变体与金南风、甜胚乳突变体与金南风以及两突变体之间的多态性分别为 8.3%、5 .6 %和 1 2 .5 %。巨大胚和甜胚乳两突变体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 0 .0 2 2 7和 0 .0 0 70。根据揭示多态性的限制性内切酶的数量可将产生的突变大多归为点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00年03期)

庞乾林[9](1997)在《巨大胚等新性状稻米的遗传育种研究取得进展──“巨胚1号”水稻新品系育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大胚、甜胚乳、暗胚乳是稻米的叁种新性状突变体,由于其具有潜在较高的商用价值,日本、韩国、美国等的研究人员近年纷纷投入研究,以期尽早培育出可在生产上应用的水稻新品种。中国水稻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自1989年起,合作进行巨大胚等叁种新性状米的遗传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1997年01期)

钱前,熊振民,闵绍楷,朱立煌[10](1996)在《水稻巨大胚基因的分子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粳稻金南风巨大胚突变体和籼稻南京11杂交F2群体58个植株构建了包含74个分子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对巨大胚基因进行了分子定位,结果发现巨大胚基因与第7染色体上RG678紧密连锁,两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2CM,与同一染色体上的另一探针RZ395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3cM。根据巨大胚(ge)、褐色果皮(Rc)基因经典连锁图上的位置,将第7染色体分子图谱与经典图谱进行了整合。(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1996年02期)

巨大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千粒重下降与其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方法]用Richards方程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及其野生型明恢86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对供试材料的灌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胚突变体的起始灌浆潜势大于野生型MH86,但最大生长速率、平均生长速率均较小于野生型,且突变体的最终生长量小于野生型。[结论]突变体的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从而造成巨胚稻突变体籽粒重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大胚论文参考文献

[1].叶浩田,张琳琳,张登宇.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的萌发生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

[2].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

[4].张琳琳.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D].浙江大学.2008

[5]..日本育出巨大胚水稻新品种[J].天津农林科技.2001

[6].姜宾.日本育出巨大胚水稻新品种[J].农业知识.2001

[7].李思义.日本育出巨大胚水稻新品种[N].农民日报.2001

[8].钱前,曾大力,滕胜,朱立煌,熊振民.MNU诱发的水稻巨大胚、甜胚乳两个突变体的RFLP鉴定[J].中国水稻科学.2000

[9].庞乾林.巨大胚等新性状稻米的遗传育种研究取得进展──“巨胚1号”水稻新品系育成[J].中国稻米.1997

[10].钱前,熊振民,闵绍楷,朱立煌.水稻巨大胚基因的分子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1996

标签:;  ;  ;  

巨大胚论文-叶浩田,张琳琳,张登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