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李兰,丁素真,杨春先,朱贺飞,李少敏

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李兰,丁素真,杨春先,朱贺飞,李少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眼形觉剥夺,视觉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小鼠

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丁素真,杨春先,朱贺飞,李少敏[1](2019)在《弱视视觉诱发电位波幅降低提示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受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单眼形觉剥夺小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和初级视皮层V1区长时程增强的变化以阐明弱视发生的视皮层机制,确定弱视模型构建成功的检测指标。方法选择健康3周龄小鼠70只,检测50只小鼠fVEP以验证fVEP检测的稳定性;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单眼形觉剥夺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形觉剥夺组小鼠随机选择一眼行褥式缝合7天后分别检测各小鼠右眼及左眼fVEP,随后分别诱导记录右眼及左眼视皮层V1区LTP。结果 1.确定小鼠fVEP N1波、P1波潜伏期及N1-P1振幅的正常范围,证明用规范化方案进行fVEP检测的结果稳定可信;2.形觉剥夺眼fVEP较未剥夺眼fVEP的N1-P1振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形觉剥夺眼对应的视皮层V1区不能诱导LTP,未剥夺眼对应的视皮层V1区与对照组眼对应的视皮层V1区均可成功诱导LTP。结论 fVEP是验证弱视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与否的客观可信的方法,主要指标为N1-P1振幅降低;弱视小鼠出现视皮层V1区LTP受损,说明弱视导致视皮层V1区突触可塑性降低,这也是fVEP N1-P1振幅降低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熊晶晶,杨影[2](2019)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的P1-N1-P2成分在听力障碍人群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CAEP)是由听觉刺激和电刺激引起的外周和中枢听觉系统的电反应[1],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过去,CAEP主要应用于评估成人听敏度和不能配合行为测试受试者的客观听阈测试,如:新生儿、听神经病、自闭症、智力障碍和老年痴呆患者等。目前,随着信息科学的进步,CAEP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可以自动检测、分析和记录皮(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朱鑫[3](2019)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手术中的监护作用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脊柱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术者最关注的问题是保证患者脊髓功能可保持良好完整性,防止器械、个人操作导致受术者脊髓、神经遭受损伤~([1]),甚至术后出现瘫痪,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等问题。因此,对患者行脊柱手术时,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极为重要。(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马孝武,韩学昌,苗亚飞,邢群智[4](2018)在《右美托咪定对前额叶皮层、初级视觉皮层及外侧膝状体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前额叶皮层(PFC)、初级视觉皮层(V1)及外侧膝状体(LGN)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只,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PFC、V1和LGN 3个脑区。实验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和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并给予4种感觉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痛觉),比较不同条件下PFC感觉诱发电位。之后,随机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可乐定(Clo:0. 1、0. 2、0. 5 mg/kg)及Dex+Clo(10. 0μg/kg+0. 1 mg/kg、30μg/kg+0. 2 mg/kg、90μg/kg+0. 5 mg/kg),并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记录并比较PFC、V1和LGN 3个区域在不同条件下的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在PFC,Dex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剂量越大,潜伏期越长,波幅越大;不同剂量Dex对听觉诱发电位的峰值没有明显影响;激光痛觉诱发电位在不同剂量Dex作用下,其N1成分的幅度都明显降低,而N2成分的幅度则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增大。Clo联合Dex时可逆转单独应用Dex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在V1,不同剂量Dex对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无显着影响,不同剂量Clo在V1对视觉诱发电位也无影响。Dex和Clo对LGN的视觉诱发电位都没有影响。结论 PFC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度随着Dex剂量增加而增大,暗示下丘脑的腹外侧视前区(VLPO)很可能是Dex脑内重要的作用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陈述花,韩一仙,高园园,王静,周健[5](2018)在《岛叶及邻近结构癫痫中的神经网络研究——立体定向电极脑电图及皮层-皮层诱发电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立体定向电极脑电图和CCEP技术,探讨难治性癫痫病人中岛叶及周围结构的神经网络联系特点及其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确诊的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后进行立体定向电极埋藏,电极埋藏范围均包括岛叶及其邻近结构、进行长程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记录惯常癫痫发作后进行常规皮层功能刺激和CCEP检查,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及以上。对立体定向电极脑电图发作期脑电图、(本文来源于《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期刊2018-10-26)

张冰清,王亮,王海祥,阮静,李佳[6](2018)在《基于癫痫患者皮层-皮层诱发电位的双侧岛叶功能连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立体定向电极皮层电刺激研究岛叶或岛叶相关癫痫患者双侧岛叶之间的功能连接。方法选择双侧岛叶置入立体定向电极的4例岛叶或岛叶相关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岛叶相邻电极触点进行双相方波刺激,刺激参数为频率1Hz,波宽0.3ms,刺激强度5mA,重复刺激50次。对50个刺激的前后25个分别迭加平均,通过视觉分析和非参数统计功能双重确定每个触点有无诱发电位响应。在刺激对侧岛叶电极(本文来源于《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期刊2018-10-26)

段强,黄肖群,肖斌,袁华,牟翔[7](2018)在《连续性θ节律性磁刺激对卒中后疼痛病人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枢性卒中后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PSP)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有研究者报道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应用连续性θ节律性磁刺激(continuous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cTBS)的临床应用并不多见,且效果不明、机制不清。本研究拟采用作用于大脑M1区的c TBS观察CPSP病人大脑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与短皮层内抑制/易化(short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 SICI/ICF)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8例卒中后伴有神经病理性痛的病人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和药物镇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TB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MEP、SICI/ICF检测,同时采用VAS疼痛量表进行疼痛评估,并分析MEP、SICI/ICF的变化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VAS评分均有降低(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中MEP波幅和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对照组也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短皮层内抑制(SIC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对照组也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皮层内易化(ICF)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VAS疼痛的改善程度与SICI呈正相关(r=0.7322,P=0.032)。结论:c TBS可以缓解卒中病人中枢性卒中后疼痛,且其疼痛改善的程度与SICI具有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周丽娜,宋春莉,梁战华[8](2018)在《皮层多点记录叁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对眼睑痉挛的临床决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皮层多点记录的叁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对眼睑痉挛患者进行研究,推测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提供该类疾病早期诊断、筛查的客观指标。对24例首次确诊为眼睑痉挛的患者行皮层多点记录的叁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与19例正常对照比较,分析双侧中枢成分峰间潜伏期与峰峰幅度测值变化情况。病例组N13/P19及P19/N30峰峰幅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波峰峰幅度比较,病例组N13′/P19′及P19′/N30′峰峰幅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痉挛患者脑桥、丘脑-基底节、双侧初级感觉皮层、辅助运动皮层兴奋性均增高,皮层多点记录的叁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有助于眼睑痉挛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B)》期刊2018年07期)

王伟,廉海平,李志锦,王拓,王茂德[9](2017)在《刺激参数对大鼠上肢运动区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大鼠上肢运动区皮层不同强度、波宽与频率的电刺激,研究不同刺激参数对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与波幅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给予不同波宽(100、200、300μs)、强度(3、6、9、12、15、18、20mA)与频率(3、5、10、20、40、80、160、320Hz)的皮层直接电刺激,记录MEP的波幅与潜伏期。多元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强度、波宽、频率对大鼠上肢MEP潜伏期与波幅的影响。结果刺激波宽显着影响大鼠上肢MEP潜伏期(P<0.05)与波幅(P<0.05),但100μs与300μs组间MEP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强度也显着影响MEP潜伏期(P<0.05)与波幅(P<0.05),但当刺激强度大于9mA时潜伏期无显着缩短,刺激强度大于12mA时波幅无显着升高。刺激频率对潜伏期(P=0.913)与波幅(P=1.000)无明显影响。结论直接皮层电刺激诱发大鼠上肢运动区MEP,其波幅与潜伏期受刺激波宽与强度的影响,而不受刺激频率的影响,这将为更好地研究功能区病变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7年23期)

张楠,张冰清,杨彦枫,Rasanjeet,Singh,闫秀鹏[10](2017)在《皮层-皮层诱发电位在定位致痫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颅内深部电极低频刺激局部脑区,比较致痫区与发作传播区皮层-皮层诱发电位(Cortico-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s,CCEP)对电刺激的反应,进一步探讨CCEP在致痫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名进行癫痫外科治疗的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所有病人首先进入术前I期评估:记录发作时脑电图;行MRI及PET等相关检查,初步判断起始区(Seizure onset zone,SOZ)及发作传播区(本文来源于《第七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7-10-27)

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CAEP)是由听觉刺激和电刺激引起的外周和中枢听觉系统的电反应[1],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过去,CAEP主要应用于评估成人听敏度和不能配合行为测试受试者的客观听阈测试,如:新生儿、听神经病、自闭症、智力障碍和老年痴呆患者等。目前,随着信息科学的进步,CAEP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可以自动检测、分析和记录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兰,丁素真,杨春先,朱贺飞,李少敏.弱视视觉诱发电位波幅降低提示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受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

[2].熊晶晶,杨影.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的P1-N1-P2成分在听力障碍人群中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

[3].朱鑫.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手术中的监护作用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

[4].马孝武,韩学昌,苗亚飞,邢群智.右美托咪定对前额叶皮层、初级视觉皮层及外侧膝状体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5].陈述花,韩一仙,高园园,王静,周健.岛叶及邻近结构癫痫中的神经网络研究——立体定向电极脑电图及皮层-皮层诱发电位[C].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2018

[6].张冰清,王亮,王海祥,阮静,李佳.基于癫痫患者皮层-皮层诱发电位的双侧岛叶功能连接研究[C].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2018

[7].段强,黄肖群,肖斌,袁华,牟翔.连续性θ节律性磁刺激对卒中后疼痛病人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

[8].周丽娜,宋春莉,梁战华.皮层多点记录叁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对眼睑痉挛的临床决策意义[J].医学与哲学(B).2018

[9].王伟,廉海平,李志锦,王拓,王茂德.刺激参数对大鼠上肢运动区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10].张楠,张冰清,杨彦枫,Rasanjeet,Singh,闫秀鹏.皮层-皮层诱发电位在定位致痫区中的应用[C].第七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7

标签:;  ;  ;  ;  

皮层诱发场电位论文-李兰,丁素真,杨春先,朱贺飞,李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