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李鹏,张明森,武洁花

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李鹏,张明森,武洁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乙烯,机理,动力学模型

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张明森,武洁花[1](2018)在《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CM)是直接将甲烷转化为乙烯的反应过程,介绍了近年来OCM反应过程的主要反应机理模型:Mars-Van Krevelen机理模型、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模型、Eley-Rideal机理模型、Rideal-Redox机理模型,综述了近年来有关OCM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指出将催化剂的研究与催化剂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研究相结合,可指导OCM反应催化剂及反应器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09期)

赵风凯,孙晓飞,王浩瑄,张艳玉[2](2017)在《水湿性石英表面甲烷和二氧化碳吸附行为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具有稳产期产量递减快、开采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注二氧化碳提高页岩气采收率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人们对于二氧化碳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微观机理仍认识不清,特别是受实验手段的限制对于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在页岩表面的吸附机理缺乏认识。因此,本文从分子尺度出发,考虑岩石水湿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揭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石英表面的微观吸附机理。首先,建立了两侧为SiO_2晶体,中间为360个水分子、90个CH4分子和90个CO2分子构成的无定形结构模型,其中,SiO_2晶体表面悬挂羟基修饰以模拟岩石水湿性。之后,基于上述模型,研究了水环境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水湿性石英砂岩表面的吸附行为,并通过编程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探讨叁种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吸附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石英砂岩表面为水湿性时,水分子优先吸附于石英表面,二氧化碳分子次之,大部分甲烷分子在狭缝中央发生聚集。水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静电作用远大于二氧化碳分子,同时二氧化碳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静电作用也远大于甲烷分子,而叁者之间范德华作用差异并不大,叁种分子吸附行为的差异主要是由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的静电作用造成的。水环境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甲烷分子在水湿性石英表面的吸附量。因此,注二氧化碳可以置换吸附的页岩气,提高采气速度,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四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期刊2017-07-24)

赵晓丹[3](2017)在《高锰氧化溴酚/溴胺/无机碘动力学和叁碘甲烷生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卤代酚和卤代胺类化合物作为用途广泛的化学中间体,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自然环境系统中的生物反应、光化学反应以及土壤或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引起的化学反应均能实现对卤代酚类化合物的转化降解,而且多数降解过程可引起卤素离子的释放。高锰酸钾作为一种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稳定性强,且对有机物的氧化具有选择性。本文分别选取了溴酚和溴胺作为目标卤代有机物,碘离子作为目标卤素离子,研究高锰酸钾对上述目标物的氧化特性。为了考察高锰酸钾与溴酚和溴胺类有机物的反应活性,本文选取2-溴酚(2-BP)、3-溴酚(3-BP)、4-溴酚(4-BP)、2-溴胺(2-BA)、3-溴胺(3-BA)、4-溴胺(4-BA)六种具有芳酚和芳胺结构的溴代有机物进行研究。由于高锰酸钾与溴酚和溴胺类有机物的反应活性较低,引入碳纳米管,研究碳纳米管在高锰酸钾去除酚类化合物中的作用。高锰酸钾和碳纳米管反应后溶液中高锰酸钾浓度逐渐衰减且总锰浓度下降,高锰酸钾被碳纳米管还原后生成新生态二氧化锰,吸附在碳表面。酸性条件有利于碳纳米管强化高锰酸钾降解苯酚,证实了高锰酸钾和碳纳米管的协同作用,并且新生态二氧化锰进一步促进高锰酸钾降解酚类。在高锰酸钾与高锰酸钾/碳纳米管复合体系中,溴酚和溴胺的氧化降解伴随着脱溴,生成醌类有机物。高锰酸钾对叁种溴酚和叁种溴胺的氧化脱溴能力依次为:4-BP>2-BP>3-BP和4-BA>2-BA>3-BA。鉴于高锰酸钾对卤代有机物氧化过程中存在显着的脱卤作用,而高锰酸钾与氯离子和溴离子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无反应,因而选择碘离子作为代表性卤离子,本文侧重研究高锰酸钾与碘离子和次碘酸的反应动力学,探讨pH值,碘离子和次碘酸浓度和高锰酸钾浓度等对高锰酸钾与碘离子和次碘酸反应的影响。高锰酸钾氧化碘离子的表观二级速率常数随pH值升高而降低,pH 5.0、7.0、10.0时其数值分别为29、6.9、2.7 M-1s-1。高锰酸钾氧化次碘酸的碘酸盐产率在pH 6.0时为98%,pH值升高至9.5以上时碘酸盐产率逐渐下降至33%,表明次碘酸歧化反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建立高锰酸钾与碘离子和次碘酸的动力学模型,假设首先形成Mn(VII)-I-或Mn(VII)-HOI络合物,这一过程为快速平衡反应,速率控制步骤为随后的电子转移。pH(27)6.0时,次碘酸和单质碘快速氧化为碘酸盐;而pH(29)8.0时,高锰酸钾强化次碘酸发生歧化反应。基于表观二级速率常数,可以预测高锰酸钾处理含碘水体时,次碘酸的半衰期,且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在中性条件(pH 7.0~8.0)下最高。二氧化锰作为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对次碘酸的进一步转化有显着的影响,本文通过硫代硫酸钠还原高锰酸钾制备二氧化锰,研究了二氧化锰在次碘酸衰减过程中的作用,并对比分析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对次碘酸转化的影响。次碘酸的衰减速率在其pKa(10.4)对应的pH条件下达到最大,由此可以推测出HOI和OI-都参与反应。在pH 5.0~7.0范围内时,碘酸盐产率约为90%,二氧化锰将次碘酸氧化为碘酸盐是主要反应路径,在pH 8.0~11.0范围内时,碘酸盐产率约为33%,二氧化锰强化次碘酸发生歧化作用是主要反应路径。基于碘酸盐产率和次碘酸在pH 5.0~11.0范围内的衰减速率,构建动力学模型,二氧化锰与次碘酸首先形成MnO2-HOI络合物,在pH(27)7.0时速率控制步骤为该络合物发生内电子转移,且受pH值影响,生成亚碘酸盐,从而进一步氧化为碘酸盐;在pH(29)8.0时,速率控制步骤为该络合物与另一分子次碘酸反应,从而强化次碘酸的歧化反应。此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整个氧化或歧化过程。为对比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对次碘酸转化的影响,研究同浓度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条件下次碘酸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次碘酸衰减的促进作用显着高于二氧化锰。次碘酸与有机物的反应活性与反应路径对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酚类(苯酚、4-硝基酚、4-羟基苯甲酸)、1,3-丙酮二羧酸、黄酮等目标物,研究pH 6.0~11.0范围内次碘酸与上述目标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和反应路径。当pH为8.0时,次碘酸与酚类、1,3-丙酮二羧酸、黄酮和柠檬酸反应的表观二级速率常数分别为10~107 M-1s-1、4.0?103 M-1s-1、2.5?103 M-1s-1和(27)1M-1s-1。乙酸,磷酸和硼酸缓冲对次碘酸和苯酚的反应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酚类化合物和两种腐殖酸提取物的碘掺入比例在5%~98%之间,表明次碘酸和酚类的反应路径为芳环亲电取代和电子转移,这与芳环上的取代基有关。在次碘酸和1,3-丙酮二羧酸反应体系中,叁碘甲烷的生成速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且叁碘甲烷产率在pH 6.0~11.0范围内逐渐从9%升高至67%。当pH(27)8.0时,高锰酸钾/次碘酸/1,3-丙酮二羧酸和高锰酸钾/碘离子/1,3-丙酮二羧酸反应体系叁碘甲烷的生成速率相较于次碘酸和1,3-丙酮二羧酸反应体系有所提高;当pH(29)9.0时,叁碘甲烷的生成受到抑制,而碘酸盐的生成由于高锰酸钾强化次碘酸的歧化作用则显着增加。因此,高锰酸钾氧化含碘水体易产生活性碘,活性碘与有机物进一步反应生成碘代消毒副产物。(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陈彬[4](2017)在《正十四烷相变强化甲烷和二氧化碳水合过程的溶解度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由气体分子与水分子以非化学计量比形式生成的晶体复合物,其生成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水合热释放,因此抑制了水合过程的生成速率和水的转化率。在本实验室之前的工作中,利用相变材料(PCM)正十四烷的固液相变过程,吸收甲烷水合释放的热量,实现了在半间歇条件下,直接换热强化甲烷水合过程。然而,由于缺乏低温条件下甲烷在正十四烷中的溶解度数据,实验计算过程和动力学拟合过程的精度受到了一定地限制,因此本文设计了一套压力-体积-温度(PVT)装置,通过减压法实验测定了低温条件下甲烷在正十四烷中的溶解度。同时,利用以正十四烷为相变材料的相变浆液(PCS)研究了二氧化碳在浆液中的水合动力学过程。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1)利用自制的PVT装置,在279.15~293.15 K和2.0~6.0 MPa近甲烷水合的低温、加压条件下,测定了甲烷在正十四烷中的溶解度,并采用了叁种模型对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热力学拟合。同时基于COSMO-RS分子模拟的方法对甲烷溶解度进行了理论计算,从而校核了实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实验测量结果和热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叁种模型对测量结果的拟合均较好。并且,本论文将各模型下的预测结果与已有文献数据进行了对比,从而再次验证了本实验测量的可靠性。(2)在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和水的低温浆液中,研究了二氧化碳的水合物生长过程。实验利用正十四烷的固-液相转变,直接地吸收二氧化碳水合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水合热,从而维持整个水合过程基本处于恒温状态。本文研究了在2.1~2.4 MPa压力和277.6 K温度下,二氧化碳在25 wt%,35 wt%和45 wt%正十四烷含量的相变浆液中的水合过程。同时,分别采用了基于晶体生长的传递模型以及可逆模型来模拟水合物的生长过程。如实验结果所示,相变浆液能够极大地强化二氧化碳的水合过程:在各组实验条件下,水合物开始生长前的诱导成核时间均小于1 min,整个水合过程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3-15 min;并且,在45 wt%正十四烷含量的相变浆液中,当水合压力为2.3 MPa时,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平均速率高达197 mol.m~(-3).min~(-1)。如拟合结果所示,两种模型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均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张晓军[5](2017)在《非平衡等离子体激励甲烷离解和氧化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助燃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新型燃烧方式,未来在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必将得到广泛应用。减少点火延迟时间,提高火焰稳定性,增加火焰传播速率,低温燃烧,扩展点火、熄火极限等都是等离子体助燃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相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鉴于等离子体与火焰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对于其详细反应动力学仍不甚了解,尤其对等离子体点火前混合气的离解和氧化过程研究甚少,这一过程是点火前能量和活性粒子的积累时期,对点火过程甚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模拟并辅以实验的方法分别对纳秒脉冲放电(NSD)和射频放电(RF)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激励混合气CH4/O2/He离解和氧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搜集混合气CH4/O2/He放电反应机理和电子碰撞截面,用于求解电子能量分布函数(EEDF),并进一步计算碰撞反应速率;搜集并拟合组分热力学数据,用于求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和温度的变化;使用并完善化学动力学机理HP-Mech。(2)建立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动力学模型。这里用到等离子体动力学程序包ZDPlaskin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程序包Chemkin-Ⅱ,得到连续脉冲过程中温度、组分浓度、基元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反应路径图并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气体压力、混合气温度、约化电场等因素对氧化产物和活性粒子的影响。(3)建立射频放电等离子体动力学模型,搭建射频放电实验平台。模拟了 30 w放电功率下组分浓度、基元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反应路径图并进行分析;运用色谱仪(GC)测量了 30-100 w放电功率下的重要组分浓度,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4)对两种放电方式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两种放电方式下的反应路径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纳秒脉冲放电更侧重对甲烷的氧化过程且反应路径较少,而射频放电中更容易生成C2组分,且反应路径较多。(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3-01)

刑志林,张云茹,张丽杰[6](2016)在《氯代烃存在下覆盖层微生物甲烷氧化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填埋气中挥发性氯代烃等非甲烷有机物对覆盖土中甲烷氧化有抑制效应。通过拟合不同抑制动力学方程考察了多种氯代烃对覆盖土微生物甲烷氧化的抑制形式,结果表明:氯代烃与甲烷之间主要为竞争性抑制(R~2范围为0.937~0.999)。计算了不同氯代烃存在时的米氏常数K_(mI)和氯代烃的解离常数K_I,结果显示:1,1,2-叁氯乙烷(K_I=-30.111 mg/L)和1-氯丙烷(K_I=-24.323 mg/L)对甲烷氧化有促进作用;氯代烯烃的竞争性抑制(K_I为0.013~14.111 mg/L)强于氯代烷烃(K_I=0.215-278.515 mg/L);四氯乙烯的竞争性抑制效应最强,K_I为0.013 mg/L。该研究为强化覆盖层甲烷氧化和氯代烃共代谢生物降解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邢志林,赵天涛,高艳辉,何芝,杨旭[7](2015)在《覆盖层甲烷氧化动力学和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际填埋场覆盖土建立了可实时在线监测生物气的模拟覆盖层系统,连续监测了不同垂直梯度生物气浓度变化.甲烷通量不变时,覆盖层内不同梯度生物气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甲烷通量变化后2~3 h生物气可再次持续稳定.考察了覆盖层甲烷氧化特性与甲烷通量的关系,深度大于20 cm,氧气浓度随甲烷通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表层氧气浓度与甲烷通量无相关性,不同梯度的甲烷氧化速率与甲烷通量呈正相关(R2变化范围0.851~0.999).为避免覆盖土脱离系统环境造成的误差,以动态连续监测结果为基础,利用双基质Michaelis-Menten方程拟合了覆盖层甲烷氧化动力学(R2范围为0.902~0.955),得到覆盖土半饱和常数Km为0.157~0.729,Km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原始覆盖土和经模拟覆盖层运行后的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运行后甲烷氧化菌OUT数量显着增多,优势菌群为Ⅰ型菌的Methylobacter和Methylophilaceae及Ⅱ型菌Methylocystis.(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任秀彬,周安宁,章结兵[8](2014)在《甲烷部分氧化过程中强制振荡的动力学Monte Carlo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控制动力学振荡行为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利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甲烷催化部分氧化过程中的强制振荡行为,探讨了原料气周期性变化对振荡动力学和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料气周期性变化不仅可以有效调控振荡的动力学行为,产生如短周期振荡和双峰振荡等特殊动力学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当强制过程的周期从T/3增大到2T(T为自发振荡过程的平均周期),振荡过程从短周期振荡变化为双峰振荡.对反应过程中CO的转化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原料气周期性变化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振荡动力学的改变和转化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强制振荡过程使得催化剂表面发生了从氧化态向还原态的转变.(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刘景龙[9](2014)在《垃圾填埋场甲烷(CH_4)厌氧氧化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是CH4的重要释放源,相对于气体收集装置的高造价,生物覆盖层不仅费用低,而且能够减少CH4的释放。好氧条件下生物覆盖层对CH4的氧化反应研究已经较为深入,而厌氧反应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对CH4厌氧氧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监测生活垃圾填埋场四季的CH4释放情况;考察了覆土厌氧深度下CH4氧化的存在;分析环境因素、硫酸盐与硝酸盐以及重金属对CH4厌氧氧化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1、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填埋物的复杂,因而垃圾填埋场有着高度异质性,并且在温度、含水率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季节变化时CH4释放通量没有统一的规律,填埋气体的变异性较大,应需进行全时段的连续监测。2、覆土中CH4浓度的降低并非是因为空气进入的稀释作用,CH4与CO2之间存在着碳元素转化的关系,且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发生CH4厌氧氧化反应。3、CH4厌氧氧化与CH4初始浓度相关,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试验中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CH4浓度为10%时,粒径介于0.25mm~2mm之间的条件下,当含水率达到20%,温度为35℃时达到最大值,最大氧化速率为2.85μmol/(g.d)。4、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影响着CH4的氧化速率,加入硫酸盐可以提高了测试土样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种群数量和硫酸盐的活性,加入硝酸盐可以促进土样中的反硝化,但是随着硫酸盐的量增加,会对反硝化反应产生抑制的作用。在培养时间中,CH4的氧化、CO2和N2O的生成大部分是在0~7d内完成,表明前阶段的反应时间是控制CH4厌氧氧化的关键。5、重金属胁迫对CH4厌氧氧化有着影响,其影响作用的大小因重金属与测试土样的不同而不同。矿化垃圾因高机质含量和氨氧化菌的积聚以及主导作用的CH4氧化菌类型不同于其他测试土样,对重金属有着较强的耐受能力。(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期刊2014-06-01)

邵龙[10](2014)在《飞秒泵浦探测方法研究二氧化氮和碘甲烷的光解离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飞秒激光技术经常被用于分子的光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而离子速度成像技术[1]的发明使我们对光解反应动力学的认识得到了革命性的进展。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二氧化氮在激发过程中经过由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这两个势能面之间的锥形交叉点时,其解离通道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开始对这个锥形交叉点[2][3]的光解离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二氧化氮的光解离动力学过程十分短暂,所以飞秒激光下的泵浦-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其中。在我们的实验中,研究了二氧化氮分子电离解离的动力学过程,其中运用了飞秒泵浦-探测技术和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在研究二氧化氮激发态的离子产生通道时发现叁个最可几解离通道:通道(1):二氧化氮分子吸收1个394nm的光子到达里德堡态A2B2,随后吸收6个788nm的光子后被电离。得到的碎片离子的动能为0.05eV。通道(2),二氧化氮分子吸收叁个394nm光到离预解离态很近的里德堡态52A1,随后吸收叁个788nm光子后被电离。通道(3)二氧化氮分子吸收叁个394nm光子到预解离态,随后吸收叁个788nm光子后被电离。同时,我们利用碘甲烷分子作为研究对象成功的观测到了B带动力学过程,得到了碘甲烷B带的带源寿命为1.43ps,这与已知结论相符合。(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页岩气具有稳产期产量递减快、开采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注二氧化碳提高页岩气采收率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人们对于二氧化碳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微观机理仍认识不清,特别是受实验手段的限制对于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在页岩表面的吸附机理缺乏认识。因此,本文从分子尺度出发,考虑岩石水湿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揭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石英表面的微观吸附机理。首先,建立了两侧为SiO_2晶体,中间为360个水分子、90个CH4分子和90个CO2分子构成的无定形结构模型,其中,SiO_2晶体表面悬挂羟基修饰以模拟岩石水湿性。之后,基于上述模型,研究了水环境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水湿性石英砂岩表面的吸附行为,并通过编程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探讨叁种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吸附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石英砂岩表面为水湿性时,水分子优先吸附于石英表面,二氧化碳分子次之,大部分甲烷分子在狭缝中央发生聚集。水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静电作用远大于二氧化碳分子,同时二氧化碳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静电作用也远大于甲烷分子,而叁者之间范德华作用差异并不大,叁种分子吸附行为的差异主要是由分子与石英表面之间的静电作用造成的。水环境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甲烷分子在水湿性石英表面的吸附量。因此,注二氧化碳可以置换吸附的页岩气,提高采气速度,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鹏,张明森,武洁花.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8

[2].赵风凯,孙晓飞,王浩瑄,张艳玉.水湿性石英表面甲烷和二氧化碳吸附行为分子动力学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四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2017

[3].赵晓丹.高锰氧化溴酚/溴胺/无机碘动力学和叁碘甲烷生成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4].陈彬.正十四烷相变强化甲烷和二氧化碳水合过程的溶解度及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7

[5].张晓军.非平衡等离子体激励甲烷离解和氧化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6].刑志林,张云茹,张丽杰.氯代烃存在下覆盖层微生物甲烷氧化动力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

[7].邢志林,赵天涛,高艳辉,何芝,杨旭.覆盖层甲烷氧化动力学和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J].环境科学.2015

[8].任秀彬,周安宁,章结兵.甲烷部分氧化过程中强制振荡的动力学MonteCarlo模拟(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4

[9].刘景龙.垃圾填埋场甲烷(CH_4)厌氧氧化及动力学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

[10].邵龙.飞秒泵浦探测方法研究二氧化氮和碘甲烷的光解离动力学[D].吉林大学.2014

标签:;  ;  ;  ;  

甲烷氧化动力学论文-李鹏,张明森,武洁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