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佟建兴,周圣斌,杨新辉,孙训海,罗鹏飞

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佟建兴,周圣斌,杨新辉,孙训海,罗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层建筑,复合地基,桩,基底反力

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佟建兴,周圣斌,杨新辉,孙训海,罗鹏飞[1](2014)在《框筒结构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中厚板等参元共同作用分析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分区不均匀布桩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均匀天然地基模型和CFG桩复合地基均匀布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强化核心筒区布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布桩的不均匀布桩优化模型,核心筒最大沉降和筏板相对挠曲均明显小于均匀布桩模型,对控制核心筒部位的绝对沉降量和筏板相对挠曲效果明显.不均匀布桩模型的基底反力分布与均匀布桩模型具有明显区别,和复合土层模量分布相关性明显: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范围内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核心筒荷载有效传递范围为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区域,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至2.5倍板厚区域基底反力逐步衰减;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范围以外的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呈盆形分布.(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佟建兴,闫明礼,罗鹏飞,孙训海,杨新辉[2](2014)在《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基底反力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其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长桩强化核心筒区、短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核心筒与外框柱中间区域采用中等长度桩,在使用荷载水平下,基础中轴线纵向挠曲为0.25‰,基础对角线纵向挠曲为0.21‰。(2)在使用荷载水平下,核心筒区桩顶应力明显高于外框架柱区,核心筒区桩顶应力相对均匀,角桩最大,边中桩次之,中心桩最小;核心筒区桩间土应力与外框架柱区相差不大,整体上桩间土应力分布较为均匀,3个分区的桩间土承载力均可充分发挥。(3)在使用荷载水平下,核心筒区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呈线性分布;核心筒区至外框柱区基底反力逐步衰减;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上呈盆形分布,基底反力分布与复合模量相关性明显,大致成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4年S2期)

冯洁[3](2012)在《防水底板影响下的独立基础基底反力与变形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即使多层建筑也设计地下室、地下车库或地下停车场,因此设计既符合建筑功能要求又经济、适用、耐久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中的基础大部分采用筏形基础、箱型基础及桩筏基础,尤其是在一些土质较软的地区。多层建筑或者小高层建筑,基础一般采用独立基础或者筏形基础。近几年在北方一带采用一种新型的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基础形式,这种基础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独立基础与防水板的设计往往困扰设计人员。现在设计基础时只按普通独立基础承担全部竖向荷载,防水板则只考虑防水的作用而构造设置,没有考虑防水板的设置对独立基础的影响。本文用ANSYS软件模拟独立基础和防水板基底反力及其反力分配,并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建立结构模型用数值方法研究基础尺寸、柱网尺寸、地基压缩模量、上部结构荷载、防水板的厚度、防水板位置等因素对独立基础基底反力和防水板基底反力的影响,其结果可以为此类基础提供设计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综合分析大量有关文献,提出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内容。(2)简单介绍有限单元法与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并提出考虑共同作用原理进行模拟分析。(3)在防水底板与基础整浇在一起时,分析基础尺寸、柱网尺寸、荷载、弹性模量、防水板厚度、防水板位置等因素对独立基础基底反力与防水板基底反力的影响。(4)考虑共同作用问题,研究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5)采用有限元法对上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基础的基底反力与防水板基底反力。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各参数对反力分配的影响,分析随参数的改变地基反力的变化规律。综合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找到防水板最合适的板厚及位置。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防水板底应力在各个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趋势,得到防水板采用350mm厚、基础以上1米处设置并且采用计算配筋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2-05-01)

邸道怀[4](2002)在《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整体连接设计时基底反力和变形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化计算方法 ,建立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 ,对多种裙房层数、跨数及多种主楼层数的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 ,得出了在整体连接的情况下 ,高层建筑主楼荷载和变形可通过裙房基础向外扩散 ,扩散范围有限 ,基底反力与变形的扩散范围与裙房层数、主楼层数基本无关 ,在一般情况下扩散范围均为叁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2年12期)

王曙光[5](200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板式筏形基础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板式筏形基础是筏形基础的一种,它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基础,如何正确地进行梁板式筏基的设计是一个在实际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室内大型模型试验,对天然地基上的相同梁高、不同板厚的单跨和多跨梁板式筏形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独立地得出了梁板式筏基在大、小荷载作用下的不同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并根据试验数据所反映出的变形规律,给出了大、小荷载作用下简化的基底反力分布模式,并根据试验所得的冲切破坏模式提出了梁板式筏基的冲切计算方法;同时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肋梁截面数值计算结果同试验实测数据吻合得较好,板格截面数值计算结果同试验实测数据吻合得较差,尚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期刊2002-08-01)

宫剑飞[6](2000)在《非并列双塔楼框架厚筏基础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大型模拟试验 ,对双塔楼非并列布置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筏基变形和基底反力分布特征 ,提出任意组合的多组塔楼共同作用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上的结构体系 ,其地基基础的变形特征为 :各塔楼独立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效应通过以各个塔楼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为沉降中心 ,各自沿径向向外围衰减 ,并在其共同的影响范围内相互迭加而形成 ;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为 :各主塔楼荷载以其塔楼下某一区域为中心 ,通过各自塔楼周围的裙房基础沿径向向外围扩散 ,并在其共同的荷载扩散范围内 ,基底反力相互迭加。(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00年02期)

宫剑飞[7](1999)在《双塔楼框架厚筏基础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 前言目前高层建筑多将各个不同功能的建筑同建在一个大的空间底盘上,连接组合形式多样, 地下结构多为空间较大的框架厚筏结构。现代高层建筑多要求在裙房与主楼间不设置沉降缝, 因此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常采用后浇带的施工方案。由于后浇带施工涉及到二次作业,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拖延工期,所以该方案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1999-10-01)

宫剑飞[8](1999)在《并列双塔楼框架厚筏基础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大型模拟试验,对双塔楼并列布置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筏基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提出对于并列多塔楼的组合问题,可应用迭加原理进行计算。(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1999年03期)

袁勋[9](1998)在《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厚筏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系统的室内大型模拟试验,对大底盘框架厚筏结构在高层建筑局部竖向荷载作用下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测了筏基变形及基底反力分布特征,初步认识了该结构在高层建筑局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1998年01期)

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其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长桩强化核心筒区、短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核心筒与外框柱中间区域采用中等长度桩,在使用荷载水平下,基础中轴线纵向挠曲为0.25‰,基础对角线纵向挠曲为0.21‰。(2)在使用荷载水平下,核心筒区桩顶应力明显高于外框架柱区,核心筒区桩顶应力相对均匀,角桩最大,边中桩次之,中心桩最小;核心筒区桩间土应力与外框架柱区相差不大,整体上桩间土应力分布较为均匀,3个分区的桩间土承载力均可充分发挥。(3)在使用荷载水平下,核心筒区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呈线性分布;核心筒区至外框柱区基底反力逐步衰减;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上呈盆形分布,基底反力分布与复合模量相关性明显,大致成线性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佟建兴,周圣斌,杨新辉,孙训海,罗鹏飞.框筒结构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

[2].佟建兴,闫明礼,罗鹏飞,孙训海,杨新辉.框筒结构体系下变桩长CFG桩复合地基基底反力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

[3].冯洁.防水底板影响下的独立基础基底反力与变形的数值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2

[4].邸道怀.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整体连接设计时基底反力和变形规律研究[J].工业建筑.2002

[5].王曙光.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板式筏形基础基底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

[6].宫剑飞.非并列双塔楼框架厚筏基础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析[J].建筑科学.2000

[7].宫剑飞.双塔楼框架厚筏基础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析[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

[8].宫剑飞.并列双塔楼框架厚筏基础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析[J].建筑科学.1999

[9].袁勋.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厚筏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1998

标签:;  ;  ;  ;  

基底反力和变形论文-佟建兴,周圣斌,杨新辉,孙训海,罗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