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次生林论文-王嗣奇,陈洪连,孙海龙,冯晨辛,孙昶

温带次生林论文-王嗣奇,陈洪连,孙海龙,冯晨辛,孙昶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带次生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净氮矿化,采伐强度,次生林,土壤

温带次生林论文文献综述

王嗣奇,陈洪连,孙海龙,冯晨辛,孙昶[1](2018)在《采伐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氮矿化的长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采伐干扰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氮矿化的长期影响,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经过不同强度采伐(皆伐后造林、50%强度采伐、25%强度采伐、对照)处理后8 a的次生杂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芯法测定了生长季不同采伐强度下次生林0~10 cm土层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平均值均差异不显着。各处理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不同处理间土壤温度、含水量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无显着差异,这是导致各采伐处理间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各采伐处理土壤硝态氮平均质量分数与对照亦无显着差异,但皆伐后造林处理土壤铵态氮平均质量分数显着低于其它处理,这可能是由于皆伐后营造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偏好吸收铵态氮所致。次生林土壤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为主,硝态氮占无机氮的比例为49.25%~81.52%,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上述结果表明采伐干扰后8 a,东北温带次生杂木林的土壤氮素流失风险已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孙海龙[2](2017)在《采伐方式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也是重要的C02和N20排放源,以及CH4吸收汇,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讨森林采伐后土壤碳储量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动态密闭气室法对不同采伐方式的次生林(皆伐后农作、皆伐后造林、50%强度采伐和25%强度采伐)进行了持续3年的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监测,以及伐后第9年的土壤CO2通量监测,同时也对各处理土壤碳储量进行了伐前和伐后连续3年、伐后第9年的测定,而且为了解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长期变化,也对相邻的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 3年的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监测,结果表明:1)伐后前3年次生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增大,其中皆伐后造林样地土壤CO2排放最高,比对照提高32%,择伐后约比对照提高20%,皆伐后农作降低。但是,伐后第9年皆伐后造林样地土壤(CO2排放降低,而皆伐后农作和50%强度采伐则增加。次生林采伐后土壤CH4吸收量降低,其中皆伐地和25%强度采伐地土壤CH4吸收量最低,而对照和50%强度采伐地吸收量较多。次生林采伐后土壤N20排放均增加,表现为皆伐地最高,择伐地次之,对照最低的格局。各样地土壤C02排放和CH4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季,而土壤N2O排放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采伐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微生物量氮、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也表现为皆伐地最高,对照样地最低的趋势。其中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都显着相关,但是由于皆伐地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CO2排放速率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对照和25%强度采伐样地内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土壤温度与土壤CH4吸收呈正相关关系,且对CH4吸收速率的影响较大,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与土壤CH4吸收呈负相关关系。各样地土壤N20排放速率仅与土壤温度、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低。皆伐后土壤CO2和N2O排放增加,以及CH4吸收的降低主要与采伐地土壤采伐剩余物归还量、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较高有关。3)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C02排放速率下降,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速率均增加。次生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矿化速率和土壤硝化速率均高于落叶松人工林。两林型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而土壤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温度控制。次生林由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较高,促进了林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CO2排放提高;而落叶松人工林林地较厚的凋落物截留了更多的水分,改变了水分在土壤和有机质层的分配,增大了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4)伐后3年各采伐处理样地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C/N均变化较小,而且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氮含量都表现为表层较高,深层较低的趋势,其中0-1Ocm 土层土壤碳含量为底层土壤的15-20倍,而0-1Ocm 土层土壤氮含量为底层土壤的10倍以上。5)本研究各样地土壤碳密度范围在11.5-13.7kgm-2之间,伐后前3年各样地土壤碳储量均随时间表现增加趋势,其中皆伐地碳储量增加最多,择伐地次之,对照样地变化最小。各样地土壤碳密度均随土层降低逐渐减小,其中0-30cm 土层碳储量约占土壤0-70cm碳储量的80%。伐后第9年各处理样地土壤碳密度均降低,但是以对照不变校正后,各处理样地土壤碳密度均增加,采伐剩余物的归还是采伐地土壤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表明,较低的采伐强度能够缓解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而伐后9年皆伐后造林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已经降低,采伐地造林20年后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主要受树种特性控制,表明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另外通过归还采伐剩余物的措施在伐后能够增加林地土壤碳储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3-01)

陈洪连,张彦东,孙海龙,吴世义[3](2015)在《东北温带次生林采伐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对经过不同强度采伐1 a后的次生林,采用PVC管原位培养法测定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氮硝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的土壤平均净氮矿化速率和净氮硝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皆伐后造林、皆伐后农作、50%强度采伐、25%强度采伐和对照,各采伐处理的0~12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净氮矿化速率和净氮硝化速率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同时采伐亦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这说明采伐引起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增加是导致净氮矿化速率和净氮硝化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此外,采伐还引起了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在生长季各采伐处理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而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则显着低于对照(P<0.05),各采伐处理土壤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对照则以铵态氮为主。上述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森林经过采伐干扰后,可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土壤氮素流失风险亦增加。(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孙海龙,张彦东[4](2013)在《采伐干扰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采伐干扰(皆伐后农作、皆伐后造林、50%强度采伐、25%强度采伐和对照)条件下,东北地区典型次生林的土壤CH4通量.结果表明:研究样地的土壤均为CH4的吸收汇.采伐干扰降低了土壤的CH4吸收能力,不同处理样地土壤的CH4吸收通量大小依次为:对照(-85.03μg CH4·m-2·h-1)>50%强度采伐(-80.31μg CH4·m-2·h-1)>25%强度采伐(-70.97μg CH4·m-2·h-1)>皆伐后农作(-65.57μg CH4·m-2·h-1)>皆伐后造林(-62.02μg CH4·m-2·h-1).各处理样地土壤CH4吸收通量的季节动态相似,均表现为生长季吸收值较高,冬季较低.采伐干扰后各处理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增加,而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着二次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次生林采伐后土壤含水量、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增加是土壤CH4吸收通量降低的重要控制因子.(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孙海龙,张彦东,吴世义[5](2013)在《东北温带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_4吸收和N_2O排放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帽儿山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相邻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和N2O通量,结果表明: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年CH4吸收和年N2O排放通量均显着增加,分别为次生林的1.2倍和3.6倍。两林分CH4和N2O通量表现相似的季节动态,生长季土壤CH4吸收通量和N2O排放通量均高于非生长季。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相关性。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落叶松林地较厚的凋落物层改变了林地土壤水分的格局,影响了土壤的CH4和N2O通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17期)

史山丹,赵鹏武,周梅,杨小丹[6](2012)在《大兴安岭南部温带山杨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碳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天然次生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及过熟林生物量调查,探讨了不同龄组山杨天然次生林单株木、林分、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的生物量及群落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大,山杨天然次生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树干所占比例增加,中龄林增加尤为明显;林下植被层、枯落物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呈增加趋势。群落总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是: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群落的碳储量分别为27.146 6、53.545 1、60.889 8、77.915 8、79.135 3t.hm-2,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22.206 5、47.215 7、52.056 3、68.445 3、68.773 1 t.hm-2,枯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平均值分别为5.814 4、2.172 7 t.hm-2。乔木层、枯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占总量的平均率分别为86.05%、10.39%和3.57%。研究认为山杨天然次生林群落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中龄林为碳储量增长迅速期,且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是林分管理的关键阶段;自然稀疏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林分碳储量并未随林分密度下降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刘海丰,李亮,桑卫国[7](2011)在《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群落结构状态是植被演替进程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时也是下一步演替过程发生的基础。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是中国暖温带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其演替动态、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我们参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ha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门头沟区小龙门森林公园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内建立了一块20ha的固定样地(简称DLS),对样地内胸径≥1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鉴定、调查及定位,分析了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内木本植物有58种,隶属于18科33属。独立个体的总数为52,136,包括独立个体分枝的总数为103,284,全部为落叶树种。群落的区系类型以北温带成分居多,同时混有一些亚热带和热带成分,属典型的温带森林类型。群落优势种明显,个体数最多的前5个种的个体数占到总个体数的61%,前20个种占到92%,而其余38个种只占8%。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垂直结构由主林层(19个种)、次林层(18个种)和灌木层(21个种)组成。样地所有木本植物个体总径级分布呈倒"J"型,群落更新良好。主林层树种的径级结构近似于双峰或正态分布,而次林层和灌木层树种则表现出倒"J"型或"L"型。几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随着径级增大,聚集程度降低。空间分布格局显示主要优势种自身个体在其径级大小的空间分布上互补,不同径级的个体占据了样地内不同的空间位置。(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1年02期)

祝燕,白帆,刘海丰,李文超,李亮[8](2011)在《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种群分布格局和种间空间关联性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种共存机制。本研究在北京地区5个1ha典型暖温带森林样地,在0–50m尺度范围内综合分析了常见种的种群分布格局及成年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1)所有检验的物种都表现了聚集格局,主要发生在较小(0–15m)的尺度范围内,并且同种聚集强度峰值普遍出现在目标个体周围1m的距离内;在>15m的较大尺度上,随着尺度增加,随机和规则格局成为物种分布的主要形式;(2)种间不相关联的比例高(~50%),即使种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性,也是以隔离和部分重迭为主要的关联形式;很少的物种对(~4%)呈混合分布。种子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种群普遍聚集的格局,种群聚集分布又促使种间分布不相关联,或者种间呈现隔离和部分重迭格局,反映了物种分布与生境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另外,种间隔离的格局会阻止种间个体相互竞争。然而,由于同种个体聚集分布,密度制约成为调节种群分布的主要形式。本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潜在维持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1年02期)

刘云凯,张彦东,孙海龙[9](2010)在《干湿交替对东北温带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温带的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采集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表层(0-10cm)土壤,进行室内有机碳矿化培养。先在不同温度(5,15,25,35℃)下干土培养3d,然后进行不同水平的增湿处理(土壤含水率为25%,50%,75%,100%)继续培养11d。结果表明:加水增湿后两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被激发并在短时间(1~4d)内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大值变化范围为15.94~212.65μg CO2-C/(g.d),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16.75~110.85μg CO2-C/(g.d)。两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量随处理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落叶松人工林100%湿度处理在培养温度超过5℃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却低于75%湿度处理。高温(≥25℃)和高湿(50%~100%)条件下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明显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而且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湿度敏感性系数(k)和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均大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这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干湿交替可导致次生林土壤较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损失更多的碳。(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丁献华,闫明,张慧芳,毕润成[10](2010)在《山西霍山暖温带次生林植物功能型的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在霍山七里峪设置80个样方.根据调查结果,通过计算重要值,选取30个优势度相对较大的植物种进行种间联结及相关性分析,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并结合TW 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划分植物功能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可以将七里峪天然次生林划分为五个功能型.(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温带次生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也是重要的C02和N20排放源,以及CH4吸收汇,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讨森林采伐后土壤碳储量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动态密闭气室法对不同采伐方式的次生林(皆伐后农作、皆伐后造林、50%强度采伐和25%强度采伐)进行了持续3年的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监测,以及伐后第9年的土壤CO2通量监测,同时也对各处理土壤碳储量进行了伐前和伐后连续3年、伐后第9年的测定,而且为了解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长期变化,也对相邻的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 3年的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监测,结果表明:1)伐后前3年次生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增大,其中皆伐后造林样地土壤CO2排放最高,比对照提高32%,择伐后约比对照提高20%,皆伐后农作降低。但是,伐后第9年皆伐后造林样地土壤(CO2排放降低,而皆伐后农作和50%强度采伐则增加。次生林采伐后土壤CH4吸收量降低,其中皆伐地和25%强度采伐地土壤CH4吸收量最低,而对照和50%强度采伐地吸收量较多。次生林采伐后土壤N20排放均增加,表现为皆伐地最高,择伐地次之,对照最低的格局。各样地土壤C02排放和CH4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季,而土壤N2O排放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采伐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微生物量氮、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也表现为皆伐地最高,对照样地最低的趋势。其中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都显着相关,但是由于皆伐地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CO2排放速率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对照和25%强度采伐样地内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土壤温度与土壤CH4吸收呈正相关关系,且对CH4吸收速率的影响较大,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与土壤CH4吸收呈负相关关系。各样地土壤N20排放速率仅与土壤温度、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低。皆伐后土壤CO2和N2O排放增加,以及CH4吸收的降低主要与采伐地土壤采伐剩余物归还量、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较高有关。3)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C02排放速率下降,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速率均增加。次生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矿化速率和土壤硝化速率均高于落叶松人工林。两林型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而土壤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温度控制。次生林由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较高,促进了林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CO2排放提高;而落叶松人工林林地较厚的凋落物截留了更多的水分,改变了水分在土壤和有机质层的分配,增大了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4)伐后3年各采伐处理样地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C/N均变化较小,而且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氮含量都表现为表层较高,深层较低的趋势,其中0-1Ocm 土层土壤碳含量为底层土壤的15-20倍,而0-1Ocm 土层土壤氮含量为底层土壤的10倍以上。5)本研究各样地土壤碳密度范围在11.5-13.7kgm-2之间,伐后前3年各样地土壤碳储量均随时间表现增加趋势,其中皆伐地碳储量增加最多,择伐地次之,对照样地变化最小。各样地土壤碳密度均随土层降低逐渐减小,其中0-30cm 土层碳储量约占土壤0-70cm碳储量的80%。伐后第9年各处理样地土壤碳密度均降低,但是以对照不变校正后,各处理样地土壤碳密度均增加,采伐剩余物的归还是采伐地土壤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表明,较低的采伐强度能够缓解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而伐后9年皆伐后造林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已经降低,采伐地造林20年后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主要受树种特性控制,表明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另外通过归还采伐剩余物的措施在伐后能够增加林地土壤碳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带次生林论文参考文献

[1].王嗣奇,陈洪连,孙海龙,冯晨辛,孙昶.采伐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氮矿化的长期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8

[2].孙海龙.采伐方式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7

[3].陈洪连,张彦东,孙海龙,吴世义.东北温带次生林采伐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

[4].孙海龙,张彦东.采伐干扰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

[5].孙海龙,张彦东,吴世义.东北温带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_4吸收和N_2O排放通量[J].生态学报.2013

[6].史山丹,赵鹏武,周梅,杨小丹.大兴安岭南部温带山杨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碳储量[J].生态环境学报.2012

[7].刘海丰,李亮,桑卫国.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生物多样性.2011

[8].祝燕,白帆,刘海丰,李文超,李亮.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J].生物多样性.2011

[9].刘云凯,张彦东,孙海龙.干湿交替对东北温带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

[10].丁献华,闫明,张慧芳,毕润成.山西霍山暖温带次生林植物功能型的划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标签:;  ;  ;  ;  

温带次生林论文-王嗣奇,陈洪连,孙海龙,冯晨辛,孙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