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态粒子论文-落海玲

末态粒子论文-落海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末态粒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能碰撞,横动量谱,五种分布(或模型),动力学冻结温度

末态粒子论文文献综述

落海玲[1](2019)在《高能碰撞中反应系统的动力学冻结温度与末态粒子的横向流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能核物理中,质子-质子(p-p)、质子-核(p-A)和核-核(A-A)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横动量(pT)谱,是实验上非常重要的可观测量。特别地,在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碰撞过程,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来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产生信号和特征,多粒子产生特性,以及相互作用系统的特征。通过研究pT谱,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其中包含但不限于相互作用系统的有效温度(T或Teff)、化学冻结温度(Tch)、动力学(或运动学)冻结温度(T0或Tkin),以及末态粒子的横向流速(βT)。通过研究相互作用系统的T0和末态粒子的βT,可以帮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反应系统的横向激发程度和动力学膨胀特性。在高能碰撞中引入了许多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流体动力学模型,另一类是热力学与统计模型。流体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系统的具体演化过程,侧重于多粒子的动力学行为。热力学与统计模型主要描述产生粒子的属性,侧重于研究末态粒子的集体或整体统计行为。流体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与统计模型都对相互作用过程及其产物给出了部分描述。为了对高能碰撞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流体动力学框架中(比如冲击波模型中)嵌入了简单的统计分布(比如玻尔兹曼或萨利斯分布),从而发展了基于玻尔兹曼-吉布斯统计或萨利斯统计的冲击波模型。本论文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每一方面都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内容。(一)用未经过流效应修正的萨利斯分布,描述了 ALICE合作组在每核子对质心能量((?))为2.76 TeV、在中心快度区、不同中心度的铅-铅(Pb-Pb)碰撞中所产生的不同粒子的pT谱,并获得了参数(有效温度、熵指数、归一化因子)与碰撞中心度和粒子静止质量的依赖关系。从pT谱中提取出的T随粒子静止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中心度的减小而减小。从T和粒子静止质量的线性关系的截距中获得了动力学冻结时刻的发射源温度,同时在发射源的静止系中,从平均(横)动量与平均运动质量的线性关系的斜率中获得了粒子的(横向)流速。结果表明,发射源温度随粒子静止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得到了质量依赖的微分或多动力学冻结图像的一个证据。接着,用经过流效应修正的萨利斯分布分析了金-金(Au-Au.)、Pb-Pb在中心和边缘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的π介子(π+和π-)、带电的K介子(K+和K-)、以及质子(p)和反质子(p)的pT谱。这些碰撞的(?)范围从RHIC能区的14.5 GeV到LHC能区的2.76TeV。对于具有较窄范围的pT谱,使用了改进后的萨利斯分布,即加流的萨利斯分布。对于具有宽范围的pT谱,则使用了改进后的萨利斯分布和反向幂次律的迭加形式进行描述。提取到的动力学冻结温度T0和径向流速βT均随着(?)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在LHC上相互作用系统具有更高的激发程度和更大的膨胀特性。中心碰撞中的T0和βT值都略大于边缘碰撞中的值。(二)采用五种分布(或模型)分析了 RHIC和LHC能区的大碰撞系统如铜-铜(Cu-Cu)、Au-Au和Pb-Pb碰撞,以及小碰撞系统如氘-金(d-Au)、p-p和质子-铅(p-Pb)碰撞,在中心和边缘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π±、K±、p和p)和中性粒子(Ks)的pT谱,提取了T0和βT参数。这些仅描述软激发过程的分布(或模型)包括:Boltzmann(玻尔兹曼)分布、Tsallis(萨利斯)分布、改进的萨利斯分布、基于Boltzmann-Gibbs(玻尔兹曼-吉布斯)统计的冲击波模型(BGBW模型:)和基于萨利斯统计的冲击波模型(TBW模型)等。对于硬散射过程,统一使用了反向幂次律。即,对于具有较宽范围的pT谱,分别使用了这五种分布(或模型)与反向幂次律的迭加形式进行描述。研究发现,通过使用零或接近零的βT的常规BGBW模型获得的,中心和边缘碰撞中的T0的相对大小与其他方法不一致。通过对此方法中边缘碰撞的βT进行修正,考虑βT取为~(0.40±0.07)c,重新计算之后得到的结果与其他方法一致。结果表明,中心碰撞中的T0略大于边缘碰撞中的T0,意味着在中心碰撞中有更多的能量沉积,相互作用系统因而有更高的激发程度,这是由于有更多参加者核子参与了激烈的碰撞。特别地,LHC上的T0大于或等于RHIC上的T0,从RHIC到LHC,略微增加或几乎不变的T0预示着碰撞能量的有限或最大沉积。对βT的研究表明,与边缘碰撞相比,除改进的萨利斯分布外,其他方法在中心碰撞中显示略大或几乎不变的βT,并且与RHIC相比,在LHC中显示略大或几乎不变的βT。从边缘到中心碰撞以及从RHIC到LHC,βT略微增加或几乎不变,这预示着相互作用系统承受的有限或最大冲击。对于小碰撞系统而言:,与:中心A-A碰撞相比,p-p碰撞更接近于边缘碰撞。.此外,在不同碰撞能区,收集了中心Au-Au、中心Pb-Pb、非弹性或非单衍射的p-p碰撞,在中心快度区(在大多数情况下)所产生的π-和π+、K-和K+以及p和p的产额。基于能量范围从几个GeV到高于1TeV的负粒子和正粒子的产额比π-;π+、K-/K+和p/p,得了不同类型轻粒子的化学势和不同味轻夸克的化学势,并研究了化学势对碰撞能量的依赖性。与其他能量相比,在几GeV(约4 GeV)时,化学势显示出不同的行为,而产额比并没有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尽管在非常高的能量下,化学势的极限值和产额比分别为0和1。(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光磊[2](2019)在《高能碰撞中的强子化机制与末态粒子关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能精确地描述大量的实验数据,并预测一些新的物理现象,是粒子物理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框架。但是这一模型存在着一些局限。标准模型中描述夸克和胶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的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只有在夸克或胶子处于小距离、大动量转移的微扰运动区间才能得出严格的理论结果。对于深度非弹性碰撞、正负电子对撞、强子与强子对撞等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而对于远距离、小动量转移的非微扰现象,QCD计算遇到了困难。然而高能碰撞中的粒子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微扰过程。对于这些过程的描述通常需要各种唯象模型。本论文的着重点是对于高能碰撞中的强子化机制,以及末态粒子关联的研究。第二章和第叁章简要介绍了理论背景。第二章介绍了标准模型及其局限,以及标准模型框架下的高能重离子物理的理论和实验背景。第叁章介绍了作为研究重要工具和参考的几个Monte Carlo模型。之后是论文的研究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以下课题:(1)讨论了一个考虑了夸克之间色荷相互作用的强子化机制。高能碰撞过程中的强子化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非微扰过程,常常需要依赖于一些模型来计算,如PYTHIA用到的Lund弦模型、HERWIG用到的团模型、AMPT和PACIAE等用到的组合模型等。但是这些模型并未考虑色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目的是考察这种相互作用对于末态强子的产生、分布及关联的影响。我们的模型是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考虑夸克的半相对论运动规律以及夸克色相互作用的组合(coalescence)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一个唯象的类Cornell势能来描述。这种相互作用驱动强子化的发生,并最终将夸克组合成不同的色中性粒子团。为了研究这种作用势对于强子化的影响,我们使用PYTHIA产生高能pp碰撞过程中的夸克初态,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参数,模拟得到不同的末态强子的分布和关联。我们再将这些结果与只使用PYTHIA的情况作了比较,以此来考察这种相互作用对于强子化的影响。(2)对于两粒子方位角的关联的研究。我们分别根据高能碰撞中的两个碰撞相同核的在中心快度区间和非中心快度区间的初态几何对称性,得出两粒子方位角分布的一般形式,并据此得出了两粒子方位角关联系数。这些不同的系数对应着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从而可以用来描述末态粒子集体行为的性质。对于这些系数与通常的流系数的关系也作了讨论。这些关联系数是根据一些初态的几何对称提出的,并不依赖于演化过程中描述所产生的部分子或强子相互作用等模型的细节。所以这些系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来帮助对描述高能重离子碰撞的模型起到限制的作用。本文还使用了 AMPT事例产生器来产生的(?)=200 GeV的不同中心度间隔的Au+Au碰撞事例样本,然后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在中心快度区和非中心快度区的一些相关的结果。目前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粒子分布在中心快度区和非中心快度区的一般形式。这些数值结果作为初步测试的例子来支持现在的理论。它们的具体数值依赖于不同模型中关于粒子相互作用的具体细节。(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吕超一[3](2019)在《Y(nS)衰变末态寻找反d*(2380)粒子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WASA-at-COSY合作组在一系列核子散射反应中发现了一个奇特态,相关数据表明该粒子质量2380MeV,衰变宽度70MeV。这种大质量、窄宽度的特点暗示了该粒子可能存在不同于传统夸克模型的奇异结构,并且迅速点燃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经过前期理论计算,人们普遍认为该粒子是由六个轻味夸克组成的系统。另一方面,由于该粒子目前仅出现于WASA-at-COSY合作组的核反应中,我们认为除了对它的结构进行研究外,有必要在新的反应机制中进一步确认或排除它的存在性。出于此目的,我们基于SU(3)手征夸克模型,利用S矩阵的幺正性和交叉对称性,计算了γ(nS)→)d*(2380)+X半单举过程的衰变宽度。我们首先通过Y(nS)衰变到反氘核的过程来确定模型中的参数,然后过渡到产生反d*(2380)的过程,并使得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得到对应过程可能的微分宽度。希望可以对相关实验对该粒子的寻找工作给出一些帮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杨丽文[4](2018)在《质子-质子高能碰撞下末态粒子谱不依赖于质心系能量的标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态粒子的横向动量谱是高能粒子碰撞中的重要观测量之一。为理解高能粒子碰撞中粒子产生的动力学,有必要对粒子横动量谱进行研究。而对粒子横动量谱标度行为进行研究是理解粒子产生机制的其中一种方法。近几年,质子-反质子(p(?))在质心系能量为0.63,1.8和1.96 TeV碰撞中带电强子横动量谱中存在不依赖于质心系能量的标度行为已被观测到。虽然在质子-质子碰撞末态粒子中带电π介子,K介子和质子占有主要份额,但是也有其它粒子产生。因为奇异夸克比上夸克和下夸克重,所以奇异粒子(Ks0Λ,(0)和φ)末态粒子中占有较小份额。ALICE(A Large Ion Collider,ALICE)和CMS(the Compact Muon Solenoid,CMS)合作组发表了质子-质子(pp)在不同质心系能量0.9,2.76和7TeV碰撞下带电π介子,K介子,质子和奇异粒子(Ks0,Λ,(?)和φ)横动量谱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这七种粒子横动量谱以z=pT/k 为变量时会呈现出一种不依赖于质心系能量的标度行为。这里k是依赖于质心系能量的标度参数,它由品质因子的方法得到。由这种方法得到的标度参数不依赖于标度函数的形状。k随质心系能量增加而非线性增大,并可以参数化为k=αln(?)+β,其中(?)是质心系能量,α和β是自由参数,α表征k随ln(?)的增长率。在误差范围内,带电K介子,质子和奇异粒子(Ks0,Λ,(?)和φ)的增长率相当。带电π介子的增长率小于上述六种粒子的增长率。最后在弦重叠模型中,带电π介子,K介子,质子和奇异粒子(Ks0,Λ,(?)和φ)都是由弦重迭形成的团簇衰变而来且π介子,K介子,质子,奇异介子(Ks0和φ)和奇异重子(Λ和(?))来自不同的团簇。这七种粒子的横动量谱的标度行为可以用弦重迭模型定量解释。(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唐帅,卫华荣,洪碧海[5](2018)在《200 GeV下Au-Au碰撞中末态粒子横动量分布的标度函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由厄兰分布和幂次律函数组成的标度函数分析Au-Au在质心能量200 Ge V下不同中心度区碰撞产生的各类末态产物的横动量分布。结果表明,模型分析结果与由PHENIX合作组测量的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提取碰撞系统的平均动力学冻结温度,粒子的平均横向流速和平均流速。所得结果与之前的萨里斯分布结果相比,平均动力学冻结温度略微低些,粒子的平均横向流速和平均流速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丽水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鹏[6](2017)在《ATLAS实验中双τ末态超对称粒子的寻找》一文中研究指出标准模型建立于上世纪下叶,它是粒子物理中描述物质和其基本相互作用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型。2012年7月,ATLAS与CMS实验共同宣布在质量约为125 GeV处发现了新粒子,该粒子被认为是Higgs粒子。同时该理论的贡献者Francios Englert与Peter Higgs也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标准模型在理论上和实验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像质量的规范等阶问题,不能解释暗物质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物理学家引入了超对称机制,该机制假设每个标准模型中的粒子都对应一个超对称伴子,其自旋相差1/2,即玻色子的超对称伴子是费米子,费米子的超对称伴子是玻色子,因而自然的把玻色子和费米子联系起来。同时该理论预测的最轻超对称粒子(Lightest Supersymmetric Particle,LSP)还是暗物质很好的候选者。双τ轻子分析基于唯象最小超对称理论(phenomenological Minimal Super-symmetric Standard Model,pMSSM)对来 自于带荷或中 性超对称粒子经由低质量超τ轻子衰变为末态包含2个7τ轻子的衰变模式进行研究。其中第一种衰变模式由一对规范玻色子的超对称伴子(X1+X1-经由τ粒子衰变到末态包含2个τ轻子的末态,简称为C1C1。另一种衰变模式为一个带荷超对称粒子(X1±)与一个中性超对称粒子(X20)经由7τ粒子衰变到末态含有2个7τ轻子和2个中性超对称粒子(x10)的末态,简称为ClN2。这两个末态的特征表现为较低的喷注贡献,大的丢失横能量以及末态至少含有2个7τ轻子等。双τ轻子分析为硕士期间主要工作,采用2015年与2016年ATLAS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共36.1fb-1,使用双7τ轻子非对称触发和双7τ轻子+ETmiss触发,对双τ轻子分析中除多重喷注贡献外的其余标准模型背景贡献进行估计和验证。其中W + jets通过设计控制区域和验证区域,对信号区域W+ eTs进行修正和验证,其余包括Z + jets和Top夸克以及双玻色子WW和ZZ通过设计验证区域,对信号区域的事例进行验证。与此同时,还负责部分分析所使用的蒙特卡洛和探测数据样本进行产生和验证,如通过对Sherpa 2.2.1样本的验证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使用等。硕士期间的另一工作为τ轻子衰变模式分类效率的研究,即在Z → ττ信号区,通过多重径迹拟合法、BDT等方法选取能够对7τ轻子强子化衰变5个末态有良好分辨能力的变量。将其作为BDT输入变量,从而提升分类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刘韬[7](2015)在《(S_(NN))~(1/2)=200GeV Au+Au碰撞中末态粒子前后多重数关联的AMPT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重离子碰撞是人们探索极端条件下核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人们对碰撞过程中强子物质的产生机制、系统的演化过程等非常感兴趣。然而碰撞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实验上无法对其直接观察。人们建立了多种物理模型等来模拟高能核反应过程,AMPT模型就是其中一种,它包含了强子间的以及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在实验上发现了快度关联的存在,但对于其产生的机制还不明确,对于快度关联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分析碰撞早期的信息。对于快度关联一般研究向前向后(赝)快度区间内的多重数关联,关联强度为向前、向后(赝)快度bin内多重数的协方差与向前(赝)快度bin内方差的比值。本文使用Default AMPT模型模拟了NNs=200 Ge V Au+Au的碰撞,分别用平均方法和拟合方法计算了不同对心度不同赝快度间隔的关联强度,并对关联进行了分析。平均方法得到的关联强度对赝快度间隔和对心度的变化不敏感,基本保持在一个常数。拟合方法受拟合截断的影响,不同赝快度间隔所呈现的规律有所不同,尤其是长程关联部分。从得到的结果上看,对心事件的前后多重数关联随赝快度间隔的增加而减弱,偏心碰撞关联较弱;赝快度间隔较小时,多重数关联随对心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与HIJING模型的模拟结果一致。对同种粒子的多重数关联进行了研究,π介子占末态粒子的大多数,因此关联起主导作用,与末态带电粒子的关联有相同规律;而K介子间的关联和质子间的关联较弱,且关联强度随着对心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预期结果相反。对比了平均方法和拟合方法,拟合方法更符合实验上关联表现出来的规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方法本身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康俊慧[8](2015)在《高能碰撞中末态粒子多源产生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重离子碰撞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碰撞的早期,能量密度被预计足够高可以将核物质溶解为一种夸克物质相,这种物质仅仅存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火球冷却,发生强子化过程,形成强子。由于这种高温高密的夸克物质仅在瞬间产生,所以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无法直接观测到这种物质。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在重离子碰撞中热冻结之后产生的粒子谱来提取夸克物质产生的信息。因此,高能重离子碰撞为夸克物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在实验方面,加速器为高能重离子碰撞提供了支持。近来,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实验的发展,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来解释这些实验结果。为了描述高能碰撞中末态粒子分布,多源热模型被提出和发展。该模型以多源产生为基础成功地描述了粒子的分布。本文在多源热模型的框架下,讨论了不同的光子束流能量下γp反应中产生的φ介子的极角分布,并研究了3GeV/c、8GeV/c和15GeV/c能量下p+Cu和p+Pb碰撞中产生的质子、带电π介子的横动量谱。我们研究了反应γp→pφ(KSKL)在中性衰变模式下产生的φ介子的极角分布,分析了发射源在动量空间的膨胀和移动,并用统计方法得到了理论结果。通过与实验数据相比,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结果表明,φ介子角分布的各向异性性是由发射源的膨胀和平移引起的;随着光子束流能量的升高,平移因子线性增大。对于3GeV/c、8GeV/c和15GeV/c下p+Cu和p+Pb碰撞所产生的质子、带电π介子的横动量谱,发射源根据动力学影响和几何图像等被分成了多个组。组里的每个发射源对末态粒子横动量谱的贡献服从指数函数;考虑多个发射源的贡献,粒子分布服从厄兰分布。运用该方法成功地描述了]HARP-CDP实验结果,并发现:对于相同的入射动量,在p+Cu和p+Pb反应中产生的相关粒子的分布宽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5-06-01)

张海利[9](2015)在《RHIC中Au-Au碰撞末态带电粒子快度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高能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快度分布有助于人们研究和理解粒子的产生及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宇宙形成时早期物质的性质、微观世界中的物理规律和物质的本性。研究Khalatnikov势相关的1+1维流体动力学中金-金碰撞带电粒子的快度分布。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12期)

孙建新[10](2014)在《高能碰撞中末态粒子赝快度分布的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碰撞是现代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高能碰撞研究可以对很多问题给出解释,比如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标准模型中的Higgs粒子、以及粒子产生机制等。人们认为QGP存在于早期宇宙大爆炸后短暂的几十微秒内,那时的物质状态处于温度和能量密度都极高的条件下。当它的能量密度降到足够低时就转变到正常的物质状态。世界上很多国家或组织建造了各种高能加速器用于研究高能物理,比较着名的有(位于法国和瑞士边界的)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通过高能碰撞可以研究标准模型预言的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理论,以及物理学家提出的其他理论,如超对称性理论。还可以通过高能碰撞对很多问题给出答案。从各种总体观测量中,可以得到关于粒子产生机制和高能碰撞中形成的系统演变的重要信息。赝快度分布、多重数分布和横动量分布就是研究的最一般对象,也是实验首先要测量的量。赝快度分布对研究QGP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用不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高能质子-反质子(p-p)或质子-质子(p-p)、铜-铜(Cu-Cu)和铅-铅(Pb-Pb)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并根据高能p-p碰撞的赝快度分布得出了其他分布。此外,本文对氘-金(d-Au)碰撞中产生的μ-子的横动量谱也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多源热模型(以前称作多源理想气体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能量p-p或p-p、Cu-Cu和Pb-Pb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多源热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些碰撞中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首先,基于UA5、UA1、 P238、CDF、ALICE和CMS六个合作组报告的不同能量p-p或p-p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根据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的参数值,我们找到了不同参数随质心能量对数的不同变化关系。由这些关系推算得到了更大LHC能量对应的p-p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其次,基于BNL RHIC上的质心系能量√SNN=22.4、62.4和200 GeV的Cu-Cu碰撞中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领头粒子的贡献随碰撞参数的增大而增加,快度空间柱的长度(相互作用系统纵向移动)随碰撞能量的增大而增长,而不依赖于给定能量下的中心度。再次,通过CERN LHC上的叁个实验组(ATLAS、ALICE和CMS)测量的(?)SNN=2.76TeV的Pb-Pb碰撞中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由模型计算得到的参数值表明,相互作用系统的快度移动几乎独立于中心度类别,而领头核子的贡献随中心度(百分比)类别的增加而增加。在碰撞末态,考虑到有很多有质量的粒子产生,我们对多源热模型作了改进,将之修正为相对论性多源热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对UA5、UA1、P238、CDF、CMS和ALICE合作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再分析,我们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研究表明,改进的多源热模型(相对论性多源热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质心能量范围从0.053到7 TeV的p-p或p-p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本文在相对论性多源热模型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改进,可称之为Landau流体力学型的多源热模型。再次改进后的模型认为,不但粒子横动量谱遵从玻耳兹曼分布,而且快度空间中射弹(靶)柱的长度被修正为Landau流体力学模型中的快度分布宽度。再次改进后的多源热模型,通过用仅有的两个参数(快度移动和归一化常数)描述赝快度分布。我们用再次改进的多源热模型(Landau流体力学型的多源热模型),分析了带电有质量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发现计算结果与过去和目前对撞机能区的p-p或p-p碰撞的实验数据是一致的。考虑到很多物理量的相关性,基于高能p-p碰撞中产生的末态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根据多源热模型得到了所考虑粒子的动量、纵动量、横动量(横质量)、能量、速度、纵速度、横速度和发射角的概率分布。同样,得到了高能p-p碰撞中冻结阶段坐标和动量空间及相关横平面粒子的数密度分布、横纵向坐标空间粒子的散布点平面图、和横动量空间粒子的散布点平面图。基于RHIC PHENIX合作组报告的d-Au碰撞中产生的μ子的横动量谱,本文根据多源热模型分析了实验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说明多源热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SNN=200 GeV的d-Au碰撞中产生的μ-子的横动量分布。研究表明,前、后向快度区域参数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4-06-01)

末态粒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能精确地描述大量的实验数据,并预测一些新的物理现象,是粒子物理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框架。但是这一模型存在着一些局限。标准模型中描述夸克和胶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的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只有在夸克或胶子处于小距离、大动量转移的微扰运动区间才能得出严格的理论结果。对于深度非弹性碰撞、正负电子对撞、强子与强子对撞等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而对于远距离、小动量转移的非微扰现象,QCD计算遇到了困难。然而高能碰撞中的粒子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微扰过程。对于这些过程的描述通常需要各种唯象模型。本论文的着重点是对于高能碰撞中的强子化机制,以及末态粒子关联的研究。第二章和第叁章简要介绍了理论背景。第二章介绍了标准模型及其局限,以及标准模型框架下的高能重离子物理的理论和实验背景。第叁章介绍了作为研究重要工具和参考的几个Monte Carlo模型。之后是论文的研究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以下课题:(1)讨论了一个考虑了夸克之间色荷相互作用的强子化机制。高能碰撞过程中的强子化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非微扰过程,常常需要依赖于一些模型来计算,如PYTHIA用到的Lund弦模型、HERWIG用到的团模型、AMPT和PACIAE等用到的组合模型等。但是这些模型并未考虑色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目的是考察这种相互作用对于末态强子的产生、分布及关联的影响。我们的模型是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考虑夸克的半相对论运动规律以及夸克色相互作用的组合(coalescence)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一个唯象的类Cornell势能来描述。这种相互作用驱动强子化的发生,并最终将夸克组合成不同的色中性粒子团。为了研究这种作用势对于强子化的影响,我们使用PYTHIA产生高能pp碰撞过程中的夸克初态,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参数,模拟得到不同的末态强子的分布和关联。我们再将这些结果与只使用PYTHIA的情况作了比较,以此来考察这种相互作用对于强子化的影响。(2)对于两粒子方位角的关联的研究。我们分别根据高能碰撞中的两个碰撞相同核的在中心快度区间和非中心快度区间的初态几何对称性,得出两粒子方位角分布的一般形式,并据此得出了两粒子方位角关联系数。这些不同的系数对应着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从而可以用来描述末态粒子集体行为的性质。对于这些系数与通常的流系数的关系也作了讨论。这些关联系数是根据一些初态的几何对称提出的,并不依赖于演化过程中描述所产生的部分子或强子相互作用等模型的细节。所以这些系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来帮助对描述高能重离子碰撞的模型起到限制的作用。本文还使用了 AMPT事例产生器来产生的(?)=200 GeV的不同中心度间隔的Au+Au碰撞事例样本,然后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在中心快度区和非中心快度区的一些相关的结果。目前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粒子分布在中心快度区和非中心快度区的一般形式。这些数值结果作为初步测试的例子来支持现在的理论。它们的具体数值依赖于不同模型中关于粒子相互作用的具体细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末态粒子论文参考文献

[1].落海玲.高能碰撞中反应系统的动力学冻结温度与末态粒子的横向流速[D].山西大学.2019

[2].李光磊.高能碰撞中的强子化机制与末态粒子关联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吕超一.Y(nS)衰变末态寻找反d*(2380)粒子的可行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

[4].杨丽文.质子-质子高能碰撞下末态粒子谱不依赖于质心系能量的标度行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唐帅,卫华荣,洪碧海.200GeV下Au-Au碰撞中末态粒子横动量分布的标度函数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8

[6].张鹏.ATLAS实验中双τ末态超对称粒子的寻找[D].南京大学.2017

[7].刘韬.(S_(NN))~(1/2)=200GeVAu+Au碰撞中末态粒子前后多重数关联的AMPT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8].康俊慧.高能碰撞中末态粒子多源产生机制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5

[9].张海利.RHIC中Au-Au碰撞末态带电粒子快度分布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10].孙建新.高能碰撞中末态粒子赝快度分布的系统研究[D].山西大学.2014

标签:;  ;  ;  ;  

末态粒子论文-落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