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证病论文-刘彦汶,赵学敏,王青,李青伟,赵林华

燥证病论文-刘彦汶,赵学敏,王青,李青伟,赵林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燥证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燥证,凉燥,仝小林,活血化瘀

燥证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汶,赵学敏,王青,李青伟,赵林华[1](2018)在《诸屑肤燥 窍干肢凉 皆属于燥——仝小林教授对燥证病机的探讨及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仝小林教授认为燥证可分为温燥、津亏凉燥、津充凉燥3类。其中津充凉燥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四肢发凉、诸窍(口、鼻、眼、耳)干燥等,其基本病机为寒湿内盛,阳气不足以化气,证属冰伏热少、阳气不足。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法。(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8年09期)

吕刚,马丽,李凯利[2](2013)在《王继先教授从燥证病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王继先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王继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3年05期)

王燕,周铭心[3](2012)在《神经衰弱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新疆地区神经衰弱与西北燥证的病机联系,为从异病同治角度制定新疆地区神经衰弱防治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83例神经衰弱病例组,168例无病对照组,对两组西北燥证罹患率及积分进行比较;对病例组一般辨证中医证情与西北燥证证情作聚类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探求二者之间病机联系。结果:(1)神经衰弱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62.65%,对照组为17.26%,病例组高于对照组(χ2=52.363,P<0.01)。(2)神经衰弱组西北燥证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肺卫孔窍皮肤燥证、肝肾精血不足证、心肾阴虚证均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心肾阴虚证明显(均数差9.04)。(3)聚类分析提示气滞痰阻证与脾胃阴虚证接近,肝阴亏虚证与肝肾精血不足证接近,气郁化火证与心肾阴虚证接近。(4)典型相关分析第一典型变量r1=0.8622,P<0.01。神经衰弱因变量组肝阴亏虚证载荷系数最大(0.4223),自变量组肝肾精血不足证载荷系数最大(0.5444)。结论:(1)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神经衰弱罹患者危险因素,并以西北燥证兼证3心肾阴虚证为突出临床表现。(2)西北燥证与神经衰弱病机关联性以肝阴亏虚证及肝肾精血不足证为决定性因素。肝肾精血不足证对神经衰弱证情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胡永东,周铭心[4](2009)在《2型糖尿病与燥证病机相关性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周铭心教授自1991年首先提出西北燥证的概念并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进行了初步调研与阐发,后经新疆从事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同道,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得出了新疆多发以干燥症状为主的燥证证候的共识。新疆处于传统中医文献所称之西北方域,以燥气气化为主,宜其将(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09年03期)

蔡建伟,刘菊妍,王自强[5](1991)在《燥证病机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引起燥证的病因病机作了浅析,指出其病机可概括为:精血津液亏少,无以润养肌体;精血津液被阻,不能布达于脏腑器官两方面。(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1991年07期)

燥证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王继先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王继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燥证病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彦汶,赵学敏,王青,李青伟,赵林华.诸屑肤燥窍干肢凉皆属于燥——仝小林教授对燥证病机的探讨及干预[J].吉林中医药.2018

[2].吕刚,马丽,李凯利.王继先教授从燥证病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经验[J].新疆中医药.2013

[3].王燕,周铭心.神经衰弱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

[4].胡永东,周铭心.2型糖尿病与燥证病机相关性研究综述[J].新疆中医药.2009

[5].蔡建伟,刘菊妍,王自强.燥证病机浅析[J].陕西中医.1991

标签:;  ;  ;  ;  

燥证病论文-刘彦汶,赵学敏,王青,李青伟,赵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