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官邸论文-万书元

总督官邸论文-万书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总督官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美学,建筑风格,青岛,德国总督官邸

总督官邸论文文献综述

万书元[1](2019)在《青岛近代城市建筑风格溯源——从德国总督官邸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青岛德统时期一直活跃在建筑设计和管理第一线的建筑师拉查鲁维茨,通过其设计代表作——青岛德国总督官邸,创造出了一种东西融通、雅俗兼备、原始而又现代、奔放而又理性、带有浓厚的乡土特色的美学风格。这种通过博采约取、混纺出新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风格,主导并确立了近现代青岛城市建筑的美学基调。在我们日益为城市的同质化而苦恼、焦虑的今天,拉查鲁维茨的德国总督官邸及其对青岛近现代城市风格形成的影响,无疑是一个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典型案例。当下的城市设计者和研究者也许可以从中获得某些启迪。(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谭令舸[2](2017)在《青岛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建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期营建的过程中,地域性传统建筑为了适应区域气候,会自发地形成一系列朴素而有效的建造策略。在化石能源短缺,建筑能耗巨大的今天,借助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被动式地调节建筑热环境,对削减能耗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青岛总督官邸旧址作为接近于青岛现代建筑原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生态价值。重新挖掘总督官邸仍有生命力的建造智慧,研究它的热、风和光环境,量化分析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营造技术,以期为现代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提供一种思路。研究从建筑技术方面出发,通过建筑调研、实地测量、建模模拟、定量分析等工作的结合,提炼总督官邸的室内热环境调节方法、通风技术及采光方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督官邸旧址原始资料的调研。梳理分析总督官邸旧址相关的基础背景知识,对官邸的历史沿革、建筑概况、建造过程进行调研,概述青岛的气候特点和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总结青岛居住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2)对总督官邸室内热环境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实测,记述总督官邸的结构形式和细部构造,并以细部详图的形式说明了官邸外围护结构的砖石砌筑墙体、西式粘土瓦屋顶、木地面、楼面和门窗的具体做法和构造,根据现行规范计算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局部实测数据,运用Ecotect Analysis生态分析软件全面模拟计算总督官邸的围护结构得热失热情况、室内温度变化和年采暖制冷能耗值,并选取与官邸等同节能标准的粘土多孔砖复合保温结构作为参照建筑,比较分析计算得到的各项热工指标,量化地分析官邸的节能性能。同时对青岛德租时期建筑中常见的外廊的遮阳作用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不同廊宽对遮蔽太阳辐射和热缓冲能效的对比得出适宜的廊道尺度范围。最后利用Weather Tool工具结合青岛气候特点对被动式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把增强围护结构保温蓄热性能作为官邸主要的改善措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无隔汽层的纸纤维素结合灰浆的复合室内保温体系,将其应用于总督官邸的保温整建中,通过模拟计算分析这种策略的节能性,希望对同时期相似构造的历史建筑的生态改造提供一定参考。(3)对总督官邸风环境的研究。通过实测和CFD模拟手段,对官邸室外风环境夏季和冬季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模拟,以室外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风压值为评价指标来定量分析官邸的室外风环境。同时探讨官邸周围高大树木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了植被布置的优化策略。然后分层模拟官邸室内夏季工况的风环境,以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空气龄为评价指标,逐层对官邸室内的通风状况进行分析。阐释位于建筑东端的花房热压通风的原理,量化分析花房纵向的风速分布及其对相邻房间通风的影响。通过对官邸室外群组布局通风、建筑单体组织通风和建筑细部通风的数值模拟和局部实测,提炼建筑中有利于通风的特色空间及空间组合体系,归纳它们改善室内通风的作用机理。(4)对总督官邸光环境的研究。实测官邸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外照度、窗地比等指标,计算房间的采光系数以分析室内的天然采光状况。建立总督官邸光环境模拟模型,分别计算在夏至、冬至的全阴天状况下,官邸每层的采光系数和室内的照度和亮度值,以全面了解官邸室内的天然采光情况。并且对官邸内不同形态德式窗的采光实效进行对比,探讨外廊对建筑天然采光的影响。(5)总督官邸气候适应性经验的现代启示。总督官邸提高室内舒适度的生态设计策略为现代建筑提供了朴素而有效的启示,在量化数据的分析和支撑下,将传统的营造经验与现代技术、构造和材料相结合,为现代建筑的能耗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张凡伟,李沙[3](2017)在《浅谈新艺术运动室内设计风格--以青岛总督官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先阐述了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定义及主要特征。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在中国有许多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大兴土木的进行城市建设,其中青岛总督官邸是德国新艺术运动时期的代表作品。再以新艺术运动作为背景,从实用功能、象征语境、装饰细节到整体氛围、工艺与技术,对青岛总督官邸室内设计风格进行分析与阐述。通过分析青岛总督官邸室内环境,得出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对自然的真实性感悟,以及对浪漫主义情怀的不懈追求。(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7年05期)

唐济川,孙云杰[4](2014)在《谈青岛德式建筑代表——总督官邸的美学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德式建筑的代表——总督官邸(现为青岛近代历史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独特的技术美学特征,即折衷之美、材料之美、色彩之美、功能之美和生态之美。分析评述德式建筑的美学表现,目的在于学习借鉴外来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增强民众的多元化审美能力,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审美水平,并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方向加以引导。(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4年12期)

王福云,梁冰[5](2010)在《回眸百年的华丽与经典——青岛德国旧总督官邸建筑艺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的德式建筑在中国近代史上独树一帜,其中以青岛德国旧总督官邸建筑的折衷主义风格为最具代表性。本文从该建筑的文化历史背景开始,由外到内,分析了该建筑的外部形态及其装饰艺术,以及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室内陈设艺术。以期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不可复制的建筑艺术经典,真正认识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0年06期)

唐霞[6](2009)在《青岛总督官邸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从开埠到现在一百多年间,历经了德、日、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统治以及建国后初建与兴盛、停滞与恢复、开拓与高潮的城市建设。德占时期的城市建设奠定了青岛老城区的城市风貌和建筑的基调,对青岛的影响最为巨大。德人占青岛后对青岛重新规划,实施分区而治的制度。建筑上的新旧思想在此碰撞并经过不同方式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岛风格。其中,总督官邸最具代表性,是德国人在青岛遗留下来的居住建筑的典范,代表了当时德国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对当时和后来的居住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侧重于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对德占时期青岛总督官邸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介绍了官邸形成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建筑方案设计形成的概况,重点介绍建筑室外、室内的艺术风格,以及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情况。深入研究官邸色彩、造型、比例、材料运用的手法,在建筑细部、色彩、材质、技术上阐述了青岛建筑红瓦、黄墙的内涵,并为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认识总督官邸的历史、经济、艺术、科学价值,对它提出适合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青岛积淀的城市文化底蕴,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展现城市特色的新面貌,为青岛特色的城市建设提供资料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刘敏,邓强,刘伟[7](2008)在《青岛德租时期总督官邸的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阐述了总督官邸的选址,从平立面布置、室内装饰、建筑技术、建筑风格等方面对青岛德租时期总督官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建筑技术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总督官邸对当前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28期)

刘敏[8](2008)在《青岛德租时期总督官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有着一百多年的城市历史。它历经了德、日、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统治以及建国后的初建与兴盛、停滞与恢复、开拓与高潮的城市建设,包含了建筑文化在内的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与地方传统,具有海滨、山、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风貌。20世纪前后,德国人实施远东扩张战略。在1897年,借口巨野教案,出兵占领青岛,后与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租借期为99年,并且对青岛重新规划,实施分区而治制度。德国殖民统治者的住宅都散落在前海一带的欧人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绝佳,是德国人在青岛遗留下来的居住建筑的典范,代表了当时德国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先进的建筑管理机制。青岛现存德租时期的官式居住建筑有近10处。其中,总督官邸可谓是最具代表性。从建筑风格来看,当时正是酝酿产生新建筑的重要历史时期,德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先锋国家,德国建筑师将这些风格和德意志民族的日尔曼传统风格一起移植到了青岛。德租时期的官式居住建筑就是体现这些建筑的风格的最好的例证。另外,很多官式居住建筑在建筑细部、建筑群体、建筑空间上,都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痕迹。同时,德租时期的官式居住建筑对当时和后来的居住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德租时期青岛官式居住建筑的基础上,以总督官邸为重点进行分析,并对其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它提出正确的保护与发展模式,为青岛的城市建设提供资料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李树宜[9](2004)在《台湾日占时期钢构屋架构造工法初探——以台湾总督官邸(今台北宾馆)屋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日占初期具有近代化风格的台北宾馆(旧称总督府官邸)为例,探讨在日占初期移入台湾的施工技术及设计观念的具体现象,并籍此找寻日占时期台湾建筑构造观念中洋风建筑屋架中的结构弱点及其建筑技术中钢构工法的一般性看法。(本文来源于《福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总督官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长期营建的过程中,地域性传统建筑为了适应区域气候,会自发地形成一系列朴素而有效的建造策略。在化石能源短缺,建筑能耗巨大的今天,借助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被动式地调节建筑热环境,对削减能耗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青岛总督官邸旧址作为接近于青岛现代建筑原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生态价值。重新挖掘总督官邸仍有生命力的建造智慧,研究它的热、风和光环境,量化分析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营造技术,以期为现代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提供一种思路。研究从建筑技术方面出发,通过建筑调研、实地测量、建模模拟、定量分析等工作的结合,提炼总督官邸的室内热环境调节方法、通风技术及采光方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督官邸旧址原始资料的调研。梳理分析总督官邸旧址相关的基础背景知识,对官邸的历史沿革、建筑概况、建造过程进行调研,概述青岛的气候特点和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总结青岛居住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2)对总督官邸室内热环境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实测,记述总督官邸的结构形式和细部构造,并以细部详图的形式说明了官邸外围护结构的砖石砌筑墙体、西式粘土瓦屋顶、木地面、楼面和门窗的具体做法和构造,根据现行规范计算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局部实测数据,运用Ecotect Analysis生态分析软件全面模拟计算总督官邸的围护结构得热失热情况、室内温度变化和年采暖制冷能耗值,并选取与官邸等同节能标准的粘土多孔砖复合保温结构作为参照建筑,比较分析计算得到的各项热工指标,量化地分析官邸的节能性能。同时对青岛德租时期建筑中常见的外廊的遮阳作用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不同廊宽对遮蔽太阳辐射和热缓冲能效的对比得出适宜的廊道尺度范围。最后利用Weather Tool工具结合青岛气候特点对被动式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把增强围护结构保温蓄热性能作为官邸主要的改善措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无隔汽层的纸纤维素结合灰浆的复合室内保温体系,将其应用于总督官邸的保温整建中,通过模拟计算分析这种策略的节能性,希望对同时期相似构造的历史建筑的生态改造提供一定参考。(3)对总督官邸风环境的研究。通过实测和CFD模拟手段,对官邸室外风环境夏季和冬季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模拟,以室外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风压值为评价指标来定量分析官邸的室外风环境。同时探讨官邸周围高大树木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了植被布置的优化策略。然后分层模拟官邸室内夏季工况的风环境,以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空气龄为评价指标,逐层对官邸室内的通风状况进行分析。阐释位于建筑东端的花房热压通风的原理,量化分析花房纵向的风速分布及其对相邻房间通风的影响。通过对官邸室外群组布局通风、建筑单体组织通风和建筑细部通风的数值模拟和局部实测,提炼建筑中有利于通风的特色空间及空间组合体系,归纳它们改善室内通风的作用机理。(4)对总督官邸光环境的研究。实测官邸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外照度、窗地比等指标,计算房间的采光系数以分析室内的天然采光状况。建立总督官邸光环境模拟模型,分别计算在夏至、冬至的全阴天状况下,官邸每层的采光系数和室内的照度和亮度值,以全面了解官邸室内的天然采光情况。并且对官邸内不同形态德式窗的采光实效进行对比,探讨外廊对建筑天然采光的影响。(5)总督官邸气候适应性经验的现代启示。总督官邸提高室内舒适度的生态设计策略为现代建筑提供了朴素而有效的启示,在量化数据的分析和支撑下,将传统的营造经验与现代技术、构造和材料相结合,为现代建筑的能耗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总督官邸论文参考文献

[1].万书元.青岛近代城市建筑风格溯源——从德国总督官邸谈起[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谭令舸.青岛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建筑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7

[3].张凡伟,李沙.浅谈新艺术运动室内设计风格--以青岛总督官邸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

[4].唐济川,孙云杰.谈青岛德式建筑代表——总督官邸的美学表现[J].美与时代(上).2014

[5].王福云,梁冰.回眸百年的华丽与经典——青岛德国旧总督官邸建筑艺术探析[J].装饰.2010

[6].唐霞.青岛总督官邸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

[7].刘敏,邓强,刘伟.青岛德租时期总督官邸的形态特征研究[J].山西建筑.2008

[8].刘敏.青岛德租时期总督官邸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

[9].李树宜.台湾日占时期钢构屋架构造工法初探——以台湾总督官邸(今台北宾馆)屋顶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

标签:;  ;  ;  ;  

总督官邸论文-万书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