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观论文-白丽萍

灾荒观论文-白丽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灾荒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代,灾荒观,天谴人事

灾荒观论文文献综述

白丽萍[1](2017)在《近代以来中国人灾荒观的演进及冲突——以“天谴人事”灾荒观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古老的"天谴人事"灾荒观在社会精英、普通民众中被传承,但他们的观点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受到西学影响的精英群体在对灾荒成因的认知上更趋多元,而普通民众则几乎将受传统灾荒观影响下的"祈祷上天以求晴雨"的仪式当作自身被动地应对灾荒的唯一途径,并由此造成与清末民国以来政府政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7年04期)

靳强[2](2012)在《唐代社会灾荒观初探——以水旱、蝗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仍的国家,灾害的影响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诚如邓拓先生在其大着《中国救荒史》中所言:"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就文献所可征者言,则自西历纪元前十八世纪,直至纪元后二十世纪之今日,此叁千数百余年间,几于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1](p1)更有西方学者称我国为"饥荒之国度"(TheLand of famine)。[2](p21)基于以上认识,从唐代水旱及蝗灾灾荒观来看,唐人对相关灾荒的认识,都有互相矛盾之处,我们对唐人的灾荒观有较为全面的把握,而这对于中国古代灾荒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靳凯[3](2012)在《《饮冰室文集》中的灾荒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的代表作品,《饮冰室文集》中清晰地反映了作者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灾荒观:政治腐败是根本原因,农业技术的落后是技术原因,卫生及医疗技术的落后则是重要原因。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改革吏治,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卫生事业,以工代赈等救荒思想。(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2年01期)

周晓辉[4](2010)在《应建立共责的“叁维救灾”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观点   现在国际社会通行的救灾机制是由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分担责任的"叁维救灾"机制,即政府一般主要承担紧急救灾事务,保险公司承担灾后重建责任,社会慈善事业则是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补充。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抗灾救灾机制仍然是政府担当主要责任的格(本文来源于《中山日报》期刊2010-05-10)

王兰娟[5](2008)在《在华传教士灾荒观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万国公报》上的灾荒报道为主要资料来源,结合时代背景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晚清在华传教士的救灾动机、救灾实践及其救灾思想,重点探究在华传教士灾荒观的特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认为传教士灾荒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干涉中国政治的倾向,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在政治制度、观念意识和社会改良等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李岚[6](2002)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灾荒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灾荒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繁荣与进步的巨大障碍 ,它的发生是任何时代都难以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方面着手 ,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人类必须摆正自身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 ,正确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 ,依靠自然 ,改造自然 ,(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04期)

灾荒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仍的国家,灾害的影响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诚如邓拓先生在其大着《中国救荒史》中所言:"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就文献所可征者言,则自西历纪元前十八世纪,直至纪元后二十世纪之今日,此叁千数百余年间,几于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1](p1)更有西方学者称我国为"饥荒之国度"(TheLand of famine)。[2](p21)基于以上认识,从唐代水旱及蝗灾灾荒观来看,唐人对相关灾荒的认识,都有互相矛盾之处,我们对唐人的灾荒观有较为全面的把握,而这对于中国古代灾荒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灾荒观论文参考文献

[1].白丽萍.近代以来中国人灾荒观的演进及冲突——以“天谴人事”灾荒观为中心[J].农业考古.2017

[2].靳强.唐代社会灾荒观初探——以水旱、蝗灾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2

[3].靳凯.《饮冰室文集》中的灾荒观[J].语文学刊.2012

[4].周晓辉.应建立共责的“叁维救灾”机制[N].中山日报.2010

[5].王兰娟.在华传教士灾荒观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6].李岚.马克思恩格斯的灾荒观[J].北京社会科学.2002

标签:;  ;  ;  

灾荒观论文-白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