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黄瓜论文-杨云卉,白可喻,Devra,Jarvis,龙春林

西双版纳黄瓜论文-杨云卉,白可喻,Devra,Jarvis,龙春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双版纳黄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传统知识,生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黄瓜论文文献综述

杨云卉,白可喻,Devra,Jarvis,龙春林[1](2019)在《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及其传统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var. xishuangbannanesis)是黄瓜的一个变种。云南省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栽培、管理和利用这种黄瓜,使它成为当地重要的作物农家品种,对其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了解其传统知识十分必要。我们于2017–2018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调查了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及其相关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与现代品种相比,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具有香味浓郁、耐贮藏等特异性;西双版纳的傣族、基诺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关于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的传统知识。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在大部分村寨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与之相关的传统知识也随之消亡,目前仅在海拔较高、交通欠发达的边远山区还栽培和保留了少量的农家品种。建议开展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的原生境保护,既保护其种质资源,也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7期)

田真,李季,翟于菲,王星,王盼乔[2](2018)在《转录组测序分析光周期调控西双版纳黄瓜开花分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是一种重要的果菜类蔬菜。黄瓜遗传基础狭窄,栽培种多态性低,优异资源匮乏。促进栽培黄瓜和野生种、变种种质资源发生基因交流至关重要。普通栽培黄瓜属于日中性开花植物,然而西双版纳黄瓜对光周期极其敏感,限制了西双版纳黄瓜和栽培黄瓜的基因交流,研究光周期调控西双版纳黄瓜开花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双版纳黄瓜SWCC8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下(LD:16/8h;SD:8/16h)的转录组调控机理。试验设计了6个转录本(CK,SD1,SD2,LD1,LD2,LD3),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差异基因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营养生长阶段,差异基因比较集中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糖代谢路径上;而当植株转变到生殖生长阶段后,差异基因富集的代谢路径则更加复杂多样化。研究光周期调控西双版纳黄瓜开花,对于促进黄瓜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种质资源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期刊2018-10-12)

卢萍,王柬人,李锡香,宋江萍,邱杨[3](2016)在《西双版纳黄瓜Cs-Psy1基因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黄瓜是我国特有的果肉橙黄色的黄瓜变种资源,不同种质间的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明显。PSY是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本文以西双版纳黄瓜为试材,分别克隆西双版纳黄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Cs-PSY1)的DNA和c DNA序列,结果显示,DNA长2797 bp,包含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c DNA序列长1385 bp,编码421个氨基酸。Psy1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该家族的2个特征序列,保守性很高。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无明显疏水区,未预测到跨膜结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西双版纳黄瓜的Cs-PSY1蛋白与甜瓜的同源性较高;与栽培黄瓜深度测序材料"9930"和"GY14"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合115份黄瓜重测序结果,共发现5个SNP,其中2个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27 bp处和971 bp处,3个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SNP4在重测序的19份西双版纳黄瓜中的突变率为100%,在96份栽培黄瓜中的特异性为5.3%。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在普通栽培黄瓜该位点处存在一个CTAG motif,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该位点突变后则不存在该motif。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s-Psy1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果实发育时期,该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明显,在授粉后50 d达到最大值,是果实发育初期表达量的8倍多,是同时期普通黄瓜的4倍多,而普通黄瓜表达量的总体变化相对平缓。西双版纳黄瓜果实内果皮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果皮,最高相差约5倍,普通黄瓜差异不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推测Psy1基因可能影响西双版纳黄瓜的β-胡萝卜素积累。(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卢萍[4](2016)在《西双版纳黄瓜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nanesis)是我国特有的橙黄色果肉黄瓜变种资源,果实中β-胡萝卜素含量是普通栽培变种黄瓜的百倍,并且不同种质间的β-胡萝卜素含量也有明显差异。CsPsy、CsPds、CsZds、CsLcyb、Cschyb和CsZep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其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类胡萝卜素积累的重要因素。与普通黄瓜相比,达到生理成熟度的西双版纳黄瓜瓜形呈近圆形或圆柱形,果实最大横径明显大,这可能与数目较多的果实发育基因相关。在本研究中,以西双版纳变种和普通变种黄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数据,评价并筛选出黄瓜果实生长发育时期表达相对稳定的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进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变种黄瓜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果实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了解各基因在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对β-胡萝卜素大量积累及特异果形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揭示西双版纳黄瓜的优异基因奠定基础。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了5个表达相对稳定的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同时选取4个常用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对其在黄瓜果实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总体数据分析显示,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的内参基因在表达水平的稳定性高于传统内参基因。其中泛素结合酶E2(Csa4M045000)在不同品种、不同授粉方式及不同果实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均较稳定,适合在开展黄瓜果实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时作为内参基因。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sPsy、CsPds、CsZds、CsLcyb、CsChyb和CsZep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黄瓜BN4中,各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转色期(授粉后50d左右)达到最大值,分别是普通黄瓜JD7同期表达量的4倍、1.5倍、3倍、3倍、6倍和19倍,该时期两个变种黄瓜果实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表现出最大差异。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比较不同基因分别在西双版纳黄瓜果实的内果皮(肉色橙黄)和中果皮(肉色黄色)中的表达量,发现在内果皮中CsPsy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果皮,最高相差约5倍,该基因在普通黄瓜的相同部位比较的表达量变化较小。其它5个基因在两者间的差异也不明显。从以上分析推断,CsPsy、CsZep和CsChyb与其他基因共同调控西双版纳黄瓜的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是在表达水平影响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关键基因。3、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获得7类、251个与黄瓜果实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蛋白相关基因51个、扩张蛋白40个、动蛋白44个等。对上述基因RPKM值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期表达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的基因共122个,其中两品种共有的基因59个,仅在BN4中表达差异显着的基因25个,可能与西双版纳黄瓜果形特异等性状有关。在西双版纳黄瓜(BN4)在20d/30d的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和类成束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的上调基因个数较明显多于普通黄瓜(JD7)。对8个基因7个不同时期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各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或持续上升两种趋势。JD7和BN4各基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微管结合蛋白70-5(MAP 70-5)基因(Csa6G511060)中,BN4表达量明显高于JD7。试验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大致相同,仅在Csa6G078670和Csa6G423400基因中表现出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张开京,宋慧,薄凯亮,李季,马政[5](2015)在《西双版纳黄瓜多心室性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西双版纳黄瓜是中国特有的黄瓜种质资源,有多心室特性。在探明西双版纳黄瓜多心室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多心室QTL定位,为进一步了解其分子机理和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也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方法】对‘北京截头’黄瓜(CC3,3心室)和西双版纳黄瓜(SWCC8,5心室)不同时期的子房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基于以‘北京截头’黄瓜和西双版纳黄瓜为亲本构建的含124个株系的F9代RIL群体,利用已完成的遗传图谱,结合两个季节的RIL群体心室数目统计结果进行多心室QTL定位分析。【结果】石蜡切片观察发现,西双版纳黄瓜子房由5个心皮内卷构成多心室的结构,与3心室黄瓜相比,其子房横径大且胎座数量多;QTL定位分析发现5个控制多心室性状的QTL(LOD>2.5),分别分布在1、2、6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QTL ln1.1和ln1.3在2013年秋季、2014年春季这两季统计结果中都稳定存在,ln1.1在两季的LOD值分别为10.96和9.24,贡献率分别为39.24%和20.49%,位于标记SSR16472—SSR12070。ln1.3在两季的LOD值分别为27.31和21.45,贡献率分别为75.90%和47.11%,位于标记UW083751—SSR04278,认为这两个位点是控制多心室的主效QTL,其余位点为微效位点。ln1.1区段的遗传距离为6.3 c M,物理距离为0.97 Mb,包含159个基因。ln1.3区段的遗传距离为4.9 c M,物理距离为2.07 Mb,包含227个基因。在ln1.1和ln1.3区段内分别预测了2个调控多心室性状的基因,包括2个WD40重复蛋白基因(Csa1M071910.1和Csa1M072490.1)和2个Aux/IAA生长素应答基因(Csa1M231530.1和Csa1M207820.1)。【结论】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ln1.1和ln1.3是控制多心室性状的主效QTL。预测2个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基因Csa1M207820.1和Csa1M231530.1,以及2个与WD40重复蛋白相关的基因Csa1M071910.1和Csa1M072490.1为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6期)

马政,薄凯亮,李蕾,钱春桃,陈劲枫[6](2014)在《基于西双版纳黄瓜的遗传图谱构建及其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西双版纳黄瓜与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构建的F9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材料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并对叶绿素含量、果实大小、侧枝多少及其第一分枝节位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为黄瓜品种的选育及高产、稳产育种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方法】以北京截头黄瓜与西双版纳黄瓜为亲本杂交得到F1,之后按单粒传方式得到含有124个F9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以该F9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作图群体,以995对SSR标记为筛选引物,采用joinmap4.0软件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并利用构建的遗传图谱,采用WinQTLcart2.5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结合统计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商品瓜的瓜长、瓜粗,种瓜的瓜长、瓜粗、瓜把,以及侧枝数、第一分枝节位等相关的共12个黄瓜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构建了含有7个连锁群,137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图谱总长591.2 cM,平均图距为4.3 cM;共检测到与12个黄瓜农艺性状相关的QTL位点29个,分布在第1、2、3、4、6、7染色体上。其中,叶绿素性状相关的QTL有6个,商品瓜性状相关的QTL有7个,种瓜性状相关的QTL有9个,侧枝性状相关的QTL有7个,单个QTL位点的可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5.30%—19.24%。Ldr4.2的贡献率最小,为5.30%,Lbn1.2的贡献率最大,为19.24%。【结论】构建了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遗传图谱,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及侧枝等相关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获得29个相关QTL。(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薄凯亮,Yiqun,Weng,陈劲枫[7](2013)在《西双版纳黄瓜短下胚轴基因的精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短下胚轴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性状之一。在苗期,短下胚轴黄瓜比普通黄瓜更为茁壮,抗风害能力更强,因此,短下胚轴黄瓜在工厂化育苗以及大田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西双版纳黄瓜原产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是黄瓜的一个珍贵变种。它具有短下胚轴、橙色果肉以及大果形等特点。为了研究西双版纳黄瓜短下胚轴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调控基因,本试验以西双版纳黄瓜(短下胚轴)为父本,‘北京截头'黄瓜(长下胚轴)为母本杂交获得F、(长下胚轴),利用单粒传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包含124个家系的F_8重组自交系群体。在该群体中,有67个家系的下胚轴表现为长下胚轴,57个家系的下胚轴表现为短下胚轴。卡方测验表明,长、短下胚轴家系数的比值符合l:l的分离比,这就说明西双版纳黄瓜的短下胚轴是由一个单隐性基因控制的。进而采用集团分离法进行分子标记的筛选,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3号染色体上,距离两侧的标记分别为0.6 cM和2.7 cM。为了精细定位该基因,再以西双版纳黄瓜和‘北京截头'黄瓜为双亲重新构建了一个664株的F_2群体,同时对该双亲进行重测序,针对这一特定区段进行双亲之间的序列比对,开发新的dCAPS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了一个63kb的区段,在该区段共预测到了4个基因,其中基因工、2和4的序列在双亲之间没有差异,基因3在双亲之间存在两个SNP的差异,这两个SNP均位于外显子上且导致了氨基酸的变化,因此认为基因3是西双版纳黄瓜短下胚轴的候选基因,对基因3进行Blastx比对后发现该基因即是RAD50基因。研究表明,RAD50基因是一个重要的DNA修复基因,但其导致西双版纳黄瓜下胚轴变短的具体原理仍是个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7)

马政[8](2013)在《西双版纳黄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 var xishuangban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黄瓜变种,叶片颜色较其他黄瓜品种更为浓绿。叶绿素是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产量密切相关。迄今为止,黄瓜中未见有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状的QTL报道。本实验室研究人员,以西双版纳黄瓜和‘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采用单粒传方式创建了含有124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本研究首次以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为材料,选用995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并在此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对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西双版纳黄瓜遗传图谱的构建SSR分析结果显示995对SSR引物中有243对表现亲本多态性,其中有179对引物在群体中表现多态性且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多态率为17.39%。应用Joinmap4.0软件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137个SSR标记,共7个连锁群。7个连锁群总长度为591.2cM,平均间距为4.32cM。西双版纳黄瓜遗传图谱的构建,为西双版纳黄瓜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以及普通栽培品种改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叶绿素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对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状遗传分析证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状符合数量性状遗传,适合进行QTL研究。本实验采集2011年春季与2012年春季叶绿素含量的数据,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首次对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的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分析。2011年检测到3个QTL,均位于第5个连锁群,其中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相关的各一个,贡献率在9.19-11.45%之间;2012年检测到6个QTL,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相关的各2个,贡献率为8.36-18.22%。其中,与叶绿素a相关的2个QTL均位于第3个连锁群,而与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相关的2个QTL,在第3,4连锁群上各有一个。这为进一步开展黄瓜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状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王柬人[9](2012)在《西双版纳黄瓜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黄瓜是我国特有的黄瓜变种资源,达到生理成熟度的西双版纳黄瓜老瓜的果肉和胎座均为橙黄色,该特殊性状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胡萝卜素的大量积累所致。-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对人类的健康十分有益。本研究以西双版纳黄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黄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结合前人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的研究,克隆黄瓜中-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以了解不同酶基因的结构特点。与已公布的栽培黄瓜变种“9903”和“GY14”的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检测不同变种间相关酶基因在核苷酸水平的差异。结合113份黄瓜的重测序结果,筛选西双版纳黄瓜中的特异位点,开发相关分子标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5个酶基因在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以比较西双版纳黄瓜“BN35”和栽培变种“JD7”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上述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探讨西双版纳黄瓜-胡萝卜素积累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进一步挖掘黄瓜优异基因,改良瓜类作物的营养品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特异引物PCR技术,分别克隆获得-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酶基因CsPsy1、CsZds、CsLcyB、CsChxB的cDNA序列和CsPsy1、CsLcyB、CsChxB的DNA序列。对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基本理化及结构分析。结果显示,CsPSY1、CsZDS、CsCHXB均含叶绿体预测导肽,CsCHXB预测有3个跨膜构,推测其为膜结合蛋白或与膜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特征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PSY1有两个特征序列,CsZDS、CsLCYB均含有NADB-Rossmann superfamily特征结构,CsCHXB含多个组氨酸受体,且与脂肪酸羟化酶特征序列高度一致。4个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与其他物种同源性很高,含有各自蛋白的特征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与葫芦科物种进化关系较为相近。2.将克隆的上述基因与栽培黄瓜变种“9903”和“GY14”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发现CsPsy1基因存在5个特异变异,包括4个SNP和1个InDel。CsLcyB基因编码区中存在1个SNP,该碱基的改变引起相应氨基酸的改变。CsChxB基因在第六内含子存在6个碱基T的插入,在编码区存在1个SNP,该碱基的变化引起相应氨基酸的改变。CsZds基因的cDNA无碱基变化。对113份黄瓜重测序材料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CsChxB基因的SNP位点在西双版纳黄瓜中的特异性为100%,在94份普通黄瓜中均不存在该变异。CsLcyB基因的SNP位点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表现不特异。3.针对-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5个重要酶基因(CsPsy1、CsPds、CsZds、CsLcyB、CsChxB),比较分析西双版纳黄瓜和普通黄瓜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西双版纳黄瓜5个基因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本在转色期达到最高值,而普通黄瓜各基因的上调表达时期明显滞后。比较上述基因在表达水平的差异,推测CsZds、CsLcyB和CsChxB基因对西双版纳黄瓜果实-胡萝卜素的积累有较大影响。4.优化了黄瓜PCR-SSCP分子标记方法,根据CsChxB基因特异SNP位点,筛选获得较好的引物SNPChxb1-178,能够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双版纳黄瓜和普通黄瓜进行有效区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2-06-01)

马政,薄凯亮,冀刚,钱春桃,陈劲枫[10](2011)在《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一个黄瓜变种。以其与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通过测定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分析其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含量均为连续变异,而且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RIL群体与亲本进行叶绿素含量分析比较,选出了6个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优于亲本的株系,为进一步研究黄瓜耐弱光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1年06期)

西双版纳黄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瓜是一种重要的果菜类蔬菜。黄瓜遗传基础狭窄,栽培种多态性低,优异资源匮乏。促进栽培黄瓜和野生种、变种种质资源发生基因交流至关重要。普通栽培黄瓜属于日中性开花植物,然而西双版纳黄瓜对光周期极其敏感,限制了西双版纳黄瓜和栽培黄瓜的基因交流,研究光周期调控西双版纳黄瓜开花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双版纳黄瓜SWCC8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下(LD:16/8h;SD:8/16h)的转录组调控机理。试验设计了6个转录本(CK,SD1,SD2,LD1,LD2,LD3),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差异基因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营养生长阶段,差异基因比较集中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糖代谢路径上;而当植株转变到生殖生长阶段后,差异基因富集的代谢路径则更加复杂多样化。研究光周期调控西双版纳黄瓜开花,对于促进黄瓜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种质资源改良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双版纳黄瓜论文参考文献

[1].杨云卉,白可喻,Devra,Jarvis,龙春林.西双版纳黄瓜农家品种及其传统知识[J].生物多样性.2019

[2].田真,李季,翟于菲,王星,王盼乔.转录组测序分析光周期调控西双版纳黄瓜开花分子机理[C].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2018

[3].卢萍,王柬人,李锡香,宋江萍,邱杨.西双版纳黄瓜Cs-Psy1基因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

[4].卢萍.西双版纳黄瓜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5].张开京,宋慧,薄凯亮,李季,马政.西双版纳黄瓜多心室性状的QTL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5

[6].马政,薄凯亮,李蕾,钱春桃,陈劲枫.基于西双版纳黄瓜的遗传图谱构建及其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

[7].薄凯亮,Yiqun,Weng,陈劲枫.西双版纳黄瓜短下胚轴基因的精细定位[C].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8].马政.西双版纳黄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3

[9].王柬人.西双版纳黄瓜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0].马政,薄凯亮,冀刚,钱春桃,陈劲枫.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J].中国瓜菜.2011

标签:;  ;  ;  ;  

西双版纳黄瓜论文-杨云卉,白可喻,Devra,Jarvis,龙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