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原性论文-郭静

溶原性论文-郭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芽孢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吸附

溶原性论文文献综述

郭静[1](2019)在《溶原性芽孢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灭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芽孢杆菌以其独特的益生特性被应用于各个行业,但部分芽孢杆菌菌株中存在前噬菌体,易被紫外线或丝裂霉素等外界因素诱导转变为烈性噬菌体,从而影响菌株的生长以及工业化生产,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本实验通过不同的方法诱导一株溶源性芽孢杆菌,以得到的噬菌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以及温度与化学试剂对该噬菌体的灭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该溶原性芽孢杆菌噬菌体的最佳诱导方法是在距紫外灯(254nm)10-15cm处照射40s。经透射电镜观察该芽孢杆菌噬菌体(B1)属于肌尾噬菌体科。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潜伏期为45min,之后进入裂解期,在105min时进入平稳期,裂解量平均为104.48±2.70PFU。(2)温度与pH值对该噬菌体影响较大。在pH值为2和3时,噬菌体B1完全失活。当温度为0°C时,存活率仅有19.37%。而温度为36℃时,噬菌体B1的存活率达到90.22%。(3)pH值对噬菌体B1的吸附率影响较小,在pH 5-9时,噬菌体B1的吸附率在90%以上。温度为0℃-36℃时,对噬菌体B1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其吸附率均可达到90%以上。在50℃时,噬菌体B1的吸附虽受到明显影响,但仍可达到84.9%。二价离子的添加或氯霉素的添加对噬菌体B1的吸附能力无明显影响。(4)63℃时,RSM培养基对于噬菌体B1的保护比较好。水浴温度为72℃时,处理10min之后叁种培养基保护的噬菌体B1全部失活。(5)除过氧乙酸外,乙醇和异丙醇对噬菌体B1的灭活效果与试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75%乙醇或50%的异丙醇均可在15min内使其完全失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萍,彭帆,胡琪,汤渝玲,康怀兴[2](2018)在《一株新的溶血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IME-SA4的诱导、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一株医院分离的溶血葡萄球菌SA98中诱导出一株新的溶血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观察其形态与大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基因组结构和进化关系。方法利用丝裂霉素C从溶血葡萄球菌SA98中诱导噬菌体,噬菌体经浓缩纯化后采用负染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大小,提取该噬菌体的基因核酸并完成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噬菌体全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进化关系。结果利用丝裂霉素C从溶血葡萄球菌中成功诱导出噬菌体IME-SA4,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IME-SA4头部呈立体对称,有一长尾;噬菌体IME-SA4基因组全长41 843 bp,比对分析发现IME-SA4只与亲缘关系最近的一株葡萄球菌噬菌体phiRS7有13%的同源性。结论笔者成功从溶血性葡萄球菌SA98中诱导出一株与其他葡萄球菌噬菌体同源性很低的新的溶原性噬菌体,其形态学研究、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噬菌体特性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赵焕强,刘庆中[3](2016)在《编码PV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分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编码杀白细胞素(PV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分型。方法收集上海市及浙江省共七家医院的1175株S.aureu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lukSF-PV、mecA和mecC基因,对pvl基因阳性菌株作agr,SCCmec,spa,PFGE及MLST遗传学分型;"十五步"PCR方法鉴定携带lukSF-PV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类型。结果 1175株S.aureus中lukSF-PV基因阳性78株(MRSA 62株,MSSA16株),阳性率6.6%;lukSF-PV基因阳性菌株遗传学分型以agr I、CC59、SCCmecⅢ(针对MRSA)、t437为主。携带lukSF-PV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型别以Φ7247PVL/ΦST5967PVL(n=13)和ΦPVL(n=12)为主,另有25(25/78,32.1%)株不能分型。结论 lukSF-PV基因在S.aureus有一定程度的流行,携带lukSF-PV基因的溶原性噬菌体我国以Φ7247PVL/ΦST5967PVL和ΦPVL为主,其获得可能与S.aureus的遗传学特征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6-09-09)

李鹤,李兆利,刘思国,倪宏波[4](2016)在《一株溶原性鸡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鉴定和了解实验室保存的1株溶原性鸡大肠杆菌的病原学特性,试验对其遗传进化和基因型等进行了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鸡大肠杆菌Leco13的16S rRNA与大肠杆菌K12标准株16S rRNA部分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9%;用MLST分型特异引物对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属于ST10型。同时参考其他文献中的噬菌体提取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噬菌体的提取,成功提取噬菌体DNA后,用EcoRⅠ和HindⅢ进行酶切鉴定并获得了较为清晰的酶切图谱。(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7期)

李鹤,李兆利,倪宏波[5](2015)在《一株溶原性禽大肠杆菌的特征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养禽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研究对从病死的禽血液分离到的一株疑似大肠杆菌进行了表型和基因型的研究。该菌在麦康凯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粉红色菌落,16S rRNA PCR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部分菌株的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9%。该菌株在半固培养基上不具有运动性。用MLST分型特异引物对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属于ST10型。在电镜下,菌体表面可见鞭毛和菌毛,并可见噬菌体结构,这提示噬菌体入侵导致的细胞内容物释放可能是在该菌形成黏性菌落的原因。本研究为进一步确定噬菌体在细菌致病中和进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5年11期)

刘莹,汪娇,刘扬,陈向东[6](2013)在《一株形态不规则状嗜盐古生菌溶原性病毒SNJ2性质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盐古生菌是盐湖、盐矿等高盐环境中的主要生物类群。在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中,病毒是唯一的捕食者,能够侵染相应的敏感菌细胞,其携带的基因有可能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上,为高盐环境中生命的进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通过丝裂霉素C诱导,我们在一株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J7-1的培养物(本文来源于《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1)

刘莹,汪娇,刘扬,陈向东[7](2013)在《一株形态不规则状嗜盐古生菌溶原性病毒SNJ2性质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盐古生菌是盐湖、盐矿等高盐环境中的主要生物类群。在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中,病毒是唯一的捕食者,能够侵染相应的敏感菌细胞,其携带的基因有可能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上,为高盐环境中生命的进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通过丝裂霉素C诱导,我们在一株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J7-1的培养物上清中发现了一株溶原性病毒命名为SNJ2。纯化的SNJ2病毒在电镜下呈有包膜不规则状。对SNJ2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其整合在J7-1的染色体上。SNJ2病毒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全长17006 bp,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NJ2基因组进行分析注释,推测其存在24个ORF,其中7个ORF与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不规则嗜盐古生菌烈性病毒有较高同源性,包括两个预测的大小衣壳蛋白。此外,分析到一个ORF编码整合酶基因,推测该整合酶可能介导了SNJ2的整合过程。为了研究SNJ2同宿主菌之间的作用关系,我们力图寻找其敏感菌株。对5个属的25株嗜盐古生菌进行了筛查均没有得到SNJ2的敏感菌株,于是尝试采用遗传操作手段定向构建敏感菌株。分析SNJ2基因组,存在叁大未知功能区域,推测SNJ2进行裂解途径的阻遏蛋白基因可能存在其中。据此,以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为出发菌株,正在构建一系列未知区域片段缺失的敲除株。一方面,利用这些敲除株筛选SNJ2的敏感菌株;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初步确定SNJ2的"免疫"调控区。为进一步了解SNJ2的溶原机制、复制包装机制及宿主特异性识别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期刊2013-09-18)

张子千,刘莹,陈向东[8](2012)在《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溶原性噬菌体SNJ1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微生物基因组中都广泛存在着原噬菌体或其基因组片段。但由于敏感菌株通常较难筛选得到,这些溶原噬菌体的存在常被人们所忽视。目前,在已报道的嗜盐古生菌噬菌体中,绝大多数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得到,只有极少数几株是溶原噬菌体。本研究中的嗜盐古生菌溶原噬菌体SNJ1是利用丝裂霉素C从嗜盐古生菌Natinema sp.J7-1中诱导分离得到,其能侵染Natrinema sp.J7-2并在双层平板上形成清晰的噬菌斑。SNJ1是在极(本文来源于《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3)

张子千,刘莹,陈向东[9](2012)在《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溶原性噬菌体SNJ1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微生物基因组中都广泛存在着原噬菌体或其基因组片段。但由于敏感菌株通常较难筛选得到,这些溶原噬菌体的存在常被人们所忽视。目前,在已报道的嗜盐古生菌噬菌体中,绝大多数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得到,只有极少数几株是溶原噬菌体。本研究中的嗜盐古生菌溶原噬菌体SNJ1是利用丝裂霉素C从嗜盐古生菌Natinema sp.J7-1中诱导分离得到,其能侵染Natrinema sp.J7-2并在双层平板上形成清晰的噬菌斑。SNJ1是在极端嗜盐古生菌中通过生物学证据证实的第叁株溶原性噬菌体,也是首个被发现能感染Natrinema属菌株的噬菌体。通过优化丝裂霉素C的诱导条件,我们将SNJ1的效价提高到约10~(12)PFU/ml。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SNJ1的潜伏期为4-5 h,平均释放量为1000 PFU/cell。对SNJ1基因组进行酶切检测发现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测序结果表明SNJ1基因组与Natinema sp.J7-1携带的质粒pHH205序列(16341 bp)完全相同,证明质粒pHH205是SNJ1在宿主细胞中的原噬菌体存在形式。对SNJ1结构蛋白进行SDS-PAGE检测及质谱分析得到10个结构蛋白,包括两个主要大、小衣壳蛋白。将SNJ1预测ATPase与细菌、古生菌噬菌体及真核生物病毒的ATPase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SNJ1属于细菌病毒PRD1家族双链DNA包膜病毒。(本文来源于《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10-08)

张子千,刘莹,陈向东[10](2012)在《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溶原性噬菌体SNJ1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微生物基因组中都广泛存在着原噬菌体或其基因组片段。但由于敏感菌株通常较难筛选得到,这些溶原噬菌体的存在常被人们所忽视。目前,在已报道的嗜盐古生菌噬菌体中,绝大多数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得到,只有极少数几株是溶原噬菌体。本研究中的嗜盐古生菌溶原噬菌(本文来源于《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9-25)

溶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从一株医院分离的溶血葡萄球菌SA98中诱导出一株新的溶血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观察其形态与大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基因组结构和进化关系。方法利用丝裂霉素C从溶血葡萄球菌SA98中诱导噬菌体,噬菌体经浓缩纯化后采用负染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大小,提取该噬菌体的基因核酸并完成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噬菌体全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进化关系。结果利用丝裂霉素C从溶血葡萄球菌中成功诱导出噬菌体IME-SA4,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IME-SA4头部呈立体对称,有一长尾;噬菌体IME-SA4基因组全长41 843 bp,比对分析发现IME-SA4只与亲缘关系最近的一株葡萄球菌噬菌体phiRS7有13%的同源性。结论笔者成功从溶血性葡萄球菌SA98中诱导出一株与其他葡萄球菌噬菌体同源性很低的新的溶原性噬菌体,其形态学研究、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噬菌体特性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原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郭静.溶原性芽孢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灭活方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2].刘萍,彭帆,胡琪,汤渝玲,康怀兴.一株新的溶血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IME-SA4的诱导、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8

[3].赵焕强,刘庆中.编码PV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分型[C].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2016

[4].李鹤,李兆利,刘思国,倪宏波.一株溶原性鸡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5].李鹤,李兆利,倪宏波.一株溶原性禽大肠杆菌的特征鉴定[J].当代畜牧.2015

[6].刘莹,汪娇,刘扬,陈向东.一株形态不规则状嗜盐古生菌溶原性病毒SNJ2性质的相关研究[C].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7].刘莹,汪娇,刘扬,陈向东.一株形态不规则状嗜盐古生菌溶原性病毒SNJ2性质的相关研究[C].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2013

[8].张子千,刘莹,陈向东.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溶原性噬菌体SNJ1的相关研究[C].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2

[9].张子千,刘莹,陈向东.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溶原性噬菌体SNJ1的相关研究[C].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2012

[10].张子千,刘莹,陈向东.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溶原性噬菌体SNJ1的相关研究[C].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

标签:;  ;  ;  ;  

溶原性论文-郭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