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和蛋白尿论文-王林

血尿和蛋白尿论文-王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尿和蛋白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贝前列素钠,糖皮质激素,狼疮肾炎

血尿和蛋白尿论文文献综述

王林[1](2019)在《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肾炎对蛋白尿和血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狼疮肾炎蛋白尿和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狼疮肾炎患者78例,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单用标准剂量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使用标准剂量泼尼松片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狼疮肾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可有效降低尿红细胞计数作用及尿蛋白排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19期)

何玲艳,曹霞,杨淡昳,卓慧,彭笑菲[2](2019)在《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不同尿检异常类型、不同蛋白尿及血尿程度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肾活检确诊的、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肾活检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quantitative of 24-hour urinary protein,24 h-UP)对所有患者进行3种方式的分组:单纯血尿组、血尿+蛋白尿组、单纯蛋白尿组;蛋白尿I,II,III组;血尿I,II,III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24 h-UP等临床指标以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结果:纳入157例患者,其中男71例,女86例。病理类型以局灶和/或节段硬化型最多见,Lee’s分级以III级和IV级为主,肾脏病理损伤较重。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单纯IgA沉积为主,IgA沉积荧光强度以+++最多见,97例(61.78%)的患者伴有补体沉积,且以单纯补体C3沉积为主。单纯血尿组18例(11.47%),血尿+蛋白尿组111例(70.70%),单纯蛋白尿组28例(17.83%)。单纯蛋白尿组与单纯血尿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7.053,P=0.008);单纯蛋白尿组与血尿+蛋白尿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4.294,P=0.038);蛋白尿III组与蛋白尿I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5.433,P=0.020)。不同血尿组肾脏病理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不一致。部分临床表现轻微的患者肾脏病理损伤较重,且以出现单纯蛋白尿时更明显;蛋白尿越多,肾脏病理损伤越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韩存恩,曾希玲,杨雪芳[3](2019)在《舒惠荃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临床经验举要》一文中研究指出舒惠荃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肾脏病教学及研究有30多年,在如何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脏病方面有其独特的认识。舒教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以肺脾肾叁脏亏虚为主,湿热、瘀浊内阻为标,气机逆乱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提出"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泄浊"之法,尤其强调"调畅气机"要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邵莉[4](2018)在《癜期透热汤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血尿、蛋白尿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癜期透热汤对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疗效及对血尿、蛋白尿和炎症因子水平等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HSPN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黄葵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辅以癫期透热汤,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尿红细胞(RBC)及尿蛋白(PRO)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21 (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变化。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 05),且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 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6. 00%(P<0. 05);两组尿RBC、24小时尿PRO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 05),两组血清IL-21、TGF-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两组Th17细胞占比均下调、Treg细胞占比均上调(P<0. 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 05)。结论:癜期透热汤用于HSPN患者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尿、蛋白尿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维持机体T细胞亚群稳态。(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12期)

段姝伟,张岩,吴杰,孟金铃,刘述文[5](2018)在《少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镜下血尿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少量蛋白尿IgA肾病(IgAN)患者镜下血尿发生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经肾穿刺活检首次诊断的原发性IgAN、尿蛋白<0.5 g/24 h且无肉眼血尿患者。采集患者肾穿刺活检前1周内的血压、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及计数、肾功能等指标。肾活检后的病理指标按照IgAN牛津分型更新版评价,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镜下血尿水平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尿蛋白<0.5 g/24 h的IgAN患者88例,其中无镜下血尿组22例,非满视野镜下血尿组58例,满视野镜下血尿组8例。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患者的尿蛋白和肾功能(e GFR)水平后,新月体形成(OR 6.55,95%CI 2.68~15.98)和系膜细胞增殖(OR 4.92,95%CI 1.75~13.83)与IgAN患者镜下血尿水平相关,系膜细胞增殖病变与节段硬化或球囊粘连病变存在交互作用(OR 3.82,95%CI 1.30~11.25)。结论在蛋白尿少于0.5 g/d的IgAN患者中,患者镜下血尿水平相关的病理因素主要是增殖性病变,包括系膜细胞增殖和新月体形成。系膜细胞增殖病变合并节段硬化和(或)球囊粘连病变,与镜下血尿水平的相关性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翟文生,李冰,杨蒙,张霞,张建[6](2018)在《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35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TWP)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关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轻型HSPN患儿7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TWP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加TWP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紫癜肾1号方联合TWP治疗儿童轻型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有较好疗效。(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01期)

李琳[7](2017)在《成人和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型)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型比较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紫癜性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儿童是高发人群,成人也不少见。临床表现复杂,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见。不同年龄的患者呈现出的发病情况、中医证型及肾脏病理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组患者在上述叁方面的不同特点,探讨其中的差异性和联系性,进一步提高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水平,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人肾病和儿童肾脏病诊疗中心临床诊断为紫癜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型)的病例,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诊断明确的349例HSPN患者的资料,其中儿童290例,成人59例,均有完整的病历、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应用统计学方法,重点探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肾脏损伤程度的不同。结果:1.一般资料: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54:1,1.03:1,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10.16±2.94岁,34.06±13.48岁。2.发病情况:共有325例(93%)患者出现皮肤紫癜症状,儿童组269例(93%)、成人组56例(95%)(P>0.05);有194例(56%)患者出现关节症状,儿童组171例(59%)、成人组23例(39%)(P<0.05);有175例(50%)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儿童组163例(56%),成人组12例(20%)(P<0.05);有13例(4%)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症状,儿童组11例(4%)、成人组2例(3%)(P>0.05)。3.实验室检查:儿童组以轻度蛋白尿为主,成人组则以中度为主,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平均值分别为1.05±0.86(g/d)、2.83±0.91(g/d)(P<0.05);胆固醇平均值分别为3.38±0.75(mmol/L)、4.78±0.83(mmol/L)(P<0.05),血清总蛋白平均值分别为65.04±7.01(g/L)、64.53±6.94(g/L)(P>0.05),血清白蛋白平均值分别为41.18±5.86(g/L)、40.53±5.17(g/L)(P>0.05)。4.肾脏病理:儿童组主要分布在II~III级,其中IIa级54例(19%)、IIIa级151例(52%)、IIIb级64例(22%);成人组主要分布在III级,其中IIIa级15例(25%)、IIIb级38例(64%)。儿童组和成人组分别有210例(72%)、46例(78%)患者出现新月体,新月体范围的平均值分别是12.08±12.50(%)、18.39±16.32(%)(P<0.05)。免疫荧光分型:Ig A型297例(85%),儿童组249例(86%),成人组48例(81%);Ig A+Ig G型8例(2%),儿童组7例(2%),成人组1例(2%);Ig A+Ig M型44例(13%)、儿童组34例(12%),成人组10例(17%)(P>0.05)。伴有C3沉积:儿童组181例(62%)、成人组32例(54%)(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级273例(78%),儿童组265例(91%),成人组8例(13%);++级51例(15%),儿童组21例(7%),成人组30例(51%);+++级25例(7%),儿童组4例(2%),成人组21例(36%)(P<0.05)。5.儿童组和成人组中医证型分布有明显差别(P<0.05):湿热内蕴分别为1例、8例(14%),血热妄行分别为231例(80%)、9例(15%),气阴两虚分别为46例(16%)、21例(36%),阴虚火旺分别为12例(4%)、21例(35%)。6.儿童组和成人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病理分级的联系:儿童组中医证型和病理分级未见必然联系(P>0.05),成人组有一定联系(P<0.05)。7.儿童和成人患者尿蛋白定量由低到高顺序是:湿热内蕴型(1.04±0.25g)<血热妄行型(1.06±0.90g)<气阴两虚型(2.05±1.05g)<阴虚火旺型(2.16±1.50g),其中气阴两虚和阴虚火旺型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湿热内蕴和血热妄行型(P值均<0.05)。结论:1.儿童较成人更容易伴随关节与胃肠症状;2.儿童肾组织病理改变轻,成人重;3.儿童和成人中医证型分别是血热妄行为主和阴虚火旺、气阴两虚为主;4.儿童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分级无明显联系,成人则存在一定联系;5.中医证型和尿蛋白定量存在一定联系,阴虚火旺和气阴两虚尿蛋白定量较高。(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4-30)

张禹[8](2017)在《戴恩来教授诊治血尿、蛋白尿的临床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戴恩来教授治疗血尿、蛋白尿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丰富临床治疗方法,传承学术思想。方法:1.记录并整理导师戴恩来教授日常所授知识,从理论上阐释其对血尿、蛋白尿的认识、治则与用药,并列举典型病案。2.收集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戴恩来教授门诊血尿、蛋白尿患者病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整理录入,统计治疗血尿、蛋白尿的药物频次、频率,采用关联规则分析、熵层次聚类算法等,归纳戴恩来教授治疗血尿、蛋白尿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1.戴恩来教授治疗血尿的学术思想可总结为“养阴止血,祛毒化瘀”,常用治法有疏风清热、清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止血、益阴止血法。并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得出戴恩来教授治疗血尿频次前十的药物有叁七、地肤子、菟丝子、琥珀、黄芪、山药、龙葵、金银花、青风藤。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得出出现频度较高的10个药对。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得出关联度较大的7个药对。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得出10个核心组合。根据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出5个新处方,得出结论:戴恩来教授治疗血尿的常用药物、常用药对分析与其对血尿“养阴止血,祛毒化瘀”的病机观点认识相一致。2.戴恩来教授治疗蛋白尿的学术思想可总结为“补肾固精,解毒通络”,常用治法有补虚固塞、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祛风通络、温补肾阳法。并通过频次统计,得出戴恩来教授治疗蛋白尿前十的药物有地龙、当归、水蛭、菟丝子、山药、黄芪、女贞子、地肤子、淫羊藿、龙葵。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得出出现频度较高的10个药对。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得出关联度较大的9个药对。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得出14个核心组合。根据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出7个新处方。得出结论:戴恩来教授治疗蛋白尿的常用药物、常用药对分析与其对蛋白尿“补肾固精,解毒通络”的病机观点认识相一致。结论:1.戴恩来教授在治疗血尿、蛋白尿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特色鲜明。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科学地证实戴恩来教授治疗血尿、蛋白尿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规律,数据挖掘技术还可组成新处方,可操作,可传承。(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林钐,邓跃毅[9](2016)在《轻度蛋白尿或单纯血尿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的特点及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轻度蛋白尿或单纯血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6年龙华医院肾科轻度蛋白尿(24h蛋白尿≤1.0g/d)或单纯血尿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223例,分析评估临床与病理的关系,筛选肾脏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6-11-10)

曹德祥[10](2016)在《牛地方性血尿和血红蛋白尿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释了牛以排红色尿液为主症的疾病(牛地方性血尿病和牛血红蛋白尿病)的诊治方案。1牛地方性血尿病牛地方性血尿是一种呈地方流行性的、以排血尿为主症的慢性病。各种牛都可发生,但以6~12岁的母牛多发,我国川、黔山区近年常有发生。1.1病因长期采食蕨类植物引起慢性中毒而发生膀胱出血。短期(数周)大量采食蕨类植物,可发生急性致死性中毒,而长期(平均550 d)少量采食,则可能诱发膀胱肿瘤。由于血管瘤破裂出血,或因癌细(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动物繁殖》期刊2016年05期)

血尿和蛋白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不同尿检异常类型、不同蛋白尿及血尿程度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肾活检确诊的、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肾活检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quantitative of 24-hour urinary protein,24 h-UP)对所有患者进行3种方式的分组:单纯血尿组、血尿+蛋白尿组、单纯蛋白尿组;蛋白尿I,II,III组;血尿I,II,III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24 h-UP等临床指标以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结果:纳入157例患者,其中男71例,女86例。病理类型以局灶和/或节段硬化型最多见,Lee’s分级以III级和IV级为主,肾脏病理损伤较重。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单纯IgA沉积为主,IgA沉积荧光强度以+++最多见,97例(61.78%)的患者伴有补体沉积,且以单纯补体C3沉积为主。单纯血尿组18例(11.47%),血尿+蛋白尿组111例(70.70%),单纯蛋白尿组28例(17.83%)。单纯蛋白尿组与单纯血尿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7.053,P=0.008);单纯蛋白尿组与血尿+蛋白尿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4.294,P=0.038);蛋白尿III组与蛋白尿I组相比,轻度肾损伤患者比例降低,中重度肾损伤患者比例增高(χ2=5.433,P=0.020)。不同血尿组肾脏病理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不一致。部分临床表现轻微的患者肾脏病理损伤较重,且以出现单纯蛋白尿时更明显;蛋白尿越多,肾脏病理损伤越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尿和蛋白尿论文参考文献

[1].王林.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肾炎对蛋白尿和血尿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

[2].何玲艳,曹霞,杨淡昳,卓慧,彭笑菲.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韩存恩,曾希玲,杨雪芳.舒惠荃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临床经验举要[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邵莉.癜期透热汤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血尿、蛋白尿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

[5].段姝伟,张岩,吴杰,孟金铃,刘述文.少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镜下血尿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8

[6].翟文生,李冰,杨蒙,张霞,张建.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35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8

[7].李琳.成人和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型)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型比较性分析[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

[8].张禹.戴恩来教授诊治血尿、蛋白尿的临床经验总结[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9].林钐,邓跃毅.轻度蛋白尿或单纯血尿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的特点及相关性研究[C].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6

[10].曹德祥.牛地方性血尿和血红蛋白尿病的诊治[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6

标签:;  ;  ;  

血尿和蛋白尿论文-王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