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预应力论文-高广恒,郭增彩

环形预应力论文-高广恒,郭增彩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形预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杆,抗裂能力,承载能力

环形预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高广恒,郭增彩[1](2017)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杆预应力值确定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杆的叁种工况出发,以抗裂能力和承载能力两个限制条件为目标,将预应力混凝土杆假定为"螺栓连接"构件,利用弹性力学的理论方法,对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杆进行了设计计算,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该设计方法极大地简化了设计过程,并对生产制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王欣,曹生荣[2](2016)在《环形预应力锚索失效对高内压隧洞内衬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施工质量不良、防腐措施不规范、锚索张拉控制应力过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形预应力锚索存在失效的可能与现实。为揭示高内压隧洞内衬中环形预应力锚索破坏失效后对隧洞内衬应力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为例,采用叁维有限元方法对隧洞内衬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假设标准段衬砌中不同部位、不同根数锚索的预应力完全失效,分析其对隧洞内衬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索失效后失效锚索附近局部区域预压应力减小,运行中的环向应力分布均匀性变差并出现了拉应力区;衬砌段中部锚索失效对内衬应力的影响区域较大但对应力值的影响较小,端部锚索失效对内衬应力的影响区域较小,但对应力值的影响较大;端部锚索失效和中部相邻两根锚索同时失效时的运行工况最大拉应力值超过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将引起混凝土的局部开裂,可能导致结构破坏。(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傅宇[3](2014)在《污水厂二沉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厂二沉池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之重要构件,因此,做好污水厂二沉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工作至关重要。为了促进我们对该技术的了解和运用,总结在污水厂二沉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方法及经验,本文中详细的介绍了污水厂二沉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4年05期)

季坤,陈安生[4](2013)在《非拉线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倒杆原因及补强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非拉线环形预应力高强度水泥电杆的倒杆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在此类电杆的设计、施工两个方面皆存在重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补强解决方案,对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蒋元勇,黄鹏[5](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穿黄隧道内衬环形预应力施工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地下隧道埋深大,达到50m,从南向北分别穿过邙山和黄河漫滩,属于有压力承水隧道,为了解决通水时对隧道结构的破坏,保证正常输水对结构的要求,隧道由盾构法施工成型,隧道再进行二次内衬混凝土浇筑时,在内衬钢筋混凝土里面预埋了波纹管,对已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环形张拉预应力施工,以达到满足结构要求,从而保证输水工程的安全。本工程隧道属于圆形结构,钢绞线张拉是环形张拉,大直径结构在国内也属首例,从穿索到张拉,施工难度大,同时本工程属于水利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对环形张拉施工工艺方面的介绍,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门窗》期刊2013年02期)

陆宏芳[6](2012)在《NG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质量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工程支柱安装质量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开展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支柱安装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研究,对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建设质量,改善接触网的性能等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对现阶段NG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支柱安装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关键工序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支柱安装过程产生的工序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得出接触网工程支柱安装的关键工序为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的结论。对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质量控制的6M1E要素进行分析,组成专家组进行检查评分,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接触网工程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的质量控制用工序要素符合率来做出评价,得出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质量控制总体上符合要求的结论。针对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质量控制局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过程巡回检查制度、建立工序质量检验的制度、执行工序质量控制的“叁不原则”来改进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的工序质量控制。本文用数学的方法来确定支柱安装的关键工序,用工序要素符合率来评价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提高高速铁路的接触网支柱安装质量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2-05-01)

杨永超[7](2011)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而言,其在混凝土硬化之前,通过对钢筋进行张拉力的施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一般钢筋混凝土电杆较容易出现横向裂缝的问题。文章对于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生产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几种质量通病的预防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1年12期)

刘鹏,王贯明,杨思忠,杨雄为[8](2011)在《环形预应力盾构管片摩阻损失测试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某国内预应力工程,首次对原型预应力盾构管片结构环衬砌进行摩阻损失测试。采用夹片-P锚结合的环锚技术,对预应力管片环施加预应力,以满足其承受内水压和外荷载的要求,较准确地获得了环形预应力盾构管片摩阻损失。同时初步确定摩阻系数,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与设计理论值比较吻合,可以满足实际试验要求。(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1年02期)

金志斌[9](2010)在《沉淀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沉淀池壁环形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本文来源于《四川水力发电》期刊2010年02期)

李树先[10](2009)在《影响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力学性能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有电杆的混凝土强度、钢筋骨架和钢筋张拉、离心速度和时间、蒸汽养护温度和时间、以及保护层厚度等。通过对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生产工艺的分析得出,只有严格按照电杆制造技术条件组织生产,才能生产出力学性能优异的电杆产品。(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环形预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施工质量不良、防腐措施不规范、锚索张拉控制应力过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形预应力锚索存在失效的可能与现实。为揭示高内压隧洞内衬中环形预应力锚索破坏失效后对隧洞内衬应力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为例,采用叁维有限元方法对隧洞内衬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假设标准段衬砌中不同部位、不同根数锚索的预应力完全失效,分析其对隧洞内衬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索失效后失效锚索附近局部区域预压应力减小,运行中的环向应力分布均匀性变差并出现了拉应力区;衬砌段中部锚索失效对内衬应力的影响区域较大但对应力值的影响较小,端部锚索失效对内衬应力的影响区域较小,但对应力值的影响较大;端部锚索失效和中部相邻两根锚索同时失效时的运行工况最大拉应力值超过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将引起混凝土的局部开裂,可能导致结构破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形预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高广恒,郭增彩.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杆预应力值确定方法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

[2].王欣,曹生荣.环形预应力锚索失效对高内压隧洞内衬应力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6

[3].傅宇.污水厂二沉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4

[4].季坤,陈安生.非拉线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倒杆原因及补强方案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

[5].蒋元勇,黄鹏.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穿黄隧道内衬环形预应力施工工艺[J].门窗.2013

[6].陆宏芳.NG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工序质量控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

[7].杨永超.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

[8].刘鹏,王贯明,杨思忠,杨雄为.环形预应力盾构管片摩阻损失测试与研究[J].施工技术.2011

[9].金志斌.沉淀池池壁后张无粘结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J].四川水力发电.2010

[10].李树先.影响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力学性能的因素[J].西藏科技.2009

标签:;  ;  ;  ;  

环形预应力论文-高广恒,郭增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