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北行论文-董慧

苏学北行论文-董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苏学北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蔡松年,苏学北行,影响

苏学北行论文文献综述

董慧[1](2012)在《从蔡松年看“苏学北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学北行"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名词,主要是介绍苏轼对金源文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金词以蔡松年为初期代表,继承了苏词超旷高远这一风格,并与北方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金词坛中悲壮雄浑直抒胸臆的词风。(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2年07期)

邓乔彬[2](2007)在《苏学北行与金代文人画》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朝在灭北宋之后,将其统治重心逐渐转移到中原地区,文化上渐渐汉化。《金史·文艺传序》云:"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以文而不以武"的国策使得金朝文化在汉化同时,文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许多着名的文学家和批评家,而且绘画尤其是文人画能继承北宋之盛,(本文来源于《中华艺术论丛》期刊2007年00期)

张惠民[3](2007)在《从金源文论看“苏学北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学北行”是文学史上的常识,但如何“行”,“学”什么,即苏轼对金源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及如何产生影响,历来学者点到为止,语焉不详。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苏轼的散文、诗、词对金源文学及文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散文方面,由借才异代的入金文人如宇文虚中、蔡松年、高士谈等到蔡圭、赵秉文,完成了以韩苏为代表的“唐宋文派”到金源“国朝文源”的承继与确立。诗则由风雅李杜苏黄之正脉至金源而形成北朝诗风,其中王若虚及元好问对苏轼推崇尤巨。金词以蔡松年为初期代表,继承了苏词超旷高远一路,并与北方士气结合,形成金源词坛的悲壮雄浑直抒胸臆高风绝尘的词风。而王若虚甚至以苏词为古今第一,元好问以苏词只见性情不见文字,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空前而绝后。(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苏学北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朝在灭北宋之后,将其统治重心逐渐转移到中原地区,文化上渐渐汉化。《金史·文艺传序》云:"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以文而不以武"的国策使得金朝文化在汉化同时,文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许多着名的文学家和批评家,而且绘画尤其是文人画能继承北宋之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学北行论文参考文献

[1].董慧.从蔡松年看“苏学北行”[J].文教资料.2012

[2].邓乔彬.苏学北行与金代文人画[J].中华艺术论丛.2007

[3].张惠民.从金源文论看“苏学北行”[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苏学北行论文-董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