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效应论文-宫鑫,王飞,彭文亮,许强强

密勒效应论文-宫鑫,王飞,彭文亮,许强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密勒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GBT,驱动电路,密勒效应,分布电容

密勒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宫鑫,王飞,彭文亮,许强强[1](2018)在《IGBT驱动电路密勒效应的应对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IGBT的门极驱动电路影响IGBT的通态压降、开关时间、开关损耗、承受短路电流能力等,决定了IGBT的静态与动态特性。针对IGBT在开通和关断时,密勒效应对驱动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了密勒电容引起的寄生导通效应的4种应对策略,包括改变门极电阻,增加GE间电容,采用负压驱动以及有源密勒钳位技术,并分析了驱动电路中门极电阻对IGBT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对比,给出了实验分析结果。此外还对驱动与控制板的线缆连接要求进行了测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门极电阻的设置直接影响IGBT的开关性能,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门极电阻值来保证IGBT最优化地开通关断,密勒效应中的密勒电容对IGBT的开关性能影响非常大,驱动与控制板的线缆连接要求越短越好。(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蒋燕,罗洋,郑连清[2](2012)在《基于增强密勒效应的IGBT串联有源均压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由器件驱动信号不一致引起的多个IGBT串联电压不均衡问题,以实现串联IGBT在大功率高电压场合中的应用,笔者结合功率侧和栅极侧IGBT串联均压辅助电路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密勒效应的IGBT串联有源均压辅助电路,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然后,建立IGBT串联仿真电路,对不带和带该均压辅助电路两种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均压辅助电路在IGBT串联运行时不仅能够很好地抑制IGBT驱动信号不一致造成的电压不均衡,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过电压的发生,确保了IGBT串联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2年04期)

柯文松[3](1987)在《用密勒效应来分析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负反馈电路的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将电路分成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部分,然后用反馈深度D=1+FA_0的概念来分析电路,从而导出一些指标的表达式。例:它的闭环增益的表达式为 A_F=A_0/1+FA_0=A_0/D式中 A_0—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增益 F—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D—反馈深度 利用反馈深度D的概念来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其物理意义简单、明了。但是用这种方法来定量分析电路的指标,实际应用起来却很麻烦。例如,用(1)式来计算闭环电压增益A_(A(?))。首先是负反馈电路的类型不一样,(1)式中的A_0、F的含义和表达式亦不相同;其次,要求出符合实际情况的A_0,在绘出开环等效电路时既要做到反馈信号为零,又要考虑到反馈网络对输入输出回路的负载作用。因此,在绘开环等效电路时必须仔细分析,否则往往搞错。这种分析方法可参阅武汉大学编着的“电子线路”§4.5(以下简称“线路)(本文来源于《龙岩师专学报》期刊1987年02期)

张锡亭[4](1987)在《自举效应与密勒效应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举效应(Bootstra Effect)与密勒效应(Miller Effect)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基本现象,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着重分析自举及其电路——基极自举、集电极自举及复合自举电路和应用,自举效应对密勒效应不良影响的补偿,以及密勒效应的电路和应用,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抚顺石油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2期)

王行刚[5](1962)在《减小晶体管放大器中密勒效应的一个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射极和共集极放大器的放大系数,会由于集极一基极电容的反馈效应而在高频响应时严重下降(密勒效应)。这里介绍一种用低电源电阻来使这种效应(本文来源于《电子计算机动态》期刊1962年10期)

密勒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由器件驱动信号不一致引起的多个IGBT串联电压不均衡问题,以实现串联IGBT在大功率高电压场合中的应用,笔者结合功率侧和栅极侧IGBT串联均压辅助电路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密勒效应的IGBT串联有源均压辅助电路,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然后,建立IGBT串联仿真电路,对不带和带该均压辅助电路两种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均压辅助电路在IGBT串联运行时不仅能够很好地抑制IGBT驱动信号不一致造成的电压不均衡,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过电压的发生,确保了IGBT串联的安全运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勒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宫鑫,王飞,彭文亮,许强强.IGBT驱动电路密勒效应的应对策略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8

[2].蒋燕,罗洋,郑连清.基于增强密勒效应的IGBT串联有源均压新方法[J].高压电器.2012

[3].柯文松.用密勒效应来分析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J].龙岩师专学报.1987

[4].张锡亭.自举效应与密勒效应及其应用[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87

[5].王行刚.减小晶体管放大器中密勒效应的一个方法[J].电子计算机动态.1962

标签:;  ;  ;  ;  

密勒效应论文-宫鑫,王飞,彭文亮,许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